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 > 第223章 大阪风语

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 第223章 大阪风语

作者:台汗国的赵六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1 00:07:44

我下意识想把胳膊抽出来,指尖刚碰到她的手背,就看见她眼底的光暗了暗,像被风吹灭的烛火。那模样太可怜,让我终究没忍心推开——只是手臂绷得笔直,保持着最克制的距离,声音也尽量平静:“没有不高兴,只是有些事,我们立场不一样,说不清楚。”

她松了口气似的,挽着我的胳膊往寺外的町街走。路边的老店里,老板娘正用关西腔招呼客人,穿和服的老太太慢慢走过,木屐敲在石板上,发出“嗒嗒”的响。千鹤川子看着这景象,忽然轻声说:“曹君,你知道吗?现在的日本年轻人,活得和这些老人完全不一样了。”

她指着不远处的便利店,几个染着粉发的女孩正围着手机笑,“她们可以不上学,可以不结婚,白天在居酒屋打工,晚上去看演唱会,活得特别‘自我’。日本社会早就不是‘昭和时代’的样子了,大家都说这是‘后工业社会’,可我总觉得,是走得太急,把根丢了。”

风卷着樱树叶落在她发间,她抬手拂开,指尖的银铃响了响:“就像娱乐业,你看那些综艺节目,有人扮成小丑,有人在镜头前哭着说自己的失败,大家觉得很有趣,可我看着,总觉得空落落的。他们说这是‘实现自我’,可这样的自我,到底是什么呢?”

我看着她眼底的迷茫,忽然想起国内的年轻人——地铁里抱着电脑赶方案的上班族,校园里为考研熬夜的学生,大家也在追求自我,却总带着点“要对未来负责”的踏实。“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活法,”我轻声说,“但有些东西不能丢,比如对历史的敬畏,对责任的担当。过于放任,看似自由,其实是在迷失。”

千鹤川子点点头,挽着我的胳膊又紧了些,脚步也慢了:“我也是这么想的。上次在东京,我认识一个女孩,才二十岁,换了三个男朋友,她说‘婚姻就是束缚’,可我看她深夜发的朋友圈,说‘不知道明天该去哪里’。**满足了,心里却更空了。”

她忽然抬头看我,眼底带着点期待:“曹君,你们中国的年轻人,是不是不会这样?我看网上说,很多人会攒钱买房,会陪父母过节,会为了一个目标努力很久。”

阳光落在她脸上,把她的睫毛染成金色。我想起清禾——她会在周末陪奶奶逛菜市场,会为了一个设计方案熬夜改稿,会在睡前跟我说“明天要更努力”。那些踏实的、带着烟火气的日子,才是让人心里安稳的根。“也有迷茫的,但大多知道自己要什么,”我看着她,“不是说自由不好,是自由该有底线,就像做人该有原则一样。”

千鹤川子没再说话,只是挽着我的胳膊,慢慢往前走。町街的尽头,几个穿校服的男孩骑着自行车经过,笑着喊着,声音里满是少年人的张扬。她看着他们,忽然轻轻叹了口气:“有时候觉得,我们这代人,像被风吹着的叶子,不知道要飘去哪里。想抓住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抓什么。”

她的手轻轻蹭过我的胳膊,带着点试探的软,像在寻求安慰。我没有推开,却也没有靠近,只是看着远处的法隆寺——红墙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在提醒我们,再快的时代,也该有不变的根。

“会找到的,”我轻声说,“就像这些古建筑,经历了那么多朝代,还是能站在这里。只要心里有不丢的东西,就不会迷失。”

千鹤川子抬头看我,眼底的迷茫散了些,嘴角也轻轻翘起来。她没再说话,只是挽着我的胳膊,继续往前走。青石板路上,我们的影子时而靠近,时而分开,像我们之间的关系——有温柔的靠近,却始终隔着一道看不见的线,那是我对清禾的忠诚,也是对自己原则的坚守。

从法隆寺出来时,阳光已斜斜挂在檐角,把千鹤川子的影子拉得很长。她攥着帆布包的带子,忽然停下脚步,抬头看我时,眼底亮得像落了星子:“曹君,我们去大阪好不好?”

