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潮落无声 > 第105章 芯片的底气

潮落无声 第105章 芯片的底气

作者:万界渡灵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1 00:19:04

彩电公司的技术评审会开在下午三点,会议室的百叶窗没拉严,阳光斜斜切进来,在进口芯片的检测报告上投下道亮斑。海归主管张启明用镀金钢笔敲着桌面,金属碰撞声在寂静里格外刺耳:“连续测试三十天,进口芯片的稳定性还是领先 0.2 个百分点,我建议恢复原厂采购。”

会议桌两旁的工程师们都没说话。有人的笔尖在笔记本上悬着,有人盯着茶杯里的茶叶沉底,还有人偷偷瞟向角落里的李建军 —— 他面前的样机主板拆了一半,散热片上还沾着没擦净的导热硅脂,像块没收拾利落的战场。

建军的手指在样机外壳的划痕上蹭了蹭。这是上周德国客户退回的测试机,外壳磕出个小坑,里面的芯片却还在稳定运行,示波器的波形图在监控屏上拉成条平稳的直线。他突然站起来,塑料椅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手里的测试报告 “啪” 地拍在桌上。

“张主管可能没看全数据。” 建军的声音穿过百叶窗漏进来的热风,带着焊锡冷却后的笃定,“我们的替代芯片连续运行 72 小时,故障率 0.3%,进口的是 0.5%。” 他俯身拆开样机,露出改造过的主板,红笔标注的散热通道像条鲜红的血管,“这里加了定向导流槽,寿命能延长两年。”

张启明的镜片反射着窗外的阳光,突然笑了:“李工忘了上个月的短路事故?差点烧了三条生产线,现在跟我谈稳定性?” 他从文件夹里抽出张照片,上面是焦黑的电路板,“这就是你说的优化设计?”

会议室的空气瞬间凝固。总监王强的手指在桌面上轻点,烟灰缸里的烟蒂堆成了小山。他盯着建军改造的主板看了半晌,突然说:“再测一周,全负荷运行,每天汇报数据。” 烟圈从他嘴里吐出来,在 “技术评审会” 的标牌上慢慢散开,“如果没问题,就批量换。”

建军抱着样机走出会议室时,走廊的公告栏刚换上新报纸,头版 “中国企业打破国外芯片垄断” 的标题红得刺眼。张启明从后面追上来,皮鞋声踩碎了走廊的寂静:“别抱太大希望,上次香港调的货还堆在仓库,随时能换。”

接下来的七天,建军几乎睡在了实验室。秀兰晚上送夜宵来,总能看见他趴在测试屏前打盹,胳膊底下还压着本《散热设计手册》,书页上的公式被口水洇出浅痕。她把保温桶里的小米粥倒出来,在旁边的空桌上铺开会计报表 —— 幼儿园的校服订单款到账了,正好够租南头的仓库。

“别熬太狠。” 秀兰的手抚过他眼下的青黑,孕吐带来的眩晕感突然袭来,她扶着桌沿站稳,“妈打电话说,老家的花椒收了,让王磊托人捎点来。” 建军的眼睛还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含糊地应着,指尖在记录板上写下 “72 小时无故障”。

第三天凌晨,测试机突然发出蜂鸣。建军猛地惊醒,看见监控屏上的温度曲线飙升到 90c,冷汗瞬间浸透了衬衫。他扑过去检查,发现是散热风扇的电源线松了,重新插好后,曲线慢慢回落,像条受惊后归巢的鱼。

早上汇报数据时,张启明盯着 “90c” 的记录冷笑:“我说什么来着?还是不稳定。” 建军把风扇故障的照片推过去,金属插头的氧化层清晰可见:“是配件质量问题,跟芯片没关系。” 王强突然开口:“换批风扇,继续测。”

生产线的老周师傅中午送饭来,手里拎着个铝饭盒,里面是炒得喷香的回锅肉。他蹲在实验室的地板上,看着测试机的运行数据直咂嘴:“当年我在显像管厂,进口零件坏了都得等半年,现在咱自己能造了?” 建军给他盛了碗粥,说:“您老帮忙盯着点生产线,换芯片时多留意焊点。”

第七天的最后一小时,整个研发部的人都挤在实验室。监控屏上的数字定格在 “168 小时无故障,稳定性 99.7%”,比进口芯片的标准高出 0.2 个百分点。张启明的钢笔在记录板上悬了半天,最终还是落下了签名,墨水在 “同意批量更换” 那行洇得格外深。

王强拍着建军的肩,把份《深圳特区报》递过来:“看看,跟你们的事对上了。” 头版的照片上,中关村的工程师们举着国产芯片欢呼,标题用了加粗的黑体字:“自主研发打破国外垄断”。建军的手指在 “中国芯” 三个字上反复摩挲,突然觉得眼睛有点酸。

换芯片那天,生产线的传送带旁围满了人。老周师傅戴着老花镜,手里的烙铁稳稳落在新主板上,锡珠像颗听话的银豆,在焊点上滚出完美的弧度。第一台装配好的彩电通上电,屏幕亮起的瞬间,车间里爆发出掌声,惊飞了窗外电线上的麻雀。

“这比进口货好使!” 老周师傅扯着嗓子喊,手里的主板还带着余温,“咱自己也能搞技术,不用看洋人脸色!” 他的徒弟举着万用表跑过来,读数显示 “各项参数优于标准”,年轻人的声音里带着哭腔,像在宣告场迟到的胜利。

中午去食堂的路上,建军遇见了张启明。他刚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份英文版的《电子工程时报》,看见建军时,脚步顿了顿,突然点了点头:“方案确实不错,我让助理整理成技术文档,报专利局了。” 阳光照在他斯坦福大学的校徽上,却没以前那么刺眼了。

华强北的夜市在傍晚又热闹起来。“国产替代” 的招牌挤走了一半 “进口元件” 的广告,摊主们举着建军他们公司的彩电主板喊价:“这是李工设计的,比进口货稳!” 老李的摊位前围满了工程师,手里的图纸上画着各式各样的兼容方案,讨论声盖过了车流。

秀兰来送饭时,正撞见建军在给老乡们讲芯片设计。他蹲在元件堆旁,手里的铅笔在纸板上演算,围听的人里有开小厂的老板,有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个卖炒粉的师傅,手里的锅铲都忘了放下。“原来咱中国人也能搞出好东西。” 有人感叹,声音里的激动像要溢出来。

回小区的路上,秀兰的 bp 机响了,是会计老师发来的:“AccA 报名开始了,要报吗?”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仓库租赁合同,上面的签字墨迹还没干。建军突然说:“报吧,钱不够我再加点班。” 他的工资卡上刚到账笔新的奖金,备注栏写着 “技术创新奖”。

龙辉花园的阳台上,两人并排看着远处的科技园。新落成的研发楼亮着灯,像座浮在夜色里的灯塔。秀兰的会计课本和建军的芯片图纸摊在石桌上,晚风翻开书页,让 “财务报表” 和 “散热设计” 的字眼在月光下相遇,像两种不同的语言,诉说着同一个梦想。

深夜的实验室还亮着灯,张启明在电脑前整理专利申请材料。屏幕上的电路图旁,他加了行备注:“基于李建军的兼容方案优化”。窗外的广告牌换了新内容,“中国芯,世界造” 的字样在霓虹灯里闪着光,照亮了加班工程师们的脸,也照亮了深圳的夜空,那片曾经被进口技术垄断的黑暗里,终于有了属于中国人的光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