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丐帮神丐 > 第18章 别襄阳,风沙路,漠北第一关

晨光刚把襄阳城的城楼染成浅金色,我就站在北门外的老槐树下,看着身后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卖豆浆的小摊冒着热气,挑着担子的货郎摇着拨浪鼓,几个丐帮弟子正帮着流民搬柴火——这安稳的模样,让我心里既踏实又沉甸甸的。毕竟此去漠北,能不能回来还两说,可要是不把传功钵的线索找回来,这襄阳的安稳,怕是也守不了多久。

“林长老,都准备好了!” 张猛扛着个大布包跑过来,布包里塞着换好的西域毛皮,压得他肩膀都往下沉了些,“马舵主派来的向导也到了,就在那边等着呢。”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一个穿着羊皮袄、留着络腮胡的汉子正牵着两匹骆驼站在路边,手里还拿着个羊皮卷,应该是漠北的地图。苏晴和陈默也跟着走了过来,苏晴把一个绣着峨眉派徽记的药囊塞进我手里:“这里面是止血散和解毒丸,漠北毒虫多,要是被咬了,记得先敷药。” 陈默则递过来一个水囊:“这是用西域的草药泡的水,能解渴还能防中暑,路上记得常喝。”

我把东西一一收好,拍了拍他们的肩膀:“都放心,咱们又不是第一次出门了。走吧,别让向导等急了。”

跟向导汇合后,他自称老哈,是土生土长的西域人,跑过十几次漠北商路,对哪里有水源、哪里有蒙古巡逻兵都门清。他展开羊皮卷,用手指着上面的路线:“从敦煌出发,先往西北走,过了黑风口,再走三天就能到漠北的边缘城镇——黑沙镇。那地方是蒙古人设的关卡,进出都要检查通关文牒,咱们得小心点。”

我点点头,让陈默把通关文牒拿出来给老哈看:“这些通关文牒都是假的,你看看能不能蒙混过关?要是有问题,咱们提前想办法。” 老哈接过通关文牒,仔细看了看上面的印鉴,又用手指摸了摸纸的质地,笑着说:“放心,这文牒做得跟真的一样,蒙古兵眼神糙,肯定看不出来。就是到了黑沙镇,别跟当地的牧民起冲突,那些人都被蒙古人管得严,脾气暴得很。”

一行人牵着骆驼往西北走,敦煌的戈壁滩一眼望不到头,太阳越升越高,晒得沙子都发烫,脚踩在上面,鞋底都快被烤化了。李娟走在最前面,时不时蹲下来看看地上的脚印,转头对我们说:“前面有人走过的痕迹,看脚印的深浅,应该是昨天刚过的商队。”

陈默立刻警觉起来:“会不会是蒙古人的探子?”

老哈摇了摇头:“应该是正经商队,蒙古探子不会留下这么明显的脚印。不过咱们还是得加快速度,要是遇到商队,跟他们搭个伴走,也能安全点。”

走了大概两个时辰,远处果然出现了一队商队的影子,大概有十几个人,牵着十几匹骆驼,正慢悠悠地往前走。老哈挥了挥手,带着我们追了上去,跟商队的首领打了个招呼。那首领是个圆脸的汉人,自称王掌柜,是做茶叶生意的,要去黑沙镇跟蒙古人换毛皮。

“这位兄弟看着面生啊,也是去漠北做生意的?” 王掌柜上下打量着我们,目光在张猛扛着的布包上停了停。

我赶紧笑着说:“是啊,我们是第一次去漠北,想卖点丝绸和毛皮,赚点小钱。多亏了老哈向导带路,不然我们连方向都摸不准。” 说着,我从布包里拿出一小块丝绸递给他,“王掌柜要是不嫌弃,拿着当个念想。”

王掌柜接过丝绸,摸了摸质地,眼睛一亮:“好东西啊!你们这丝绸,在漠北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要是不介意,咱们一起走,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跟商队搭伴后,行程明显轻松了些。白天大家一起赶路,晚上就围着篝火搭帐篷,王掌柜还跟我们讲了不少漠北的事——比如黑沙镇的守将是个叫巴图的蒙古人,贪得无厌,每次过关卡都要收不少好处;又比如漠北的狼群多,晚上不能离帐篷太远,不然容易被狼群盯上。

