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丐帮神丐 > 第16章 战后整饬固根基,暗潮涌动防未然

蒙古大军撤兵的烟尘渐渐消散,襄阳城墙上的血迹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但空气中残留的硝烟味,仍在提醒着每一个人这场战斗的惨烈。我站在南城墙的垛口旁,望着远处空荡荡的蒙古营垒,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林长老,您都站在这儿半个时辰了,该歇歇了。”陈默捧着一件干爽的外袍走过来,他的左臂还缠着绷带,那是昨天抵挡蒙古人攻城时被箭划伤的。

我接过外袍披上,指尖触到布料上的补丁,心里一阵暖。“城里情况怎么样?伤亡统计出来了吗?”

“统计得差不多了。”陈默递来一本册子,声音低沉,“丐帮弟子战死八十七人,重伤一百二十三人;朝廷守军阵亡三百多,百姓伤亡也有五十多。粮食还够支撑一个月,但药品和箭矢损耗太大,得尽快补充。”

我翻着册子,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张鲜活的脸,心里像压了块石头。“你安排人把阵亡弟子的后事办妥当,家属的抚恤要从优。重伤的弟子集中到总部后院医治,我一会儿去看看他们。”

“好嘞。”陈默应着,又补充道,“还有件事,刚才赵舵主来报,说城里几家粮铺趁火打劫,把米价抬得老高,百姓们都快买不起粮了。”

我眉头一皱,这节骨眼上居然有人发国难财。“走,去看看。”

跟着陈默来到西城的粮市,远远就听见吵吵嚷嚷的声音。一家挂着“张记粮铺”招牌的店铺前,围了不少百姓,一个穿绸缎的掌柜正叉着腰,对着人群嚷嚷:“现在兵荒马乱的,粮食运进来多不容易?嫌贵就别买,有的是人抢着要!”

一个老婆婆拉着小孙子,眼泪汪汪地说:“掌柜的,行行好,便宜点吧,家里都快断粮了。”

掌柜的不耐烦地挥挥手:“去去去,别在这儿碍事,没钱就别来凑热闹!”

我快步上前,沉声道:“掌柜的,蒙古人刚退,百姓们日子本来就不好过,你这样抬价,良心过得去吗?”

掌柜的转头打量我,见我穿着丐帮的衣服,脸上露出不屑:“我做生意关你丐帮什么事?少多管闲事!”

“襄阳城是大家的家,要是百姓都活不下去了,这城守着还有什么意义?”我提高声音,“我劝你立刻把粮价降回战前水平,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掌柜的脸色一变,刚想反驳,人群里突然有人喊:“林长老说得对!这时候抬价就是黑心!”接着,附和声此起彼伏。掌柜的见众怒难犯,只好悻悻地说:“行,我降,我降还不行吗?”

解决了粮价的事,我又去了流民安置点。之前蒙古人围攻时,不少城外的百姓逃到了城里,现在虽然暂时安全了,但安置点里拥挤不堪,卫生条件也差。几个孩子正围着一个破碗抢东西吃,脸上沾满了泥污。

负责安置点的弟子见我来了,连忙迎上来:“林长老,您来了。现在安置点里有两千多流民,吃的还能勉强供应,但住处不够,好多人只能睡在露天里,还有几个老人孩子生病了。”

我走到一个生病的老婆婆身边,她蜷缩在草席上,脸色蜡黄,呼吸微弱。我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滚烫滚烫的。“怎么不给她治病?”

“药材不够了,退烧药早就用完了。”弟子无奈地说。

我心里一紧,从怀里掏出青铜丐钵。之前守城时,这钵的“疗愈”技能帮了不少忙,不知道能不能对普通病症起效。我握住丐钵,集中精神想着要治好老婆婆的病,钵身渐渐发热,一道微弱的绿光从钵底渗出,笼罩在老婆婆身上。

过了一会儿,老婆婆的呼吸慢慢平稳下来,额头也不那么烫了。周围的流民都看呆了,纷纷议论:“这是神仙法器吧?”“林长老真是活菩萨!”

我松了口气,看来这丐钵的能力比我想象的还强。“你把流民里懂医术的人都找出来,让他们负责照看病人。另外,组织大家清理安置点的卫生,挖几个厕所,避免疫病传播。”

安排好安置点的事,我回到丐帮总部,耶律齐帮主正在大堂里等着我。他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封书信,脸色不太好。

“林越,你来了。”耶律齐把书信推给我,“这是朝廷送来的,主战派的王将军说要嘉奖我们丐帮,但净衣派那边又在闹着要编入官军。”

我拿起书信看了一遍,心里冷笑。净衣派真是死性不改,刚打完仗就想着攀附朝廷。“帮主,您怎么看?”