我愣了愣,她已经拉着我的胳膊晃了晃,指尖带着点急切的软:“原定计划让小林带学生去药师寺,我跟你去大阪,就一天——我想看天守阁,那才是日本近世建筑的魂,比法隆寺的金堂更有‘劲儿’。”

没等我回应,她已经掏出手机给小林发消息,指尖在屏幕上飞快点着,发梢随着动作轻轻蹭过我的小臂:“我跟小林说好了,他带大家走后续行程,我们傍晚飞大阪,住天守阁旁边的酒店,从窗户就能看见大手天守的屋顶。”

她的语气里满是期待,像孩子盼着庙会,我看着她眼底的光,终究没说拒绝的话。去大阪的路不算远,飞机掠过云层时,千鹤川子靠在舷窗旁,指尖贴着玻璃,轻声说:“曹君是不是第一次来大阪?这里的空气都比奈良‘烈’些,你闻——好像能闻到天守阁石墙上的烟火气。”

我没接话,却想起樱井美子。去年深秋在大阪港,她也是这样靠在栏杆上,说“大阪的风都带着野心”,那时天守阁的轮廓在暮色里泛着冷光,和此刻千鹤川子眼底的热,形成了奇妙的对照。

酒店就在天守阁东南侧,推开窗时,暮色正漫过大手天守的绿瓦。千鹤川子趴在窗台上,手指对着天守阁比划:“你看它的层数——外观五层,内部其实八层,丰臣秀吉建它时,特意把基座垫高了十三米,石墙用的是‘伏见石’,每块都重千斤,说是‘能挡千军万马’。”她转头看我,语气里带着自豪,“这就是我们日本的‘自强’啊,战国时那么乱,秀吉公却能靠一座城,稳住整个关西。”

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天守阁的白墙在暮色里泛着冷光,飞翘的屋檐末端,金鯱的影子隐约可见。“确实特别,”我轻声说,“不过这建筑,倒有几分唐风的影子——你看屋顶的歇山顶,还有墙面上的斗拱,像极了长安城里的楼阁。”

千鹤川子愣了愣,随即笑着点头:“老师也说过!但我们改了‘日本味’——你看石墙的角度,是往里收的‘妻入り’形制,既防攻城锤,又能让雨水顺着坡度流走;还有内部的‘橹胴’结构,一层住武士,二层放兵器,三层是秀吉公的起居室,既实用又显威严。”她拉着我下楼,脚步轻快得像踩在风上,“走,我们去近处看,我带了建筑测绘图,指给你看细节。”

天守阁前的广场上,晚风卷着樱花瓣打转。千鹤川子蹲在石墙旁,指尖划过墙面上的刻痕:“这些是德川幕府重修时加的,你看这凹槽,是放‘铁炮’的射击孔,秀吉公时没有——后来德川家怕人攻进来,把防御做得更密了。”她抬头看我,眼底闪着光,“你不觉得吗?从秀吉公统一日本,到德川家守了两百年太平,这座天守阁,就是我们民族‘守住自己’的象征。”

我摸着石墙的冷硬,忽然想起风水里的“藏风聚气”。天守阁建在高台之上,背靠大阪城的护城河,看似占了“水绕山环”的势,却少了几分温润——石墙太陡,像把锋芒全露在外;屋檐太翘,似要把周围的气都挡在外面,少了中式建筑“和而不同”的包容。“确实能守,”我轻声说,“但太‘刚’了,像把拳头攥得太紧,反而容易累。”

千鹤川子没听出我话里的意思,还在指着天守阁的飞檐:“你看金鯱!传说它能吞火,秀吉公特意让工匠贴了金箔,说是‘要让全日本都看见大阪城的光’。那时候他刚统一日本,就想着把城建得最气派,连京都的天皇都要来参观——这就是我们日本人的‘上进心’啊。”

我看着她眼底的自豪,忽然想起樱井美子去年说的话。那时我们站在天守阁顶层,她指着远处的大阪湾,语气冷得像冰:“这座城,哪里是为了守?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怕他——他想吞朝鲜,想打中国,这座天守阁,就是他野心的幌子。”

晚风忽然大了些,卷着千鹤川子的发梢贴在她脸颊上。她伸手拂开,却不小心碰掉了帆布包里的测绘图,我弯腰去捡,指尖刚好和她的碰到一起——她的手很软,带着点汗的湿意,像怕我松开似的,故意多握了半秒。“曹君,”她忽然轻声说,“你是不是觉得,我把天守阁说得太好?”