我一边听一边记在心里,还让陈默把这些信息都整理下来,万一遇到突发情况,也好有个应对。苏晴则跟商队里的厨娘学了怎么用漠北的野菜做饭,还学了几句简单的蒙古语,说是到了黑沙镇可能用得上。

走了大概五天,远远地就看到了黑风口。那地方两边是陡峭的山崖,中间只有一条窄窄的路,风从山崖间灌进来,呜呜地响,把沙子吹得漫天飞舞,连眼睛都睁不开。老哈让我们把骆驼牵到山崖下面躲着,自己则先去前面探路。

“这黑风口是去黑沙镇的必经之路,以前常有马贼出没,不过现在被蒙古人管起来了,马贼倒是少了,就是巡逻兵多了。” 王掌柜裹紧了身上的羊皮袄,“咱们等老哈回来,要是安全,再赶紧过去,这地方风太大,待久了容易着凉。”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老哈才跑回来,脸上沾了不少沙子:“前面没巡逻兵,不过地上有马蹄印,应该是刚过去没多久。咱们赶紧走,别等他们折回来。”

我们赶紧牵着骆驼往黑风口里走,风刮得人耳朵生疼,说话都得靠喊。张猛走在最后面,负责照看骆驼,突然他大喊一声:“不好!骆驼受惊了!” 我回头一看,只见最边上的那匹骆驼突然扬起前蹄,嘶叫着往山崖边跑,身上的布包都掉在了地上。

“快拉住它!” 我赶紧跑过去,伸手去抓骆驼的缰绳,可骆驼跑得太快,我不仅没抓住,还被它带得往前踉跄了几步。苏晴见状,立刻拔出剑,用剑鞘轻轻打了一下骆驼的屁股,又用蒙古语说了几句安抚的话——没想到那骆驼还真就安静下来了,乖乖地站在原地不动了。

“还好苏姑娘懂蒙古语,不然这骆驼要是跑了,咱们的货就全没了。” 王掌柜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漠北的牲口就是野,稍微有点动静就受惊。”

苏晴把剑收起来,笑着说:“也是跟厨娘学的,没想到还真用上了。咱们赶紧把货装回骆驼身上,早点离开这里。”

装好货后,我们加快脚步走出了黑风口。刚走没多远,就听到身后传来马蹄声,老哈脸色一变:“不好,蒙古巡逻兵来了!赶紧把骆驼牵到路边的草丛里躲着,别让他们看到。”

我们赶紧把骆驼牵到草丛里,自己也趴在地上,只露出一点缝隙往外看。只见十几个蒙古兵骑着马,手里拿着弯刀,正沿着路往前跑,嘴里还喊着什么。老哈压低声音说:“他们在找逃跑的奴隶,应该不是冲咱们来的。”

等蒙古兵走远了,我们才从草丛里爬出来,拍了拍身上的沙子。张猛喘着粗气说:“刚才吓死我了,还以为要跟他们打起来呢。” 陈默则皱着眉头说:“看来漠北的管控比咱们想的还严,以后得更小心才行。”

又走了三天,终于看到了黑沙镇的影子。那镇子围着一圈土墙,墙上插着蒙古人的旗帜,城门口站着几个蒙古兵,正检查进出的人。老哈让我们把通关文牒拿在手里,又叮嘱道:“等会儿到了城门口,别说话,我来跟他们交涉。要是他们要好处,就给他们点丝绸,别跟他们硬刚。”

走到城门口,一个满脸横肉的蒙古兵拦住了我们,用生硬的汉语说:“通关文牒!拿出来看看!” 老哈赶紧把通关文牒递过去,那蒙古兵翻来覆去看了半天,又用眼睛扫了扫我们的骆驼,说:“你们是做什么的?带这么多货,是不是要走私?”

老哈赶紧陪笑着说:“大人说笑了,我们就是小本生意,带点丝绸和毛皮,想在黑沙镇换点粮食。您要是不嫌弃,这匹丝绸就送给您了。” 说着,他从布包里拿出一匹红色的丝绸递过去。那蒙古兵眼睛一亮,接过丝绸摸了摸,脸上的横肉也松了些:“行吧,进去吧!记住,在镇上别惹事,不然别怪我们不客气!”

