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 > 第115章 夜间查房?我在听敌军动静

第一节 夜帐听声

赵军营地的夜,像块浸了墨的绒布,沉甸甸地压下来。月亮被云撕得粉碎,碎银似的光漏下来,勉强在帐篷间的小路上铺出条虚线,风吹过帆布,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像谁在暗处抖着块大破布。

林越举着根松明火把,火光“噼啪”跳着,舔着漆黑的夜空。火星时不时溅到他手背上,烫出个小红点,他浑然不觉——夜里巡诊成了习惯,就像吃饭睡觉,刻进了骨子里。火把的光只能照亮身前三尺地,更远的地方,黑暗像张大口,仿佛藏着无数双眼睛。

“哎哟……我的腿……”一个帐篷里传来呻吟,声音尖得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刺破了帐篷的帆布,也刺破了夜的伪装。

林越挑开帐帘,火把的光扫过帐篷角落。赵大狗蜷在草堆上,额头上的冷汗把头发黏在脸上,左腿不自然地向外撇着,石膏绷带被他抓出几道白痕——昨天被秦军的战车撞断了腿,骨头茬子差点戳穿皮肉。

“又疼了?”林越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石膏边缘,“是不是石膏绑太紧,血走不动了?”

赵大狗咬着牙,腮帮子鼓得老高,疼得声音都变了调:“不是……就觉得骨头里像有虫子在钻,一下下的,钻得人心慌……想喊,喊出来能好受点。”他的呼吸又急又快,胸口起伏得像风箱,每吸一口气都带着抽气声——剧痛总能让人忘了怎么好好喘气。

林越解开石膏外面的麻布,松了松绑带,从药箱里摸出个小陶罐,里面是晒干的曼陀罗花研成的粉末,混着猪油调成了膏状,黑糊糊的,像块劣质的药膏。他用指尖挑了点,抹在赵大狗的腿上,轻轻按摩着:“这是止疼的,忍忍,睡一觉就好了。先生说过,‘疼能乱神,也能定神’,喊出来是好事,别憋着。”

赵大狗点点头,呻吟声渐渐低了下去,呼吸也慢慢匀了些,像狂风吹过的湖面,终于泛起了涟漪,而不是巨浪。

林越走出帐篷,火把的光晃了晃,照见隔壁帐篷门口的草堆上,王小五正捂着肚子哼哼,声音低沉得像闷雷滚过,一下一下的,没什么力气,像快燃尽的柴火。

“小五?”林越走过去,蹲在他身边。王小五是被流矢射中了肚子,箭头虽然拔出来了,但总说“里面搅得慌”。林越把耳朵贴在他的肚子上,能听见里面“咕噜咕噜”的响,还有种微弱的摩擦声,像两块湿木头在互相蹭。

“嗯……一阵一阵的,像有人在里面拧毛巾,”王小五的声音气若游丝,嘴唇发白,“喘不上气……吸进去的气,好像没到肺里,半路就跑了……”

林越皱起眉——这是内脏出血的征兆,血堵在肚子里,压得肺没法好好扩张,呼吸自然浅得像风吹过水面。他摸出艾草,用火星点着,在王小五的肚脐周围熏着,艾草的青烟打着旋儿往上飘,带着股清苦的药香:“这是理气的,能让气顺点。我去叫人抬你去医疗帐篷,再晚了,血该堵死了。”

王小五的哼声低了些,眼睛半睁着,像蒙了层雾,没说话。

林越举着火把继续往前走,心里像有杆秤,称量着每个伤兵的呻吟——赵大狗的疼是尖锐持续的,因为骨头断了,疼得直抽气;王小五的疼是低沉间歇的,因为内脏伤,气都喘不匀。他从怀里掏出个牛皮小本子,借着跳动的火光翻开,纸页边缘被汗水浸得发皱,上面用炭笔画着个表格,标题是“呻吟声与伤势对应表”:

“尖锐持续型→骨折\/脱臼(剧痛逼得人瞎喘气)

低沉间歇型→内脏损伤(气被血堵着,喘不深)

微弱气促型→休克前期(血跑光了,气也跟着跑)

……”

这是他这几天磨出来的“宝贝”。先生说过“医者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光要看舌苔摸脉,还得听声辨病——就像铁匠听铁器的响声,能知道火候到没到。当时觉得先生是在“逼”他钻牛角尖,现在才明白,那些被“逼”出来的细致,都是保命的本事。

风突然紧了,火把的光猛地歪了歪,照亮了前面一个新搭的帐篷。帆布是新的,还带着草木的腥气,门口挂着块木牌,写着“新伤兵三名”——据说是今天下午巡逻时被秦军冷箭伤了胳膊,送来时血糊糊的,看着挺重。

