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潮落无声 > 第282章 诊室里的“定方”

潮落无声 第282章 诊室里的“定方”

作者:万界渡灵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1 00:19:04

经历了阳台边的惊魂一刻,李建军的心里像压了块湿棉花,沉重又憋闷。他没敢告诉秀兰那个危险的念头,可那份“差点就丢下一切”的愧疚,像影子一样跟着他,让他越发觉得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地耗下去——他得好好治病,为了秀兰,也为了梦梦。

那天下午,阳光难得穿透云层,照在客厅的地板上,形成一道细长的光带。建军坐在沙发上,没有像往常那样发呆,而是打开手机,点开了康宁医院的官方预约网站。屏幕亮起的瞬间,他深吸了一口气,眼神里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认真——这一次,他要好好选一个医生,他得对自己负责,更得对这个家负责。

他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先点开了精神科的医生列表。密密麻麻的名字跳出来,每个医生后面都跟着职称、擅长领域和患者评价。他没有像上次那样,一看到“博士”“主任医生”的头衔就心动,而是逐字逐句地看,像在审核一份重要的代码逻辑。

“擅长青少年心理问题”——跳过,他是成人重度抑郁,不对口。

“侧重焦虑症、强迫症治疗”——跳过,他的核心问题是抑郁引发的睡眠障碍和自我否定。

“主治医生,从医5年”——跳过,经验太浅,他怕对方把握不好他这种反复发作的复杂情况。

“博士,主任医生,擅长精神分裂症诊疗”——也跳过,头衔虽高,可擅长领域和他不匹配,而且上次张主任的药让他陷入浑噩,他现在对“高学历高职称”反而有了些抵触。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慢慢滑动,划过一个又一个名字,眼神越来越坚定。他要找的不是头衔最响的,而是真正懂成人重度抑郁、从医经验丰富、对患者认真负责的医生——就像以前他找技术伙伴,不看学历看能力,不看名头看踏实。

翻到页面中间,一个名字让他停住了手指——张卫国,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他点进详情页,仔细看了起来:“从医20年,擅长成人重度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结合中医疗法调理情绪,注重药物稳定与心理疏导结合,患者评价‘耐心负责’‘用药精准’‘不随意换药’”。

看着“从医20年”“不随意换药”这几个字,建军的心里莫名踏实了些。他又往下翻患者评价,大多是“张医生很有耐心,会认真听病情”“按他的方案吃药,状态稳定了很多”“不会随便开贵药,不任由患者要求调整药方”之类的话,没有夸张的夸赞,却透着真实的靠谱。

“就他了。”他小声嘀咕了一句,手指稳稳地点了“预约挂号”,选择了第二天上午的号。提交成功的瞬间,他轻轻舒了口气,像完成了一项艰巨的技术攻关,心里的那块湿棉花,似乎稍微轻了点。

秀兰端着水果走进来,看到他盯着手机屏幕,眼神专注,忍不住问:“在看什么呢?”

“预约医生。”建军抬起头,语气平静,“这次我仔细选了,张副主任医师,从医20年,专门看成人重度抑郁的。”

秀兰凑过来看了一眼,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只要你认真对待,肯定能好起来。明天我陪你一起去。”

第二天早上,建军特意换了件干净的浅灰色衬衫,头发也梳得整齐。出门前,他对着镜子看了看,虽然脸色依旧苍白,眼底还有淡淡的青黑,但眼神里没有了以前的茫然,多了些笃定。秀兰牵着他的手,能感觉到他的指尖不再像以前那样冰凉发抖,心里悄悄松了口气。

到了康宁医院,候诊区的电子屏依旧滚动着诊号,叫号声温和又机械。“请15号李先生到精神科三诊室就诊。”当听到自己的号时,建军深吸了一口气,挺直后背,跟着秀兰走进了诊室。

诊室里很安静,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来,落在办公桌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张医生坐在桌后,穿着白大褂,看起来很沉稳。他没有像上次的医生那样面无表情,也没有过度热情,只是抬头看了他们一眼,温和地说:“坐吧,说说你的情况。”

秀兰想开口,建军却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示意自己来说。他从第一次失眠、吃安眠药,到换中药、换西药,再到这半年来换了3个医生、5次处方的经历,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没有隐瞒,也没有夸大,像在汇报一份详细的项目报告。

张医生一边听,一边点头,同时也在电脑中查看了建军以往的就诊记录。等建军说完。原本温和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眉头也越皱越紧,带着一种无声的严肃。

他抬头看着建军,眼神里带着明显的不满,语气也严厉起来:“你这是拿自己的病当儿戏!重度抑郁症本身就需要长期稳定的治疗,你倒好,三个月换了3个医生、5次处方,把自己的身体当成试药的容器?”

