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我在东瀛打拼的日子 > 第157章 日本人如何看中国

话音未落,美良子踩着细高跟款步返回,真丝衬衫在穿堂风中轻扬,她在我身边落座时带起一缕若有若无的玫瑰香。目光扫过众人紧绷的神色,她歪头轻笑:你们聊得这么投入,在说什么要紧事?

陶先生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几分玩味:方才张公子用在日本的亲身经历,对贵国做了番犀利点评。

美良子指尖轻点茶盏边缘,眼波流转:讨论日本人,却少了日本人参与,这局茶可不算完整。既然被点了名,我倒要听听——她忽然转向张公子,唇角勾起挑衅的弧度,这位对日本文化深有体会的公子,能否把方才的高见再说得透彻些?

张公子扯了扯卫衣上的金属链条,毫不退缩地迎上她的目光:良子小姐,在我认识的日本人里,你算难得清醒的。不过既然话说到这份上——他故意停顿,我刚数落了不少日本人的不是,现在倒想听你坦诚讲讲,在你眼里,中国人究竟是什么样?

美良子指尖绕着栗色卷发,忽然笑出声来,银铃般的声音惊飞了檐下的麻雀:张先生这是将我架在火上烤呢。当着几位中国朋友的面说坏话?她眨了眨杏眼,睫毛在眼下投下蝴蝶翅膀般的阴影,既不礼貌,也不够聪明——不过你若真想听真话......她突然倾身向前,香水气息裹挟着危险的试探,你确定,要听那些藏在鞠躬和敬语背后的真心话?张公子突然倾身向前,潮牌卫衣上的金属链条哗啦作响,他直勾勾盯着美良子:良子小姐,别兜圈子了。我们就想听你作为日本人,痛痛快快批评几句中国人!他故意把二字咬得极重,染着亚麻色的头发随着动作微微晃动,银色耳钉折射出锐利的光。

美良子指尖绕着栗色卷发,红唇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忽然抬眸,杏眼扫过众人紧绷的神色,语气带着三分调侃七分认真,我看你们中国人啊,死爱面子,最怕听到逆耳之言,不是吗?

我下意识点点头,这话虽刺耳,却暗合某种微妙的真相。陈叙白却扶了扶金丝眼镜,从喉咙里溢出一声轻笑,骨节分明的手指仍有条不紊地转动着茶盏,茶汤在金边盏中晃出细碎的涟漪。张公子重重一拍桌子,震得茶盏里的水溅出细小水花,要批评就痛快点,直击要害!

美良子忽然将目光转向我,玫瑰香水的气息混着茶香扑面而来。她挺直脊背,真丝衬衫领口随着动作微微敞开,露出精致的锁骨链:作为一个延续数千年的民族......她顿了顿,眼波流转间透着学者般的冷静,单从生存角度而言,中国人无疑是最成功的。但近代以来,当这个古老王朝陷入衰败周期时,恰好遇上明治维新后崛起的日本......她轻轻叹了口气,不幸的是,弹丸岛国竟妄图鲸吞巨象——这既是中国的劫难,何尝不是日本的悲剧?

竹帘外蝉鸣忽然变得刺耳,她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睫毛在眼下投下蝶翼般的阴影:日本战败是必然结局。可这场战争教会我们什么?她忽然轻笑,声音里带着几分苦涩,日本还是那个危机四伏的岛国,中国......她望向窗外摇曳的竹影,却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了。美良子指尖摩挲着茶盏边缘,忽然轻笑出声:或许正因中国是得天独厚的泱泱大国,造物主才格外垂青这片土地。从黄河流域的星火,到如今雄踞东方的辽阔版图,这片大陆孕育出五十六个民族,在数千年岁月里交融成庞大的中华民族。她望着窗外摇曳的竹影,语气里带着几分学者般的审慎,能让迥异的文化与血脉共生共荣,足见中国文化内核的强大生命力——这才是一个民族得以绵延千年的根本。

她端起茶盏轻抿,蒸汽氤氲间,镜片后的目光愈发沉静:反观日本,不过是茫茫大海中的弹丸岛国。从隋唐时期的遣唐使,到明治维新的全盘西化,我们始终在危机中寻找出路。她忽然放下茶盏,骨节分明的手指在榻榻米上叩出轻响,过度的危机感赋予了我们惊人的生存能力,却也埋下致命的隐患——当近代日本抓住工业化浪潮率先崛起,所谓大东亚共荣圈不过是野心家粉饰殖民野心的遮羞布。

