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丐帮神丐 > 第24章 粮道隐患藏危机,历史知识解困局

巡防回来的第二天清晨,我还没等鸡叫第二遍就醒了。破庙里的稻草堆硬得硌人,再加上膝盖上昨晚被地痞踹的那一下还隐隐作痛,根本没法睡踏实。我揉着眼睛坐起来,看见老周正蹲在庙门口磨刀——那是把砍柴用的锈刀,磨得刀刃泛着白光,他说今天要去城外砍柴,攒点柴火冬天用。

“林小子,醒了就赶紧收拾收拾,一会儿赵舵主可能要找你。”老周头也没抬,手里的磨刀石“沙沙”响,“昨天你帮着救了小七,还把地痞赶跑了,舵主说不定要给你派点新活计。”

我心里一动,赶紧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丐钵——这玩意儿昨晚没再发热,安安静静的,就像块普通的铜疙瘩。我把它往衣服里又塞了塞,生怕被人看见,然后拿起旁边的破碗,跟着老周往膳堂走。

丐帮的早膳简单得可怜,就是一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粥,偶尔能见到几粒米。我端着碗蹲在墙角,刚喝了两口,就看见南舵的执事刘老黑快步走过来,眼睛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我身上:“林越,舵主叫你去前堂,赶紧的!”

我心里一紧,赶紧把碗里的粥几口喝完,跟着刘老黑往前堂走。路上我琢磨着,赵舵主找我能有啥事儿?难道是因为昨晚巡防的事要夸我?还是说,有更重要的活儿要交给我?

前堂是南舵处理事务的地方,其实就是间稍微大点的土坯房,中间摆着张掉漆的木桌,赵舵主正坐在桌后,手里拿着几张皱巴巴的纸,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看见我进来,他抬了抬头,指了指旁边的凳子:“坐,林越,昨天巡防的事,老周都跟我说了,你做得不错,脑子活,还敢动手,是个好苗子。”

我赶紧站起来拱手:“谢舵主夸奖,弟子只是做了该做的。”

赵舵主摆了摆手,把手里的纸往我面前推了推:“别忙着谢我,我找你是有正事。你看看这个,这是咱们丐帮下个月要走的粮草运输路线,从襄阳城外的粮仓运到城内分舵,一共三条线,你帮着看看,有没有啥问题。”

我凑过去拿起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密密麻麻的字,还有简单的路线图。第一条线是“西城门-西大街-南舵”,第二条是“南城门-南大街-南舵”,第三条是“北城门-北大街-南舵”。旁边还标注了运输时间,都是每月初一、十五的凌晨,每次派十个弟子押送,带两把刀防身。

我看着路线图,脑子里突然想起以前在历史系上课时,教授讲过的南宋襄阳城周边形势。嘉定年间,襄阳城外有不少豪强地主,这些人表面上归顺朝廷,暗地里却经常劫掠官府和江湖门派的粮草,尤其是西城门附近的“史家坞”,据说里面的豪强史三炮手下有上百人,个个都带刀,官府都不敢轻易招惹。

我指着第一条路线上的“西城门-西大街”,抬头对赵舵主说:“舵主,这条路线恐怕有问题。西城门外面的史家坞,是不是有个叫史三炮的豪强?”

赵舵主愣了一下,眼睛里露出惊讶的神色:“你怎么知道史三炮?那家伙确实不是善茬,手下人多势众,经常在西城门附近晃悠,但咱们走的是西大街,离史家坞还有段距离,应该没事吧?”

“不是没事,是风险太大。”我赶紧解释,“我以前在家乡的时候,听跑商的人说过,史家坞的人最近在西大街附近设了暗哨,专门盯着运输粮草的队伍。他们知道咱们丐帮每月初一、十五要运粮,说不定会在半路上埋伏,抢咱们的粮草。”

其实我哪是听跑商的人说的,这都是历史书上记载的——南宋嘉定十年,襄阳丐帮南舵就曾在西大街被史三炮的人劫了粮草,还伤了五个弟子,最后多亏了总舵派来援兵,才把粮草抢回来。我可不能说我是从历史书上知道的,只能编个“跑商的人”的借口。

赵舵主皱着眉头,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敲着:“你说的是真的?我怎么没收到消息?要是真被劫了,下个月分舵的粮草就不够用了,弟子们就得饿肚子。”

“舵主,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赶紧补充,“史三炮的人狡猾得很,他们不会大张旗鼓地劫粮,肯定是埋伏在西大街的巷子里,等咱们的人路过,突然冲出来抢了就跑。咱们派十个弟子押送,带两把刀,根本不够用。”

赵舵主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站起来,走到我面前:“林越,你有什么办法吗?要是改路线,南城门和北城门最近也不太平,听说有流民闹事,说不定也会抢粮。”

我心里早就有了主意,指着路线图说:“舵主,咱们可以改时间,不选初一、十五的凌晨,改在每月初三、十七的中午。中午人多眼杂,史三炮的人不敢轻易动手,而且咱们可以多派五个弟子,带上弓箭,再让几个弟子伪装成普通百姓,在前面探路,一旦发现不对劲,就赶紧报信。”

