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 > 第146章 瞳孔观察:颅内损伤的无声信号

第一节 石锤惊魂

初夏的采石场像个巨大的蒸笼,阳光把满地碎石子晒得发烫,踩上去能感觉到热气顺着帆布靴底往上窜,连呼吸都带着股灼热的尘土味。士兵王石头光着膀子,古铜色的皮肤上满是汗珠,顺着肌肉的沟壑往下淌,滴在碎石上,瞬间就被蒸发成一道白印。他双手握着柄半人高的石锤,手臂上的青筋随着挥锤的动作凸起,“咚!咚!”的砸石声在山谷里回荡,每一下都震得地面微微发颤。

“石头哥,歇会儿!喝口凉水解解渴!”旁边的新兵王小二提着个陶壶跑过来,壶身裹着湿麻布,还带着点凉气。他刚入伍三个月,力气小,砸不了几下就气喘吁吁,看着王石头挥锤的利落劲儿,眼里满是佩服,“你这力气也太吓人了,我砸三块石头的功夫,你都砸十块了!之前你腹腔出血刚好没多久,咋不多歇会儿?”

王石头停下动作,接过陶壶,仰头灌了一大口,凉水顺着喉咙滑下去,才稍微压下了喉咙里的干渴。他抹了把脸上的汗,露出道浅浅的疤痕——那是去年跟秦军对峙时,被长矛捅穿腹腔留下的,当时林越用骨针缝了二十多针,才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歇啥?工事早一天修好,弟兄们守着就多一分底气。我这条命是营里给的,多干点活算啥?”

他把陶壶递还给王小二,又拎起石锤,准备继续砸。可就在他双脚分开站稳,刚要挥锤时,脚下的碎石突然“哗啦”一声滑动——原本被踩实的碎石堆,不知怎么突然松垮,他的右脚瞬间陷了进去,身体失去平衡,手里的石锤脱手飞了出去。

石锤在空中划了道弧线,重重砸在旁边一块半人高的巨石上,“哐当”一声巨响,火星四溅。更要命的是,石锤被巨石反弹回来,带着股狠劲,“咚”的一声正砸在王石头的后脑勺上。

那一下力道极重,王石头连哼都没哼一声,像被抽走了所有骨头,直挺挺倒在地上。手里的陶壶“哐当”掉在地上,凉水流在碎石上,很快就没了踪影。周围砸石头的士兵们都愣住了,几秒钟后才反应过来,纷纷扔下手里的工具围过来。

王小二跑得最快,他扑到王石头身边,颤抖着伸手探他的鼻息——有气,可王石头的后脑勺已经肿起一个拳头大的血肿,皮肤发紫,像扣了个紫馒头。他试着喊了两声“石头哥”,王石头双眼紧闭,眉头皱得紧紧的,怎么喊都没反应,嘴角还偶尔抽搐一下,看着格外吓人。

“快!快去医疗帐找林郎中!王石头被石锤砸到头了!昏迷了!”王小二嘶吼着,声音都变了调,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想起去年王石头腹腔出血时,脸色惨白地躺在医疗帐里的样子,心里满是恐慌——这次是头,比肚子伤更危险,要是救不回来可怎么办?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到了正在视察防御工事的赵括耳朵里。他骑着马,看着远处正在搭建的土墙,心里正盘算着进度——再过十天就是秦军约定的决战日,工事必须在五天内完工,不然防守会很吃力。听说王石头受伤昏迷,他心里一紧,立刻拨转马头,往采石场赶。

“让开!都让开!”赵括骑着马冲过来,看到围在地上的士兵,翻身下马,快步走到王石头身边。他蹲下来看了一眼,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还愣着干啥?赶紧找副担架,把人抬到医疗帐!让林越立刻过来治!耽误了工事进度,你们谁担得起?”

士兵们赶紧跑去附近的工棚找简易担架,很快就抬着一副用树枝和麻布绑成的担架跑回来。两个士兵刚想弯腰把王石头抬上去,就被一个清亮的声音厉声拦住:“住手!不能抬!谁都不准碰他!”

