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潮落无声 > 第161章 项目停摆与预算寒冬

潮落无声 第161章 项目停摆与预算寒冬

作者:万界渡灵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1 00:19:04

2002年深秋的深圳,南方电子家属院的梧桐叶刚落满台阶,研发部公告栏前就围满了人。那张印着“导航项目暂停通知”的A4纸,被风吹得微微发颤,红色公章像块冰冷的石头,砸在每个人心上。

建军挤开人群,指尖划过“市场需求变化,优先保障北斗二代存量订单”的字样,喉咙发紧。三天前他还在跟广州地铁对接“实时导航升级方案”,现在项目说停就停,连个缓冲的余地都没有。他攥着通知纸,快步冲向总经理办公室,皮鞋踩在瓷砖上的声音,在空旷的走廊里格外刺耳。

“王总,为什么突然停项目?”他推开门,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急切,“我们的轻量化芯片方案马上就能出测试结果,只要再给点时间……”

王总靠在椅背上,手里转着钢笔,语气里满是无奈:“不是我想停,是市场不给机会。高德现在占了70%的导航市场,咱们的模块连上海公交的订单都丢了——客户说咱们的产品‘像没有联网的旧手机’,跟不上智能需求。”他拉开抽屉,拿出一份财务报表,“还有个坏消息,800万革新预算砍成240万,只够维护旧设备,新方案的事,先放一放。”

报表上的“研发预算”栏用红笔圈着“240万”,数字小得刺眼。建军看着那行字,突然想起三个月前提交方案时,王总说的“再等等,我跟董事会申请”——原来“等等”的结果,是项目猝死,预算腰斩。他张了张嘴,想说“240万连联网模块的样品都做不出来”,却最终只是攥紧了拳头,转身离开。

研发部的气氛像结了冰。小赵趴在桌上,电脑屏幕亮着封未发送的邮件,收件人是“高德研发部”,邮件正文写着“个人简历及项目经验”。他看见建军进来,赶紧关掉页面,声音发虚:“主管,刚才收到高德的挖人邮件,月薪1.5万,是咱们现在的两倍……您说,咱们是不是真的跟不上了?”

建军没回答,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生产线。几辆叉车正往仓库运旧模块,那些他和团队熬了无数个夜调试的产品,现在成了“卖不动的库存”。硬件组组长老张端着搪瓷杯走过来,杯沿的茶渍黄得发暗:“别怨小赵动摇,国企就这样。当年我搞集成电路替代,也是等了五年才立项。现在高德像快马,咱们像拉着老车的牛,等反应过来,市场早被抢光了。”

老张的话像根针,扎得建军心里发疼。他想起五年前刚进公司时,老工程师说“国企是铁饭碗,只要好好干,一辈子不用愁”,可现在“铁饭碗”上却裂了缝,连他这个“技术骨干”,都开始慌了。

中午吃饭时,食堂的广播突然响了:“请各部门负责人到会议室开紧急会议,讨论‘节能降耗’方案。”同事们互相看了看,没人说话,只是默默地把餐盘里的肉夹给身边的人——最近食堂的荤菜越来越少,连米饭都比以前稀了些。

建军没去开会,他躲在实验室里,翻出之前画的轻量化芯片图纸。铅笔在纸上勾勒出“联网模块接口”,线条却越来越乱——没有预算,没有支持,再好的方案也只是张废纸。小赵端着饭进来,把一块红烧肉夹给他:“主管,吃点吧。就算项目停了,身体也不能垮。”

“你打算去高德吗?”建军突然问。

小赵愣了一下,挠了挠头:“我爸妈在老家治病,需要钱……但我不想走,跟着您能学到真东西,而且咱们的芯片方案,明明有希望。”他顿了顿,又说,“要是您决定继续做,我就留下来,义务帮忙也行。”

建军看着小赵年轻的脸,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他拍了拍小赵的肩:“放心,只要我还在,方案就不会停。咱们先利用北斗二代的边角料,偷偷做测试,总有一天能让他们看到价值。”

