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 > 第141章 鱼干营养糊:伤兵术后的“蛋白质补给站”

第一节 愈慢之谜

秋凉的风钻进医疗帐的缝隙,吹得油灯的火苗晃了晃,映在郑大山缠着绷带的断肢上,泛着淡淡的光晕。距离断肢缝合已经过去十天,按说伤口该结痂了,可郑大山的断口还是红肿,偶尔还渗着淡粉色的液体,他坐在草席上,想拿起旁边的木剑练练手,胳膊刚抬起就软了下去,粗布褂子下的肩膀,比术前还瘦了一圈,骨头的轮廓都清晰可见。

“又没力气了?”林越端着药碗走进来,看到他失落的样子,把碗放在石桌上——碗里是小米粥,熬得稀烂,是伙房每天给伤兵准备的流食。郑大山拿起碗,勉强喝了两口,就放下了,眉头皱着:“林郎中,这粥没味儿,喝了也不顶饿,我总觉得身上没劲儿,伤口也老不好,是不是里面长坏东西了?”

林越蹲下来,小心地掀开绷带——断口边缘的皮肤还是有点红,但没有化脓,也没有异味,不是感染的样子。他摸了摸郑大山的胳膊,皮肤下能摸到细细的骨头,肌肉松弛得像没撑起来的布:“不是长坏东西,是你缺营养了。伤口愈合要靠蛋白质长新肉,你每天只喝小米粥,全是碳水,没蛋白质,新肉长不出来,自然好得慢,还没力气。”

“蛋白质?”郑大山愣了愣,他只知道吃饱肚子就行,从没听过这词,“那玩意儿是啥?在哪能找着?”

帐外传来赵小虎的声音,他扛着个布袋子跑进来,里面装着晒干的鱼干,硬得像小石子,是上周士兵们在河边捕的,晒了三天才干透,原本是留着冬天当战备粮的。“林郎中,伙房让我送鱼干来,孙满仓说这玩意儿金贵,让省着点吃,每次只能给伤兵掰一小块嚼着。”

林越看着布袋子里的鱼干,眼睛突然亮了——鱼干里全是优质动物蛋白,刚好能补郑大山缺的营养!他拿起一块鱼干,硬得能硌牙,却笑着说:“小虎,去伙房借石磨,把这鱼干磨成粉;郑大山,你等着,明天我给你做能长新肉的‘营养糊’,保准你喝了有力气,伤口也能快点好。”

郑大山半信半疑,赵小虎却来了劲,扛起布袋子就往伙房跑:“磨粉?这我会!之前磨过草药,鱼干肯定也能磨!”

可没等赵小虎走远,负责粮草的孙满仓就追了过来,他穿着打补丁的粮草官制服,手里拿着个账本,脸色不太好:“林郎中,你要磨鱼干?那可不行!这鱼干是过冬的战备粮,现在磨了,冬天弟兄们没的吃,不得饿肚子?”

林越看着孙满仓着急的样子,知道他是为了大家,却还是坚持:“孙叔,你听我说,伤兵们术后恢复慢,缺的就是鱼干里的蛋白质,现在磨成粉做营养糊,他们能早点好,早点归队打仗,比囤着鱼干过冬更有用。而且我算过,每天只用两斤鱼干,够所有伤兵吃,不会影响冬天的储备。”

“两斤?”孙满仓翻开账本,指着上面的数字,“咱们总共就五十斤鱼干,每天两斤,二十五天就没了!冬天还得仨月呢,不够啊!”

两人正争着,帐里的郑大山突然咳嗽起来,伤口的渗液又多了点,脸色也更白了。林越看在眼里,心里更急了:“孙叔,要是伤兵们好不了,冬天没人守营,再多鱼干也没用!你信我,这营养糊不仅能让他们好得快,还能少用草药,节省的草药,比鱼干值钱多了!”

第二节 鱼干之争

孙满仓盯着账本上的“五十斤”,手指在数字上反复摩挲,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他管粮草五年,最清楚营里的家底——去年冬天雪大,粮草断了半个月,弟兄们啃树皮充饥的场景,他到现在都忘不了。这鱼干是好不容易攒下的,要是现在用了,冬天再遇到雪灾,真要饿肚子了。

“林郎中,不是我不配合,是粮草经不起折腾。”孙满仓的声音软了点,却还是没松口,“要不……咱们少磨点?每天一斤?或者给最严重的伤兵喝,其他人还喝小米粥?”

“不行!”林越摇了摇头,从药箱里拿出块竹片,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字,“我算过,成人术后每天需要1.5克蛋白质 per 公斤体重,郑大山一百二十斤,每天要九克蛋白质;鱼干含60%蛋白质,磨成粉后,每勺鱼粉含三克蛋白质,所以他每顿要喝两勺,一天三顿,就得十八克蛋白质,换算成鱼干,就是三两。咱们营里有十个术后伤兵,每天至少要两斤鱼干,少了不够,伤兵还是好不了。”

孙满仓凑过去看竹片,上面的数字和换算过程写得清清楚楚,他没读过多少书,却知道林越不会瞎算。可一想到冬天的粮草,他还是犹豫:“那冬天咋办?真要是下雪,粮草运不过来,弟兄们吃啥?”