林越背着药箱,跑得满头大汗,帆布靴上沾满了尘土和碎石。他刚在医疗帐里整理草药,就听卫生兵说王石头在采石场被砸伤了头,心里“咯噔”一下——头部损伤最忌随意移动,尤其是昏迷的患者,一旦有颅内出血或脑水肿,移动时头部晃动会加重损伤,甚至引发脑疝,那可是会要命的。

“林郎中?你咋来了?”赵括看到林越,语气带着点不耐烦,“快让他们把人抬走啊!再耽误下去,人要是出了问题,工事进度也得拖慢,这仗还怎么打?”

“赵将军!现在绝对不能移动他!”林越蹲在王石头身边,手指轻轻碰了碰他后脑勺的血肿,触感坚硬,能感觉到皮下组织已经严重肿胀,“他是头部外伤导致的昏迷,现在不知道颅内有没有出血或水肿,随意移动会让头部晃动,可能加重颅内损伤,甚至引发脑疝——脑疝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就算抬到医疗帐,也可能救不回来了!”

“脑疝?”赵括愣了愣,他打过不少仗,见过断胳膊断腿的,却从没听过这个词,可从林越的眼神里,他看到了从未有过的严肃,心里的急躁慢慢压下去了些,“那……那总不能让他一直躺在这吧?太阳这么毒,晒都能把人晒坏!”

林越没理会赵括的焦虑,从药箱里掏出个东西——是他穿越时带过来的智能手机,屏幕上显示电量只剩8%。这手机平时他舍不得用,只有在紧急医疗检查时才拿出来当手电筒,现在正好派上用场。“李小丫!”他朝身后喊了一声,跟着他来的李小丫立刻跑过来,“你去附近的井里打两桶井水,再拿五块干净的粗布巾,越快越好!”

“好!我马上去!”李小丫点点头,转身就往采石场边缘的水井跑。她知道林越这么急肯定是情况危急,不敢有丝毫耽误,脚步快得像阵风,辫子在身后甩得笔直。

王石头躺在碎石地上,脸色越来越白,嘴唇干裂,眉头皱得更紧了,像是在忍受极大的痛苦。林越看着他的脸,心里清楚——头部损伤的黄金急救时间只有两个时辰,必须在这两个时辰内判断清楚伤情,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不然王石头真的可能醒不过来。

第二节 瞳孔辨危

李小丫提着两桶井水跑回来时,粗布巾都被汗水浸湿了,桶里的水晃荡着,溅了她一裤腿。“林郎中!水和布巾都拿来了!”她把水桶放在旁边的平地上,喘得直弯腰,额头上的汗珠滴进桶里,泛起细小的涟漪。

林越点点头,先从药箱里拿出一副干净的纱布,铺在王石头头下,防止碎石硌伤头皮。“王小二,你过来帮个忙——双手轻轻托着王石头的后脑勺,保持头部水平,绝对不能让头晃动,哪怕是一点点也不行。”

王小二赶紧蹲下来,双手小心翼翼地托住王石头的头,手指微微发抖,大气都不敢喘。他能感觉到王石头后脑勺的血肿硌着手心,心里又慌又疼,只能在心里默念:石头哥,你一定要没事啊。

林越掏出手机,按亮屏幕,打开手电筒功能——一道微弱但集中的光束照了出来,刚好能照亮王石头的眼睛。他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撑开王石头的左眼眼皮,光束对准瞳孔——原本应该收缩到三毫米左右的瞳孔,现在却有五毫米大,而且被光照射后,收缩得很慢,反应很迟钝。

“记下来,左眼瞳孔直径五毫米,对光反射减弱。”林越一边观察,一边对李小丫说,“你把我之前画的瞳孔示意图拿出来,对照着看。”

李小丫赶紧从药箱的侧袋里掏出一块竹片——上面是林越半个月前画的示意图,左边画着正常瞳孔,标注着“直径3-4毫米,两侧对称,对光反射灵敏”;右边画着异常瞳孔,分了“一侧大一侧小”“双侧扩大”“对光反射消失”三种情况,每种下面都标着对应的可能病情。

