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丐帮神丐 > 第9章 防御手册里的抗蒙伏笔

丐帮神丐 第9章 防御手册里的抗蒙伏笔

作者:爱吃馋嘴蛙的郑辉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23:53:33

我蹲在襄阳城墙上,指尖划过砖石上的裂痕——这是上个月蒙古军攻城时留下的痕迹,深约半指,边缘还沾着些许焦黑,像是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风裹着沙尘吹过来,迷得人眼睛发疼,远处的农田里,几个流民正弯腰开垦荒地,锄头起落间,扬起的黄土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越哥,曹将军派人来催了,问防御手册什么时候能送过去。”陈默从城墙下跑上来,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额头上满是汗珠,“他说边境几个城池的守将都等着看,想照着咱们襄阳的法子加固防御。”

我接过纸条,上面的字迹潦草却有力,是曹友闻将军的亲兵写的,末尾还画了个加急的记号。我把纸条揣进怀里,拍了拍陈默的肩膀:“别急,最后几页关于‘回回炮防御’的内容我还没改完,等今晚核对完,明天一早就送过去。对了,苏晴那边怎么样了?流民安置点的防疫措施都落实了吗?”

“落实了!”陈默眼睛一亮,话匣子瞬间打开,“苏晴姐带着峨眉弟子教流民煮开水,还在安置点周围挖了排水沟,昨天我去看的时候,连小孩都知道饭前要洗手。还有你说的那个‘隔离棚’,也搭好了,有两个发烧的流民已经搬进去了,郎中说恢复得不错。”

我点点头,心里松了口气。襄阳保卫战结束后,城里涌进了近千名流民,要是防疫不到位,很容易引发瘟疫,到时候比蒙古军攻城还麻烦。还好苏晴细心,把现代卫生知识落实得很到位,没出什么乱子。

“走,先回传功堂,把手册剩下的内容弄完。”我拍了拍膝盖上的尘土,和陈默一起下了城墙。传功堂里还亮着灯,桌上堆着厚厚的竹简和纸张,都是我这段时间整理的防御笔记——有丐帮弟子在巷战中总结的陷阱布置方法,有宋军士兵记录的城墙防守技巧,还有我根据现代军事知识补充的“应急修补”“水源保护”等内容。

我坐在木桌前,摊开最后几页纸,拿起毛笔,开始修改“回回炮防御”的内容。上次蒙古军用回回炮攻城时,襄阳城墙差点被轰塌,后来还是靠丐帮弟子用沙袋和木材临时加固,才守住了城门。这次我把“多层缓冲带”的设计写了进去——在城墙外挖三道壕沟,第一道放尖木,第二道填沙土,第三道埋火药桶,要是蒙古军再用回回炮,缓冲带能削弱炮弹的冲击力,减少城墙损伤。

“越哥,你这法子能行吗?”陈默凑过来看,指着“火药桶”的部分,“要是火药桶被炮弹引爆了,会不会伤到咱们自己人?”

“放心,我算过了。”我笑着解释,“火药桶埋在地下三尺深,上面盖着木板和沙土,只有炮弹直接命中才会引爆,而且爆炸范围只在壕沟里,伤不到城墙上的人。再说了,咱们还能在壕沟里插些旗帜,误导蒙古军瞄准,让他们打不准城墙。”

陈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拿起桌上的一块木牌,上面刻着“襄阳防御手册(初稿)”几个字,是他昨天特意找王木匠做的。“越哥,等手册定稿了,咱们是不是要多抄几份,分给其他分舵?”

“当然要分。”我放下毛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不光是丐帮分舵,还要给全真教、昆仑派送几份。下次蒙古军再攻城,说不定就轮到他们守城门了,多一份防御经验,就能多一分胜算。”

正说着,门外传来脚步声,苏晴提着一个布包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些许疲惫,却依旧精神饱满。“你们还在忙呢?我带了些流民做的麦饼,趁热吃。”她把布包放在桌上,拿出几块热乎乎的麦饼,分给我和陈默。

麦饼虽然粗糙,却带着淡淡的麦香,我咬了一口,感觉浑身的疲惫都消散了不少。“苏晴,辛苦你了。”我看着她,“安置点的事情太多,要是忙不过来,就从丐帮弟子里调些人过去帮忙。”

