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潮落无声 > 第212章 两次投稿的“石沉大海”

潮落无声 第212章 两次投稿的“石沉大海”

作者:万界渡灵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1 00:19:04

2011年4月的深圳,初夏的风已经带着燥热,吹得窗外的凤凰木叶子沙沙响。建军每天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抓过手机查邮箱——自从上周把书稿投给两家出版社后,他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连梦里都在等回复。

周三早上,手机“叮咚”响了一声,屏幕弹出“新邮件”提示。建军几乎是从床上弹起来,手指抖着点开——发件人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编辑室”,标题写着“《物联网终端实战》书稿评审反馈”。他深吸一口气,点开邮件,目光快速扫过正文,心却一点点沉下去:

“尊敬的李建军先生:您好!您的书稿《物联网终端实战》我们已评审完毕。书稿内容侧重实操案例,理论深度不足,不符合我社‘学术类技术读物’的选题方向,暂无法立项,感谢您的投稿,期待未来有合作机会。”

“理论深度不足……”建军反复念着这几个字,手指捏着手机,指节泛白。他想起写书稿时,特意避开了晦涩的理论,只写“怎么选芯片”“怎么解决高并发”“怎么跟商户沟通”,因为他知道,像小王这样的年轻技术人,像王姐这样的商户,需要的不是“学术理论”,是能直接用的方法。可现在,这却成了被拒绝的理由。

他坐在床边,愣了很久,直到秀兰喊他吃早饭,才勉强把手机揣进口袋。餐桌上,李梦拿着面包,兴奋地说:“爸,老师问你书稿什么时候出版,她想给我们班当参考资料呢!”

建军勉强笑了笑:“还在等消息,别急。”秀兰看他脸色不对,没再多问,只是默默给他碗里加了个荷包蛋。

周五下午,第二封拒稿邮件来了,来自“人民邮电出版社”。这次的评语更直接:“物联网终端领域受众较窄,市场预期销量有限,不符合我社重点选题规划,建议您调整内容方向(如增加社交电商、智能家居等热门领域)后再投稿。”

“受众窄……”建军把邮件打印出来,铺在书房的书桌上,两张拒稿纸并排放在一起,“理论浅”“受众窄”的评语像两根刺,扎得他眼睛疼。他拿起桌角的物联网终端样品——这是2009年生产的第一版终端,机身侧面的漆已经被磨掉一块,是当年帮商户调试时不小心蹭的。他摸着磨损的地方,突然想起王姐说的“这终端救了我的店”,想起福田区那家社区超市,因为装了终端,客流从每天50人涨到200人,老板娘特意送他的那袋陕西苹果,还带着泥土的清香。

“难道这些都不算‘价值’吗?”他对着终端样品,小声嘀咕,心里第一次涌起强烈的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经验真的太“土”了?是不是现在的市场,真的只需要“热门领域”的空话,不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干货?

他把书稿文档打开,看着里面密密麻麻的案例和数据,突然觉得有点可笑——熬了三个多月的夜,整理了三年的经验,到头来连出版的资格都没有。他甚至想过,要不要按出版社说的,加些“社交电商”的内容,可转念一想,自己根本不懂社交电商,写出来的东西也是空话,不是坑读者吗?

“还在看邮件呢?”秀兰端着一杯凉茶走进书房,看见他对着两张拒稿纸发呆,心里就明白了大半。她没提拒稿的事,只是从衣柜顶上翻出一个纸箱,打开来,里面全是叠得整整齐齐的信封——都是这些年商户寄来的感谢信。

“你看,这封是2009年南山那家水果店寄的,老板说装了终端,丢水果的人少了,因为顾客能精准找到摊位,不用乱逛;这封是罗湖的早餐店,说以前早上忙不过来,顾客找不到位置就走了,装了终端的‘空位导航’,翻台率高了三成……”秀兰一封封地把信铺在书桌上,很快就铺了满满一桌,红色的、白色的信封,有的上面还画着小小的终端图案,“这么多人因为你的技术受益,怎么会‘受众窄’?出版社不懂,不代表你的书没用。”

