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这是根据大纲为您创作的第110章。
(起)
海城秋季拍卖会的现场,空气里弥漫着金钱与野心混合的特有气息。水晶吊灯将每一个角落都照得亮如白昼,衣香鬓影的社会名流们低声交谈,目光却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件展品,如同打量猎物的豹。
林晚挽着傅璟深的手臂,端坐在前排中央的位置。她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刺绣旗袍,勾勒出纤细的腰线,长发优雅地挽起,露出白皙修长的脖颈。脸上化着得体的淡妆,唇边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完美扮演着傅璟深身边那位温婉娴静的女伴。
只有她自己知道,这平静的外表下,是怎样的暗流涌动。
自从在傅璟深电脑里发现那个名为“穹顶计划”的加密文件夹后,她看他的每一眼,都像是在审视一个精心编织的谜题。他偶尔投来的关切目光,他指尖传来的温度,他低沉悦耳的嗓音……这一切曾经让她心跳失序的细节,如今都镀上了一层怀疑的冷硬外壳。
她必须查清楚。
拍卖会进行得波澜不惊,几件明清瓷器和高古玉器都以不错的价格成交。傅璟深偶尔举牌,拍下了一对清乾隆的斗彩缠枝莲纹碗,说是瞧着喜庆,放在餐厅盛汤不错。语气随意得像是在菜市场买了两颗白菜。
林晚配合地浅笑,心里却计算着那“两颗白菜”足以在市中心买下一套公寓。这就是傅璟深的世界,一个她因一纸契约而强行闯入,却始终隔着一层玻璃观望的世界。
“下一件拍品,Lot 118,法国后印象派画家皮埃尔·博纳尔的《窗边的晨光》,创作于1925年,起拍价八百万。”拍卖师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
场内响起一阵小小的骚动。博纳尔的色彩温暖而私密,这幅《窗边的晨光》更是其成熟期的佳作,光影处理得出神入化,极具收藏价值。
竞拍很快进入白热化,价格一路飙升到两千万。举牌的人渐渐少了,只剩下前排一位互联网新贵和后排一位电话委托还在胶着。
傅璟深微微偏过头,气息拂过林晚的耳廓,声音低沉:“喜欢吗?”
林晚怔了一下。她确实喜欢博纳尔,喜欢他画作中那种被色彩柔化的、充满烟火气的幸福感。但她从未对他提起过。
“色彩很温暖。”她谨慎地回答,没有直接表态。
傅璟深却像是得到了某种确认,没有任何犹豫,干脆利落地举起了手中的号牌。
“两千三百万。”拍卖师立刻指向他。
全场目光瞬间聚焦过来。互联网新贵皱了皱眉,似乎权衡了一下,最终还是放弃了。电话委托又跟了两轮,在傅璟深喊出“两千八百万”时,也沉默了。
“两千八百万一次,两千八百万两次,两千八百万三次!成交!恭喜傅先生!”拍卖槌落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一幅近三千万的画作,只因她一句模棱两可的“色彩很温暖”。
周围传来窃窃私语和羡慕的目光。傅璟深面色如常,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他侧身,靠近林晚,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挂在客厅,你每天喝咖啡时都能看到。”
他的气息温热,语调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宠溺。若是从前,林晚或许会为之悸动。但此刻,她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
这种一掷千金的“好”,是出于真心,还是另一种更高明的“情感投资”?是为了让他的“样本”处于更愉悦的情绪状态,以便观察记录吗?
(承)
趁着傅璟深去办理后续手续的间隙,林晚以透口气为由,独自走到拍卖厅外的露台上。
夜风微凉,吹散了她心头的些许烦闷。海城的夜景在脚下铺陈开来,璀璨却虚假,如同她此刻扮演的人生。
她需要信息,需要找到突破口。这个拍卖行是海城消息最灵通的地方之一,三教九流汇聚。她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来往的人群,试图捕捉到任何与“穹顶”或她过往相关的蛛丝马迹。
就在这时,两个穿着考究、商人模样的中年男子边聊边走到露台不远处。
“……这次秋拍,重头戏还在后面那几件青铜器上。”
“听说有件商晚期的‘天黾’父辛觯,品相极佳,来源却有点模糊。”
“呵,‘鼎丰’那边弄来的东西,来源能清楚到哪里去?听说他们最近和境外一个叫‘
冥府
’的组织搭上了线,专走这种见不得光的货……”
“冥府”!
这两个字像一道惊雷,猝不及防地在林晚耳边炸开。她的血液仿佛瞬间凝固,全身的肌肉都绷紧了。她强迫自己维持着眺望夜景的姿态,手指却紧紧攥住了冰凉的栏杆,指节泛白。
鼎丰拍卖行……冥府……
她深吸一口气,将这个名字牢牢刻在心里。这或许就是“J”所说的,傅璟深与“冥府”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的切入口?还是仅仅是一个巧合?
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她感觉一张无形的网,正从四面八方朝她收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