林越又用同样的方法撑开王石头的右眼眼皮,光束照过去——右眼瞳孔只有三毫米,被光照射后,立刻快速收缩,反应很灵敏,和左眼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不好!两侧瞳孔不对称,左眼扩大,对光反射减弱!这是颅内压升高的典型信号,有脑疝风险!”林越的声音沉了下来,心里的弦瞬间绷到最紧。他之前在现代医学教材里学过,颅内压升高到一定程度,会压迫动眼神经,导致瞳孔一侧扩大,一旦压迫加重,瞳孔会进一步扩大,对光反射消失,紧接着就是脑疝,那时候再救就晚了。

“脑疝……很严重吗?”赵括凑过来看了一眼,虽然看不懂瞳孔大小的区别,但从林越的语气里,他能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那现在该怎么办?能治吗?”

“能治,但必须立刻采取降颅压措施!”林越拿起一块粗布巾,放进井水里浸湿,拧到半干——不能太湿,不然水会流进耳朵里,也不能太干,不然没效果。他把布巾敷在王石头的额头和两侧颞部(太阳穴附近),“冷敷能收缩头部血管,减轻脑水肿,从而降低颅内压,这是现在最有效的紧急措施。李小丫,你负责换布巾,每隔五分钟换一次,保证布巾始终是凉的,不能变热。”

“好!我记住了!”李小丫赶紧拿起另一块布巾,浸湿拧干,准备随时替换。

林越又转向旁边的几个士兵:“你们去捡几根粗细均匀的树枝,大概一米长,再找些藤蔓,搭一个简易支架——支架的高度要刚好能把王石头的上半身垫高30度,记住,是上半身,不是整个身体,头部也要跟着一起垫高,保持水平。”

“30度是多高啊?我们没量过……”一个士兵挠了挠头,有点为难。

林越从药箱里拿出一根提前做好的简易标尺——是用树枝削的,上面刻着刻度,30度对应的高度刚好是30厘米。“你们搭的支架,最高处要和这个标尺的30厘米刻度对齐,这样就能保证上半身垫高30度。这个角度能减少脑部的血液灌注,进一步降低颅内压,是经过验证的最佳角度,不能多也不能少。”

士兵们拿着标尺,赶紧去捡树枝。很快,几根树枝被藤蔓绑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支架,放在王石头身后,高度刚好符合要求。两个士兵小心翼翼地抬起王石头的上半身,慢慢放在支架上,确保他的头部和身体始终保持水平,没有丝毫晃动。

赵括站在旁边,看着林越有条不紊地指挥,一会儿观察瞳孔,一会儿指导冷敷,一会儿调整支架,心里的怀疑慢慢变成了敬佩。他之前只想着工事进度,却没考虑到王石头的生命安全,现在才明白,林越的“慢”不是耽误时间,而是为了更安全地救人。“林郎中,刚才是我太急躁了,没考虑到这么多,你别往心里去。接下来都听你的,只要能救王石头,工事晚几天没关系。”

林越笑了笑,没说话,注意力又回到了王石头的瞳孔上。他每隔两分钟就用手机照一次,记录瞳孔的变化。手机的电量越来越少,已经降到了5%,屏幕上开始弹出“电量过低”的提示。他心里有点慌——要是手机没电了,就没办法精准观察瞳孔大小,只能靠肉眼估计,误差会很大,很可能错过关键的病情变化。

“王小二,你再辛苦一趟,去医疗帐把我的那个银色小盒子拿来——里面装着备用的纽扣电池,能给手机应急充电。”林越突然想起自己之前准备的应急电源,虽然电量不多,但足够支撑手电筒用一个小时,“快去快回!”

