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 > 第219章 不眠之夜

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 第219章 不眠之夜

作者:台汗国的赵六安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1 00:07:44

后半夜的雨又下了起来,打在老旧的窗台上噼啪作响,像有人用指甲在玻璃上轻轻刮。清禾蜷在我怀里睡得很沉,呼吸均匀得像条刚解冻的小溪,发梢蹭着我的下巴,带着点薄荷沐浴露的凉。我睁着眼睛望着天花板,那些被夜色泡软的记忆突然就从角落里钻了出来,像群没归巢的鸟,在脑子里扑棱棱地飞。

月光从窗帘缝里溜进来,在榻榻米上投下道细长的银带,像谁不小心泼了杯牛奶。我想起樱井美子公寓里的落地窗,也是这样把月光切成碎片,她光着脚踩在那些碎片上,后颈的朱砂痣在光里像颗会跳的火星。第一次在法政大学的茶道课上见她,她穿着深紫色的和服,跪坐在榻榻米上,茶筅在碗里转得像朵盛开的莲,连袖口扫过榻榻米的弧度都透着股精心计算过的优雅。轮到我点茶时,手一抖,抹茶洒在了她的和服下摆上,暗绿色的渍痕像块丑陋的补丁。她没抬头,指尖捏着茶碗的边缘,白得像玉,只淡淡说了句:“曹君的手不太稳。”

后来在银座的酒会上再遇见她,才知道她是樱井集团的继承人,穿一身剪裁利落的黑色西装,袖口露出的百达翡丽比在场所有男人的表都厚重。她端着香槟走过来,指甲涂着接近黑色的红,说:“曹君的茶道没进步,但眼神比上次凶多了。”那天她喝了很多酒,却始终没让酒杯离手,直到把我拽进她公寓的电梯,才突然靠在轿厢壁上笑,说:“我未婚夫送的和服,被你弄脏了,得让你赔。”

她的公寓在港区最高的那栋楼里,落地窗正对着东京塔,晚上亮灯时像根烧红的针。第一次在她那里过夜,她褪下西装时,我看见她后颈那颗朱砂痣,像滴凝固的血。“别想着做我的情人。”她跨坐在我身上,浴袍的腰带松松垮垮挂在肘弯,指尖划过我胸口的疤痕,“樱井家的人,从不做需要费心维护的买卖。”她从不让我吻她的嘴唇,说“那里是用来签合同的”,但喜欢让我咬她的后颈,说“这样能想起小时候在山梨县摘樱桃的疼”。她的身体像块淬了冰的玉,冷得让人发抖,却又烫得让人上瘾,像含着颗裹了糖衣的辣椒。

有次她未婚夫的车停在楼下,黑色的雷克萨斯像头蛰伏的兽。她正趴在我胸口看文件,忽然抬头笑了,往我杯里添了点威士忌:“他来取上周落在这的袖扣,曹君要不要见见?”我刚想说什么,她已经拿起电话,用那种谈判时的冷静语气说:“上来吧,我和曹君在讨论合作。”她未婚夫进门时,西装袖口的金表闪得人眼晕,却笑着跟我递名片,说“美子常提起你”,仿佛我们真的在讨论天气。美子在旁边泡茶,茶筅转得像朵花,说“曹君的‘能力’,比我们公司新来的那个法国人强多了”,语气里的坦荡,像在评价一件新款机器。

她的抽屉里总放着不同尺寸的男士袖扣,从珍珠到黑曜石,排得像珠宝店的柜台,她说“这些是‘用过的工具’”,语气里的冷淡像在说天气。可我在她祖传的《论语》里,发现过我送她的那枚廉价书签,竹制的,上面刻着个歪歪扭扭的“忍”字——那是我刚到东京时,在浅草寺门口的小摊上买的。有次她带着客户去箱根温泉,半夜发来张照片,是落在榻榻米上的那枚书签,配文只有两个字:“想了。”可第二天早上又发来条信息,说“昨晚喝多了”,后面跟着个删除的表情,像在擦掉什么不该留下的痕迹。

