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三生缘,三生劫 > 第19章 凤仪谋权

三生缘,三生劫 第19章 凤仪谋权

作者:诗语晨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2 17:17:33

自那日封后大典过后,佩思卿表面上依旧如往常般温婉从容。每日破晓,天际刚泛起一丝鱼肚白,她便在轻柔的鸟鸣声中悠悠转醒。身旁的贴身宫女立刻轻手轻脚地打来热水,伺候她起身洗漱。佩思卿端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中自己姣好的面容,眼神沉静而深邃。宫女熟练地为她梳理如云乌发,她微微抬眸,语调轻柔却透着笃定:“今日发式,便梳个灵蛇髻吧。”

待发髻梳成,宫女将精心挑选的一支镶翠玉步摇轻轻插在发髻间,那翠绿的玉石在晨光中温润生辉。佩思卿对着镜子,轻抬皓腕,用指尖轻点了点唇脂,又拿起一支眉笔,不紧不慢地修饰着眉形,一笔一划,皆是优雅。随后,她身着一袭绣着牡丹花纹的月白色华服,在庭院中闲坐品茶。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她的肩头,光影斑驳,宛如一幅雅致的画卷。她时而轻抿一口茶,时而微微抬眸,望向远方,一派悠然。可暗地里,她却如一只蛰伏的猎豹,密切关注着苏晏殊的一举一动。她暗中培养的眼线,如同细密的蛛网,将苏晏殊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递到她面前。

苏晏殊新被册封为后,凤印在手,六宫侧目。按宫规旧例,各宫妃嫔无论真心与否,皆需备上贺礼送入中宫,一来显对新后敬意,二来也算是表了臣服的诚心。

这份心思里,佩思卿的贺礼显得格外不同些。那是个巴掌大的粉釉香薰,瓷面莹润得像初春枝头凝着的朝露,粉调淡得恰到好处,既无艳俗之态,又透着几分女儿家的柔婉。香薰盖面上细细描着缠枝莲纹,金线勾边在暖光下泛着细碎的亮,连镂空的透气孔都打成了小巧的海棠模样。打开时,一股清甜的香气漫出来,不似寻常熏香那般浓烈,倒像把雨后的桃花林搬进了殿里,幽幽地绕在鼻尖——谁都知道,佩思卿素爱清雅,连宫里的熏香都只挑这类淡而持久的。

香薰是她亲自捧着锦盒送来的,行走时鬓边的珠花轻轻晃动,声音柔得像浸了水:“妹妹凤体康健,姐姐无甚稀物,这香薰是亲手选的料子,托御药房调了半年才成,盼妹妹殿中常有余香,岁岁安宁。”

话里话外,既守着同为皇后的分寸,又透着几分不需言说的亲近——毕竟皆是皇家认可的妻室,只是一个补了册封礼的体面,一个先占了玉牒的名分。连那香薰的粉色都挑得巧,恰好合了苏晏殊素日偏爱的柔和色泽,不显僭越,倒像姊妹间寻常的心意。

苏晏殊原是想抬手拒的。指尖已触到微凉的锦盒边缘,目光掠过佩思卿低垂的眼睫——那双眼从无半分怯意,此刻虽垂着,眼尾却带着点不折的弧度,连鬓边晃动的珠花,都似带着种坦荡的从容,而非小心翼翼的试探。

她忽然想起内务府呈上来的档册,佩思卿的名字早就在玉牒上占了位置,虽未行册封礼,却也是皇家用印认可的名分;而自己,虽刚受了百官朝拜的册封大典,名字却还悬在内务府的待批文上,迟迟未得玉牒收录。这微妙的处境,像层薄纱裹着的刺,谁都不点破,却都心知肚明。

若真拒了这礼,反倒显得自己斤斤计较,落了下乘。毕竟在外人看来,她们皆是侍奉君王的妻室,不过一个占了仪式的风光,一个握了名分的实底。佩思卿一句“妹妹”,既守了彼此的分寸,又透着种无需多言的通透,连那香薰的粉色都选得熨帖,分明是揣着明白的周全。

苏晏殊的指尖轻轻一顿,终是收了回来,声音听不出喜怒:“姐姐有心了。”她示意宫女接过锦盒,目光扫过佩思卿鬓边的珠花,补了句,“这珠花瞧着别致,倒是配姐姐得很。”