王小二点点头,起身就往医疗帐跑。他跑得比刚才还快,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快点,不能让林郎中的手机没电,不能耽误石头哥的救治。

林越看着手机屏幕上跳动的电量,又看了看王石头苍白的脸,心里默默祈祷:再撑一会儿,电池很快就来了,王石头也能撑过去的。他想起先生说过的话:“医者面对急症,不仅要有医术,还要有耐心和细心,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是生死的转折点。”现在,他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和颅内压升高赛跑,而瞳孔的变化,就是最关键的信号。

第三节 冷敷护脑

太阳慢慢爬到头顶,采石场的温度越来越高,空气里的尘土都带着灼热的气息。可王石头身边却因为持续的冷敷,保持着一片清凉——李小丫每隔五分钟就换一次布巾,井水用完了,就让士兵们再去打,她的胳膊都酸了,额头上的汗擦了又冒,却没敢有丝毫停顿。

“林郎中,你看,这块布巾又热了,我再换一块。”李小丫拿起一块新的布巾,浸湿拧干,小心翼翼地换下王石头额头上的旧布巾。她能感觉到王石头的体温比刚才稍微降了点,心里松了口气——看来冷敷真的有效果。

林越的手机在王小二回来后,充上了应急电池,电量恢复到了15%,暂时不用再担心没电的问题。他又一次用手电筒照射王石头的瞳孔,仔细观察:“左眼瞳孔直径四毫米,对光反射比刚才灵敏了点;右眼还是三毫米,反射正常。两侧不对称的差距缩小了,说明颅内压在下降,有效果!”

听到这话,周围的士兵们都松了口气,王小二更是激动得差点哭出来:“太好了!石头哥有救了!林郎中,谢谢你!”

赵括也凑过来看了一眼,虽然还是看不懂瞳孔的变化,但看到大家都松了口气,他也跟着放下心来。“林郎中,你歇会儿吧,我来看着布巾,你都忙了快一个时辰了,肯定累了。”他说着,就拿起一块布巾,学着李小丫的样子浸湿拧干,虽然动作有点笨拙,却很认真。

林越摇了摇头,坐在旁边的一块平石头上,却没放松警惕:“再观察一个时辰,等颅内压稳定下来,瞳孔恢复对称,才能稍微放心。之前我遇到过一个患者,也是头部受伤,一开始瞳孔变化好转,结果因为太早放松观察,没发现后续的颅内出血,最后还是没救回来。这次不能再犯同样的错。”

他想起那个患者,心里还是有点遗憾——要是当时能多观察一会儿,要是能更谨慎一点,或许就能救回来。从那以后,他对头部损伤的患者总是格外小心,观察时间至少保证两个时辰,确认病情稳定后才会调整方案。

王小二坐在王石头身边,握着他的手,小声地跟他说话:“石头哥,你还记得吗?上次你教我打靶,我总打不准,你还骂我笨,说我再练不好,就不让我跟你一组。现在我打靶已经能十中八了,你快醒醒,看看我的进步啊……”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满满的真诚,周围的士兵们都安静下来,没人说话,只有风吹过碎石的“沙沙”声,和李小丫换布巾的“哗啦”声。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又一个时辰快到了。林越再次观察王石头的瞳孔——左眼瞳孔已经缩小到三毫米,和右眼一样大,对光反射也恢复了灵敏,两侧完全对称!“太好了!瞳孔恢复正常,颅内压应该稳定了!”

就在这时,王石头的手指突然动了动——先是小指轻轻颤了一下,然后是无名指,接着整个右手都轻微地动了起来。李小丫最先发现,激动地喊起来:“林郎中!你快看!王石头哥的手动了!他有反应了!”

林越赶紧凑过去,轻声喊:“王石头?能听见我说话吗?要是能听见,就再动一下手指。”

王石头的手指又动了动,这次更明显了。他的眼皮也开始轻轻颤动,像是在努力睁开。过了大概三分钟,他的眼睛慢慢睁开了一条缝,眼神还有点模糊,像是蒙了层雾,他看了看周围的人,嘴唇动了动,发出沙哑得像砂纸摩擦的声音:“水……我想喝水……”

“别喝水!现在还不能喝!”林越赶紧拦住想递水的赵括,“他刚苏醒,颅内压虽然稳定了,但还没完全恢复,喝水可能会引起呕吐,呕吐时颅内压会突然升高,有风险。再等半个时辰,等他意识完全清醒,能正常说话了,再少量喂点温水,一次不能喝太多。”

王石头虽然有点疑惑,但还是点了点头,闭上眼睛休息了一会儿。再次睁开时,他的眼神清晰了不少,也能认出人了。他看着自己被垫高的身体,又摸了摸头上的布巾,疑惑地问:“我……我咋会在这里?头好疼……我不是在砸石头吗?”