林越走过去,想看看他们的伤口换换药。还没挑开帐帘,就觉得不对劲——里面太静了,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不对劲。再能忍的伤兵,夜里也难免哼唧两声,这三个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第二节 异息生疑

林越的手停在帐帘上,像被冻住了。火把的光在他手背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影子,像只不安分的小虫子。

他屏住呼吸,竖着耳朵听。

没有呻吟,没有翻身,甚至连均匀的呼吸声都细得像游丝。只有帐篷外风刮过的“呜呜”声,和远处哨兵换岗时的咳嗽声。

太静了。静得像口棺材。

林越轻轻挑开帐帘一角,火把的光像把小刀子,割开了帐篷里的黑暗。三个“伤兵”并排躺在草堆上,都盖着粗麻布毯子,胳膊上缠着新绷带,绷带上的血迹暗红,看着像那么回事。

但他们的脸不对劲。

火把的光在他们脸上晃过,照出紧绷的下颌线,连睡着时,嘴角都抿得像块石头,不像其他伤兵那样放松得张着嘴。

林越举着火把,猫着腰走进帐篷,尽量让脚步声轻些,像片叶子落在地上。草堆被踩得“沙沙”响,在这过分的安静里,显得格外刺耳。

他先走到左边那个“伤兵”身边,假装检查绷带:“今天的伤怎么样?还淌血不?”

“伤兵”没睁眼,声音有点哑,像被沙子磨过:“不……不淌了,不疼。”

林越的手指不经意地碰了碰他的胳膊,绷带绑得松松垮垮,根本不像刚受伤的样子——真受伤的人,哪怕不疼,也会因为肿胀觉得绷带紧,早该喊着松绑了。

他心里的疑团又大了些,像水里泡发的馒头。

走到中间那个“伤兵”身边,林越故意把火把举低了些,光刚好照在他胸口。这人的呼吸有点怪——吸气长,呼气短,像在刻意憋着,每一次起伏都均匀得像钟摆,分毫不差。

正常人疼的时候,呼吸会乱,要么快得像喘气的狗,要么浅得像风中的烛火,哪会这么匀?除非……除非是装的。

林越又走到右边那个“伤兵”身边,这人的呼吸更轻,几乎看不见胸口起伏,只有鼻翼微微动着,吸气时鼻翼张得老大,呼气时却抿得很紧,像怕漏出点什么。

林越的指尖突然碰到了“伤兵”的腰——硬邦邦的,像藏着块石头。

“你干什么?”右边的“伤兵”猛地睁开眼,瞳孔在火光下缩成了针尖,眼神里没有刚睡醒的迷糊,只有警惕,像被惊动的蛇。

“没什么,”林越的声音很稳,手里的火把没动,光牢牢钉在对方脸上,“看看你的伤口,要不要换药。先生说过,‘箭伤怕夜寒’,夜里不换,容易烂。”

“不用!”右边的“伤兵”立刻别过脸,把胳膊往毯子底下缩,动作快得不像个受伤的人,“我们自己能换,你出去!”

林越点点头,没再坚持,转身往帐篷外走。走到门口时,他故意脚下一滑,火把往中间那个“伤兵”身上倾了倾,火苗差点燎到他的头发。

“小心!”中间的“伤兵”猛地坐起来,手飞快地往腰后摸了摸——那里鼓鼓囊囊的,像是藏着什么硬东西。

就是现在!

林越心里的疑团“啪”地碎了——这三个根本不是伤兵!是秦军的细作!

他没回头,快步走出帐篷,挑上帐帘,后背已经惊出了一层冷汗,被夜风一吹,凉得像贴了块冰。

靠在帐篷外的木杆上,林越的心脏“咚咚”跳得厉害,像要撞破胸膛。刚才太险了,再慢一步,说不定就被发现了。

他回想起那三个“伤兵”的呼吸——吸气长,呼气短,均匀得像庙里的钟,这根本不是受伤的人该有的呼吸!

先生教过,疼痛会让呼吸乱套,要么过度通气(像赵大狗那样),要么呼吸浅促(像王小五那样),这是生理规律,装不来的。尤其是吸气长、呼气短,这是憋着劲的表现,就像……就像随时准备起身打架的人。

林越翻开那个牛皮小本子,借着微弱的月光,在表格的最后一行添了句,炭笔划破纸页,留下深深的痕迹:“异常呼吸(过匀、过缓、吸气长呼气短)→警惕伪装(违背生理,必是鬼祟)”

得赶紧告诉李敢!这三个细作在营里,说不定是要放火,或者炸粮草库!

