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丐帮神丐 > 第16章 账册藏奸,铁证拆穿粮库局

晨光刚漫过传功堂的青瓦,我就被方鹤鸣长老叫到了前厅。他手里捏着一卷泛黄的纸册,眉头拧成了疙瘩:“林越,柳长风长老举荐你去清点总舵粮仓,说是让你多熟悉丐帮实务。”我心里“咯噔”一下,柳长风是净衣派的核心人物,之前因栽赃我的事被周沧长老罚了闭门思过,这会儿突然“举荐”我,准没好事。

方长老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沉声道:“他明着是给你机会,实则是想给你挖坑。粮仓账目历来由净衣派弟子打理,里头猫腻多,你去了之后务必小心,凡事多留个心眼。”我接过他递来的粮仓令牌,指尖触到令牌上的“丐帮总舵粮库”字样,又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丐钵——自从上次解锁“辨伪”技能后,这钵子就像有了灵性,遇到不对劲的东西总会微微发热,或许这次能派上用场。

跟着粮库的杂役老王往粮仓走时,他偷偷拽了拽我的袖子:“林兄弟,你可得当心点。柳长老的人在粮库待了三年,账册跟实际存粮对不上是常有的事,你要是较真,准得得罪人。”我心里有数,净衣派一直想把污衣派踩在脚下,这次让我清点粮仓,要么是想让我背“账目混乱”的黑锅,要么是想逼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下他们的猫腻。

粮仓建在襄阳总舵西侧,几排高大的木仓房连在一起,门口守着两个净衣派的六袋弟子,见了我,眼神里满是不屑。“哟,这不是方长老跟前的红人吗?怎么来管粮仓这种粗活了?”左边的瘦高个斜着眼睛打量我,语气里的嘲讽藏都藏不住。我没跟他们计较,亮了亮令牌:“奉长老令清点粮仓,劳烦两位开门。”

瘦高个不情不愿地掏出钥匙,开锁时故意磨蹭:“林兄弟,丑话说在前头,粮仓的账册都是按规矩记的,你要是瞎折腾,出了岔子可担待不起。”我笑了笑:“放心,我只按规矩办事。”

进了粮仓,一股混杂着霉味和谷物清香的气息扑面而来。老王指着靠墙角的一排木柜:“账册都在那儿,从嘉定元年到现在的都有。粮食分了稻谷、小麦、粟米三类,分别存放在东、西、北三个仓房。”我走到木柜前,刚翻开最上面的账册,怀里的青铜丐钵就轻轻热了一下——这账册有问题!

我不动声色地翻着账册,上面的字迹工整,记录得密密麻麻,乍一看没什么不对劲。可当我看到“嘉定三年七月,入库稻谷五千石”那一页时,青铜丐钵的温度又升了几分。我盯着那行字看了半晌,突然发现墨迹的颜色比其他地方略深,而且“五千石”的“五”字边缘有些模糊,像是后来改上去的。

“老王,嘉定三年七月的入库记录,有对应的收粮凭证吗?”我抬头问。老王愣了愣:“收粮凭证都跟账册放在一起,你找找看。”我在木柜里翻了半天,愣是没找到嘉定三年七月的收粮凭证,倒是找到了六月和八月的。“怎么偏偏少了七月的?”我心里犯了嘀咕,这时候,门口传来脚步声,是柳长风的弟子马成,上次栽赃我的就是他。

“林师弟查得怎么样了?要不要哥哥帮忙?”马成皮笑肉不笑地走进来,目光在账册上扫来扫去。我把账册合上:“刚看了一半,还没看出什么问题。”马成凑到我身边,压低声音:“林师弟,都是自家兄弟,有些事没必要太较真。这粮仓的账,历来都是这么记的,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后哥哥请你喝酒。”

我心里冷笑,果然是想让我放水。“马师兄说笑了,丐帮规矩摆在那儿,我要是徇私,岂不是辜负了长老们的信任?”马成脸色沉了下来:“林师弟是不给面子?”我站起身,直视着他的眼睛:“我只是按规矩办事,谈不上给不给面子。”