“不用,我能应付。”苏晴摆摆手,拿起桌上的防御手册,翻了几页,眼神渐渐变得严肃,“你这手册写得很详细,特别是‘情报传递’这部分,用暗号和密码传递消息,能避免被蒙古军截获,很实用。对了,我今天在安置点遇到几个从蒙古那边逃过来的流民,他们说蒙古军最近在漠北训练新的骑兵,好像还在造更大的回回炮。”

我心里一沉,放下手里的麦饼:“他们有没有说蒙古军什么时候会再南下?”

“没说具体时间,但听他们的语气,应该不会太久。”苏晴皱了皱眉,“而且他们还说,蒙古大汗窝阔台在找一个‘能控制丐帮’的宝贝,我猜就是传功钵。你之前发现的密信里说线索在漠北,咱们得尽快想办法,不能让蒙古人先找到。”

“我知道。”我掏出青铜丐钵,放在桌上,钵身符文在灯光下泛着微光,“耶律帮主已经同意我去漠北了,等把防御手册交给曹将军,再安排好丐帮和流民安置点的事情,咱们就出发。对了,我还从总舵挑了十个顶尖高手,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弟子,到时候一起去漠北,安全能多一分保障。”

苏晴点点头,拿起青铜丐钵,轻轻抚摸着钵身的符文:“这钵子跟着你也有段时间了,每次遇到危险都能帮上忙,这次去漠北,说不定还能解锁新技能。对了,你之前说这钵子需要‘三魂石’才能完全激活,现在只找到了‘山魂石’,剩下的‘魂晶’在漠北,要是能找到,说不定就能知道穿越的真相了。”

我心里一动,穿越到南宋这么久,我一直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青铜丐钵又为什么会选中我。要是能找到魂晶,激活传功钵的终极技能,说不定就能解开这些谜团。但现在最重要的还是阻止蒙古人夺取传功钵,要是让他们得手,后果不堪设想。

“先不想这些了,等去了漠北再说。”我把青铜丐钵收起来,拿起防御手册,“苏晴,你帮我看看这几页,有没有哪里写得不清楚,要是有,我今晚就改。”

苏晴接过手册,认真地看了起来,时不时地提出几个问题——比如“火油箭的制作方法能不能再详细点”“巷战中的信号传递怎么统一”,我都一一记下来,当场修改。陈默在一旁帮忙磨墨,偶尔也插一嘴,说些丐帮弟子在实战中总结的小技巧,比如“在陷阱上撒些草屑,不容易被发现”“用破碗当警报器,一摔就响”。

不知不觉,窗外的天已经亮了,我伸了个懒腰,看着修改好的防御手册,心里满是成就感。手册总共分为“城墙防御”“巷战技巧”“情报传递”“防疫措施”“应急修补”五个部分,整整三十页,都是我和丐帮、宋军弟子一点一点总结出来的经验,要是能在边境城池推广,一定能大大提升南宋的防御能力。

“走,去给曹将军送手册。”我把手册卷起来,用麻绳捆好,和苏晴、陈默一起出了传功堂。清晨的襄阳城很安静,只有早点铺子传来的叫卖声和流民开垦荒地的锄头声,偶尔能看到几个丐帮弟子在街头巡防,看到我们,都热情地打招呼。

到了曹友闻的军营,亲兵很快就把我们领进了营帐。曹将军正在看地图,看到我们来了,连忙放下手里的马鞭,笑着迎上来:“林长老,你可算来了!我这都等得快把军营的门槛踏破了。”

我把防御手册递给他:“曹将军久等了,这是修改好的防御手册,您先看看,要是有哪里需要调整,我再改。”

曹将军接过手册,迫不及待地翻开,一边看一边点头,嘴里不停地说:“好!好!‘多层缓冲带’这个设计好,能有效防御回回炮;还有这个‘隔离棚’,防疫措施也考虑到了,想得真周全!林长老,你这手册简直是及时雨啊,我这就让人抄几十份,分发给边境的各个城池,让他们尽快落实。”

“曹将军过奖了。”我笑着说,“这手册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丐帮弟子和宋军士兵共同总结的经验,能帮上忙就好。对了,曹将军,我听说蒙古军在漠北训练新的骑兵,还在造更大的回回炮,您这边有没有收到相关的情报?”

