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潮落无声 > 第81章 南巡的春风

潮落无声 第81章 南巡的春风

作者:万界渡灵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1 00:19:04

外资工厂的铁皮宣传栏前围了三层人,新贴的《深圳特区报》还带着油墨香,头版的黑体字在晨雾里格外扎眼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展才是硬道理”。李建军攥着扳手的手停在半空,车间的焊锡烟突然变得没那么呛人了,远处的冲床声像是在为这行字打节拍。

“建军,快来!” 工友老王的粗嗓门从人群里挤出来,手里的报纸边角被捏得发皱,“厂长说,这报纸得天天读,车间黑板报要抄重点!” 李建军挤进人群时,报纸上的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正被无数双眼睛盯着,有人用指甲在 “胆子” 二字上反复划着,像在给自己壮胆。

车间的黑板报积着层薄灰,李建军捏着粉笔写下 “发展才是硬道理” 七个字,笔锋比平时焊电路板时还稳。他的字带着股狠劲,横划像焊枪拉出的直线,竖勾末尾的尖锋透着股不服输 —— 这是他在深大成教夜校练了半年的成果,秀兰说 “字如其人,得写出精气神”。

“这字有股劲!” 厂长的皮鞋声突然从身后传来,锃亮的鞋尖差点踢到地上的焊锡渣。他指着黑板报上的字,金边眼镜后的眼睛眯成条缝:“听说你深大成教的课没落下?还在琢磨焊接工艺改进?” 李建军的手还捏着粉笔,掌心的白灰蹭在工装裤上,像落了场细雪。

冲床的轰鸣声突然停了。厂长从公文包里抽出张蓝色图纸,上面的英文标注旁用红笔圈着 “焊接合格率≥98%”:“外贸订单,德国客户的,半个月拿出改进方案。” 他的钢笔在 “五人团队” 那行敲了敲,“你当组长,要人要物,厂里都给。”

粉笔从指间滑落,在地上砸出个小小的白印。李建军望着图纸上的精密焊点,突然想起三年前刚进车间时,因为焊错个电容被组长骂 “农民工就是粗手粗脚”,此刻厂长拍着他的肩膀:“技术上的事,你说了算。” 车间的吊扇转得轻快,把焊锡烟吹向窗外,露出远处刚立起的 “招商引资” 广告牌。

下午三点,秀兰在华强北的服装批发市场核对订单,bp 机突然 “嘀嘀” 响起来。她躲进消防通道看信息,是建军发来的:“刚看到你的留言,《中级财务会计》放哪了?下班我回家拿了给你送教室。”

帆布包里的订单合同还散发着油墨味,她赶紧回了条信息:“在书架第二层,红皮那本。我六点直接到夜校,教室 302。” 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快,身后批发商的吆喝声、缝纫机的哒哒声混在一起,像首嘈杂的交响曲,但她的心里却很踏实 —— 知道建军总会把书准时送到。

深大成教夜校的教室渐渐亮起灯。秀兰提前十分钟到 302 室,前排的同学已经在预习 “外币业务核算”,钢笔划过笔记本的沙沙声里,她摸出今天签下的订单 —— 给德国客户的童装外套,数量 500 件,交货期比国内订单紧一半。突然想起早上路过工厂时,看见建军他们车间挂着 “外贸订单攻坚” 的红横幅,原来两个人的战场,都在为同一片 “外贸” 的天空打拼。

六点十五分,教室门被轻轻推开。建军站在门口,深蓝色工装的领口还沾着点焊锡,手里捧着两本书,《中级财务会计》的红封皮在荧光灯下格外显眼。“刚从家里过来,” 他把书往秀兰桌上放,指尖碰了碰她的手背,“厂长临时开了会,说外贸订单的焊接工艺必须改,给了我五个人,半个月出方案。”

“德国客户?” 秀兰突然指着自己的订单,“我们服装厂也接了德国的单,要求特别严。” 建军的眼睛亮了:“我们也是!他们的焊接标准比国内高三个等级,说不合格就取消合作。” 两人的目光在 “德国” 两个字上相遇,突然觉得那些看似遥远的外贸订单,其实就系在他们各自的努力里,像根看不见的线。