“你被石锤砸到后脑勺了,昏迷了快三个时辰,幸好林郎中救了你。”赵括蹲下来,语气里满是愧疚,“之前是我太急躁,只想着工事,没考虑到你的安全,对不起。”

王石头愣了愣,慢慢想起了当时的情况——石锤砸头的剧痛,身体倒地的失重感……他看着林越,感激地说:“林郎中,又麻烦你了,每次我出事,都是你救我。”

“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林越笑了笑,“再休息半个时辰,要是没恶心、头晕的感觉,我们就把你抬回医疗帐,再做个详细检查,确保没后遗症。不过最近半个月,你可不能再砸石头了,得让脑子彻底恢复。”

王石头点点头,没再多说,闭上眼睛继续休息。阳光慢慢西斜,采石场的温度降了下来,风吹过,带着点凉爽的气息。林越看着王石头平稳的呼吸,心里满是欣慰——幸好当时阻止了移动,幸好坚持了冷敷和观察,不然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四节 石锤藏谋

王石头在医疗帐里休养了两天,恢复得很快。第一天还只能躺在床上,第二天就能下床慢慢走动,头也不疼了,吃饭、说话都跟平时一样,林越每天检查他的瞳孔,都很正常,没有任何后遗症。

赵括每天都会来看他,有时候带点新鲜的水果,有时候跟他聊工事的进度——因为王石头受伤,工事进度确实慢了两天,但士兵们都很努力,估计再过三天就能完工。“等你好了,就去后勤帮忙吧,不用再去采石场砸石头了,太危险。”赵括笑着说,语气里满是关心。

王石头却摇了摇头:“不行啊将军,采石场的活我熟,换别人可能没那么快,我好了就去采石场,保证不耽误进度。”

林越看着两人的对话,笑着没说话。他刚整理好药箱,准备去其他帐篷看看其他伤兵,王小二突然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个东西,脸色发白,呼吸急促:“林郎中!石头哥!你们快看看这个!我发现个怪事!”

他手里拿着的,是一把石锤——正是之前砸中王石头的那把。石锤的锤头还沾着点碎石屑,手柄是用硬木做的,看起来跟普通石锤没区别。可王小二指着手柄的末端,声音发颤:“你们看这里!有个刻字!我今天去采石场收拾工具,看到这把石锤放在角落里,觉得手柄有点不对劲,仔细一看,发现了这个!”

林越和王石头凑过去一看,只见手柄末端的木纹里,刻着一个小小的“楚”字——刻得很深,显然是故意刻上去的,只是平时被手握着,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这……这不是咱们营里的石锤!”王石头的脸色瞬间变了,他拿起石锤掂量了一下,“咱们营里的石锤都是统一打造的,手柄上刻的是‘赵’字,而且重量比这个轻半斤左右!这个石锤又重又硬,更像是专门用来打人的,不是干活的!”

林越心里“咯噔”一下,接过石锤仔细看——锤头的边缘很锋利,不像干活的石锤那样圆润,而且锤头和手柄的连接处,用的是楚军常用的榫卯结构,跟赵军的石锤完全不一样。“这是楚军的石锤!怎么会出现在咱们的采石场?”

赵括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他接过石锤,手指摸着那个“楚”字,眼神里满是怒火:“肯定是楚军的间谍混进了营里!把咱们的石锤换了,故意用这把重石锤,就是想让人在干活时出意外,耽误工事进度!”

林越皱起眉,转头问王石头:“你再仔细想想,当时你脚下的碎石为什么会突然滑动?是本来就不稳,还是有其他原因?比如有人碰了你,或者碎石被动过手脚?”

王石头闭上眼睛,仔细回忆当时的场景——他当时站的位置,是自己提前踩实的,碎石堆很稳,他还特意踩了好几下,确定没问题才开始砸石头。可就在他挥锤的瞬间,感觉有人在自己的后腰上轻轻推了一下,力度不大,但刚好让他失去平衡。“对了!我当时感觉后腰被人推了一下!当时采石场人多,声音又大,我还以为是哪个弟兄不小心碰到的,没在意!现在想想,肯定是有人故意推我的!”