马成气得脸色发青,转身就走:“好,你有种!咱们走着瞧!”他走后,老王叹了口气:“林兄弟,你这是把马成得罪透了,往后在粮库的日子怕是不好过。”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只要我按规矩来,他们抓不到我的把柄。”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边核对账册,一边清点实际存粮。用现代的“复式记账法”一对比,问题就更明显了——账册上记录的存粮比实际多了足足八千石,而且缺失的收粮凭证大多集中在每年的七、八月份,这两个月正是江南稻谷丰收、丐帮大规模收粮的时候,显然是有人在这时候做了手脚。

这天傍晚,我正在核对嘉定四年的账册,青铜丐钵突然变得滚烫,我赶紧翻开账册,只见“嘉定四年八月,出库稻谷三千石,用于救济流民”那一页,下面还压着一张折叠的小纸条。我悄悄把纸条抽出来,上面用潦草的字迹写着:“三千石稻谷转至静云寺,交于沈公子。”沈公子?净衣派核心弟子沈文轩不就住在静云寺附近吗?

我心里有了主意,连夜去找方鹤鸣长老。把账册和纸条递给他时,他气得拍了桌子:“好个柳长风!竟敢私吞丐帮的粮食,还把粮食转给沈文轩,这是想壮大净衣派的势力!”我赶紧说:“长老,现在只有纸条,没有确凿证据证明是柳长风干的。”方长老冷静下来:“你说得对,得拿到铁证才行。你有什么主意?”

“我想明天去静云寺附近查查,看看能不能找到那批稻谷的下落。”我说道。方长老点点头:“我让传功堂的弟子跟你一起去,注意安全,别打草惊蛇。”

第二天一早,我带着两个传功堂的弟子,乔装成卖货的小贩,往静云寺走去。刚到静云寺门口,就看到几个壮汉正从一辆马车上卸稻谷,马车旁边站着一个锦衣公子,正是沈文轩。我心里一喜,赶紧躲到旁边的茶馆里,让一个弟子去打听情况。

没过多久,弟子回来禀报:“那马车是从柳长老的侄子柳三的粮行过来的,卸下来的稻谷都运进了静云寺后院的仓库。”我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丐钵,它又开始发热——看来这仓库里的稻谷,就是从丐帮粮仓偷运出来的。

我们悄悄绕到静云寺后院,果然看到一个隐蔽的仓库,门口守着两个家丁。我让一个弟子去吸引家丁的注意力,自己则趁着没人,翻墙进了仓库。仓库里堆着满满的稻谷,我拿起一把稻谷,发现上面印着小小的“丐帮”二字——这是丐帮粮仓特有的印记,用来区分其他地方的粮食!

我赶紧拿出随身携带的油纸,包了一把带印记的稻谷,刚想翻墙出去,就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谁在里面?”是沈文轩的声音!我赶紧躲到谷堆后面,屏住呼吸。沈文轩带着两个家丁走进来,四处看了看:“刚才好像听到动静,你们仔细找找。”

家丁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我怀里的青铜丐钵突然发出微弱的光芒,我心里一动,想起方长老教我的丐帮心法,赶紧运起真气,将气息收敛起来。就在家丁快要走到谷堆前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哗,是跟我一起来的弟子故意制造的动静。“公子,外面好像有人闹事!”一个家丁喊道。沈文轩皱了皱眉:“走,出去看看!”

等他们走后,我赶紧翻墙出去,跟弟子们汇合。“拿到证据了?”一个弟子问。我举起手里的油纸包:“拿到了,这上面有丐帮的印记,绝对错不了。”

回到总舵,我把证据交给方鹤鸣长老,他立刻带着我去找执法长老周沧。周沧看了证据,又听了我的汇报,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柳长风胆大包天,竟敢私吞丐帮粮食,勾结沈文轩,必须严惩!”