进了黑沙镇,里面比我想象的要热闹。街道两旁都是土坯房,有的是商铺,有的是客栈,还有不少牧民牵着牛羊在路边叫卖。不过街上随处可见蒙古兵,有的在巡逻,有的在酒馆里喝酒,眼神里满是警惕。

王掌柜带着我们找到一家叫“风沙客栈”的地方,说是他每次来黑沙镇都住在这里,老板是个汉人,比较靠谱。客栈老板姓刘,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看到我们进来,赶紧迎上来:“王掌柜,又来做生意啦?这几位是?”

“都是朋友,第一次来漠北,想在你这儿住几天,顺便打听点行情。” 王掌柜拍了拍刘老板的肩膀,“给我们准备几间干净的房间,再弄点吃的,路上可把我们饿坏了。”

刘老板点点头,领着我们上了二楼,把房间安排好后,又端来几碗羊肉汤和馕饼:“这漠北没什么好吃的,就这羊肉汤还暖和点,你们先垫垫肚子。对了,最近镇上不太平,蒙古人查得严,晚上别出去乱逛,尤其是别靠近镇东头的军营,那地方是蒙古人的禁地,进去了就别想出来。”

我喝了口羊肉汤,暖乎乎的,顺着他的话问:“刘老板,最近镇上有没有什么新鲜事?比如蒙古人在找什么东西,或者来了什么大人物?”

刘老板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说:“别提了,最近蒙古人到处找一个青铜钵,说是很重要的东西,还说谁要是能找到,赏一百两黄金。前两天还有几个幽冥教的人来镇上,跟蒙古兵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密谋什么。你们要是做生意,就好好做生意,别掺和这些事,免得惹祸上身。”

我心里一动,看来蒙古人找传功钵的事,连黑沙镇都知道了,还有幽冥教的人掺和进来,这漠北之行,怕是比我想的还要凶险。我跟陈默对视了一眼,他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悄悄从怀里拿出个小本子,把刘老板说的话记了下来。

吃过饭后,我让大家在客栈里休息,自己则跟苏晴、陈默悄悄溜了出去,想打探一下蒙古军营的情况。镇东头的军营围着一圈铁丝网,门口站着十几个蒙古兵,手里拿着弓箭,戒备森严。军营里还能看到几座帐篷,其中一座帐篷特别大,上面插着黑色的旗帜,应该是巴图的中军帐。

“看来那巴图应该知道不少关于传功钵的事,要是能混进军营,说不定能找到些线索。” 陈默趴在墙角,用手指着中军帐,“不过军营防守太严,硬闯肯定不行,得想个办法。”

苏晴则注意到军营门口有几个蒙古兵在搬运粮草,小声说:“要不咱们伪装成送粮草的,混进去?不过得有蒙古人的衣服和腰牌才行。”

我摇摇头:“太冒险了,咱们没有腰牌,一进去就会被发现。不如先回客栈,跟老哈商量商量,他跑过这么多次漠北,说不定有办法。”

刚要转身往回走,突然听到身后传来脚步声,一个蒙古兵用汉语喊道:“你们是什么人?在这里鬼鬼祟祟的干什么?” 我心里一紧,赶紧转过身,笑着说:“我们是来做生意的,迷路了,想问问路。”

那蒙古兵上下打量着我们,眼神里满是怀疑:“做生意的?迷路能迷到军营门口来?我看你们是奸细!跟我走一趟!” 说着,他就伸手来抓我的胳膊。

陈默赶紧上前一步,挡在我面前:“这位大人,误会了,我们真的是来做生意的,要是不信,可以跟我们回客栈看看通关文牒。” 那蒙古兵根本不听,拔出弯刀就要砍过来,苏晴立刻拔出剑,挡在陈默面前,双方剑拔弩张,眼看就要打起来。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锦袍的汉人突然走了过来,对着蒙古兵说了几句蒙古语,那蒙古兵的脸色立刻变了,赶紧收起弯刀,低着头退到了一边。那汉人转过身,对着我们抱了抱拳:“几位是从南宋来的吧?在下是巴图将军的幕僚,姓赵。刚才多有得罪,还请海涵。”