一句话,既接了礼,也还了体面,把那层未说破的微妙,轻轻掩在了姊妹相称的平和里。

苏晏殊接过锦盒,指尖触到盒面的温度,佩思卿已先开了口,语气带着几分先入宫的熟稔:“这香薰搁你那窗下的梨花木架上正好,那日见你殿里摆了盆白梅,配着这粉色倒清雅。”

苏晏殊抬眸看她,鬓边新簪的玉簪在光下泛着润光:“你倒是常留意我殿里的物件。”

“左右住得近,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佩思卿笑了笑,随手理了理袖口,“前日御膳房做的杏仁酪不错,回头让她们给你送些来。”

“不必麻烦,我这里还有。”苏晏殊指尖叩了叩案几,“你那边的暖阁该添组炭盆了,昨儿见你窗缝透的气儿都带着凉意。”

佩思卿挑眉:“还是你细心。”说着已起身,“不跟你絮叨了,昨儿晾的花茶该收了,走了。”

苏晏殊没起身,只看着她掀帘出去的背影,那身常穿的月白裙裾扫过门槛时,连带着殿外的风都带了点清甜——佩思卿走得干脆,连句多余的客套都没有,倒真像自家姐妹闲唠完了散去一般。

数日后暗卫传来消息说,苏晏殊受那香薰粉末的影响,状态愈发糟糕。这香薰粉末是佩思卿暗中谋划的关键一环,由她买通的苏晏殊身边小宫女,趁其不备洒在平日所用的香薰里。这粉末无色无味,却能悄然侵蚀苏晏殊的心智。

这日,宫廷举行盛大宴会,宫殿内灯火辉煌,红烛摇曳,将整个大殿映照得金碧辉煌。乐师们奏响悠扬的乐曲,编钟清脆,琴瑟和鸣,音符交织成美妙的旋律在空气中流淌。舞女们身着五彩华服,莲步轻移,在大殿中央翩翩起舞,手中的彩带如流虹般飘动,每一个转身、每一次抬手都轻盈优雅。众人沉浸在这欢愉之中,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断。

苏晏殊坐在凤座之上,宴会伊始,她还强撑着端庄,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不时与身旁的顾砚舟轻声交谈。可随着时间推移,香薰的效力逐渐发作,她眼神开始迷离,眼前的景象变得虚幻模糊,身子也微微颤抖起来,双手不自觉地抓紧座椅扶手。

佩思卿坐在席间,身姿优雅,面上带着温婉笑意,看似专注欣赏着舞女们蹁跹的舞姿与乐师们的精妙演奏,实则眼角余光始终若有若无地留意着苏晏殊的动静。她的手指轻轻搭在茶杯边缘,随着音乐的节奏,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敲击着。

看到苏晏殊开始眼神迷离、身子微微颤抖,佩思卿的嘴角不易察觉地微微上扬,转瞬又恢复成恰到好处的担忧神色。她在心中暗喜,心想:“好戏就要开场了,苏晏殊,你可千万不要让我失望啊。”这般想着,她不疾不徐地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滚烫的茶水滑过喉咙,就像此刻她雀跃又笃定的心情,她微微垂眸,借此掩饰眼中一闪而过的畅快。

突然,苏晏殊发出一声尖锐的尖叫,声音划破了欢快的乐声:“不!不要过来!”众人惊愕地望去,只见苏晏殊神情惊恐,瞪大了双眼,眼眸中恐惧与绝望翻涌交织,像是被无尽的黑暗吞噬。她双唇剧烈颤抖,先是发出几声含糊不清的呜咽,紧接着,失控地尖叫起来:“别靠近我!走开!都给我走开!”她一边喊,一边双手在空中慌乱地挥舞,似是要驱赶眼前那些旁人无法看见的可怖之物。

紧接着,她的声音颤抖得更加厉害,带着哭腔喊道:“不要过来,求求你们不要来找我!”身体不受控制地往后缩,仿佛那些“冤魂”已经近在咫尺 。慌乱中,她又语无伦次地叫嚷:“不关我的事,是你们自己找死,我没想害你们……”

她的目光直直地盯着前方,眼神空洞又迷离,仿佛陷入一个满是惊悚的虚幻世界,在那里,无数扭曲的冤魂张牙舞爪地向她扑来,森冷的气息将她紧紧笼罩。她猛地起身,在大殿中疯狂逃窜,脚步踉跄,发髻松散,珠翠掉落一地,精心描绘的妆容也变得凌乱不堪,衣饰在慌乱中被扯得皱巴巴。好好一场宴会,瞬间被搅得鸡飞狗跳。

