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潮落无声 > 第159章 广州地铁的 “抗干扰代码”

潮落无声 第159章 广州地铁的 “抗干扰代码”

作者:万界渡灵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1 00:19:04

2001 年春的广州,珠江边的风带着潮湿的暖意,却吹不散广州地铁测试现场的紧张气氛。

地铁 3 号线的测试车厢里,广州地铁的技术负责人张经理正急得团团转,手里的测试报告被捏得发皱:“李工,这已经是第三次闪退了!过隧道时软件一崩溃,定位数据全丢,进口模块都没这问题,你们的软件是不是有 bug?”

建军蹲在车厢角落,笔记本电脑连着定位模块,屏幕上的 Java 接口程序停在 “信号接收中断” 的报错页面。他没急着辩解,先从电脑包里掏出示波器,探头轻轻搭在模块的信号接口上:“张经理,先看硬件信号 —— 隧道里的电磁干扰超标了,比我们在实验室模拟的强 3 倍,硬件抗干扰电路扛不住,软件自然会闪退。”

示波器的屏幕上,原本平稳的波形此刻像被狂风打乱的线条,高频干扰信号密密麻麻地叠加在正常信号上。张经理凑过来看,眉头渐渐舒展:“原来不是软件的问题?可进口模块怎么能扛住?”

“进口模块加了纳米吸波材料,我们的样品没装。” 建军打开 Java 代码文件夹,指着 “signalprocess ” 函数,“而且软件里没加干扰信号过滤逻辑,一旦硬件接收的信号紊乱,软件就会报错闪退。解决方案很简单:硬件加吸波材料,软件加过滤代码,双管齐下。”

他边说边敲键盘,在函数里新增了一段代码:先判断信号的波动幅度,若超过预设阈值,自动触发 “干扰剔除算法”,只保留稳定的有效信号。“你看,这样就算硬件接收的信号里混着干扰,软件也能把坏数据筛掉,不会再闪退。”

张经理看着屏幕上的代码,又看了看示波器上的干扰波形,终于松了口气:“那现在能改吗?明天早上还要给领导演示,不能再出问题了。”

“今晚就能改好。” 建军立刻给深圳团队打电话,让他们连夜送纳米吸波材料到广州,自己则带着两个同事留在测试车厢,调试软件代码。

夜幕降临,地铁隧道里只剩下设备的嗡鸣声。建军坐在小板凳上,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每写一段过滤代码,就用示波器模拟干扰信号测试一次。同事小张负责记录数据,另一位同事则在模块外壳上粘贴吸波材料 —— 银色的薄膜贴在黑色模块上,像给模块穿了件 “防干扰铠甲”。

“李主管,这段代码能再优化下吗?” 小张指着屏幕上的 “阈值判断” 逻辑,“刚才测试时,还是有 1% 的误判率。”

建军凑过去看了眼数据,想了想:“把阈值调小 0.5db,再增加一次信号验证 —— 第一次筛掉明显的干扰,第二次确认剩余信号的稳定性,双重保险。”

修改完代码,再次测试时,示波器上的干扰信号被精准过滤,软件界面上的定位精度稳定在 ±26 米,再也没有出现闪退。小张兴奋地拍了下手:“成了!比进口模块的 ±28 米还准!”

建军揉了揉发酸的肩膀,抬头看了眼隧道顶部的照明灯 —— 灯光在黑暗中连成一条光带,像极了他十年前在深圳大学成教学院夜大的机房里,熬夜学编程时看到的日光灯。那时他对着《程序设计》教材啃 “信号过滤算法”,总觉得这些知识离现实很远;现在,他用这些知识解决广州地铁的难题,突然觉得,所有的坚持都有了意义。

第二天清晨,测试车再次驶入隧道。张经理站在屏幕前,紧张地盯着定位数据。当车厢完全进入隧道,软件不仅没闪退,反而实时显示出 “定位精度 ±25 米” 的绿色字样,地图上的列车图标平稳地沿着轨道移动。

“成了!真的成了!” 张经理激动地握住建军的手,力道大得让建军都觉得疼,“李工,您这技术太全面了!既懂硬件抗干扰,又懂软件调试,比那些只懂一头的专家厉害多了!以后广州地铁的定位模块,全跟你们南方电子订!”

