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 > 第104章 唐诗的传承与复兴 下

【“保存那么难吗?”

“是啊,不论是写在亭台楼阁还是刻在石碑上,文字都是脆弱的,”

“那怎么不编成《诗集传》给后世呢?”

“李白生前就托人把他毕生作品编成诗集,可惜最后失传了,

李清照是收藏珍贵书籍的大家,金兵南下时,十几间房子里万卷藏书都毁于战火,

他自己的诗词也只剩下七八十首,太可惜了,

我们能存下这不到5万首唐诗已实属不易,”

“等等你再说一遍,”

“我们存下不到5万首,”

“这里是18世纪,却和我们时代的唐诗数量是一致的,

也就是说在你的时代,唐诗并没有继续消亡?”】

【“看来他们做的是有意义的。”

“他们?”

“是的,从很早开始就有人注意到唐诗的消亡,

所以他们想把唐诗收集起来,编成一部全集,

但之前官家的合集都不全,而私人的合集也能力有限,

甚至是本身还没失传,诗集先没了,只剩下书名。”

“收集后再失传,这有意义吗?”

“文字是脆弱的,但从作品诞生开始,人们要保存他的愿望从未断绝。”】

【“当年王安石的唐诗选不过1200首诗,

至明代已有多个全集尝试,收集的唐诗已超过2万首,

到明末中原在历劫难之际,胡震亨、季振仪等相继用毕生精力收集唐诗。

保留了珍贵的底稿。

直到我的祖父曹寅,受康熙皇帝之命主持刊刻《全唐诗》。

拾遗补缺,终于大成,

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人2200余位。”】

【“难怪你对唐诗了解那么深。”

“不是我夸口,我当我家曾有当时最好的唐诗课本。”

“那你写诗也很厉害喽?”

“我写了本小说叫《石头记》,把我的诗融进了小说里,

还有我对唐诗的一切理解,希望后来的人能看见。”

“若你没读到唐诗,这本小说也不会在。”】

【“何止,唐诗是后少多少后世源作品的源头,

倘若没有那1/5的李白,我们熟悉的语句都会消失,

说童年讲不了青梅竹马,

谈感情说不出刻骨铭心,

再看天上月,杯中酒,黄河水,人间草木,山川,河流,

多少地点变得普通,多少熟知的异乡化为乌有,】

【没有唐诗,多少人的喜怒哀乐将无法随着诗句倾泻奔涌,

没有唐诗,我们所理解的万物,也将不再是我们以为的万物,

换句话说,那失去的4/5的李白很难想象保留下来会是什么样子,

有一种未知,是人不知道自己失去过什么。”】

此时此刻,华夏各代有着同样的深刻的感受。

“不管时间历经如何,我们与后世人的心是一样的。

带文字的感情也是一脉相承的。”

他们看到过的景色,此时此刻心中的感悟也通过文字被后世人所感知。

尤其是在天幕上被提到的几句诗和诗人们,开怀大笑,畅饮喝酒,

“哈哈哈哈,能被后世人所知所熟悉,也是我等之幸!”

李白眼中的忧伤被激昂所替代。

“说的不错,大不了多写几首,总还有传承下去的。

还有青梅竹马,我李白的才华并要充分发挥!”

友人们:还要发挥?现在都写不完背不完了。

【人世泱泱千载,文思岂会断灭。】

【勇气生生不息,每次读到看到写到几千年的诗词歌剧,就莫名的感动。】

【小时不识月,一出来,瞬间泪崩。】

【可是乾隆的诗我们根本读不到。】

【其实我感觉唐诗留存不多,也跟古代人一些习惯有关系,

古人在人去世之后,习惯于把亡者的东西烧掉或者卖掉,

可能一些未曾广为流传的事物,都随着一起在泥土里腐烂了,

就比如大家都像杜甫说追李白追的那么厉害,李白就只给他写过一首诗,

实际上我感觉李白应该和杜甫写过不少书信诗歌之类的,可能在杜甫死后,

杜甫的后人觉得他喜欢这些文字,就把这些全部给杜甫陪葬了,而没有流传于世。】

【不止古代,现在也是死后把东西全都给烧了。】

【我也觉得李白和杜甫至少也是友人,李白那种性格怎么只可能写了一首?】

【只有80回的《红楼梦》就跟失去了胳膊的维纳斯。】

【曹公,我真的想看后40回,我不信木石前盟让步给金玉良缘。】

大明,

本以为没有存在感的朱元璋咧着嘴,

“看看,我泱泱大明人才辈出啊。

不过这个问题确实要重视起来,唐朝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我们大明可要在这方面注意一下。”

话语间,朱元璋又回想到李清照的藏书被金人毁去,

眼神中不由带上狠厉,

“这些金人,还真是可恨,珍贵的藏书就这样付之一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