顾砚舟又惊又怒,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他猛地站起身,龙袍随着动作剧烈摆动 ,双手死死攥着座椅的扶手,指节泛白,青筋暴起。他紧咬着牙,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眼中满是震惊与愤怒,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失望。看着苏晏殊这般失控的模样,他只觉得一股血气直往头上涌,可身为帝王,他又必须维持住场面的体面。他强压着怒火,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来人,将皇后娘娘送回寝宫,速传太医!” 待太监们架着苏晏殊离开后,他顿了顿,转身看向佩思卿,目光交汇间,给了她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那眼神里既有嘱托,也有信任,示意她安抚好群臣。随后,他挺直脊背,大步离去,每一步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只留下殿内众人在议论纷纷。

此时,殿内一片哗然,群臣交头接耳,面露惊惶。佩思卿见状,立刻莲步轻移,优雅地站起身来。她身姿仪态端庄,声音清脆却不失威严:“诸位莫要惊慌!晏殊妹妹许是旧疾突发,一时失了神智。陛下已安排妥当,还请各位稍安勿躁。”她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神向身旁的宫女示意,宫女心领神会,迅速招来一群太监宫女。佩思卿有条不紊地指挥他们收拾残局,将掉落的珠翠一一捡起,摆放整齐,又将凌乱的桌椅迅速归位。

随后,她转身,对着乐师们微微点头示意,和声说道:“还请各位再奏一曲舒缓之乐,安抚一下大家的情绪。” 乐师们忙调整琴弦,舒缓的音乐声再次悠悠响起。佩思卿又吩咐身旁的小太监:“快去御膳房,将早就备好的茶点呈上来。” 不一会儿,精致的茶点摆满了桌案。佩思卿轻移莲步,走到嫔妃和大臣们中间,轻声安抚:“今日之事,实出意外,还望大家莫要放在心上。晏殊妹妹吉人自有天相,定能早日康复。” 一番安排下来,原本混乱的场面逐渐恢复了秩序,众人也在佩思卿的安抚下,情绪慢慢平稳。

苏晏殊在宴会上的癫狂之举,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不过半日,消息便似长了翅膀般传遍宫廷每一处角落,太监、宫女们交头接耳,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惶恐。不出两日,这惊人的传闻便顺着宫廷侍卫换岗、采买太监出宫的机会,泄露到京城大街小巷。街头巷尾,百姓们围聚一处,绘声绘色地描述着皇后娘娘被冤魂索命的惊悚场景,越传越离谱,有人说亲眼瞧见皇后寝宫中夜半鬼火闪烁,有人讲听到凄厉哭声回荡宫墙。

这日,顾砚舟坐在龙椅上,面前堆积如山的奏折却无心批阅,手中朱笔停在半空,眉头紧拧成死结,满脸尽显疲惫与烦忧。贴身太监王福候在一旁,瞧准时机,先是谨慎地环顾四周,见无人靠近,才小步趋前,身子弓成虾米状,声音压得极低:“陛下,奴才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顾砚舟抬手揉了揉太阳穴,有气无力地抬了抬手,声音低沉沙哑:“但说无妨。”

王福又凑近几分,几乎贴到顾砚舟耳边,用仅两人能听见的声音道:“陛下,娘娘那日的怪异情形,太医们折腾许久都毫无头绪。奴才听闻,如今京城内外传得沸沸扬扬,都说是邪祟作祟。民间那些神婆术士,据说对驱邪禳灾十分灵验,莫不是娘娘真冲撞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才落得这般田地?”

顾砚舟听闻王福这番话,先是一怔,随即嘴角浮起一抹略带嘲讽的不屑轻笑,小声嘀咕道:“不过都是些后宫的小手段罢了,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神神鬼鬼的。”声音虽轻,却带着身为帝王的锐利洞察。

王福本就凑得极近,几乎要把耳朵贴过去,可那嘀咕声细若蚊蚋,裹挟在殿内的寂静里,愣是没钻进他耳中。他脸上闪过一丝疑惑与惶恐,忙又往前挪了半步,几乎要跪在地上,赔着小心问道:“陛下,您方才说什么?奴才愚钝,没听真切。”

顾砚舟摆了摆手,神色恢复如常,语气中透着几分无奈:“没什么。既然太医们都束手无策,民间传得又如此厉害,你就去将那些神婆术士请进宫来,为皇后娘娘医治吧。”王福忙不迭点头,领了旨意,弓着身子,快步退下,着手去安排请人入宫一事,而顾砚舟望着他离去的背影,眼中依旧藏着深深的思索与忧虑。

