三十多万的英印联军,从阿萨姆邦越过边境线,长驱直入横渡钦敦江,气势汹汹地向东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根据三国共同制定的作战计划,原本应该与英印军一同行动的龙国十万驻印远征军,却被英伦人骨子里的傲慢所不待见。
这些傲慢的英伦人,对龙国人充满了轻视和不屑,他们根本不把龙国人放在眼里。
当两军都成功渡过钦敦江后,英印联军的司令威廉将军下达了一道命令,让驻印远征军向南进军,独自前往吉灵庙一带。
而他自己则率领着英印联军继续向东,对曼德勒发动攻击。他可不想将功劳,分润给龙国远征军。
英帕尔战役的辉煌胜利,让英印联军取得,前所未有的巨大战果。
东洋国的三十万大军,在这场战役中灰飞烟灭。这一惊人的战绩,让英印联军的将士们感到无比自豪,甚至开始有些飘飘然。
英印联军的三十多万人马,如疾风骤雨般迅速推进,很快就抵达了曼德勒。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驻扎在这里的小鬼子第三十三军,早已得到了消息。
他们的司令长官本多政才,反应迅速,毫不犹豫地率领军队向南撤退。
就这样,英印联军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轻松地占领了缅甸这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第二大城市。
这场胜利来得如此轻易,让英印联军上下是一片欢腾,士气大振。
这一轻易的胜利,让英伦人原本就有些狂妄自大的心态,愈发膨胀起来。
他们开始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甚至产生了一些小心思。他们有些将军甚至认为,凭借自己的力量完全有能力打败东洋国,根本不需要龙国远征军的协助。
原本的作战计划是分三路进军收复缅北地区,然后就地构筑起一条坚固的防御线,以此来扩大自己的防御纵深。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下一步全面收复缅甸,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现在的这种形势让威廉将军看来,东洋国的军队如此不堪一击,根本就不需要加强防御!
于是,威廉将军当机立断,立刻下令让三十多万大军分兵南下,分别去占领蒙育瓦、实皆、密铁拉、仁安羌等关键城镇。
而就在此时此刻,远在滇省的龙国远征军,这支由二十多万人马组成的军队,翻过高贡黎山正向着密支那挺进。
他们严格按照既定的作战计划行事,每一步都经过精心策划和部署。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连同盟国东南亚战区司令部对此也毫不知情。英伦人竟然会违背修改作战计划,擅自孤军冒进!
狡猾的小鬼子,早已在曼德勒以南集结了大量兵力,严阵以待。
就等着三十多万英印联军自投罗网,好一举将其歼灭,以一雪英帕尔之战的前耻。
英印联军却对这一切浑然不觉,他们趾高气扬、分兵冒进,一路南下,毫无顾忌地闯入了小鬼子设下的陷阱。
刹那间,三十多万大军被打得晕头转向,完全失去了方向和斗志。
那场面简直就是一触即溃,英印联军的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散。
其中,举手投降的人数竟然多达十多万!而能够侥幸逃回英属印度的,恐怕还不足十万人。
求救的电文像雪花一样纷纷飞向驻印司令部,蒙巴多元帅面对如此惨败的局面,简直是焦头烂额,束手无策。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硬着头皮,发报去向东南亚战区司令部求援!
最紧急的当属英印联军的第一师,这支部队人数多达一万多,此时却被敌人死死包围在仁安羌这个产油区,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地步!
而距离他们最近的友军部队,无疑就是驻印远征军的第八军第38师。此时此刻,第38师正攻占了缅西的蒲甘地区。
第38师的师长孙立仁将军,在接到东南亚战区司令部发来的紧急电报后,他是没有丝毫犹豫。
立刻率领着他手下的第113团,马不停蹄地朝着仁安羌疾驰而去,星夜兼程,只为能尽快解救出被围困的盟友部队。
他们在行军途中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决定采取夜袭近战的战术,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深夜时分,第113团如鬼魅一般悄然潜入小鬼子的阵地,与敌人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肉搏。
这场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下午四点。经过长时间的鏖战,113团终于成功地将小鬼子的第214联队击溃,成功解救出了被围困的英印军第一师。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被围困在仁安羌的英印联军,还远不止第一师这一万多人马。原来,这里面还有一个完整的装甲第七旅!
这样算下来,被围困的英印联军总人数,竟然达到了一万七八千人之多。而且他们还拥有一百多辆装甲战车。
如此庞大的一支军队,竟然会被小鬼子的一个,还不到四千人的轻步兵联队所包围。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