与此同时,秀兰正站在超市仓库里,听老板含糊地说“最近营业少,可能要放半个月假,工资按最低标准发”。她攥着计算器,指尖发白——李梦的钢琴课学费也该续了,要是只发最低工资,日子不好过。可她没敢多问,只是点头说“知道了”。

买菜时,秀兰在菜市场转了三圈,最终只买了一把青菜、两个土豆,还有一块最便宜的冻豆腐。以前她每天都会买块五花肉,给建军和李梦做红烧肉,现在却只能把买菜预算从50元减到30元。回家的路上,她把冻豆腐藏在菜篮最底下,怕邻居看见笑话。

晚饭时,桌上摆着青菜豆腐汤、清炒土豆丝,没有一点荤腥。李梦扒了两口饭,小声问:“妈妈,今天怎么没有红烧肉呀?我想吃肉。”

秀兰赶紧给女儿夹了块豆腐:“最近天气热,吃点清淡的好,等周末妈妈给你做。”她偷偷看了眼建军,发现他正盯着碗里的饭发呆,没说话,心里更慌了——她没敢告诉建军超市放假的事,怕他分心。

睡前,李梦趴在建军怀里,突然说:“爸爸,小明明天要转学了,他说爸爸在国企被裁了,要回老家找工作。”她仰着小脸,眼里满是疑惑,“爸爸,你会不会也被裁呀?”

建军摸了摸女儿的头,心里像被揪了一下。他一直以为“国企铁饭碗”能给家人安稳,可现在小明爸爸的遭遇,让他第一次意识到,所谓的“安稳”,在时代浪潮面前,可能只是一厢情愿。“不会的,爸爸有技术,公司不会裁爸爸的。”他轻声说,却没底气——连导航项目都能说停就停,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第二天早上,建军路过家属院公告栏,看见上面贴满了“国企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的海报,红色的“免费培训”字样格外醒目。楼下的老郑蹲在路边抽烟,看见建军,苦笑着招手:“建军,过来坐会儿。”

老郑是原车间主任,干了20年,上个月被裁了。他手里拿着张皱巴巴的简历,上面写着“20年车间管理经验,可从事保安、仓库管理员等工作”。“以前总觉得在国企熬到退休就行,现在才知道,说裁就裁。”他猛吸了口烟,烟蒂烫到手指都没察觉,“早知道当年跟你学技术了,至少有门手艺,饿不死。”

建军看着老郑的简历,心里五味杂陈。2002年深圳“抓大放小”政策落地,中小国企破产率同比涨40%,下岗潮像场无声的风暴,席卷了这座城市。他想起研发部的困境,想起秀兰超市放假的事,突然觉得,自己就像站在风暴中央,不知道下一秒会被吹向哪里。

到公司后,建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轻量化芯片方案锁进抽屉,然后打开北斗二代的项目文档。他知道,现在不是纠结导航项目的时候,保住北斗二代的订单,才能保住研发部,保住自己的“铁饭碗”。

实验室里,小赵已经在调试设备,看见建军进来,笑着说:“主管,我把高德的邮件拒了。咱们一起把北斗二代做好,以后总有机会重启导航项目。”

建军点点头,走到示波器前,开始调试模块参数。屏幕上的波形平稳流畅,像一条通往未来的路。他知道,这条路很难走,有体制的束缚,有市场的冲击,还有未知的风险,但他不能放弃——为了自己的技术理想,为了秀兰和李梦的安稳生活,也为了像老郑一样,在时代浪潮里,能守住一份踏实。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示波器上,泛着柔和的光。建军握着探头,眼神坚定——就算导航项目停了,预算砍了,他也要在现有的条件下,把技术做到最好。因为他相信,只要技术还在,就总有翻盘的机会;只要家人还在,就总有坚持下去的勇气。

这一天,深圳的风很大,吹落了更多的梧桐叶,却吹不散研发部里那股不服输的韧劲。而这场“预算寒冬”,只是国企困境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建军和他的团队去面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