王福得了旨意,丝毫不敢懈怠,一路小跑着出了大殿。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若办得好,说不定能讨陛下欢心,往后日子更舒坦;要是搞砸了,脑袋可就悬了。

出了宫,王福动用自己多年积攒的人脉,先是找到了平日里常打交道的市井混混头目。他塞给混混头目一锭银子,神色焦急地说道:“我要找最有名的神婆术士,最好是那种能一眼看透邪祟、手到病除的,陛下等着救命呢,给我抓紧办!”混混头目掂量着银子,满脸堆笑,胸脯拍得震天响,保证三日内把人带到。

不出两日,王福便带着几个神婆术士匆匆赶回宫中。这些人打扮各异,有的身着五彩斑斓、绣满神秘符文的长袍,头戴造型夸张、缀满铃铛的帽子;有的则手持桃木剑,背着装满符纸的布袋,模样煞有其事。王福将他们带到一处偏殿,自己先进去禀报顾砚舟。

顾砚舟大步迈入偏殿,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瞬间扫过这些神婆术士。他微微眯起双眼,薄唇轻抿,脸上浮现出一丝似有若无的冷笑,那笑容里尽是身为帝王的威严与不屑。这些神神叨叨的人在他眼中,不过是后宫争斗的棋子,他心里清楚,所谓邪祟不过是有人暗中捣鬼。然而为了苏晏殊,为了平息这场风波,他只能暂且配合这场闹剧。

为首的神婆见了顾砚舟,也不跪拜,只是双手合十,行了个古怪的礼,操着沙哑的声音说道:“陛下放心,皇后娘娘这定是冲撞了冤魂,待我等开坛做法,保准能还她安宁。”顾砚舟神色冷淡,微微点头,声音低沉而威严:“若真能治好皇后,重重有赏;若是敢弄虚作假,欺君之罪,你们掂量掂量。”神婆们纷纷应下,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与此同时,佩思卿在自己宫中,听闻神婆术士进宫的消息,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她轻声对身旁的宫女说:“去,盯着那边的动静,有什么消息,即刻来报。”宫女领命而去,佩思卿则悠闲地拿起一本书,看似漫不经心地翻阅着,可心思早已飘向了苏晏殊的寝宫,她深知,这场好戏,才刚刚进入** 。

神婆术士们在偏殿内迅速忙活开来,硕大的香炉里燃起了刺鼻的香,烟雾缭绕,将整个偏殿笼罩得愈发神秘诡异。为首的神婆口中念念有词,手中的桃木剑在空中胡乱挥舞,符纸被她甩得“哗哗”作响;其余几人也各施手段,有的拿着铃铛使劲摇晃,发出尖锐刺耳的声响,有的在地上用鸡血绘制着奇形怪状的图案。

顾砚舟站在一旁,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心中对后宫那见不得光的争斗厌恶至极,以他的聪慧,苏晏殊这个情况,他多少猜到与佩思卿有关,只是他不动声色,既然佩思卿想玩儿,他便陪她玩儿下去。

几日后,佩思卿派去的眼线匆匆赶回,神色慌张地向她汇报:“娘娘,神婆们折腾了许久,皇后娘娘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了。现在陛下大发雷霆,将神婆们都关了起来,正在严查此事呢!”佩思卿闻言,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颤,脸上却依旧保持着温婉的笑容,轻声说道:“知道了,你下去吧,继续留意那边的动静。” 待宫女退下,佩思卿的眼神瞬间变得阴冷。她本打算再实施一些手段,彻底将苏晏殊打压下去,可是后来想了想还是算了,不是不想动手,是此刻动不得。

顾砚舟正为苏晏殊的病焦头烂额,严查神婆之事已是敲了警钟,这时候任何针对苏晏殊的动作,都像往顾砚舟的怒火里添柴,太容易引火烧身。

再者,她与苏晏殊同是皇后名分,苏晏殊若此时出事,无论缘由如何,旁人第一个要疑心的便是先入宫的自己。与其冒这个险,不如暂且按捺——等顾砚舟的关注淡些,等这阵风声过了,有的是更稳妥的法子。

她轻轻吁了口气,将那点翻涌的念头压下去。急功近利从不是她的性子,稳坐钓鱼台,才能笑到最后。

当天晚上,忙碌了一天的顾砚舟走进佩思卿的寝宫。佩思卿像往常一样,亲昵地迎上去,帮他宽衣解带。待洗漱完毕,二人躺在床上,顾砚舟自然而然地将佩思卿拥入怀中,佩思卿整个人窝在他怀里,像只温顺的小猫。