夜校的老师走进教室时,建军正往门口退,临走前指了指秀兰的书:“有不懂的记下来,晚上回去我帮你看 —— 虽然我也看不懂会计,但能帮你分析分析句子。” 秀兰笑着点头,看着他转身时,工装后襟的褶皱里掉出片焊锡渣,落在讲台边,像颗微小的星星。

《中级财务会计》的字里行间,秀兰总能看到建军的影子。讲到 “成本控制” 时,她想起他总说 “焊点多一个锡珠就多一分料钱”;读到 “权责发生制” 时,仿佛听见他在车间说 “今天的活不能拖到明天,不然影响下道工序”。

老师提问 “外贸会计与国内会计的区别”,她站起来回答:“就像给国内客户做衣服和给外国人做衣服,尺寸、标准、交货期,全都不一样,但核心都是把活干好。”

下课铃响时,秀兰发现窗外的月光已经爬上窗台。建军靠在走廊栏杆上,手里翻着自己的《信号与系统》,夜风掀起他工装的衣角,露出里面印着 “深圳大学成教” 的文化衫 —— 是去年开学典礼发的,洗得有些发白,却比任何名牌都让他珍惜。

“讲的啥?” 他接过秀兰的书包往肩上扛,里面的订单合同硌着后背,“是不是又比你的袜子账复杂?” 秀兰的手指勾住他的袖口:“但我听懂了,就像你说的,再复杂的事,拆成一步一步就简单了。” 两人的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像在为彼此的话打节拍。

深夜的出租屋飘着速食面的香气。建军把南巡报纸铺在折叠桌上,用茶杯压住边角,“发展才是硬道理” 的字样在台灯下泛着光。秀兰帮他泡好面,叉子在碗里搅动时,他突然指着报纸上的 “技术人才”:“厂长说,要是能拿下这个焊接方案,就给我升组长,管那五个人。”

“你肯定行。” 秀兰的筷子在他碗里挑出块牛肉,“你对焊点的手感,比厂里的机器还准。” 建军把牛肉推回去,突然笑了:“其实那个大学生技术员不服我,说我的方法不科学。但他不知道,科学也得靠手感 —— 就像你卖衣服,看一眼就知道客户穿多大码,这是练出来的本事。”

半导体里突然传来《春天的故事》,旋律混着窗外的车鸣声,在狭小的屋里漫开。秀兰靠在他肩上,看着报纸上密密麻麻的字,突然觉得 “南巡” 这两个字不再遥远。它是厂长拍在桌上的外贸订单,是夜校老师讲的 “外币业务”,是建军车间里的焊枪火花,是她手里的童装订单,是无数个普通人的日子里,突然多出的那股往前冲的劲儿。

“给你五个人,你打算怎么带?” 秀兰的指尖在 “五人团队” 那行划着。建军从床底拖出个木箱,里面是他攒的焊接笔记,每一页都标着日期和温度参数:“明天我先给他们看这个,告诉他们最好的焊点不是算出来的,是焊出来的。” 笔记的最后一页,他画了个小小的笑脸,旁边写着 “1992 年,和秀兰一起加油”。

半导体的歌声渐渐轻了,两人分看那张报纸,直到台灯的光晕把字迹染成温暖的黄。秀兰突然想起白天跑业务时,客户说 “深圳的春天来得早”,此刻看着身边的建军,看着他眼里映出的灯光和报纸上的字,突然明白这春天不是日历上的节气,是南巡讲话吹起的风,是外贸订单带来的机遇,是两个年轻人手牵着手,敢想敢干的勇气。

清晨的工厂车间,黑板报前围了更多人。李建军写下 “焊接工艺改进方案(初稿)” 的标题时,发现 “发展才是硬道理” 的字迹被人用红笔描了一遍,比昨天更醒目。远处的冲床重新轰鸣起来,像是在为他的笔尖伴奏,而他知道,这道南巡的春风,已经吹进了每个追梦人的心里,正酝酿着一场丰收的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