林越刚要转身,就听见帐篷里传来低低的说话声,虽然听不清内容,但语气急促,像在吵架——他们肯定起疑心了!

林越不再犹豫,举着火把,快步往李敢的营帐跑。火把的光在他身后拖出长长的影子,像条在黑暗中奔跑的龙,龙尾扫过帐篷的影子,惊得暗处的虫豸“簌簌”逃窜。

第三节 暗通警报

夜风像疯了似的,卷着沙砾打在脸上,疼得像小刀子割。林越举着火把,深一脚浅一脚地往营地中央跑,火把的火星被风吹得四处飞,像一群慌不择路的萤火虫。

他的脑子转得飞快——三个细作,胳膊上的伤是假的,腰里十有**藏着刀或火种,刚才自己露了破绽,他们肯定在准备动手了。

快!再快点!

李敢的营帐在营地中央,门口插着杆狼牙旗,在夜风中“哗啦啦”响。两个哨兵背着手站着,手里的长矛在月光下闪着冷光,像两尊石像。

“我找李敢校尉!有急事!十万火急!”林越跑到哨兵面前,气喘吁吁地说,火把都快捏不住了,手心里全是汗。

哨兵认识林越,知道他是军医,不敢怠慢,赶紧掀了帐帘:“校尉!林越兄弟找您,说有急事!”

帐里传来李敢的声音,带着点刚睡醒的沙哑:“什么事?天塌了?”

林越没等哨兵再传,直接钻进帐篷:“比天塌了还急!西边新搭的帐篷里,三个新伤兵是秦军细作!”

李敢正趴在案前看地图,闻言“噌”地站起来,腰间的剑“哐当”撞在案角上。他的头发乱糟糟的,像堆草,眼睛里的红血丝瞬间炸开:“你确定?没看走眼?”

“确定!”林越的声音因为急促有点变调,“他们的呼吸不对,绷带绑得太松,腰里还藏着东西!刚才我假装滑倒,其中一个还手往腰后摸,肯定是刀!”

李敢的脸沉了下来,像块被冻住的铁。他走到帐篷门口,对外面喊:“传我命令!集合亲兵队!带好家伙,跟我去西边帐篷!动作轻点,别惊了他们!”

外面的哨兵应了声,很快就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快,但轻,像一群猫踮着脚走路,显然是训练有素的老兵。

李敢回头拍了拍林越的肩膀,掌心的老茧硌得林越生疼:“多亏你了,林越兄弟!要是让他们得手,粮草库一炸,我们全得变成秦军的刀下鬼!”

林越摇摇头:“快走吧,别让他们跑了!”

李敢带着亲兵队,跟着林越往西边帐篷摸去。月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贴在地上,像一群匍匐前进的豹子。每个人手里的刀和矛都闪着寒光,映着天上的碎月。

离帐篷还有十几步远时,林越突然拉住李敢的胳膊:“等一下!”

李敢立刻停下,做了个手势,后面的亲兵队像被按了暂停键,瞬间定在原地。

“怎么了?”李敢的声音压得很低,像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林越指着帐篷的帆布:“你看!帐篷上的影子!刚才我来的时候,里面是三个影子,现在……你看,是不是多了一个?”

李敢眯起眼睛,顺着林越指的方向看去——帐篷上的影子果然比刚才宽了些,靠右边的地方,多出个细长的影子,像根竖着的棍子。

“还有同伙?”李敢的声音冷得像冰,“看来是有备而来,想里应外合。”

林越的心跳又快了些——刚才太急了,没注意到还有同伙。

“怎么办?”林越问,手心的汗把火把柄都浸湿了。

李敢想了想,对亲兵队做了个手势:“张三带一队人绕到帐篷后面,堵住退路!其他人跟我正面冲!听我口令,我喊‘上’就动手!”

亲兵队分成两队,张三带着一队悄悄绕到帐篷后面,脚步声轻得像风吹草动;其他人跟着李敢,握紧了手里的武器,眼睛死死盯着帐篷的门帘,像一群盯着猎物的狼。

林越举着火把站在李敢身边,手心全是汗。他突然想起先生说过的“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越是急,越要沉住气,越要看得细。当年他给一个急症病人扎针,手一抖差点扎错穴位,先生就是用这句话骂醒他的。现在想想,先生的“逼”,其实是在教他怎么在慌里找稳,乱里找定。

李敢深吸一口气,猛地举起剑:“上!”