顾砚舟把玩着佩思卿的一缕发丝,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后宫里的事,我都看在眼里。你想和那些女人周旋,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别玩得太过火,适可而止,莫要把人玩儿没命了。”他的语气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佩思卿听闻此言,眼中闪过一抹极难察觉的光亮,像是意料之中的坦然,又似对这场博弈的笃定。她非但没有丝毫慌乱,脸上的笑意反倒愈发真切,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下绽放的繁花,明媚而动人。

她微微仰头,乌发如瀑般滑落,目光直直地撞进顾砚舟眼底,眼眸中波光流转,娇嗔道:“陛下还不了解臣妾吗?臣妾不过是在这深宫里寻些乐趣罢了。”说话间,她伸出玉手,轻轻整理着顾砚舟微乱的衣领,动作轻柔,却透着几分不容小觑的自信。

可就在这看似恩爱的表象下,她的心底已如精密运转的棋局,迅速谋划着下一步。手指微微停顿的瞬间,脑海里已闪过无数应对之策,她深知,这场后宫的争斗远未结束,顾砚舟的警告不过是这场持久战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她,早已准备好迎接新的挑战,暗流在这平静的寝宫之下,愈发汹涌。

次日,栖凤宫 ,苏晏殊蜷缩在昏暗寝宫的床榻上,形容枯槁。她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床帏,眼神空洞又惊恐,每一道阴影在她眼中都是冤魂索命,每一丝动静都能让她全身止不住地颤抖。

“吱呀”一声,殿门轻启,一道微光透入,打破了黑暗的沉寂。贴身宫女秋菊端着一盏参汤,脚步极轻地走近,声音也压得极低:“娘娘,喝口参汤,补补身子吧。”苏晏殊却如惊弓之鸟,猛地坐起,眼神癫狂,一把打翻参汤。“哐当”一声,瓷碗碎在地上 ,参汤溅得到处都是。“别过来!都是你们,害我至此!”她声嘶力竭地尖叫,双手在空中胡乱挥舞。

秋菊“扑通”一声跪下,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娘娘,奴婢是秋菊啊,一心为您着想,怎么会害您。”可苏晏殊充耳不闻,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恐惧里,嘴里不停念叨着冤魂、索命。

顾砚舟派来的暗卫隐匿在宫殿各处,如同隐匿在黑暗中的利刃,时刻戒备。为首的暗卫林风藏在房梁之上,目光如炬,留意着寝宫的每一处角落。就在这时,他敏锐捕捉到窗棂外一道黑影闪过,瞬间绷紧神经,悄无声息地追了出去。

林风一路疾行,在一处偏僻宫墙下堵住了那道黑影。月光洒下,露出一个身形瘦小的太监,正瑟瑟发抖。“说,谁派你来的?”林风剑指太监咽喉,声音冰冷。太监吓得“扑通”跪地:“大人饶命,是、是慧妃娘娘宫里的人,给了我银子,让我来探听皇后娘娘的病情。”

此时的凤仪宫中,佩思卿看似悠闲地逗弄着笼中的鹦鹉,实则心神全在苏晏殊那边。听闻暗卫传来的消息,知晓顾砚舟已有防备。她的手轻轻抚过鹦鹉五彩的羽毛,脸上平静无波,思绪却飘远了。

顾砚舟如今所坐的皇位,本属于她的父皇。当年,宫廷政变,风云突变,她的父皇在那场血腥的争斗中失去了一切,皇室血脉凋零,只剩她与哥哥在暗中艰难求生。这些年,她忍辱负重,周旋在宫廷的权力旋涡中,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护住那些前朝还活着的忠臣良将,还有无辜百姓。他们曾是父皇的子民,是父皇一生守护的人,她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因这场权力更迭而陷入水深火热。

哥哥是佩思卿在这世间唯一的至亲。身处波谲云诡的宫廷,佩思卿深知自己处境危险,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她看向铜镜中自己精致的面容,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心中暗自起誓:“这后位我势在必得,只有站在权力的顶端,才能保护那些无辜的百姓和臣子,还有我唯一的至亲。 ”

与此同时,在这看似平静却暗潮汹涌的宫廷里,苏晏殊仍在恐惧中挣扎,全然不知各方势力正围绕着她和这后宫之主的位置,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激烈角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