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潮落无声 > 第73章 食街的通知

潮落无声 第73章 食街的通知

作者:万界渡灵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1 00:19:04

绿皮火车驶进深圳站时,晨雾正从铁轨缝隙里钻出来。李建军拎着褪色的帆布包,鞋跟在月台上敲出疲惫的响。包底沾着老家的黄土,是弟弟帮他装行李时蹭的 —— 父亲的手术很顺利,弟弟说 “你在深圳安心挣钱,家里有我”,话里的踏实劲儿,像极了秀兰算账时的认真。

华强北的巷口飘着炒粉的香气。李建军加快脚步,蓝布工装的袖口还卷着,是上车前帮父亲擦身时挽的。远远看见秀兰百货店的卷帘门半开着,晨光从缝隙里漏出来,在地上投下细长的光带,像条温暖的绸带。

离店还有三步远,他的脚步突然顿住。一张泛黄的通知贴在玻璃门上,印刷体字端正有力:“因燕南路规划为食街,商铺需收回改造。根据《深圳市房屋租赁条例》,现通知如下:1. 终止原租赁合同;2. 按剩余租期(6 个月)的 20% 给予赔偿(计 1440 元);3. 给予一个月清货期,至 7 月底搬离;4. 若转型经营餐饮,可优先续租,租金调整为 3600 元 \/ 月。” 房管办公室的红印章盖在右下角,与原租赁合同的骑缝章严丝合缝。

“建军?” 秀兰的声音从门后传来,带着些微沙哑。她正蹲在地上整理袜子,军绿色的帆布包扔在一旁,拉链上挂着的小算盘晃悠着,珠子少了两颗 —— 是上次搬货时摔的。“你咋提前回来了?不是说下午到吗?” 她的眼睛还有些红,但手里的活没停,正把纯棉袜按颜色分类,码得整整齐齐。

李建军的手指抚过通知上的 “赔偿 1440 元”,指腹的薄茧蹭得纸页发毛。1440 元,刚好够支付黄贝岭摊位三个月的租金,是秀兰半个月的盈利。他突然想起出发前,秀兰在火车站塞给他的荔枝干,油纸包上写着 “店里一切安好,放心”,原来她早就看到了通知,却没在电话里提半个字。

“这通知……” 他的声音顿了顿,目光落在 “7 月底搬离” 上。货架上的 LEd 灯箱还亮着 “15 元 3 双”,是他亲手焊的,灯珠闪得比平时稳,像在努力维持最后的体面。收银台上的计算器旁,压着张清单,“纯棉袜 230 双、尼龙袜 180 双” 的字迹旁,标着 “清货价”,是秀兰昨晚算的。

秀兰把最后一摞袜子摆好,拍了拍手上的棉絮:“前天贴的,房管的人来的时候还带着法规条文,说不是针对咱们一家。” 她从抽屉里拿出原租赁合同,在 “违约责任” 页折了角,“他们说按条例,提前终止合同赔偿剩余租期租金的 20%,还多给了半个月清货期,算仁义了。”

李建军翻到合同最后一页,看见秀兰用红笔圈出的条款:“因城市规划调整需提前收回房屋的,出租方应按剩余租期支付违约金,并给予合理清货期。” 字迹旁边画了个小小的对勾,是她在夜校学合同法时养成的习惯。“我去问过旁边的杂货店,” 她的声音轻下来,“他们只给 20 天清货期,赔偿还没咱多。”

“转型做餐饮就算了。” 李建军把合同折好,塞进秀兰的会计课本 —— 她总把重要文件夹在课本里,说 “书里的道理能护着咱”。3600 元的月租像道无形的门槛,他们既租不起,更没做饮食的经验,“还是想想怎么清货,争取月底前卖完。”

房管办公室的办事员换了位戴眼镜的年轻人,正对着《深圳市房屋租赁条例》逐条核对。“你们的情况符合第七条第三款,” 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窗外的阳光,“赔偿款下周一到账,清货期间水电照常供应,有困难可以随时来沟通。” 他的钢笔在 “清货方案” 上划了圈,“建议搞促销,隔壁服装店已经开始打折了。”

走出办公室时,秀兰的脚步轻快了些。燕南路的脚手架还在支,但 “重庆火锅” 的横幅旁,多了块 “清货通知” 的牌子,是隔壁杂货店挂的。“你看,” 秀兰指着那家店,“他们也开始清货了,比咱们还急。” 她的帆布包在胳膊上晃悠,破洞处露出半截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在算清货的折扣。

回店的路上,李建军发现秀兰的帆布包破洞更大了,里面的清货清单露出来,“纯棉袜 10 元 3 双” 的字迹被汗水洇得发花。他突然停下脚步,蹲下来从口袋里掏出针线 —— 是秀兰给他缝补工装用的,总被他随手塞在兜里。“我帮你补补,” 他的手指穿过破洞,把松散的线拉紧,“清货的时候得装不少零钱,别漏了。”