“孙叔,你忘了?现在才九月,离冬天还有两个月,咱们可以让捕鱼队多去河边捕鱼,再晒一批鱼干,补上现在用的量。”林越笑着说,“而且伤兵们早点好,就能帮着捕鱼、晒鱼干,到时候不仅能补上,还能多攒点,冬天更安全。”

正说着,赵小虎推着石磨回来了,石磨上还沾着之前磨草药的残渣。他看到孙满仓,赶紧停下:“孙叔,你也来啦?这鱼干磨粉肯定香,到时候煮成糊,伤兵们肯定爱吃!”

孙满仓看着赵小虎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帐里郑大山虚弱的样子,心里的天平慢慢倾斜。他想起去年冬天,郑大山把自己的口粮分给新兵,自己啃树皮,现在郑大山伤了,他要是连鱼干都舍不得,心里过意不去。

“行!磨!”孙满仓猛地合上账本,语气斩钉截铁,“但我得盯着!每天只用两斤,多一斤都不行!捕鱼队那边我去说,让他们多捕鱼,再晒一批鱼干!”

林越松了口气,拍了拍孙满仓的肩膀:“谢谢孙叔!你放心,伤兵们肯定能早点好,到时候帮你一起守粮草!”

孙满仓没说话,只是跟着赵小虎去收拾石磨。赵小虎把鱼干倒在石磨的进料口,刚想推,林越赶紧拦住:“先别磨!鱼干太硬,磨出来的粉会有粗颗粒,伤兵不好消化,得先用温水泡软。”

他让赵小虎把鱼干剪成小块,放进陶盆里,倒上温水,泡了半个时辰。鱼干吸饱了水,变软了不少,捏在手里能捏出印子。“现在磨,粉会更细,容易消化,营养也能更好吸收。”林越说着,帮赵小虎一起推石磨。

石磨“咕噜咕噜”转起来,泡软的鱼干被磨成了浅褐色的粉,带着淡淡的海腥味,飘满了伙房。孙满仓站在旁边,看着鱼粉从石磨的出口漏下来,掉进布袋子里,心里的担心慢慢变成了期待——要是这粉真能让伤兵好得快,那两斤鱼干,花得值。

第三节 粉糊飘香

第二天一早,伙房的烟囱就冒出了烟。林越守在灶台边,锅里的小米粥已经煮得稀烂,冒着热气。他把磨好的鱼粉倒进锅里,用木勺快速搅拌——鱼粉遇热后,和小米粥融在一起,变成了浓稠的糊状,浅褐色的糊里带着小米的金黄,海腥味变成了鲜香,闻着就让人流口水。

“林郎中,这糊闻着真香!比单纯的小米粥香多了!”赵小虎凑过来,咽了咽口水,“我能尝一口不?”

林越笑着舀了一勺,吹凉了递给他:“尝尝,看看咸淡。”

赵小虎一口咽下去,眼睛瞬间亮了:“好吃!鱼粉的鲜和小米的香混在一起,还有点甜!比我娘煮的粥还好吃!”

孙满仓也走了过来,犹豫了一下,也尝了一口,点了点头:“确实不错,不腥,还挺香。伤兵们应该会爱吃。”

林越把营养糊盛进陶碗里,每个碗里都舀了两勺鱼粉的量,刚好够一个伤兵一顿的蛋白质需求。他端着一碗,先去给郑大山送。

郑大山正坐在草席上发呆,看到林越端着碗过来,赶紧坐直了。碗里的营养糊冒着热气,鲜香扑鼻,他接过碗,尝了一口,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太久没吃到这么香的东西了,术后这些天,喝的小米粥没滋没味,这营养糊一口下去,鲜香味从嘴里传到胃里,浑身都暖了。

“好吃!太好吃了!”郑大山几口就喝光了,还舔了舔碗底,“林郎中,明天还能喝吗?我还想喝!”

“能!以后每天三顿,都有营养糊!”林越笑着说,“你好好喝,多吃点,早点长新肉,早点好起来。”

其他伤兵也收到了营养糊,一个个喝得精光,有的还想再要一碗。之前没力气说话的伤兵,喝了糊之后,也能跟旁边的人聊天了;之前伤口渗液的,喝了两天后,渗液就少了;郑大山更是明显,喝了三天后,就能自己下床走路了,胳膊也有了点力气,能拿起轻便的木剑比划两下。

孙满仓每天都来伙房盯着,看着伤兵们把营养糊喝光,看着他们一天比一天有精神,心里的石头彻底落了地。他不仅让捕鱼队多捕鱼,还亲自去河边指导,教士兵们怎么晒鱼干才能更干、更易保存。没过多久,新晒的鱼干就攒了三十斤,不仅补上了之前用的,还多了不少。

“林郎中,你看!新晒的鱼干,比之前的还干!”孙满仓扛着新鱼干走进医疗帐,脸上满是笑容,“以后每天别说两斤,三斤都够!伤兵们要是不够喝,随时跟我说!”