清禾在梦里咂了咂嘴,往我怀里钻得更紧,鼻尖蹭着我锁骨的痣,像只找奶吃的小猫。我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想起美良子递名片时的样子,指甲涂着正红色的指甲油,在“市场部经理”几个字上划来划去,像在给文件签字。她在新宿的写字楼里有间靠窗的办公室,百叶窗总调在四十五度角,既能看见楼下的车水马龙,又不会被太阳晒到电脑屏幕。第一次去她公司送资料,她正在给下属开会,语速快得像打机关枪,说“这个季度的业绩必须再提十个点,不然都给我卷铺盖滚蛋”,可转头看见我,突然笑了,说“曹君来得正好,帮我看看这份合同有没有漏洞”,语气里的热络,像在招呼老朋友。

那天晚上她请我去居酒屋,喝到第三杯啤酒时,突然把高跟鞋踢掉,光脚踩在我的椅子上,说“跟那帮蠢货开会,还不如跟曹君喝酒痛快”。她的脚趾涂着和指甲一样的红,在我膝盖上轻轻蹭着,说“我知道有家不错的酒店,离这很近”。她的公寓在写字楼顶层,落地窗外是东京的夜景,像片倒过来的星空,冰箱里塞满了速冻饺子和威士忌,她说“一个人住,方便最重要”。第一次在她那里过夜,她直接把我按在办公桌上,文件夹散落一地,季度报表上印着她的签名——美良子的名字笔画锋利,像把没开刃的刀。“别跟我谈感情。”她解开我领带时,声音里的笑像碎玻璃,“我见过太多男人用感情当幌子骗女人,还不如直接谈价钱实在。”

她的书架上摆着管理学名着,也摆着封面露骨的情爱小说,书签都夹在最热闹的章节。有次我翻开那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发现里面夹着**身房的收据,日期是她奶奶的生日。她说奶奶住在北海道的养老院,得了阿尔茨海默症,总把她认成姑姑。“上周去看她,她拉着我的手说‘美纪啊,你怎么还不嫁人’。”她灌了口威士忌,眼泪突然掉了下来,砸在酒杯里,像滴进水里的墨,“我跟她说‘姑姑早就嫁人了’,她却说‘你不是美纪,你是美良子,你小时候总偷我糖吃’。”那天晚上她没说那些冷笑话,只是抱着我背《般若心经》,背到“色即是空”时,眼泪打在我后背上,烫得像烟头。可第二天在公司电梯里遇见,她只是点头说“曹先生早”,西装裙熨得笔挺,仿佛昨夜的眼泪是场幻觉。

她的电脑里有个加密的Excel表格,密码是她的生日。有次她喝醉了,输错三次密码后突然笑了,说“告诉你个秘密,我其实想去冰岛看极光”。表格最后一行藏着个没加密的单元格,写着“2025年3月17日,带奶奶去冰岛”,后面跟着串数字,是她这个月的业绩奖金。有次我在她抽屉里发现本护照,签证页上只有北海道的入境章,她说“等业绩达标了,就休个长假”,可转身又在加班申请单上签了字,说“这个项目做完,就能多攒点钱”。

雨好像小了点,屋檐的水滴在空调外机上,敲出单调的节拍,像首没谱的歌。清禾翻了个身,手臂搭在我肚子上,像条温暖的蛇,手心贴着我肚脐的位置,那里的皮肤还留着她昨晚用指甲掐出的红痕。我想起在浅草寺遇见雪子的那天,香灰落在她和服的下摆上,像朵烧过的花。她正跪在香炉前许愿,双手合十的样子很虔诚,阳光透过寺庙的飞檐照在她脸上,睫毛上的灰尘都看得清清楚楚。我帮她拍掉和服上的香灰时,她抬头笑了,眼角的细纹里盛着阳光,说“我叫雪子,谢谢你”,声音软得像团棉花。