秀兰的眼泪突然掉下来,砸在他的手背上,像颗温热的焊锡珠。“这店……” 她的声音哽咽着,手指在他手背上画着店的轮廓,“你亲手钉的货架,我描的招牌字,还有三娃送的招财猫……” 招财猫的爪子还在摇,却摇不散空气里的不舍。

李建军把针线打了个结,像焊好了个结实的焊点。“店是死的,人是活的,” 他抬头看她,眼里的光比 LEd 灯箱还亮,“咱们把货清完,拿着赔偿款去黄贝岭,重新摆个摊,比这店还灵活。” 他捡起地上的清货清单,在 “10 元 3 双” 旁边画了个笑脸,“就当提前换季大清仓。”

清货的第一天,秀兰在店门口支起折叠架,挂出 “全场 8 折,月底搬迁” 的木牌,是李建军连夜做的。三娃带着女朋友来帮忙,他女朋友(卖菜出身)嗓门亮:“纯棉袜 10 元 3 双,比批发市场还便宜!” 她的粗布手套蹭过秀兰的清货单,“妹子别心疼,货走得快才是钱。”

电子厂的张姐一下班就来了,指着 “工装袜” 的货架:“给我留 50 双,厂里姐妹都要。” 她掏出 bp 机晃了晃,“刚呼了她们,一会儿就到。” 秀兰忙着打包时,李建军在旁边焊促销架,用的是店里淘汰的钢管,焊得比货架还结实。

傍晚收摊时,账本上记着 “清货第一天,盈利 420 元”,红色的数字被圈了又圈。秀兰把钱塞进补好的帆布包,听见里面的硬币叮当作响,像串欢快的歌。李建军帮她把折叠架收起来,发现最底层的钢管上,秀兰用红漆写了个小小的 “兰” 字,是开业那天描的。

接下来的日子,百货店成了巷里最热闹的地方。夜校的同学组团来买袜子,会计班的女生说 “秀兰姐的袜子比商场的舒服”;三娃的配件行送来了 “清货大甩卖” 的扩音器,是他修了半宿的旧货;连房管办公室的年轻人都来买了两双,说 “给老家父母带的”。

建军每天下班后,都直奔店里帮忙。他焊了个旋转货架,把袜子按颜色分类,转起来像个彩色的陀螺;又在门口装了盏小灯,延长营业时间到晚上九点。秀兰的会计课本摊在收银台,算账的间隙,她会翻到 “企业转型” 的章节,在旁边写 “清货也是转型”。

7 月 28 日晚上,最后一双袜子被买走时,巷口的炒粉摊已经收了。秀兰摸着空荡荡的货架,上面还留着袜子的压痕,像片整齐的田垄。李建军拆卸 LEd 灯箱时,发现里面藏着张纸条,是开业那天写的:“愿生意兴隆,愿我们长久”,字迹被灯珠烤得有些褪色。

“都清完了。” 秀兰的声音轻得像叹息,手里的账本记着 “清货总盈利 3800 元”,加上赔偿款 1440 元。她突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那个招财猫,爪子还能摇,“这个得带着,是三娃送的。”

拆招牌那天,李建军特意请了半天假。“秀兰百货” 四个字被他小心地卸下来,木质的笔画里还藏着开业时的彩纸渣。秀兰把招牌抱在怀里,像抱着个熟睡的孩子。隔壁的杂货店正在搬冰柜,老板探出头笑:“黄贝岭见,到时候互相照应着。”

回出租屋的路上,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秀兰怀里的招牌晃悠着,“秀” 字的一撇磕在胳膊上,像个温柔的提醒。李建军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巷口的修鞋摊:“把招牌补补,到了新地方还能挂。” 修鞋师傅的铁锤敲出 “叮当” 的响,像在为他们的新开始伴奏。

黄贝岭的出租屋亮起灯时,秀兰正在清点清货的收入。李建军帮她把钱分类捆好,10 元的、5 元的各成一摞,像两堵小小的墙。台灯下,两人的影子在墙上依偎着,中间摆着那个招财猫,爪子摇得比任何时候都欢。

“明天去黄贝岭占位置,” 李建军把最后一摞钱放进铁皮盒,“三娃说最好的摊位在炒粉摊旁边,人流量大。” 秀兰突然想起他拆灯箱时发现的纸条,把它夹进会计课本:“等新摊位摆起来,咱再写张新的,就写‘从这里重新开始’。”

窗外的蝉鸣渐渐稀疏,晚风带着荔枝的甜香吹进来。秀兰把清货账本放进帆布包,在最后一页写 “1991 年 7 月 30 日,圆满收官”。字迹旁边画了两个小人,手牵着手走在新的路上,路的尽头,有个小小的摊位,亮着温暖的灯。

李建军躺在床沿,看着秀兰在灯下预习夜校课程,笔尖在 “企业会计” 上划着重点。他突然觉得,所谓的结束,从来不是真正的终点 —— 就像这被收回的店铺,清完的库存,只要人还在,心还齐,换个地方,照样能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把小生意做得分分明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