赵舵主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中午人多,那些豪强不敢明目张胆地抢,再多加些人手,带上弓箭,就算真遇到埋伏,也能抵挡一阵。林越,你这脑子真是灵光,比那些老弟子还会想办法。”

我赶紧谦虚道:“舵主过奖了,弟子只是碰巧知道些外面的情况,不敢居功。”

赵舵主拍了拍我的肩膀:“不管怎么说,你帮分舵避免了一场麻烦。这样,从今天起,你就不用再去街头乞讨了,跟着刘执事负责粮草运输的事,先熟悉熟悉流程,下个月就按你说的改时间和路线。”

我心里一阵激动——不用再乞讨了!这可是我穿越过来后最大的愿望。以前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得出门,蹲在街头跟路人乞讨,遇到脾气好的能给两个铜板,遇到脾气差的,不仅不给钱,还会被骂“叫花子”,有时候甚至会被扔石头。现在不用乞讨了,还能负责粮草运输的事,离晋升三袋弟子又近了一步。

“谢舵主!弟子一定好好干,不辜负舵主的信任!”我赶紧站起来,深深鞠了一躬。

赵舵主笑着点了点头:“你先下去吧,跟刘执事对接一下,他会跟你说具体要做什么。对了,要是再发现什么问题,及时跟我说。”

我应了一声,转身往外走。刚走出前堂,就看见刘老黑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个账本。他看见我,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林小子,行啊,刚入帮没几天就得到舵主的赏识,以后跟着我好好干,少不了你的好处。”

我赶紧拱手:“刘执事多指教。”

刘老黑把账本递给我:“你先看看这个,上面记着咱们分舵每月的粮草收支情况,还有运输队伍的名单。一会儿跟我去城外的粮仓看看,认识认识粮仓的管事,以后运粮的时候好对接。”

我接过账本,翻开一看,上面的字歪歪扭扭的,还有不少涂改的痕迹。看来丐帮的记账方式还很原始,跟现代的记账法比起来差远了。我心里琢磨着,要是以后有机会,说不定能把现代的记账法推广一下,这样记账更清楚,也不容易出问题。

跟着刘老黑往城外走的时候,我特意留意了一下西城门附近的情况。果然,离西城门还有几百米的地方,有几个穿着短打的汉子站在路边,眼睛不停地往过往的运输队伍上瞟,一看就不是普通百姓。刘老黑悄悄跟我说:“那些就是史三炮的人,整天在这儿盯着,咱们以前运粮的时候,都得绕着走,不敢跟他们对视。”

我点了点头,心里更确定自己的判断没错。要是真按原来的路线和时间运粮,肯定会被他们劫了。

到了城外的粮仓,管事是个姓王的老头,跟刘老黑很熟。王管事领着我们参观粮仓,里面堆着不少粮食,有大米、小米,还有一些杂粮。王管事叹着气说:“最近粮食紧俏,朝廷给的粮饷少了,咱们丐帮的日子也不好过,这些粮食得省着点用,不然下个月都不够分。”

我看着粮仓里的粮食,突然想起现代的粮食储存方法。南宋的时候,粮食储存主要靠通风,但很容易受潮发霉。我跟王管事说:“王管事,咱们可以在粮仓的地面上垫上木板,再铺上干草,这样粮食就不容易受潮。另外,每天可以打开粮仓的窗户通风,中午的时候把窗户关上,避免阳光直射,这样粮食能存得更久。”

王管事愣了一下,然后拍了拍手:“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以前粮仓里的粮食经常受潮发霉,扔了不少,要是按你说的做,就能少浪费不少粮食。林小子,你真是个能人!”

刘老黑也笑着说:“这小子脑子活,以后咱们丐帮的粮草运输和储存,都得靠他多出主意。”

从粮仓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我跟着刘老黑把账本整理了一下,把下个月的运输计划改了,重新写了一份路线图和人员名单,交给赵舵主审核。赵舵主看了之后,满意地点了点头,当场就批准了。

晚上回到破庙,我躺在稻草堆上,心里美滋滋的。今天不仅不用再乞讨了,还得到了赵舵主和刘老黑的赏识,负责了粮草运输的事。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我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丐钵,突然觉得它好像又微微发热了,不过这次的热度很轻,就像人的体温一样。

我把青铜丐钵拿出来,借着月光仔细看了看。钵身上面的符文还是模糊不清,但好像比以前清晰了一点。我试着用手指摸了摸符文,突然,钵身的热度又增加了一点,不过很快就恢复了正常。

难道这青铜丐钵跟我的经历有关?我帮丐帮解决了粮草运输的问题,它就发热?这玩意儿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我越想越好奇,但也不敢声张,只能把青铜丐钵重新塞回怀里,闭上眼睛。明天还要跟刘老黑一起安排运输队伍的事,得早点休息。

不过,我心里还有个更大的目标——下个月的丐帮弟子考核。只要通过考核,就能晋升三袋弟子,到时候就能学更多的武功,还能去襄阳总部,离解开青铜丐钵的秘密就更近了一步。

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准备考核,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通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