当天下午,周沧长老就召集了丐帮各长老和舵主,在总舵大厅议事。柳长风和沈文轩也来了,见了我,眼神里满是敌意。周沧长老把账册、纸条和带印记的稻谷放在桌上:“各位长老、舵主,今天召集大家来,是要说说粮仓的事。林越在清点粮仓时,发现账册与实际存粮不符,缺失了大量收粮凭证,还查到有人将丐帮的粮食偷运到静云寺后院,这是证据!”

柳长风脸色一变,强装镇定:“周长老,这恐怕是误会吧?林越一个新来的弟子,说不定是他弄错了账册,至于那带印记的稻谷,说不定是有人故意栽赃!”沈文轩也跟着附和:“是啊,静云寺的稻谷都是从外面粮行买的,怎么可能是丐帮的?”

我往前走了一步,拿出那本嘉定三年的账册:“柳长老,这本账册上‘嘉定三年七月入库稻谷五千石’的‘五’字,墨迹与其他地方不同,明显是后来改的。而且我查过粮行的记录,那年七月,江南遭遇水灾,稻谷减产,根本不可能有五千石的稻谷入库,最多只有两千石!”

我又拿出纸条:“这张纸条是在账册里找到的,上面写着‘三千石稻谷转至静云寺,交于沈公子’。沈公子,你敢说静云寺后院仓库里的稻谷,不是从丐帮粮仓偷运过去的吗?”沈文轩脸色发白,说不出话来。

这时候,方鹤鸣长老站出来:“我可以作证,那带印记的稻谷,确实是丐帮粮仓特有的,每年新粮入库时,都会盖上印记,以防被人调换。”其他长老和舵主也纷纷议论起来,柳长风和沈文轩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周沧长老一拍桌子:“证据确凿,柳长风、沈文轩,你们还有什么话说?”柳长风见大势已去,“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周长老饶命!是我一时糊涂,被猪油蒙了心,求您再给我一次机会!”沈文轩也跟着跪倒:“我也是被柳长老蛊惑的,求长老开恩!”

周沧长老冷哼一声:“丐帮规矩不容违背!柳长风私吞粮食,勾结弟子,扰乱帮规,罚杖责五十,废除长老之位,降为三袋弟子,发往西域分舵效力!沈文轩参与其中,罚杖责三十,降为一袋弟子,闭门思过一年!”

众人齐声附和,柳长风和沈文轩面如死灰,被执法弟子拖了下去。解决完这事,周沧长老看向我,露出了赞许的笑容:“林越,你做事细心,有勇有谋,不仅查出了粮仓的猫腻,还揪出了内奸,立下了大功。经长老们商议,决定晋升你为三袋弟子,继续留在传功堂协助方长老打理事务。”

我心里又惊又喜,赶紧躬身行礼:“谢长老们厚爱,弟子一定尽心尽责!”方鹤鸣长老拍了拍我的肩膀:“好小子,没给师父丢脸!往后好好修炼心法,说不定还能解锁传功钵更多的技能。”

走出大厅时,阳光正好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我摸了摸怀里的青铜丐钵,它安安静静的,像是在为我高兴。从一个刚穿越过来的污衣袋弟子,到如今的三袋弟子,这一路走来,有欺凌,有阴谋,有危险,但也有师父的教导,同伴的支持,还有青铜丐钵的相助。我知道,这只是我在丐帮之路的一个小小的里程碑,往后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我——蒙古的威胁越来越近,净衣派的残余势力也不会善罢甘休,但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刚穿越过来时茫然无措的现代研究生了,我是丐帮弟子林越,我要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南宋,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丐帮,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回到传功堂,老王特意给我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林兄弟,恭喜你晋升三袋弟子!往后你就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可别忘了哥哥啊。”我接过粥,笑着说:“怎么会忘?多亏了老王哥你这段时间的帮忙。”

喝着小米粥,看着窗外丐帮弟子们忙碌的身影,我心里充满了干劲。传功堂的古籍还等着我整理,丐帮心法还等着我修炼,青铜丐钵的秘密还等着我解锁,还有那江南苏州分舵的传功钵线索——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步一个脚印,在这个南宋嘉定年间,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