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暴富的乌龙恋 > 第151章 隐忧初现

暴富的乌龙恋 第151章 隐忧初现

作者:砚猫肆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1 04:59:32

“小薇文创”工作室的空气里,还飘着“老巷印象”丝巾的淡香——桌上堆着刚打包好的丝巾礼盒,每个礼盒角都别着片干槐叶,是阿瑶特意挑的,叶脉完整得像画出来的;顾妍的工位上,计算器“咔嗒咔嗒”响个不停,她嘴里叼着块没吃完的桂花糕,糖渣沾在嘴角,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的“销售额”数字后面,跟着一串让人眼晕的零,她边算边笑,眼睛眯成了月牙:“薇姐!这月销售额比上月翻了三倍!照这势头,年底开实体店的钱都能攒够一半了!”

小王蹲在地上,正给丝巾礼盒系红绳,绳头要打个小小的蝴蝶结,是林薇教他的,说“这样像老巷的灯笼穗,讨喜”。他系得手都酸了,却还是哼着歌,手里的红绳在指尖绕来绕去,偶尔打错结,就吐吐舌头拆开重系,地上散落着几根剪断的红绳,像撒了点小红花:“等开了实体店,我要在门口摆个铜铃架,挂满我刻的铜铃,风一吹‘叮铃’响,保准比隔壁奶茶店还吸引人!”

阿瑶则趴在画板上,给下一批丝巾画新图案——这次想加西巷窗棂的几何纹,笔尖沾着淡蓝色颜料,在纸上画得歪歪扭扭,却越画越有感觉:“我要把窗棂纹和槐树叶混在一起,绣在丝巾中间,像老巷的阳光透过窗棂落在树叶上的样子!”

林薇手里拿着块刚打样回来的湖蓝色丝巾,正对着阳光看——颜料晕得刚好,青石板纹理的曲线像在流动,丝巾角绣的小铜铃闪着淡金,是小李新刻的模板,比之前的更精致。她笑着把丝巾递给江屿,他刚从社区工坊回来,手里拎着王伯送的榆木小摆件,是个迷你版的老巷门楣:“你看这颜色,像不像东湖的湖水?王伯说,下次体验课可以用这榆木做小摆件,跟丝巾搭一套卖。”

江屿接过丝巾,指尖蹭过丝质布料,软得像老巷的晨雾:“比东湖的水还好看,这颜色衬你,下次谈合作你系这条,保准气场全开。”他伸手帮林薇擦掉嘴角沾着的颜料——是刚才调色时蹭的,淡蓝色的小印子,像块小小的胎记,林薇笑着躲,两人的影子在墙上晃来晃去,像老巷里追逐的小孩。

可这份热乎气,没持续几天就凉了下来。

周三下午,顾妍突然不笑了。她把自己关在小办公室里,计算器不响了,桂花糕也放在一边,干得掉渣。林薇敲了敲门进去时,看到她趴在销售数据表上,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手指在屏幕上反复划着一条曲线,那条之前陡得像爬山的曲线,现在平得能当尺子用,甚至还往下弯了个小弧度。

“薇薇,你来看这个。”顾妍的声音哑得厉害,比上次赶订单时还沙哑,她把电脑转过来,指着“周增长趋势”那栏,指尖因为用力,指节泛白,“上周还天天涨,这三天突然就不动了,昨天甚至掉了点销量。”

林薇凑过去,屏幕的光晃得她眼睛有点花。她伸手放大数据,每天的销量数字像泄了气的气球,一天比一天小。“是不是宣传没跟上?”她下意识地说,伸手拿起桌上的桂花糕,咬了一口,甜得发腻,却没了之前的香,“我这就联系之前的时尚博主,让她再推推丝巾。”

“不是宣传的事。”顾妍摇头,点开几个橙色软件的店铺页面,手指在屏幕上点了点,“你看这些。”林薇抬头,心脏猛地一沉——屏幕上,“城市记忆文创”“老街情怀手作”的店铺首页,赫然挂着和“老巷印象”几乎一模一样的丝巾:青石板纹理、老墙色块、甚至连丝巾角的小铜铃图案都抄得**不离十,只是颜色发灰,像老巷墙皮没洗干净,纹理也画得僵硬,像用尺子描的。

“他们上周才上架的,价格比我们低一半。”顾妍的声音带着点委屈,又有点愤怒,她指着一条“老城石板纹丝巾”,“你看这评论,有人说‘跟小薇文创的很像,这个便宜,买这个’——这不是明摆着抄我们吗!”

林薇没说话,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桂花糕,糕渣簌簌往下掉。她最担心的事,还是来了——做“老巷文创”的人少的时候,他们靠“温度”和“故事”能站稳脚,可一旦火了,模仿者就像雨后的蘑菇,扎堆冒出来,他们抄走了图案,却抄不走老巷的质感,用低价抢客户,最伤的就是他们这种靠手工和心意吃饭的小工作室。

这时,周浩端着杯凉咖啡走进来,看到两人脸色不对,凑过来看了眼屏幕,手里的咖啡杯“哐当”撞在桌上,咖啡洒了半杯,溅在数据表里:“这不是抄我们的吗!连丝巾角的铜铃都抄,刻得跟歪瓜裂枣似的,还好意思卖!”他气得摔了鼠标——那是个旧鼠标,鼠标垫上还沾着上次的咖啡渍,鼠标滚到小王脚边,小王捡起来,看到屏幕上的仿品,手里的红绳“啪嗒”掉在地上:“早知道当初就申请专利了!现在眼睁睁看着他们抢生意,太气人了!”