曹将军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皱起眉头:“我也收到了一些零星的情报,但都不详细。蒙古人这次动静不小,怕是真的在准备大举南侵。不过你放心,有你这防御手册,再加上咱们丐帮和宋军的配合,就算蒙古军来了,咱们也能守住襄阳。”

“话是这么说,但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我说道,“我打算近期去一趟漠北,寻找传功钵的最后一条线索,顺便打探一下蒙古军的动向。要是能摸清他们的计划,咱们就能提前做好准备。”

曹将军愣了一下,随即点头:“也好,漠北那边确实需要有人去打探情报。不过漠北凶险,你一定要注意安全,要是遇到危险,随时派人跟我联络,我会想办法支援你。对了,我给你准备了一些干粮和伤药,还有通关文牒,你去漠北的时候用得上。”

我谢过曹将军,接过他递过来的包裹,里面装着压缩饼干(曹将军从西域商人手里买的)、金疮药,还有几份盖着宋军大印的通关文牒,有了这些东西,去漠北能方便不少。

从军营出来,我和苏晴、陈默一起回到丐帮总部,把去漠北的事情跟耶律帮主说了一遍。耶律帮主已经安排好了丐帮的事务,任命赵老栓暂时负责襄阳总部的日常管理,让情报堂的李锐协助苏晴处理流民安置点的事情,还特意从总舵仓库里调拨了五百两银子,作为我们去漠北的盘缠。

“林越,你们这次去漠北,一定要小心。”耶律帮主拍着我的肩膀,眼神里满是担忧,“蒙古王庭戒备森严,还有幽冥教的残余势力帮忙守卫,你们千万不要硬碰硬,要是实在找不到线索,就先回来,咱们再从长计议。”

“帮主放心,我知道轻重。”我郑重地点点头,“我会带着苏晴和陈默,还有十个高手,伪装成西域商人,悄悄潜入漠北,尽量不暴露身份。等找到魂晶,拿到传功钵的线索,我们就立刻回来。”

耶律帮主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封密信,递给我:“这是我写给西夏一品堂堂主的信,你去漠北的时候会经过西夏,要是遇到麻烦,可以拿着这封信去找他,他会帮你们的。之前你在西夏帮过他们,他们欠咱们丐帮一个人情。”

我接过密信,小心地收起来,心里一阵感动。耶律帮主考虑得太周全了,有了这封密信,我们在西夏就能多一个帮手,去漠北的把握又大了不少。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苏晴、陈默一起做着去漠北的准备。苏晴把峨眉派的事务交给了师妹,还带了几套轻便的剑法秘籍,说在漠北遇到蒙古高手时能用得上;陈默从情报堂调了漠北的地图,还学了几句蒙古语,方便到时候跟当地人交流;我则把防御手册的副本交给了赵老栓和李锐,叮嘱他们一定要把手册里的内容落实到位,特别是“回回炮防御”和“防疫措施”,不能出任何差错。

出发前一天,我去了流民安置点。流民们已经开垦出了几十亩荒地,种上了曹将军调拨的冬小麦种子,安置点周围的排水沟和隔离棚也都搭建完毕,几个小孩正在空地上跟着丐帮弟子学功夫,笑声传遍了整个安置点。

“林长老,您来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拄着拐杖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几个热乎乎的鸡蛋,“这是我家孙子攒下来的鸡蛋,您拿着路上吃,谢谢您给我们找了这么好的地方,还教我们种庄稼。”

我接过布包,心里暖暖的,眼眶有些发热:“老婆婆,不用这么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们好好种庄稼,等明年丰收了,日子就好过了。我要去北方一趟,等我回来,再来看你们。”

“好!好!”老婆婆笑着点头,“林长老,您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我们等着您回来!”