后来才知道,她是五年前从风俗店退下来的头牌,现在是黑川组老大的情人。黑川每周三来她的公寓,总会带些和服店的新料子,却从不在那里过夜,说“家里的老婆会疑心”。雪子的公寓在浅草寺后面,老式的木结构房子,二楼的佛龛里摆着张黑白照片,是个穿军装的年轻男人。“我爷爷,”她点香时,手腕上的金镯子叮当作响,“当年在中国打仗,回来就疯了,总说看见好多穿白衣服的女人。”黑川派人送和服料子来的那天,她正趴在我背上数后颈的疤痕,说“这里的肉最软,像小时候吃的和果子”,指尖划过的地方,皮肤突然就烫了起来。

她的梳妆台上摆着黑川送的钻石发卡,也摆着支快用完的廉价润唇膏,后者的盖子总拧不紧,像她没关严的心门。有次她在佛龛前烧香,忽然说“以前在店里,客人都爱听我讲佛经”,香灰落在她手背上,她却没像往常那样立刻擦掉,说“有个客人总点我,每次都让我讲《心经》,说听着踏实”。她退出风俗业是因为黑川,他砸了那家店,说“我的女人不能让别人碰”,可雪子说,他只是不想让“头牌”的名号落在别人手里,就像收藏古董的人,见不得宝贝蒙尘。

我在她衣柜最深处发现过件洗得发白的水手服,领口绣着“山梨县立中学”,胸口别着枚生锈的樱花徽章。雪子说那是她十五岁时穿的,说这话时,她正用口红在我胸口画樱花,画到第三朵时,突然把脸埋进我怀里,像只受惊的兔子。“那时候总想着考东京的大学,”她的声音闷在我衬衫里,“可爷爷疯了,妈妈跑了,只能去店里挣钱。”黑川知道我们的事,上周请我喝酒时,塞给我个红包,说“雪子很久没这么开心了”,像在付什么服务费。我把红包扔回去时,他突然笑了,说“曹君是个正经人,可惜在东京,正经人最吃亏”。

月光移到了清禾的脸上,她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影,像幅水墨画。我想起千鹤川子在研究室里的样子,白衬衫的领口系得一丝不苟,拿着《诗经》的手指纤长,像根没蘸墨的笔。她讲“蒹葭苍苍”时,声音轻得像云,说“这里的‘伊人’,可能不是具体的人,是每个人心里的执念”,眼镜片反射着窗外的光,让人看不清眼里的情绪。她的研究室总飘着股淡淡的香香味,书桌上摆着个小小的神龛,里面供奉着太宰治的照片,她说“这个人最懂孤独”。

后来在六本木的风俗店撞见她,才知道她旗袍的后背绣着朵罂粟花,金线在灯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曹教授要‘学术交流’吗?”她端着酒杯走过来,旗袍开叉处露出的小腿上,正别着支银质的书签,上面刻着“关雎”二字,“我给你算会员价,就当探讨《诗经》里的男女之道。”她在风俗店的名字叫“小雅”,价目表上写着“陪聊半小时五千日元,特殊服务另算”,备注里还加了句“可探讨古典文学”。有次她接了个穿和服的老先生,两人坐在包厢里聊了三个小时《源氏物语》,最后老先生笑着说“小雅的学问比早稻田的教授还好”,给了她双倍的钱。

她的研究室抽屉有个暗格,左边放着给学生批改的论文,右边放着风俗店的排班表。有次我看见她在论文上写“此观点深刻,触及人性本质”,转头就在排班表上圈出“议员先生,特殊服务”,笔尖的力度一模一样。她在我公寓过夜时,会把《唐诗选》摊在床头,却用红笔在“春风不度玉门关”下面画波浪线,说“这句适合做服务时的背景音”。她的手机相册里,有给学生上课的照片,也有在风俗店和客人的合影,两种笑容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只是眼底的光不一样——给学生上课时有光,在风俗店时没有。

她发表的那篇《论现代男女关系的异化》,参考文献里列着《源氏物语》,也列着风俗店的价目表。答辩那天,有教授问“您认为这种异化的根源是什么”,她推了推眼镜,说“是人类太怕孤独,又太怕负责”,声音平静得像在念天气预报。台下掌声雷动时,她悄悄摸了摸旗袍领口露出的锁骨,那里有块浅浅的疤痕,像被什么东西咬过。后来我在她的病历本里看到,是去年被个客人用烟烫的,那天她在研究室里把《诗经》翻得哗哗响,说“‘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古人早就把男人看透了”。