我把测绘图递给她,看着远处天守阁的灯光亮起,像颗悬在夜色里的星:“建筑本身没好坏,要看建它的人,想靠它装什么心。”千鹤川子的笑容淡了些,却还是拉着我的手往回走:“明天我带你去内部看,秀吉公的起居室里,还有他当年用的砚台,上面刻着‘天下人’——多有气魄。”

回酒店的路上,夜色渐浓。千鹤川子走在我身边,脚步慢了些,偶尔会抬头看我,眼底的光比白天柔了些:“曹君,你在大阪,是不是有过别的回忆?”我愣了愣,她已经笑着摇头:“随便猜的,你刚才看天守阁时,眼神有点不一样,像想起了什么人。”

我没否认,也没细说。樱井美子的影子和千鹤川子的笑,在夜色里叠在一起——一个看透了天守阁的野心,一个捧着它的“自强”,而我站在中间,看着这座白墙绿瓦的建筑,忽然明白:有些建筑,越是气派,越藏着说不透的心事;就像有些人,越是靠近,越隔着看不见的立场。

回到酒店房间,千鹤川子还在翻测绘图,指尖在天守阁的剖面图上轻轻划着:“你看这里的楼梯,特别陡,秀吉公说‘能爬上来的,才配当我的手下’。是不是很有意思?”我走到窗边,看着夜色里的天守阁,忽然觉得它像个孤独的巨人,攥着满身的锋芒,站在大阪的风里,守着一段说不清的过往。

晨光刚漫过天守阁的绿瓦,千鹤川子就拉着我出了酒店。她穿了件淡蓝色的连衣裙,发间别着朵白色的小雏菊,走在石板路上时,手腕的银铃随着脚步轻响,像在给晨光打节拍。

“曹君,你知道吗?在日本,大家对天守阁的说法可不一样呢。”她忽然停下,转身面对着我,指尖轻轻勾着我的袖口,眼底盛着认真的光,“老一辈人说它是‘镇国之阁’,说秀吉公建它是为了让日本不再打仗;年轻人却觉得它是‘网红打卡地’,只在乎金鯱的拍照角度,连丰臣秀吉是谁都记不清。”

风卷着樱花瓣落在她发间,她抬手拂开,却故意让手背蹭过我的脸颊,带着点痒意:“还有些学者不认同呢——上次在研究室,教授就说,天守阁根本不是‘自强的象征’,是秀吉公‘炫耀权力的玩具’,说他把全日本的能工巧匠都召来大阪,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臣服于他。”

我看着她眼底的犹豫,知道她既认同天守阁的“荣光”,又藏着教授话语带来的困惑。没等我接话,她已经拉着我的手往天守阁走:“不过我觉得,不管别人怎么说,它的建筑本身不会骗人。我们进去看,一层一层走,你肯定会懂它的好。”

天守阁的外围是环形的护城河,石板路沿着河岸蜿蜒。千鹤川子拉着我的手,指尖紧扣着我的掌心,把我的手往她身侧带了带,让我们的肩膀轻轻贴在一起:“你看这护城河的弧度,是按‘圆阵’设计的,敌人从任何方向来,都要绕着河走,我们的武士就能在城墙上射箭——这是秀吉公特意让工匠算过的,说是‘天圆地方’的意思。”

她靠得很近,呼吸轻轻扫过我的耳尖,带着点早餐牛奶的甜香。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护城河的水泛着冷光,倒映着天守阁的影子,像把整座建筑都裹在水里,却少了中式园林“曲水绕屋”的温润——水太急,岸太陡,倒像道冰冷的屏障,把外界全挡在外面。

“从风水上看,‘水主财,亦主和’,”我轻声说,“这护城河太‘刚’,少了点‘藏风聚气’的软,倒像把气都挡在了外面。”

千鹤川子愣了愣,却没松开我的手,反而拉着我往内走:“我们去看石墙!这石墙才厉害呢,每块石头都没粘泥,全靠重量压着,几百年都没塌过。”她指着石墙上的缝隙,脸凑得极近,鼻尖几乎要碰到我的下巴,“你看这石头的排列,是‘乱砌法’,却暗藏规律,敌人想凿墙都找不到着力点——这就是我们日本工匠的‘匠心’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