茶室陷入死寂,唯有陈叙白搅动茶汤的声音沙沙作响。美良子垂眸转动着腕间的蛇形金镯,红宝石在阳光下折射出血色的光:战败是日本为狂妄付出的代价,但那场战争中我们掠夺的资源、窃取的技术......她突然抬眼直视我,这些藏在历史褶皱里的真相,远比教科书上的文字更触目惊心。

我盯着她眼底转瞬即逝的复杂神色,脱口而出:你对日本历史的见解,不像是普通日本人哦。

美良子忽然笑了,栗色卷发随着动作轻颤:忘了告诉你,我的祖父是研究中日关系的历史学家。她伸手理了理耳后的碎发,无名指上的钻戒闪过冷光,从小听着他剖析两国百年恩怨长大,有些观点,或许比在座各位都要......她顿了顿,眼波流转间藏着深意,透彻。陈叙白推了推金丝眼镜,目光在美良子脸上停留片刻,缓缓开口:令祖父,松本清彦教授吧。我曾有幸拜读过他关于中日关系和日本历史的见解。他端起茶盏轻抿一口,似在斟酌言辞,他认为,中国恰似一头已然睡醒的雄狮,底蕴深厚且潜力无限。而日本,作为中国的近邻,孤悬海外,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频发的恶劣环境中诞生。

他放下茶盏,骨节分明的手指轻轻叩着桌面:强烈的危机感与与生俱来的卑微感,造就了日本人如今看似彬彬有礼的表象。为了在灾难频仍的环境中生存,他们不得不高度组织起来,集体意识根深蒂固。从当年日本举国上下支持军队侵略别国的场景触目惊心,并且在战争期间日本仍井然有序的运转便能看出,这种集体意识早已深入骨髓。

陈叙白微微皱眉,镜片后的目光透着一丝复杂:然而,这种极端的生存环境,也催生了日本人冷血的一面。在这个民族身上,极端复杂的人性奇妙地交织融合,这或许就是日本的宿命。

他望向窗外逐渐西斜的太阳,语气低沉:尽管二战结束已七十多年,但中日之间的历史恩怨,远未画上句号。”

美良子静静地听着,唇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苦笑:祖父的观点总是如此犀利。他一生都在研究这段复杂的历史,可惜......她轻轻叹了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他的声音,在日本国内也常被淹没在喧嚣中。

陈叙白抬手扶了扶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深邃而沉静,似在透过时光的迷雾审视着日本社会。“从当今日本社会较为自律有序的运转中,便能窥探到其集体无意识的深刻烙印。”他缓缓开口,声音如陈年普洱般醇厚,“这种集体无意识,源于岛国生存环境的极端恶劣。在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频繁侵袭下,日本人自诞生起便深知,唯有紧密团结、高度协作,方能在这危机四伏的世界中求得生存。于是,他们将个人的意志融入集体的洪流,从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到重大社会事件的应对,处处都彰显着这种集体意识的强大力量。”

美良子静静地听着,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待陈叙白说完,她轻轻叹了口气,唇角勾起一抹苦笑:“祖父曾说,日本人的宿命或许早已注定。时至今日,日本看似高度发达,生活水准与文明程度在某些方面似乎超越了中国。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日本却走上了一条歧途。”她顿了顿,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无奈,“日本人选择了一条只有他们自己能走的路。我虽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却并不喜欢它。表面上看,日本社会给予了人们极大的自由,可实际上,许多本该是社会基石的东西正在悄然崩塌。”

这时,张公子忍不住插嘴:“这不就是个衣冠禽兽的社会!”此言一出,众人不禁愕然。美良子却只是微微一笑,目光平静地看着张公子:“张先生,你的话或许源于自身的感受,但这仅仅代表了日本的一个侧面。”她顿了顿,继续说道,“相比之下,不少中国人似乎缺乏危机意识。中国地大物博,恰似一个得天独厚的富家子,在漫长的岁月中,未曾深切体会到生存的危机,因而不太懂得珍惜。而日本,恶劣的生存环境造就了国民谦卑甚至卑微的心理,也让他们时刻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意识。”

