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潮落无声 > 第200章 绩效打压的 “怀疑与伏笔”

潮落无声 第200章 绩效打压的 “怀疑与伏笔”

作者:万界渡灵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1 00:19:04

2009 年秋的深圳,一场台风刚过,空气里还带着潮湿的凉意。

建军穿着宽松的西装 —— 为了遮住腰上的护具,特意选了大一号的版型 —— 走进乐居生活的办公楼时,发现研发部的格局变了:原本属于物联网团队的六个工位,空了四个,剩下的两个坐着刚入职的实习生,正对着电脑屏幕手足无措;小吴和小陈的工位被挪到了角落,旁边贴着 “社交产品组” 的红色标签。

“李总,你可算回来了!” 小吴看见他,赶紧起身迎过来,声音压得很低,“张昊把物联网团队拆了,核心成员全调去做社交,就留两个实习生打杂,扫码支付的测试都没人管,商户都催了好几次了。”

建军的手下意识地摸了摸腰上的护具,指尖传来熟悉的紧绷感。他走到自己的工位前,发现桌上堆着一摞文件,最上面是张昊签过字的《q3 绩效考核表》,“综合评定” 那一栏,赫然写着 “合格”—— 这是他入职乐居以来,第一次拿到低于 “优秀” 的评级。

“合格?” 建军皱着眉翻开表格,评语栏里写着:“物联网项目进度滞后于计划,团队管理存在疏漏,未能有效协调资源,影响公司整体目标达成。” 他气得手都抖了 —— 项目滞后明明是因为他住院,张昊拆分团队,现在倒成了他的 “管理疏漏”。

他拿着绩效表,径直走向张总的办公室。张昊正好从里面出来,看见他手里的表格,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李总,绩效表看过了?有疑问可以找人事沟通,我只是按实际情况评分。”

建军没理他,推开门走进办公室。张总正对着电脑处理文件,看见他进来,放下鼠标,叹了口气:“李工,坐吧。绩效的事,张经理跟我汇报过了。”

“张总,项目滞后不是我的问题!” 建军把绩效表放在桌上,“我住院期间,张昊把物联网团队拆了,核心成员调去做社交,剩下的实习生连代码都看不懂,怎么推进项目?现在把责任推给我,这公平吗?”

张总揉了揉眉头,起身给他倒了杯热水:“李工,我知道你委屈。但现在公司确实困难,社交产品没做起来,物联网项目也拖了进度,投资方那边有意见。张经理说,他能把两个项目合并推进,我也是没办法,才让他暂代你的职责。”

“所以就牺牲我?” 建军的声音有点发哑,“我从项目立项到现在,没日没夜地拼,腰椎间盘突出差点瘫痪,最后换来了‘合格’的绩效?”

“你别激动。” 张总拍了拍他的肩,“绩效只是暂时的,等你身体好了,把项目拉回来,下次我肯定给你评优秀。张经理也是为了公司好,你多担待点,别跟他闹矛盾,咱们现在得团结。”

“团结?” 建军看着张总躲闪的眼神,突然明白了 —— 在资本和业绩面前,他的 “技术过硬”、他的 “带病加班”,根本不值一提。张总需要的不是能解决技术难题的总监,而是能让投资方满意、能快速出成绩的 “管理者”,而张昊,显然更懂怎么讨好资本。

他拿起绩效表,转身走出办公室。走廊里,张昊靠在墙上玩手机,看见他出来,故意扬高声音:“李总,要是对绩效有意见,也别跟张总发脾气啊,咱们都是为了公司。”

建军攥紧拳头,指甲几乎嵌进掌心,却最终还是没发作 —— 他知道,现在吵架没用,只会让张总更反感。

回到工位,小吴偷偷凑过来,递给他一杯热咖啡:“李总,我听人事的同事说,张昊上周跟深圳创投的王总吃饭,说你‘保守固执,跟不上互联网节奏’,还说物联网项目是‘累赘’,想让王总支持他把你换掉。”