建军的头猛地低了下去,手指紧紧攥着裤子,像个被老师批评的学生。张医生的话像警钟一样,在他耳边炸开,每一个字都戳在他的痛处。

“频繁换药会让身体产生耐药性,之前的药刚要起效,你就停了,新的药还没适应,你又换了,这样不仅治不好病,还会打乱整个治疗节奏,加重你的病情!”张医生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再这么折腾下去,神仙都救不了你!”

秀兰坐在旁边,脸色也有些发白,她没想到后果这么严重,之前只想着“换个医生可能会更好”,却没考虑到频繁换药的危害。

“医生,我们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随便换药了。”秀兰赶紧开口,语气里带着歉意,“您看现在怎么办?”

张医生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些,他看着建军,语气放缓了些:“抑郁症治疗的关键在于‘稳定’,药物起效也要一定时间,药物稳定,心态稳定,才能慢慢好转。我不给你开新药。”

这话让建军和秀兰都愣住了,对视了一眼,眼里满是疑惑——不开新药?那怎么治病?

张医生像是看穿了他们的心思,继续说:“你换了这么多次药,身体已经对多种药物有了反应,现在最忌讳的就是再尝试新的药物。你仔细想想,之前吃的那些处方里,哪一个副作用最少,而且让你稍微有点好转?哪怕只是‘能多吃一口饭’‘稍微能睡好一些’这种细微的变化也行。”

建军的脑子快速转动起来,像在回忆一串混乱的代码。他想起张博士的药让他昏睡不止,赵医生的药让他腹痛便秘,心理医生开的药让他早醒……翻来覆去想了半天,一个处方慢慢清晰起来——人民医院那个心理医生开的“米氮平 绿硝西泮”。

“有……有一个。”他抬起头,声音有些不确定,“米氮平,早上吃;绿硝西泮,晚上吃。当时吃了之后,胃口稍微好点了,也没那么焦躁,就是凌晨有时会醒,但比其他药舒服些。”

“就这个了。”张医生立刻拍板,在电脑上敲定处方,“米氮平调整一下剂量,绿硝西泮维持原量。你先吃一个月,这一个月里,不管出现什么轻微的副作用,都不许擅自停药、不许换药,有问题随时来复诊。”

他打印出处方笺,又问建军要不要再加一种温和的中成药辅助调理,还提示说中成药对你这种情况其实作用不大,于是建军说那就算了,他曾经尝试过太多中成药了,一点效果都没有。

最后张医生语气严肃地叮嘱:“记住,抑郁症治疗没有捷径,不能急于求成。你之前就是太急了,总想立刻好起来,结果越换越糟。这次就按这个方案来,每月来复诊一次,我根据你的状态调整剂量,但不会换核心药物,明白吗?”

建军接过处方笺,指尖触到纸页,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踏实感。这张处方上没有昂贵的新药,没有复杂的用药方案,却比之前任何一张都让他安心——因为张医生的话有理有据,不夸大疗效,不敷衍了事,让他清楚地知道“该怎么做”,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茫然地期待“药到病除”。

“明白,我一定按您说的做,不随便换药了。”他用力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笃定。

张医生又看向秀兰,语气缓和了些,“家属的配合很重要,你要监督他按时吃药,多陪他说说话,但别给他太大压力,让他保持情绪稳定,比什么都重要。”

“好,我记住了,谢谢张医生。”秀兰连忙点头,眼眶有些发热——这是这么久以来,第一次有医生这么细致地叮嘱,而不是开完药就打发他们走。

走出诊室,阳光照在走廊的地板上,亮得有些刺眼。建军攥着那张薄薄的处方笺,手指却很稳,没有像以前那样发抖。秀兰走在他身边,笑着说:“这次终于找对医生了,张医生看着就靠谱。”

建军转过头,看着秀兰脸上久违的轻松笑容,也轻轻笑了笑——这是他生病以来,第一次发自内心地觉得“有希望”。他抬头看了看天花板上的灯光,心里突然想通了:原来找医生和做人做事一样,头衔和学历固然重要,但真正的责任心和丰富的经验,才是最珍贵的。以前他创业、做技术,信奉的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现在治病,道理也是一样的。

去药房拿药时,药师把药递过来,详细讲解了服用时间和注意事项。建军认真地听着,把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不像以前那样敷衍了事。走出医院大门,风轻轻吹过来,带着点暖意,他深吸了一口气,觉得胸口的憋闷感消散了不少。

“回家吧,我帮你把药的服用时间记在本子上。”秀兰牵着他的手,语气里带着期待。

“好。”建军点头,脚步轻快了些,不再像以前那样沉重。

他攥着药袋,像攥着一把钥匙——一把打开“稳定治疗”大门的钥匙。虽然他知道,康复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反复,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绝望了。因为他知道,自己选对了方向,找对了人,更重要的是,他有了“好好治病”的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