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 > 第100章 丹阳访羊续,诗赠石灰心

中平二年夏,庐江的稻苗刚抽穗,许褚便带着两名亲卫,悄然离开了舒县。此行的目的地,是毗邻庐江的丹阳郡 —— 他听闻,原本属意庐江太守的羊续,竟在党锢解除后被擢升为丹阳太守。这个消息让许褚既意外又好奇:自己父子靠平叛战功、蔡阳靠贿赂宦官才在庐江立足,而羊续仅凭名声便能轻松获得丹阳太守之位,这位历史上以 “悬鱼拒贿” 闻名的清官,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临行前,许褚特意准备了礼物:两袋从芍陂试验田收获的新粮种,是经过改良的早稻品种,产量比普通稻种高两成;三坛谯县产的陈年米酒,是父亲许临珍藏多年的佳酿;最特别的,是他亲笔书写的一首诗,题为《石灰吟》,写在细绢上,卷成卷轴。

“少主,咱们拜访太守,只带这些东西,会不会太寒酸了?” 亲卫看着简单的行囊,忍不住问道。

许褚笑着摇头:“羊公乃天下闻名的清官,若带金银珠宝,只会惹他反感。这粮种能助丹阳百姓增产,米酒可助雅兴,诗作则表我心意,比任何贵重礼物都管用。”

三日后,许褚抵达丹阳郡治宛陵。太守府外没有奢华的装饰,门前的石狮子斑驳不堪,守门的士卒衣着朴素却站姿端正,与庐江太守府的气派截然不同。通报后不久,一个身着粗布官袍、面容清癯的中年男子快步走出,正是羊续。他身形虽瘦,眼神却明亮,透着一股清正之气。

“这位便是许太守之子仲康吧?久闻你平定黄巾、安定庐江的事迹,今日得见,果然少年英雄。” 羊续拱手行礼,语气平和,没有丝毫官架子。

“羊公谬赞。晚辈久仰您的清名,今日特来拜访,略备薄礼,望您不弃。” 许褚拱手回礼,示意亲卫奉上礼物。

羊续看到粮种与米酒,眼中露出笑意,可当看到那卷诗作时,却微微一怔:“这是?”

“晚辈偶得灵感,作了一首《石灰吟》,想赠与羊公,以表敬佩之情。” 许褚展开细绢,只见上面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羊续轻声念完,眼中瞬间亮了起来,反复诵读了三遍,才感慨道:“好一个‘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仲康,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胸襟与志向,实在难得!这诗作,比任何珍宝都珍贵,羊某收下了!”

他侧身邀请许褚入府,府内更是简朴:庭院里种着几棵槐树,地面铺着普通青砖,正厅内只有几张旧木桌,墙上挂着一幅《诗经》拓片,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落座后,羊续让人端来粗茶,笑着说:“府中简陋,只有粗茶招待,仲康勿怪。”

“羊公清廉,晚辈佩服。”许褚真诚地说,“晚辈在庐江推行新政,虽有成效,却也遇到不少阻力,尤其是豪强勾结、吏治**之弊,不知羊公在丹阳可有良策?”

羊续闻言,眼中露出赞赏之色,他轻抚长须,沉吟片刻道:“仲康能关注民生吏治,实属难得。不瞒你说,你在庐江推行的以工代赈之法,我已悄悄效仿。丹阳境内水系纵横,每逢雨季便成泽国,我召集流民修筑堤坝、疏通河道,既解决了水患,又让数千流民得以糊口。”说着他指向窗外,“你看那新修的引水渠,便是用此法所建。”

许褚顺着方向望去,只见远处一条新渠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不禁感叹:“羊公此举,可谓青出于蓝。”

“哪里哪里,”羊续连连摆手,“若非你在庐江先行试之,我岂敢贸然效仿?你提出的设立市舶兴商业更是让我茅塞顿开。丹阳盛产漆器、铜器,我已在长江沿岸设立市舶司,专司商贸往来,如今税收已增三成。”

两人越谈越投机,从农事谈到吏治,从流民安置谈到豪强治理。羊续谈及他初到丹阳时的艰难:“我到任后,先严惩了三名贪腐小吏以立威,又清查无主荒地分给流民。最难的是对付那些盘根错节的豪强,我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拉拢其中较为正直的,打击最为跋扈的,这才让局势渐稳。”

许褚听得入神,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不知不觉间日已过午,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二人身上。羊续命人备下简餐,二人边吃边谈,竟有相见恨晚之感。

正当许褚准备告辞时,府吏突然来报:“太守,大儒蔡伯喈先生前来拜访!”羊续闻言大喜,对许褚笑道:“今日真是双喜临门,既得与仲康畅谈,又逢蔡先生到访。来来来,我为你引见这位当世大儒。”

许褚也惊喜不已,他早闻蔡邕盛名,没想到今日能得一见。看着羊续热情洋溢的神情,他心中涌起一阵暖意,这位以清廉刚正着称的老者,不仅没有因他年轻而轻视,反而真诚相待,两人已在不知不觉间结下了忘年之交。

蔡邕,这可是汉末顶尖的学者,不仅是文学家、书法家,更是蔡琰(蔡文姬)的父亲。他连忙整理衣袍,跟着羊续出门迎接。

只见一个身着素色儒衫、须发半白的老者走了进来,手中握着一把木杖,眼神温和却透着学者的儒雅,正是蔡邕。他看到许褚,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羊续连忙介绍:“伯喈兄,这位是庐江太守许临之子许褚,字仲康,不仅勇武过人,还颇有文才。”

蔡邕笑着拱手:“久闻讨黄巾许仲康之名,今日得见,幸会。”

“晚辈许褚,拜见蔡先生。” 许褚恭敬行礼,心中却在快速思索 —— 这是结交天下文宗的绝佳机会,绝不能错过。

羊续笑着将《石灰吟》递给蔡邕:“伯喈兄,你看仲康作的这首诗,意境高远,不输名家之作。”

蔡邕接过细绢,轻声诵读,越读越惊讶,抬头看向许褚的目光已满是赞赏:“‘要留清白在人间’,此句足见公子胸襟!没想到公子不仅能领兵平乱,还能写出如此佳作,真是文武双全啊!”

得到两位名士的认可,许褚心中却保持着清醒 —— 他知道,这诗作的意境源于后世,自己不过是 “借花献佛”。他谦逊道:“先生过奖了,晚辈只是偶有所感,谈不上佳作。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先生指点。”

蔡邕见他谦逊有礼,更是喜爱,当即邀请道:“我在宛陵城外有一处别院,常与弟子论道讲学。仲康若有兴趣,可来别院一坐,咱们再细谈诗文。”

许褚正中下怀,连忙应下:“若能聆听先生教诲,晚辈荣幸之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