“换掉我?” 建军愣了一下,随即苦笑 —— 他在乐居做了三年,从项目经理做到技术总监,带出了覆盖 600 家商户的物联网终端,最后却要被一个刚入职一年的产品经理挤走。他摸了摸腰上的护具,那层厚厚的布料硌得他生疼,就像这份工作带给他的委屈,明明很痛,却只能忍着。

“我知道你不甘心。” 小吴小声说,“要是你想走,我跟小陈也跟你走,咱们一起做项目,总比在这儿受气强。”

建军摇摇头:“先别急,再看看。” 心里却第一次对 “打工” 产生了厌倦 —— 他做了十几年技术,从北斗芯片到互联网终端,以为 “技术立身” 能走得稳,却发现职场里的规则,从来不是 “谁技术好谁就有理”。

晚上下班,建军开车回家时,路过小区门口的邮箱,习惯性地停下来查看。里面躺着一封白色的信封,上面印着 “深圳市保障性住房轮候” 的字样。他的心猛地一跳,赶紧拆开 —— 信上写着:“您的保障性住房申请已通过复审,纳入轮候名单,具体选房时间将另行通知。”

“通过了!” 建军拿着信,手都在抖。他立刻给秀兰打电话,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秀兰,保障房复审过了,咱们纳入轮候了!”

电话那头,秀兰的声音也亮了:“真的?太好了!我这就去买只鸡,晚上炖鸡汤庆祝!”

可挂了电话,建军看着信上的 “轮候名单” 四个字,心里却凉了半截 —— 他之前问过街道办的工作人员,深圳的保障房轮候时间至少要 3-5 年,有的甚至要等 10 年,现在纳入轮候,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住上属于自己的房子?

回到家,秀兰已经炖好了鸡汤,李梦拿着画跑过来:“爸爸,你看我画的咱们的新家,有阳台,还有小花园!” 画上,红色的房子旁边,画着一个弯腰的男人,旁边写着 “爸爸”。

建军抱着女儿,心里暖暖的,却又有点发酸。他把保障房的信递给秀兰,小声说:“复审过了,但要轮候,可能要等好几年。”

“没关系。” 秀兰笑着说,“只要有希望,等几年也值。咱们现在有车,有工作,慢慢等就好。”

夜里,李梦睡熟后,建军坐在书房里,翻出抽屉最下面的一个铁盒子 —— 里面装着他当年在南方电子做的 “轻量化芯片” 图纸,纸边已经泛黄,上面还留着他用红笔标注的 “成本控制要点”,比如 “芯片面积压缩到 10mmx10mm,功耗降至 5mw”。旁边放着一本蓝色的笔记本,里面是他偷偷写的 “物联网终端创业方案”,上面记着:“目标客户:深圳的中小商户,成本控制在 120 元 \/ 台,比乐居的终端便宜 20%,主打‘低成本 稳定定位’……”

这是他去年住院时写的,当时只是觉得 “万一失业了,还有条退路”,现在却觉得,这条 “退路”,或许是他唯一的出路。

“还没睡?” 秀兰端着杯热牛奶走进来,看见桌上的图纸和方案,没说话,只是把牛奶放在他手边。

秀兰坐在他身边,轻声说,“要是想创业,我支持你。就算失败了,你还有技术,大不了再找工作。我不怕吃苦,就怕你受委屈。”

建军握着秀兰的手,心里暖暖的。他看着桌上的轻量化芯片图纸,又看了看创业方案,突然觉得,之前的 “技术巅峰” 或许不是终点 —— 在乐居受的委屈,反而让他看清了 “打工” 的局限,而这份创业方案,或许能让他重新找回做技术的初心,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不用再为了绩效妥协。

窗外的深圳夜景依旧璀璨,远处高楼亮着灯,像无数个醒着的眼睛。建军知道,他的 “打工生涯” 或许快要结束了,而 “创业之路”,才刚刚开始。他拿起笔,在创业方案的扉页上写下:“2009 年秋,深圳,重新出发。”

这一晚,他没再想绩效的委屈,也没再担心保障房的轮候时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或许,离开乐居,离开 “打工者” 的身份,他才能真正实现 “技术立身” 的价值,才能给秀兰和李梦一个更安稳的未来。而这一切,都从桌上的那张轻量化芯片图纸,和这本蓝色的创业方案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