我心里纳闷,这赵幕僚怎么知道我们是从南宋来的?不过眼下不是追问的时候,我赶紧回了个礼:“赵先生客气了,我们确实是来做生意的,不小心迷路到了这里,还望赵先生不要见怪。”

赵幕僚笑了笑:“实不相瞒,我早就注意到你们了。你们的通关文牒虽然做得像真的,但上面的印鉴还是有点问题,一看就是南宋那边仿造的。不过你们放心,我对蒙古人也没什么好感,要是你们有什么事,或许我能帮上忙。”

我心里一动,看来这赵幕僚是个可争取的人。我压低声音说:“赵先生,我们确实是为了一件东西来漠北的——一个青铜钵。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

赵幕僚的脸色变了变,赶紧拉着我们躲到墙角:“你们怎么敢找那个青铜钵?巴图将军最近正到处找它,还说谁要是敢跟蒙古人抢,就满门抄斩。不过我倒是知道一点线索,那青铜钵的最后一条线索,应该在蒙古王庭的祭天殿里,而且窝阔台大汗已经派人去准备‘夺钵仪式’了,要是你们再不去,就来不及了。”

“夺钵仪式?” 我赶紧追问,“那仪式什么时候举行?王庭里的防守严不严?”

赵幕僚想了想:“仪式应该在半个月后举行,王庭里的防守肯定严,还有幽冥教的人帮忙守卫。不过我有个朋友在王庭里当差,或许能帮你们混进去。你们要是信得过我,明天一早来客栈找我,我给你们安排。”

我跟苏晴、陈默对视了一眼,觉得这赵幕僚虽然来历不明,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我点点头:“好,我们信得过赵先生。明天一早,我们在客栈等你。”

跟赵幕僚告别后,我们赶紧回了客栈。一进房间,陈默就皱着眉头说:“这赵幕僚会不会是蒙古人的圈套?万一他明天带我们去的是陷阱,怎么办?”

苏晴也点点头:“确实有点可疑,他怎么会这么轻易就帮我们?而且还知道这么多关于传功钵的事。”

我坐在椅子上,想了想:“不管是不是圈套,咱们都得去试试。毕竟现在只有他能帮我们混进王庭,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传功钵的线索就彻底没希望了。明天去的时候,咱们多带点暗器,要是遇到危险,也好有个应对。”

第二天一早,赵幕僚果然准时来客栈找我们。他带来了三套蒙古兵的衣服和腰牌,递给我们:“这是我朋友从王庭里拿来的,你们穿上这个,假装是我的随从,跟着我去王庭。路上要是遇到巡逻兵,别说话,我来应付。”

我们赶紧换上蒙古兵的衣服,跟着赵幕僚往镇外走。刚出黑沙镇,就遇到了一队蒙古巡逻兵,为首的蒙古兵看到我们,用蒙古语问赵幕僚:“这几个人是谁?怎么没见过?”

赵幕僚笑着说:“他们是我新招的随从,去王庭给巴图将军送文件的。怎么,你还信不过我?” 那蒙古兵笑了笑,没再多问,就让我们过去了。

走了大概半天,远处就看到了蒙古王庭的影子。王庭建在一片草原上,周围围着一圈木栅栏,栅栏外有蒙古兵巡逻,栅栏内有几十座帐篷,其中一座金色的帐篷特别显眼,应该就是窝阔台的中军帐。祭天殿则在王庭的最里面,是一座用石头砌成的建筑,看起来很宏伟。

赵幕僚把我们带到王庭外的一处帐篷里,对我们说:“我朋友就在里面,你们进去跟他商量怎么混进祭天殿。我得先去给巴图将军送文件,晚点再来找你们。” 说着,他就转身走了。

我们走进帐篷,只见一个穿着蒙古兵服饰的汉人正坐在里面喝酒,看到我们进来,赶紧站起来:“你们就是赵先生说的朋友吧?我叫李忠,以前也是南宋人,后来被蒙古人抓来当差的。你们放心,我早就想找机会报仇了,只要能帮你们拿到青铜钵的线索,就算是死,我也愿意。”

我心里一阵感动,赶紧说:“李大哥,多谢你愿意帮我们。不知道祭天殿里的情况怎么样?咱们怎么才能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