第四节 医心哨眼

“砰!”李敢一脚踹开帐篷门,木门撞在帐篷杆上,发出“咔嚓”的响声。亲兵们像潮水一样涌进去,手里的刀和矛“唰”地指向里面的人,动作快得像闪电。

帐篷里的四个“伤兵”(果然多了一个)都站了起来,手里拿着短刀和火折子,脸上的伪装被撕破,眼神凶狠得像饿狼。他们显然没料到来得这么快,一时间有点懵。

“妈的,被发现了!”其中一个人大骂一声,挥着刀就向李敢砍来,刀风带着股腥气。

“找死!”李敢举剑格挡,“当啷”一声,火星溅起来,落在草堆上,“噼啪”烧了个小窟窿。亲兵们也跟另外三个细作打了起来,帐篷里顿时一片混乱——草堆被踢翻,毯子被刀划破,发出“嘶啦”的响声,还有兵器碰撞的“当当”声,闷哼声,像一锅煮开的粥。

林越没进去,他举着火把站在外面,把帐篷门口照得通亮——既给里面的亲兵们照明,也防止细作从里面冲出来逃跑。

火把的光里,他看见那三个“伤兵”胳膊上的绷带早就被扯掉了,哪里有什么伤口?只有晒黑的皮肤和结实的肌肉,胳膊上的青筋像蚯蚓一样鼓着——果然是装的!

里面的打斗声越来越激烈,有兵器碰撞的脆响,有闷哼声,还有帐篷帆布被刀划破的“哗啦”声,像野兽在撕咬。

没过多久,打斗声渐渐停了。李敢从帐篷里走出来,脸上沾着血,不知道是自己的还是细作的。他抹了把脸,把血抹得满脸都是,像只刚下山的猛虎。

“搞定了!”李敢喘着气,把剑上的血甩在地上,“四个细作,全拿下了!还搜出了他们藏的火药和地图,狗娘养的,想炸我们的粮草库!”

亲兵们押着四个被绑起来的细作走出来,细作们嘴里被塞了布,只能发出“呜呜”的声音,眼睛里满是不甘和凶狠,像四只被捆住的狼。

林越看着他们,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幸好发现得及时。

李敢走到林越身边,看见他手里还攥着那个牛皮小本子,好奇地抢过去:“你刚才就是靠这玩意儿发现他们的?”

林越点点头,喘匀了气:“嗯,我总结了伤兵的呻吟声和呼吸特点,他们的呼吸太反常了,一看就是假的。”

李敢翻开本子,看着上面的表格,越看眼睛越亮,像发现了宝贝:“你这脑子……真是神了!这东西不光能看病,还能抓细作!比我们的哨兵还管用!”他对旁边的亲兵说,“把这个表格抄几份,给各个帐篷的哨兵都发一份!以后夜里警戒,就按这个来!听见异常的声音或者呼吸,立刻报告!”

亲兵应了声,拿着本子就跑,生怕慢了耽误事。

林越看着自己的表格能派上用场,心里有点热——他本来只是想更好地给伤兵看病,没想到还能帮着抓细作,保护整个营地。

李敢拍了拍林越的肩膀,力道比刚才重了些:“你小子,不光是个好军医,还是个好哨兵!你的耳朵,比我们的耳朵尖多了!”

林越笑了笑,没说话。他举着火把,看着营地里渐渐恢复平静——只有远处巡逻兵的脚步声,和伤兵们偶尔传来的呻吟声。这些呻吟声现在听着,竟有种踏实的感觉,因为它们真实,代表着生命还在延续,不像刚才那三个“伤兵”,安静得像口棺材。

他想起先生说的“医者仁心,不止于治病,更在于救命”。以前总觉得“救命”就是把人从鬼门关拉回来,现在才明白,有时候,能听出异常的声音,能从呼吸里辨出危险,也是“救命”——救的不止一个人,是整个营地的弟兄。

月光渐渐亮了,云散了,把营地照得像铺了层霜。林越举着火把,继续他的夜间巡诊,只是这次,他的腰挺得更直了。

他知道,自己的耳朵不仅能听心跳,能辨伤势,还能听出藏在黑暗里的危机。先生“逼”他学的那些细致,那些“无用之用”,此刻都变成了最有用的本事——让他从一个单纯的医兵,变成了一个能用专业守护更多人的“哨兵”。

火把的光在他前面跳动,照亮了前面的路,也照亮了他心里的方向。远处的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新的一天就要来了,带着希望,也带着新的挑战——但他不怕,因为他知道,那些被“逼”出来的本事,会陪着他,走得更远,守得更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