周围的流民也围了过来,有的给我塞干粮,有的给我送草药,还有的拉着我的手,不停地叮嘱我要保重身体。看着他们真诚的眼神,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从漠北平安回来,继续守护襄阳,守护这些善良的百姓。

回到传功堂,我把流民送的东西收拾好,放进包裹里,然后拿出青铜丐钵,轻轻抚摸着钵身。钵身符文泛着柔和的光芒,像是在为我送行。我知道,去漠北的路上肯定会遇到很多危险,但只要有青铜丐钵在,有苏晴和陈默在,有丐帮弟子和百姓的支持,我一定能完成任务,把魂晶带回来,阻止蒙古人的阴谋。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我和苏晴、陈默,还有十个丐帮高手,就骑着马,背着行李,悄悄离开了襄阳城。耶律帮主和赵老栓在城门口送我们,直到我们的身影消失在远方,才转身回去。

出了襄阳城,眼前的景色渐渐变了。路边的树木越来越少,土地也变得贫瘠起来,偶尔能看到几户人家,也是土坯房,看起来很简陋。陈默骑着马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地图,时不时地停下来,观察地上的脚印和痕迹,确保我们走的路是对的。

“越哥,咱们接下来要先去西夏兴庆府,跟一品堂的人联络,然后再从西夏进入漠北。”陈默指着地图说,“从这里到兴庆府,大概需要十天的路程,路上可能会遇到蒙古游骑,咱们得小心点,尽量绕着他们走。”

“好,听你的。”我点点头,看了一眼身边的苏晴,她正警惕地看着四周,手里握着剑柄,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十个丐帮高手跟在我们身后,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弟子,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满是坚定,一看就知道是可靠的帮手。

我们骑着马,在土路上慢慢前行。风裹着沙尘吹过来,打在脸上生疼,嘴里也满是沙土的味道。但没有人抱怨,大家都知道,这次去漠北的任务有多重要,只要能找到魂晶,阻止蒙古人夺取传功钵,再苦再累也值得。

走了大概三天,我们来到了一个小镇。这个小镇很偏僻,只有几十户人家,大多是靠放牧为生的牧民。我们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来,打算在这里休息一晚,明天再继续赶路。客栈的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脸上满是皱纹,看起来很和蔼。他看到我们是西域商人打扮,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还给我们端来了奶茶和羊肉。

“几位客官,你们从西域来,要去漠北做生意吗?”老板一边给我们倒奶茶,一边问道。

我点了点头,笑着说:“是啊,我们听说漠北的皮毛很便宜,想收购一些,运回西域卖个好价钱。老板,您经常去漠北吗?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老板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我年轻的时候去过几次漠北,那时候蒙古人还没这么凶,现在不一样了,窝阔台当了大汗,到处征兵,还经常抢牧民的牛羊,好多牧民都被逼得逃离了漠北。你们去漠北,一定要小心,遇到蒙古兵,千万不要跟他们起冲突,不然会吃亏的。”

我心里一沉,看来蒙古人的统治确实很残暴,漠北的牧民日子过得很苦。我又问老板:“那您知道蒙古人的王庭在哪里吗?我们想跟王庭的官员做笔大生意,要是能搭上关系,以后的生意就好做了。”

老板警惕地看了我们一眼,压低声音说:“你们怎么敢跟蒙古王庭做生意?那里戒备森严,到处都是蒙古兵,而且窝阔台最近在找一个什么‘钵’,听说跟丐帮有关,你们要是跟丐帮有牵扯,可千万不能让蒙古人知道,不然会掉脑袋的。”

听到“丐帮”两个字,我心里一紧,连忙说:“老板,您误会了,我们就是普通的商人,跟丐帮没什么关系。我们只是听说王庭的官员出手大方,想跟他们做笔生意,要是您不方便说,那我们就不问了。”

老板见我这么说,才放下警惕,摆了摆手:“不是我不方便说,是怕你们出事。蒙古人的王庭在斡耳朵八里,从这里过去,大概需要二十天的路程。但你们千万不要去找王庭的官员,他们心狠手辣,说不定会抢了你们的货物,还会杀了你们。”

我们谢过老板,吃完饭后,就回到了房间。陈默关上门,压低声音说:“越哥,看来蒙古人确实在找传功钵,连这个小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