列车驶出隧道,阳光透过车窗照进来,落在车厢里的 “数字广州” 宣传海报上 —— 上面印着 “智能交通,北斗赋能” 的字样。建军看着海报,又看了眼屏幕上稳定运行的代码,突然眼眶发热:本科时在夜大机房里学的 “软硬结合” 理论,十年后终于在广州地铁的隧道里,绽放出了实实在在的价值。

当天下午,广州地铁就与南方电子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首批订单就有 500 套模块。离开广州前,张经理特意送建军到车站:“李工,下次来广州,我请您吃早茶!咱们的地铁能用上国产定位模块,您立了大功!”

建军笑着道谢,心里满是成就感。他掏出手机,想给秀兰报喜,却先收到了秀兰发来的彩信 —— 照片里,李梦正趴在地上,用彩色编程积木拼一个 “小火车”,旁边放着一张 Excel 表格,上面记着 “红色积木 10 块、蓝色积木 8 块”。

彩信下面还有秀兰的留言:“用第一个月培训员补贴买的编程积木,梦梦拼了个‘定位小火车’,说要跟你做的模块一样,能找到全世界的路!我用 Excel 记了积木数量,咱们全家一起学数字技能!”

建军看着照片,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他立刻回复一条彩信,把广州地铁测试成功的现场照片发过去,配文:“广州地铁的模块测试成功了,以后爸爸的模块能装在地铁上了!梦梦的小火车真厉害,比爸爸的模块还可爱!”

没过多久,手机又震动了 —— 是周老发来的短信:“刚收到你的彩信,家庭版数字启蒙做得好!公司决定,北斗二代项目让你当总负责人,团队再扩 5 人,争取年底把模块装到全国的地铁和公交上!”

握着手机,建军站在广州火车站的月台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里突然充满了力量。

高铁缓缓驶离广州,建军靠在座椅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开始构思北斗二代模块的优化方案。屏幕上的 Java 代码与硬件框图相互映衬,像在诉说一个关于坚持与成长的故事。他知道,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技术难题等着他,还会有更多的城市等着用国产定位模块,但他不怕 —— 因为他有十年积累的复合技能,有团队的支持,更有家人的陪伴。

与此同时,深圳的家里,秀兰正带着李梦用编程积木拼 “北斗卫星”。李梦举着一块黄色积木,兴奋地说:“妈妈,这是北斗卫星的‘定位眼睛’,能像爸爸的模块一样,给公交车和地铁指路!”

秀兰笑着点头,拿出手机,把李梦拼积木的过程录成视频,准备发给建军。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桌上的 Excel 表格和编程积木上,温暖而明亮。这个普通的家庭,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跟着数字时代的脚步,一步步向前走,而广州地铁隧道里的 “抗干扰代码”,则成了他们成长路上,最闪亮的勋章。

夜里,建军回到家时,秀兰和李梦还在等他。餐桌上摆着油泼面,旁边放着李梦拼好的 “定位小火车” 和秀兰做的 Excel 积木统计表。“爸爸,你看我的小火车!” 李梦拉着他的手,把小火车放在地上,按下开关,小火车沿着预设的路线前进,还会时不时发出 “定位成功” 的提示音。

“真厉害!” 建军抱起女儿,在她脸上亲了口,“以后爸爸的模块装在地铁上,就跟你的小火车一样,能带着大家安全到达目的地。”

秀兰端来一碗热汤:“快吃饭吧,面都快凉了。”

建军接过汤碗,看着眼前的妻女,心里满是踏实。他知道,无论是广州地铁的 “抗干扰代码”,还是家里的 “数字启蒙”,都是他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