建军看着桌上的感谢信,眼眶慢慢热了。有一封是2010年冬天寄来的,字迹歪歪扭扭,是一位60岁的社区超市老板写的:“李工,谢谢你的终端,我眼神不好,以前记不住价格,现在终端能自动显示,再也不怕卖错了。我孙子说,你是‘技术好人’,我觉得也是。”

“再试一次吧。”秀兰坐在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就算再被拒,咱们也不后悔,至少你努力过。要是现在放弃,才真的可惜。”

周六上午,周老突然来家里拜访。他退休后住在深圳郊区,平时很少出门,这次特意坐了一个小时的公交过来,手里还提着一袋新鲜的荔枝。“听说你投稿被拒了?”周老喝了口茶,开门见山,“我跟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王编辑是老熟人,他专门做技术实操类的书,你把书稿给我看看,我帮你推荐推荐。”

建军赶紧把书稿打印稿拿出来,周老戴上老花镜,翻到“高并发危机的硬件冗余解法”那一章,看得很仔细,偶尔还在旁边画圈。“好!好!”周老越看越兴奋,拍着桌子,“这才是真正的干货!你写的‘双服务器分流’,连Nginx的配置参数都写了,年轻人照着做就能解决问题,比那些光说理论的书有用多了!那些出版社拒你,是他们不懂行业需求,现在做物联网的,缺的就是你这种落地经验!”

他指着书稿里的商户案例:“你看,你写的‘城中村选抗干扰芯片’,这都是你踩过的坑,别人看了能少走多少弯路?电子工业出版社就需要这种书,我现在就给王编辑打电话,让他重点看!”

周老当场拨通了王编辑的电话,开的免提,声音清晰地传出来:“老王,我给你推荐个好稿子,《物联网终端实战》,作者是我老同事,有三年的落地经验,里面全是实操案例,连跟供应商谈判的技巧都有,你们不是要找‘硬件 互联网融合’的书吗?这就是!”

电话那头,王编辑的声音带着兴趣:“周老推荐的肯定靠谱,让作者把书稿发我邮箱,我这两天就看。”

挂了电话,周老拍了拍建军的肩:“放心吧,王编辑是个懂行的,他肯定能看出你书稿的价值。”

那天晚上,建军重新修改了投稿信,不再提“理论框架”,而是重点突出“100 家商户落地案例”“硬件选型 互联网接口 商户沟通的全流程实操”“解决过600家商户的实际问题”,还在附件里加了两封最有代表性的商户感谢信。

点击“发送”按钮的那一刻,建军盯着屏幕上的“发送成功”提示,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一点。窗外的夜色很浓,凤凰木的影子映在窗户上,像一幅安静的画。他想起秀兰铺在桌上的感谢信,想起周老兴奋的样子,想起李梦期待的眼神,突然觉得,就算再被拒,他也不会后悔——因为他知道,自己写的不是一本“没人要”的书,是能帮到人的“有用的知识”。

他关掉电脑,走出书房,看见客厅的灯还亮着,秀兰正在给李梦缝校服上的纽扣。“投出去了?”秀兰抬头问,眼里带着期待。

“嗯,投出去了。”建军走过去,坐在她身边,“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想把这本书写好,就算不能出版,也想整理出来,送给需要的人。”

秀兰笑了,把缝好的校服放在一边:“这就对了,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比什么都强。”

那天夜里,建军终于睡了个安稳觉。他梦见自己的书出版了,王姐、周老、小吴都来给他道贺,李梦拿着书,骄傲地跟同学说“这是我爸爸写的”。虽然只是个梦,却让他有了继续等下去的勇气——他相信,总有懂行的人,能看见他书稿里的“价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