“我当然不同意。”耶律齐皱着眉,“丐帮历来是江湖门派,要是编入官军,就失去了自由,以后还怎么保护百姓?但净衣派的几个长老联合了一些地方势力,在朝廷那边说我们的坏话,恐怕这事没那么容易了结。”

我放下书信,说道:“帮主放心,我来处理。净衣派现在元气大伤,掀不起什么风浪。我们只要把丐帮的功劳和百姓的支持摆出来,朝廷也不敢轻易逼我们。另外,我想趁这个机会,整顿一下丐帮内部,把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清理出去。”

耶律齐点了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现在襄阳刚经历大战,百废待兴,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边安排战后重建,一边着手整顿丐帮。我先是召集了各舵的舵主,重新制定了丐帮的规矩,明确了污衣派和净衣派的职责,严禁门派内斗。对于那些之前跟着柳长风叛乱、后来又假意归顺的净衣派弟子,我毫不留情地将他们逐出丐帮。

同时,我还派人去周边的城镇采购药品和粮食,补充襄阳的物资。陈默则带着情报堂的弟子,在城里四处巡查,抓捕那些蒙古人留下的内应。

这天傍晚,陈默匆匆来报,说他们抓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人,从他身上搜出了一封写给蒙古人的密信。我立刻跟着陈默去了审讯室。

审讯室里,一个穿着普通百姓衣服的中年男人被绑在柱子上,脸色发白。陈默把密信递给我,上面用蒙古文写着:“襄阳城内粮草短缺,人心不稳,可趁机再次进攻。丐帮内部矛盾重重,净衣派可作为内应。”

我看完密信,盯着中年男人:“你是谁?为什么要给蒙古人送信?”

中年男人咬着牙,不肯说话。陈默上前一步,厉声说道:“再不老实交代,别怪我们不客气!”

中年男人还是沉默,我想了想,从怀里掏出青铜丐钵。之前我发现,这丐钵不仅能疗愈,还能让人说出真话。我握住丐钵,对准中年男人,钵身发出淡淡的红光。

“说,你是谁的人?”我沉声道。

中年男人浑身一颤,眼神变得迷茫,缓缓开口:“我是净衣派长老孙志远的手下,他让我把信送到蒙古军营,告诉他们襄阳的情况,等蒙古人进攻时,他会带着净衣派的弟子打开城门。”

我心里一凛,没想到净衣派还有人不死心,居然勾结蒙古人。“孙志远现在在哪里?”

“他在城南的一处宅院,那里还有十几个净衣派的弟子,他们都等着蒙古人来。”

我立刻下令,让陈默带着弟子去城南抓捕孙志远。半个时辰后,陈默回来了,说孙志远已经被抓,还缴获了一批兵器。

看着被押上来的孙志远,我怒火中烧:“孙长老,丐帮待你不薄,你为什么要勾结蒙古人,背叛丐帮?”

孙志远低着头,声音沙哑:“我不服,凭什么一个外来的小子能爬到我们头上?丐帮本来就该和朝廷合作,跟着你,迟早会被蒙古人灭了!”

“你错了。”我冷冷地说,“丐帮的根基在百姓,只要我们和百姓站在一起,就永远不会被消灭。像你这样背叛师门、勾结外敌的人,不配做丐帮弟子。”

我下令将孙志远和他的手下关押起来,等后续再处置。处理完这件事,我走出审讯室,夜色已经笼罩了襄阳城。城墙上的火把依旧亮着,丐帮弟子们还在巡逻,他们的身影在火光中显得格外坚定。

我知道,这场战斗虽然胜利了,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蒙古人不会善罢甘休,净衣派的残余势力也还在暗中活动,朝廷内部的主战派和主和派争斗不断。但我不会退缩,只要有青铜丐钵在,有丐帮的弟子们在,有襄阳的百姓在,我就有信心守住这座城,守住南宋的这片土地。

回到房间,我拿出青铜丐钵,轻轻擦拭着上面的符文。钵身微微发热,像是在回应我的心意。我看着它,心里暗暗发誓:不管未来有多难,我都会带着丐帮,和蒙古人抗争到底,直到把他们赶出中原,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