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家修士狼狈逃离碧波岛,如同被狠狠抽了一记耳光的丧家之犬。桃花阁前那弹指废筑基、破阵如无物的雷霆手段,随着当日目睹者的口口相传,以比潮汐丹更快的速度,席卷了东部海域的近海区域。
“石老祖”之名,不再仅仅代表着一位新晋金丹和神秘丹师,更与“不可招惹”、“实力深不可测”画上了等号。那些原本因潮汐丹利益或受人暗中怂恿而蠢蠢欲动的小型势力和散修,如同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瞬间偃旗息鼓,再不敢对桃花阁有半分非分之想。碧波岛周边海域,迎来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平静”期。
然而,林星尘深知,这平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假象。海面之下,暗流只会更加汹涌。
桃花阁三层,修行静室内。
林星尘盘膝而坐,并未沉浸在初立威名的沾沾自喜中。他指尖一缕淡金色的“真气神剑”如同灵动的游鱼,在方寸之间穿梭飞舞,时而分化数道,结成简易剑阵,时而又凝聚如一,锋芒内敛。他在不断熟悉和挖掘金丹期后这门神通的全新变化与威力极限。
《碧海潮生诀》的奥义与《逍遥诀》相互印证,让他对水之柔韧与天地之广博有了更深的理解。丹田之内,那枚龙眼大小的金丹缓缓旋转,每一次转动,都吞吐着海量的天地灵气,将其炼化为更为精纯磅礴的法力。他的修为,正稳步向着金丹初期顶峰迈进。
神识铺展开来,笼罩着整个碧波岛及周边海域。他能“看”到,那些隐藏在远处、更为谨慎和隐秘的窥探目光并未减少,反而多了几分凝重与耐心。海渊会的影子,如同附骨之疽,始终未曾真正远离。
“他们在等。”林星尘心中雪亮,“等一个能真正试探出我全部实力,或者能让他们觉得有可乘之机的时机。”邱家不过是被推出来试探深浅的卒子,真正的对手,远比这要狡猾和强大。
他并不急躁。时间站在他这一边。每多一天,他的修为便能精进一分,对神通的理解便能更深一层,桃花阁的根基也能更稳固一分。
目光转向隔壁的丹室。
那里,他的三名记名弟子正在刻苦修行。
石岳在演练一套林星尘传授的炼体拳法,拳风呼啸,汗如雨下,引动周遭水灵之气淬炼肉身,气息比之前更加浑厚扎实,已然稳稳站在了炼气四层的门槛上。他心性沉稳,一步一个脚印,根基打得极为牢固。
水灵儿则正对着一尊小型的仿制丹炉,小心翼翼地处理着几种低阶海藻。她指尖灵力流转,神识高度集中,尝试着进行最简单的药液萃取。虽然成功率还不高,偶尔还会因为控火不稳而失败,炸得小脸乌黑,但她那双灵动的眸子里却始终闪烁着专注与兴奋的光芒。她在丹道上的天赋正在被逐步激发。
最让林星尘留意的,却是墨凡。
此刻的墨凡,并未像石岳那样锤炼肉身,也未像水灵儿那样练习炼丹。他正盘坐在一个蒲团上,面前摊开着林星尘赐下的《百草初解》以及一些关于基础阵道原理的玉简。他的修为进展依旧是三人中最慢的,凭借着那股狠劲,也才刚刚突破到炼气三层。但他阅读玉简时,眼神中闪烁的那种近乎燃烧的专注与思索的光芒,却让林星尘都为之侧目。
尤其是当墨凡结合《百草初解》中关于药性相生相克的原理,去理解基础阵法中能量节点流转与平衡时,偶尔提出的那些天马行空却又直指核心的疑问,连林星尘都需要稍作思考才能解答。
“此子悟性,确实非凡。若能持之以恒,未来在丹阵结合一道上,或能走出一条独特的路子。”林星尘心中评价。他并不拘泥于让弟子必须按部就班,因材施教,方能最大程度激发其潜能。
这一日,平静被一艘来自远方的、悬挂着赤礁岛标志的中型海船打破。
与邱家那艘张扬的战船不同,这艘船样式古朴,气息内敛,缓缓驶入碧波岛小码头,并未引起太大的骚动。船上下来的,也只有三人。为首的是一位身着赤红道袍、面容清癯、气息渊深的老者,其修为赫然是筑基后期,正是赤礁岛岛主,赤礁散人!他身后跟着两名筑基初期的随从弟子,态度恭谨。
赤礁散人的亲自到访,意义非同一般。
消息传来,林星尘并未托大,亲自在桃花阁门前相迎。
“赤礁道友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入内一叙。”林星尘拱手,语气平和。
赤礁散人不敢怠慢,连忙还礼,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石道友客气了!道友于此地结丹立阁,扬名海域,赤某早该前来拜访,只因俗务缠身,耽搁至今,还望道友勿怪。”
两人寒暄着步入桃花阁二层雅室。阿木奉上灵茶后,便恭敬退下。
赤礁散人品了一口茶,赞道:“好茶!灵气盎然,静心宁神,想必是道友亲手培植。”
林星尘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赤礁散人放下茶盏,神色转为郑重,开门见山道:“石道友,实不相瞒,赤某此次前来,一是恭贺道友金丹大成,桃花阁立世;二来,也是想与道友开诚布公地谈一谈这东部海域的局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