阿瑶也跑过来,她刚画完窗棂纹的草稿,看到仿品时,眼圈瞬间红了:“他们绣的槐树叶都歪了,颜色也不对,怎么还有人买啊……我们画图案、调颜色,熬了多少夜,他们随便描描就卖钱……”

工作室里的气氛,瞬间从之前的热火朝天,冷得像老巷的冬天。顾妍趴在桌上,肩膀轻轻抖着,嘴里嘟囔着“这月的房租还没凑够,实体店的选址刚看好,怎么就出这种事”;小王蹲在地上,捡起掉在地上的红绳,反复摩挲着,没说话;周浩气得在屋里转圈,嘴里骂骂咧咧,说“要去找他们理论”;阿瑶则低头看着自己的画稿,笔尖的颜料干了,在纸上留下个小小的蓝点,像滴眼泪。

林薇走到窗边,手里拿着那块湖蓝色丝巾,对着阳光看,之前觉得流动的纹理,现在看着有点刺眼。窗外的老巷还是老样子,张师傅的修鞋摊前,几个老街坊在聊天,铜铃铛在风里“叮铃”响;陈伯的糖水铺飘着热气,几个小孩围着要糖吃;可她看着这些,心里却像堵了块石头,沉得慌。

“其实……这也正常。”江屿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进来,手里拿着杯热豆浆,是阿婆刚送的,还冒着热气。他把豆浆递给林薇,声音很轻,却很稳,“做创意的,谁没被抄过?上次我做上海展会的展陈设计,没过多久就有公司抄了我们的布局,只是他们没加老巷的细节,最后客户还是找了我们。”

林薇接过豆浆,暖乎乎的杯子烫得她指尖发麻,心里的堵得慌却散了点。她转头看向江屿,他正弯腰帮顾妍捡掉在地上的计算器,又帮周浩擦了擦洒在桌上的咖啡:“他们抄的是‘样子’,抄不走我们的‘根’——我们的丝巾,颜料是调了十几次才调出的老墙色,布料是挑了三家厂家才选的真丝,丝巾角的铜铃是小李刻了五版才成的,连包装里的槐叶,都是阿瑶一片一片挑的完整的。这些‘细节’,他们抄不走,客户早晚能分清好坏。”

“可现在销量掉了啊……”顾妍抬起头,眼睛红红的,像只受了委屈的小兽,“老客户问我们能不能降价,新客户都去买便宜的了,再这样下去,我们连体验课的工具钱都付不起了。”

江屿走到顾妍身边,拿起桌上的仿品丝巾图片,指着上面的纹理:“你看这青石板纹理,他们画得太直,没有老巷青石板被踩了几十年的弧度;再看这颜色,灰不灰黄不黄,没有老墙被晒透的暖。客户现在图便宜买,可拿到手就知道,这不是老巷的味道——就像陈伯的糖水,有人仿他的配方,可熬不出他用的老冰糖的甜,最后大家还是找陈伯买。”

林薇看着江屿的侧脸,阳光落在他身上,把他的睫毛染成了金色。她想起之前做“老巷声音集”时,也有人仿他们做“城市声音”,可里面的声音都是合成的,没有阿婆磨豆浆的“咕噜”声,没有张师傅修鞋的“噗”声,最后没人买。她突然觉得,心里的石头轻了点——他们的底气,从来不是“独一无二的图案”,而是图案里藏的老巷故事,是那些熬了无数个夜的细节,是客户拿到丝巾时,能想起的老巷的风、槐树叶的香。

她走到大家中间,把手里的湖蓝色丝巾举起来,声音里没了之前的沉,反而多了点笃定:“他们抄得走图案,抄不走我们的心意。下次我们做丝巾,在包装里放张手写卡,上面写‘这是老巷西墙的颜色,晒了三十年太阳’;让张师傅在铜铃刺绣模板上刻个小记号,像老巷手艺人的印章;再让老周染块小蓝布,贴在礼盒上,每块布的纹路都不一样——这些都是他们抄不走的,是我们的‘老巷印记’。”

顾妍的眼睛慢慢亮了,她直起身,擦了擦眼角的泪:“对!我们还可以搞‘丝巾背后的故事’直播,让张师傅、老周他们来出镜,跟大家说这颜色是怎么来的,这纹理像老巷的哪块青石板——他们总不能连人带故事一起抄吧!”

小王也站起来,把红绳往口袋里一塞,拿起刻刀:“我现在就去刻新的铜铃模板,刻上‘小薇文创’的缩写,让他们抄都抄不明白!”阿瑶则拿起画笔,在画稿上添了个小小的门楣:“我把西巷的门楣画进去,他们肯定不知道这是哪,抄都没地方抄!”

工作室里的气氛,慢慢又热了起来,只是比之前多了点“韧”——像老巷的青石板,被踩了几十年,却还是稳稳的;像张师傅的铜铃,被风吹了无数次,却还是响得清亮。林薇看着大家忙碌的样子,喝了口热豆浆,甜意漫到心里,比桂花糕还暖。

她知道,这只是路上的一道坎,像老巷里偶尔出现的坑洼,只要慢慢走,总能迈过去。而他们的“老巷文创”,就像老巷的豆浆,熬得越久,越香;像老巷的铜铃,响得越久,越有人记得。

需要我帮你补充“老巷印记”手写卡的具体内容吗?比如可以加张师傅在卡上写“这铜铃的纹路,像我修鞋摊前的青石板,磨了二十年”,老周写“这蓝布的颜色,是我染坊晒了三天的靛蓝,风都带香”,让这些细节更有温度,也强化“抄不走的心意”这一核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