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哥,雨好像停了。”
“嗯,应该是不会再下了。”
**看着天,怀里抱着小妮子。
好几天没有出去了,看表情都憋坏了,小脑袋歪着,和**的脑袋抵在一起。
可外面到处都是水,哪都去不了。
好在**建房子的时候,从空间中弄了很多透明树胶喷到了房子外墙上。
这才让外墙没有渗水进来。
而且房子也是新的。
几天大雨也是没有一点漏雨的迹象。
边院里面的住户就不行了。
不但要往外刮水,还得接着漏下来的水。
整个屋子就跟水帘洞一样,全家只能轮着睡。
时间到了中午过后,雨彻底停了下来,剩下的只有风了。
“媳妇,你抱着月月,我出去看看。”
“那你小心点。”
“放心吧。” **回了一句。
到了院子里,荷花池里的水,用个大瓢舀出来一些,不至于漫出来。
不然里面的小鱼就要跑出去了。
拐到后院,精神力进入下面的化粪池。
里面的水显然已经满了。
直接收进空间,全部倒在了一个山上,然后再用薄薄的一层土盖上,上面种上一层的草。
棚子下面的武器架上面的武器,没有问题,用干毛巾擦了一遍,弄点桐油,用油毛巾再给擦一遍,这才全部重新放回去。
到了前院,鸡圈垒的高,院子里也没有存多少水,这群鸡也没有受罪。
**挥手给放出来了几大把的蚂蚱,鸡群咯咯哒的扑了过来,就是一通的啄。
又检查了一下瓜秧和蔬菜。
蔬菜是别想了,都得重新补种,不过没事,长得快不怕。
瓜秧还算可以,就是叶子有点蔫,是水泡多了,过几天应该就会好了,至于今年的冬瓜和南瓜,应该不会太好吃。
长出来换成空间里的就行。
出了前门。
院子里的人也都在忙碌着。
拿着家里浸湿的家具还有其他的东西,摆了门口一大片,都在晾晒。
有的还在拿铁锹把屋子里的稀泥从家里铲出来。
**没有过去,而是出了大门。
这场大雨也算是给京城周边各地补充了未来最少十年的水。
不过也毁了最少3年的积累。
沿着胡同到了大街上,打开自己的小院子,里面还好,一开始都有点地势高,**有往下挖了10米,从新垫的土,有高出来了小30公分,压根就不会存水。
有的院子讲究聚水,意味着就是聚财。
小雨还行,大雨也能接受的住,但是这种特大连续暴雨。
那些院子全成了泡水的院子。
**走过一个个的胡同,在南锣鼓巷走了个来回,精神力扫了一圈。
没有需要帮忙的。
都能自力更生,就算一些家里只有老人一个人的,也有街道办的人定点帮扶。
**就是有点多余了。
沿着南锣鼓巷到了地安门大街。
这边低了些,路上的积水刚到脚脖子。
踩在店面柏油路上,也算好点。
那些胡同里才叫惨,平时就差不多是“无风三尺土,下雨一街泥”的状态,更别说现在了。
哗啦,哗啦……
很多人急匆匆的穿着拖鞋和凉鞋的在水里急速走着。
**走到了什刹海,难怪路上的水下不去,是这水和什刹海的水都特么齐平了。
看着没有人关注这里,精神力直接笼罩了一片区域,哗啦一声,收走了2米多深的水。
无数的水朝着这边又涌了过来。
连续收了两次,然后换了个地方继续来上两次。
路面上的积水,快速的回流到了河道里,从河道流进什刹海。
也就是现在还能流进什刹海,到了后面,这什刹海的水路都是封闭式了。
弄完这个,**也算围着什刹海转了一圈。
就和遛弯的老大爷一样穿着大裤衩子,上身穿着长袖,脚上是个拖鞋。
路上没有了积水,行人走路的速度也快了很多。
**顺着什刹海到了鼓楼大街。
大门基本都是关着。
就菜铺开着门,不过里面也只有土豆萝卜这些。
肉铺什么的压根就不开门。
鼓楼大街交道口供销社。
**走了进去,这里很多店员也在收拾泡水的东西。
“同志,今天我们不营业,您明天来了吧。” 大姐也许想要赶人,可看到**身上的衬衣,一看就不是平常人穿的,语气也委婉了一些。
“同志,我不买东西,我打个电话回老家,就在京城周边,我想问问家里现在什么情况。”
“行,您打吧,我就不招呼您了,不过京城周边很多线路现在还没有通,您要是打不通,明天再来试试。”
“哎,谢谢您了。”
**拿起电话给郑家庄公社办公室打了过去。
京城内的电话,不需要接线员,直接就可以打过去,要是没有拨号盘的,那得先接接线员才行了。
电话响了2次,都没有人接,这办公室里看样子还没有人,应该在忙,明天去了厂里再打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