她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二战期间,日本给中国带来了难以磨灭的灾难,得罪了中华民族。从那一刻起,日本人便走上了一条没有退路的歧途。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陈叙白缓缓点头,神情凝重:“中日之间的恩怨,关键在于日本。日本若不能正确对待历史,不能深刻反思自己的过错,那么中国人心中的积怨终有一天会如火山般爆发。这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不知何时会被点燃。”陶先生静静听完众人的议论,微微皱眉,缓缓开口:“我也查阅过一些资料,知晓当年日本自岛国出发,登陆欧亚大陆,公然以全民之力支持军队海外行劫掠之事,宛如海盗。他们掳掠的大量物资财富,着实为二战后日本的经济恢复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日本人尝到了侵略别国的巨大甜头,这才将那些战犯奉若神明般供奉,这或许是深藏在每个日本人心中心照不宣的想法。美良子小姐,你是否也是其中一员呢?”

美良子闻言,微微叹息,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祖辈们所做之事,的确如此。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要去拜祭靖国神社,这仿佛是一种不由自主、约定俗成的传统,我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然而,长大后接触到更多的历史资料,尤其是在祖父的影响下,我深知日本祖先选择这条道路,虽有不得已的客观条件,但所作所为实在有悖文明社会应有的模样。即便如此,日本还是得以发展、生存,从某种角度而言,侵略为这个国家奠定了发展根基。所以,身为战后出生的日本人,他们似乎没有理由不去祭拜所谓的‘祖先’,尽管在外界看来,那些人不过是强盗罢了。我,也只是众多日本人中的一个,这,正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啊。”

陈叙白轻轻点头,神情凝重:“所以,此前日本政府既未公开道歉,也未表示忏悔,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这个民族的一种态度。”

这时,一旁的中国留学生突然插话,神情严肃:“日本这个民族在侵略历史上获利颇丰。据权威研究,二战期间及战后,日本从亚太地区诸多国家进行了疯狂掠夺。仅在中国,就掳掠了约2.6亿两白银的金银货币,折合成当时的美元高达约1000亿美元,还有数量难以估量的文物,如书画、青铜器等超1000万件,矿产资源更是不计其数,煤炭约6.4亿吨、稀土约2亿吨等,这些资源为其战后工业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在东南亚地区,日本从马来西亚、印尼等地掠夺了大量的橡胶、锡矿等战略物资,价值约500亿美元。从朝鲜半岛掠夺了大量的劳动力和粮食资源,仅强制征用的劳工就达数十万之多,粮食掠夺数量高达数百万吨。这些财富和资源为日本战后的经济复苏和腾飞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美良子听后,微微颔首,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自小,我便同众人一样去祭拜靖国神社,这仿佛是整个民族的一种无意识行为。在那样的环境中成长,很多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陈叙白面色凝重,缓缓补充道:“的确,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其潜藏在心底的野心可谓与生俱来。这种野心自明治维新后便不断膨胀,妄图称霸亚洲乃至世界。尽管在二战后受到国际社会的打压,军事力量被限制,但军国主义的邪念从未根除。靖国神社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这便是其野心与错误历史观的体现。也正因如此,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对日本保持着高度警惕。这一点,中国人务必要清晰认识到,不能对日本的军国主义死灰复燃掉以轻心。”

美良子忽然歪头轻笑,指尖绕着栗色卷发,眼神里闪过一丝狡黠:“你们说了这么多日本的‘坏话’,难道不想听听我作为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真实评价?”她顿了顿,放下茶盏,挺直脊背,真丝衬衫下的蕾丝吊带若隐若现,“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有些话或许刺耳,但都是日本社会里真实存在的声音。”

“在很多日本人眼里,中国人是矛盾的。”她指尖轻点桌面,语气逐渐变得尖锐,“一方面,你们有五千年文明,诗词书画、茶道武术,这些文化瑰宝让我们打心底佩服;可另一方面,部分中国人在国际上的行为,又让我们困惑——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手丢弃垃圾、不遵守排队秩序……这些刻板印象就像顽固的污渍,很难被抹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