清禾的呼吸忽然重了些,大概是梦到了什么好吃的,嘴角微微翘着,像个偷吃到糖的孩子。我轻轻拍着她的背,想起秋叶原的动漫店里,大屏幕上的**笑着说“这是很光荣的工作,能给很多男人带来快乐”,台下的观众举着荧光棒欢呼,像在参加演唱会;想起涩谷的电线杆上,援交广告的学生妹照片被雨水泡得发皱,“清纯可人,价格面议”的字样晕开了,像朵烂掉的花;想起风俗店门口,穿西装的男人正对着广告牌指指点点,上面的女人穿着和服,裙摆开叉到腰际,配文是“体验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一个戴眼镜的男人笑着说“今晚就选她了”,语气像在点外卖。这些画面在脑子里转着,像盘卡壳的录像带,一遍遍地重复。

千鹤川子在论文里写:“当拥抱按分钟计费,亲吻明码标价,人心就成了最没用的附件,比超市里快过期的牛奶还廉价。”可她总在研究室的窗台上摆盆小雏菊,说是“给太干净的理论添点人气”,每天早上都要浇点水,动作轻得像在抚摸什么宝贝。有次我看见她对着小雏菊发呆,说“这花活得真认真,不管有没有人看,都拼命地开”,说完突然笑了,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雪子曾摸着佛龛里的照片说:“人啊,不怕身体冷,就怕心里没个烧着的小火炉。”她说这话时,正往我手心倒烫得冒泡的清酒,要我“暖暖身子”。那天佛龛里的香烧得很旺,烟在她脸上绕来绕去,像层薄薄的纱,她忽然说“曹君身上有火的味道,像爷爷以前烧的炭盆”,说完就红了眼眶。

樱井美子的西装口袋里,总装着块薄荷糖,说是“应付完那些虚伪的笑脸,得让自己清醒点”,可她喂我吃糖时,指尖总故意在我舌尖上多停半秒,薄荷的凉混着她指尖的热,像场小小的爆炸。有次她在酒会上喝醉了,拉着我的手往她办公室跑,说“给你看个宝贝”,打开保险柜时,里面没有珠宝,只有个小小的音乐盒,放的是《樱花谣》,她说“这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眼睛亮得像星星。

美良子的Excel表格最后一行,藏着个没加密的单元格,写着“去冰岛看极光”,后面跟着串日期,是她第一次领薪水的日子。她的办公桌抽屉里,放着本冰岛旅游指南,每页都用荧光笔标出了适合看极光的地点,旁边写着“奶奶喜欢蓝色的光”。有次我问她“为什么非要去冰岛”,她正在敲键盘的手突然停了,说“小时候奶奶给我讲过,看见极光的人,能实现一个愿望”,顿了顿又说,“我想让奶奶记起我。”

窗外的雨停了,天快亮了,远处传来第一班电车的鸣笛声,像声悠长的叹息。清禾在梦里蹭了蹭我的脖子,像只刚睡醒的猫,睫毛扫过我的皮肤,留下细碎的痒。我低头看着她的脸,月光在她睫毛上镀了层银,突然觉得那些在东京夜里遇见的女子,个个都像精心雕琢的瓷器,美得发亮,却在最深处缺了块小小的角——那里本该盛着点烫人的东西,比如牵挂,比如心疼,比如想起一个人时,会忍不住红了的眼眶。她们像东京街头的自动贩卖机,你投币,她们就吐出你想要的东西,高效,精准,却永远不会问你“今天过得好不好”。

清禾忽然睁开眼,迷迷糊糊地问:“怎么不睡?”她的声音带着刚醒的沙哑,像浸在温水里的棉线。

我把她往怀里带了带,吻了吻她的鼻尖,那里的皮肤凉丝丝的:“在想,幸好有你。”

她笑了,往我脖子里钻了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