“这么说,不是意外!是阴谋!”赵括的拳头攥得咯咯响,“楚军知道咱们在赶工事,就派间谍混进来,故意推王石头,让他被楚军的石锤砸伤,想让咱们以为是意外,既少了个得力的士兵,又能耽误工事进度,等咱们工事没修好,他们就趁机偷袭!”

林越点点头,心里的思路越来越清晰:“那个推王石头的间谍,肯定还在采石场或者工事附近的士兵里。他不敢用太明显的手段,怕被发现,所以才用‘推一下’和‘换石锤’这种隐蔽的方法,想把意外做得天衣无缝。幸好王石头只是颅内压升高,没有生命危险,不然咱们不仅会损失一个士兵,还会被蒙在鼓里,等楚军偷袭时就麻烦了。”

“那现在怎么办?要不要立刻搜查所有士兵,找出间谍?”赵括急着问,心里满是愤怒。

“不用急,现在搜查,间谍肯定会狡辩,说不定还会趁机逃跑。”林越笑了笑,眼神里带着一丝狡黠,“我们可以假装不知道这是阴谋,继续按原计划修工事,甚至故意放慢进度,让间谍以为阴谋得逞,给楚军传递‘工事进度严重拖延’的假消息。同时,我们暗中加强采石场和工事附近的巡逻,尤其是晚上,盯着那些形迹可疑的人,一旦发现间谍和楚军联系,就立刻控制。等楚军以为我们没防备,真的来偷袭时,我们再设下埋伏,一网打尽!”

赵括眼前一亮,拍着林越的肩膀:“好主意!还是你想得周全!不仅能找出间谍,还能打楚军一个措手不及!”

王石头也激动地说:“我也能帮忙!我可以假装还没完全恢复,每天去采石场待一会儿,观察有没有可疑的人。那个推我的人,我虽然没看清脸,但肯定有印象,说不定能认出来!”

接下来的三天,营里按计划行事。表面上,士兵们还是按部就班地修工事,进度看起来比预期慢了不少,士兵们也偶尔议论王石头的“意外”受伤,抱怨工事不好修;暗地里,赵括加派了巡逻兵,在采石场和工事附近的隐蔽处设了岗哨,密切观察每一个士兵的动向。

果然,到了第五天晚上,负责盯梢的士兵报告——有个负责给采石场送水的后勤兵,偷偷摸摸地在营外的大树下跟一个黑衣人接头,还递了张纸条!

“来了!”赵括立刻召集士兵,在营外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黑衣人拿到纸条后,刚要往楚军营地跑,就被埋伏的士兵抓住了。经过审问,黑衣人承认自己是楚军的信使,纸条上写着“赵军工事进度缓慢,士兵受伤,可于明日凌晨偷袭”。而那个后勤兵,就是混进营里的间谍,推王石头、换石锤都是他干的!

第二天凌晨,楚军果然按照计划来偷袭,却正好钻进了赵括设下的埋伏圈。赵军士兵早有准备,一阵箭雨过后,楚军死伤惨重,剩下的也都成了俘虏,连带队的将领都被赵括亲自活捉了。

战斗结束后,赵括看着被俘的楚军将领,笑着对林越说:“这次多亏了你!要是没有你发现王石头的瞳孔异常,救了他,我们就不会发现石锤上的‘楚’字,更不会识破楚军的阴谋,这场仗也打不了这么漂亮!你这双‘火眼金睛’,比咱们的斥候还管用!”

林越笑了笑,看着远处正在采石场忙碌的王石头——他已经完全恢复,正挥着新的石锤砸石头,动作比之前更有力。阳光洒在他身上,带着温暖的光芒。

林越想起现代医学老师说过的话:“眼睛不仅是看东西的器官,更是诊断的工具。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藏着生死攸关的信息,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发现真相。”现在他终于明白,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治病救人,更适用于守护更多人的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