林越看着新鱼干,心里暖暖的:“谢谢孙叔!现在伤兵们恢复得快,再过半个月,就能有一半人归队了,到时候就能帮你一起守粮草、晒鱼干。”

郑大山也走了过来,他的断口已经结痂,能帮着林越给其他伤兵换药了。他拍了拍孙满仓的肩膀:“孙叔,多亏了你这鱼干,我才能好这么快!等我归队了,一定帮你多捕鱼,多晒鱼干!”

孙满仓笑着点头,眼里满是欣慰——他之前担心鱼干不够用,现在不仅够了,还多了,更重要的是,伤兵们能早点好,这比什么都重要。伙房里的营养糊还在煮着,鲜香的味道飘得很远,飘遍了整个营地,像在告诉所有人,伤兵们很快就能好起来,很快就能重新上战场。

第四节 滋养归队

半个月后,医疗帐里的伤兵少了一半——郑大山和五个伤兵已经恢复得差不多,归队训练了。郑大山归队那天,穿着新的战袍,手里拿着长枪,虽然断肢还不能用力,却能跟着队伍练队列,脸上的笑容比以前更灿烂了。

“林郎中,你看!我能举枪了!”郑大山在训练场上给林越展示,手里的长枪举得稳稳的,“这营养糊真管用,我现在浑身是劲,比术前还结实!”

林越笑着点头:“继续好好练,别太急,等断肢彻底长好,就能跟以前一样打仗了。”

孙满仓也来了,他手里拿着个账本,上面记着鱼干的用量和储备:“林郎中,现在咱们有八十斤鱼干了,每天用两斤,够用到冬天了!捕鱼队还在捕鱼,到时候还能再晒一批,冬天肯定够吃!”

“不仅够吃,还能帮别人。”林越突然说,“昨天秦军的使者来了,说他们营里也有不少术后伤兵,恢复得很慢,听说我们的鱼干营养糊,想让我们教教他们怎么做。”

孙满仓愣了愣,随即点头:“教!为啥不教?都是当兵的,伤兵都不容易!虽然之前跟秦军打仗,但治病救人不分敌友,咱们的鱼干够多,教他们做,也能让他们的伤兵早点好,说不定还能少打几场仗。”

林越没想到孙满仓这么痛快,笑着说:“孙叔,你想通了?之前还舍不得鱼干呢。”

“之前是担心粮草,现在不担心了,还能帮别人,何乐而不为?”孙满仓拍了拍林越的肩膀,“你去教他们,鱼干要是不够,我再给你调点!”

几天后,林越带着赵小虎,去了秦军营地。秦军的伤兵们躺在草席上,跟之前的郑大山一样,虚弱得没力气,伤口也没愈合。林越教他们怎么泡鱼干、磨鱼粉,怎么煮营养糊,怎么算剂量,秦军的医官们学得很认真,还记在竹片上。

“谢谢林郎中!”秦军将领握着林越的手,眼里满是敬佩,“之前我们还跟你们打仗,没想到你们还愿意帮我们,这份恩情,我们记着!以后要是你们需要鱼干,我们也能给你们送!”

林越笑了笑:“不用谢,都是为了伤兵能早点好。以后要是有需要,我们还可以一起捕鱼,一起晒鱼干,省得冬天都缺粮。”

回到赵军营地,夕阳已经西下。训练场上,郑大山和士兵们还在训练,长枪挥舞的声音和呐喊声,充满了活力。伙房里的营养糊还在煮着,鲜香的味道飘在营地上空,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关于“滋养”的故事——不仅滋养了伤兵的身体,还滋养了两军之间的情谊。

林越站在营地中央,看着这一切,心里满是感慨。先生说过,“医学不仅能治病,还能滋养人心,化解矛盾”。这小小的鱼干营养糊,不仅让伤兵们早点归队,还让秦军和赵军化干戈为玉帛,这大概就是医学的力量,也是“滋养”的力量。

孙满仓走过来,递给他一碗刚煮好的营养糊:“林郎中,喝一碗吧,补补力气。以后咱们还要教更多人做营养糊,让更多伤兵早点好起来。”

林越接过碗,喝了一口,鲜香的味道在嘴里散开,暖了胃,也暖了心。他知道,这碗营养糊,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营养补给站”,更多的医者仁心,在乱世里,守护着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