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 > 第95章 巡访乡野,民生多艰

庐江吏治初定,天刚蒙蒙亮,舒县东门外便多了两个不起眼的身影。许褚身着粗布短打,腰间缠着普通铁刀,脸上沾了些尘土,扮作赶路的货郎;周仓则背着半袋粗粮,装作随行的伙计,两人踏着晨露,朝着城郊的村落走去。

“主公,咱们这一路走下来,连块像样的田地都没见着。” 周仓压低声音,指着路边的土地,“你看那片地,荒了大半,只零星种着些杂粮,连杂草都比庄稼高。”

许褚点头,眉头微蹙。沿途的景象比他预想的更糟:官道两旁的田地大多荒芜,有的田埂塌陷,有的被洪水冲成沟壑;偶尔能看到几片耕种的田地,也多是贫瘠的坡地,佃户们穿着破烂的衣衫,弯腰劳作时身形单薄得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两人走了约莫一个时辰,来到一个名为 “李家庄” 的村落。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老农正坐在石头上叹气,看到许褚与周仓,也只是抬了抬眼,便又低下头去。

“老丈,晚辈是从舒县来的货郎,路过贵地,想讨碗水喝。” 许褚走上前,语气谦和。

一个须发花白的老农抬起头,看了看两人,起身指了指不远处的茅草屋:“屋里有水,自己去舀吧。只是别指望有粮食 —— 今年的收成,连填肚子都不够。”

许褚跟着老农走进屋,屋内昏暗潮湿,只有一张破旧的木桌和两把椅子,墙角堆着几捆干枯的稻草,那便是床榻。老农舀了两碗凉水,递过来:“喝吧,乡下地方,没什么好招待的。”

“多谢老丈。” 许褚接过水,喝了一口,问道,“看村里的田地多是荒着的,怎么不多种些庄稼?”

老农叹了口气,坐在门槛上,声音沙哑:“不是不想种,是没法种啊!村里最好的那片水田,都被城里的陈大户占了,咱们这些佃户,只能种些坡地。去年又遭了水灾,水利坏了没人修,坡地浇不上水,种下去的庄稼十有**是荒的。”

“陈大户?是陈兰的族人?” 许褚问道。

老农点了点头,眼神中带着几分畏惧:“就是陈功曹的族弟陈英。他仗着陈功曹的势力,强占了村里两百多亩良田,咱们敢怒不敢言。每年收的那点粮食,交完租子就所剩无几,只能靠挖野菜、啃树皮度日。”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喧哗。一个青年猎户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喊道:“李伯!不好了!山匪又来了,正在村口抢粮呢!”

老农脸色骤变,站起身就要往屋里躲。许褚连忙拦住他:“老丈莫慌,晚辈略懂些武艺,或许能帮上忙。”

两人跟着青年猎户跑到村口,只见五六个手持刀棍的山匪正围着几个村民,抢夺他们手中的粮袋。一个满脸横肉的山匪头目,挥舞着大刀喊道:“都把粮食交出来!不然别怪老子不客气!”

“住手!” 许褚大喝一声,快步上前。

山匪头目转过头,见许褚只是个普通货郎,不屑地笑道:“哪来的野小子,也敢管老子的闲事?识相的赶紧滚,不然连你一起抢!”

许褚没再多说,身形一晃,瞬间冲到山匪头目面前。山匪头目猝不及防,举刀便砍,许褚侧身避开,右手抓住他的手腕,轻轻一拧,“咔嚓” 一声,刀掉在地上,山匪头目痛得惨叫起来。

其他山匪见状,纷纷围上来。周仓也拔出腰间的铁刀,与许褚背靠背站在一起。许褚随手捡起地上的刀,动作迅猛如虎,几个回合下来,山匪们便被打得鼻青脸肿,纷纷跪地求饶。

“滚!再敢来劫掠,定不轻饶!” 许褚厉声喝道。

山匪们连滚带爬地逃走了。村民们围上来,对着许褚连连道谢。那个青年猎户看着许褚,眼中满是敬佩:“壮士好武艺!您真是咱们的救命恩人!”

“举手之劳而已。” 许褚摆手,“只是这山匪为何如此猖獗?乡亭的亭长不管吗?”

提到亭长,村民们纷纷摇头。李伯叹了口气:“亭长?早就被陈大户收买了!山匪来了他躲着,咱们去报案,他还说咱们‘无事生非’。这乱世啊,哪有咱们老百姓的活路!”

许褚心中一沉,看来庐江的问题,远比表面看到的更复杂 —— 不仅有豪强兼并土地,还有官吏与豪强勾结,纵容匪患,百姓的日子,真是苦不堪言。

两人在李家庄停留了半日,又走访了附近的几个村落,所见所闻大同小异:土地被豪强兼并,水利失修,匪患横行,官吏不作为。傍晚时分,两人准备返回舒县,刚走出村落,便见一个少年追了上来,手里拿着一袋炒豆子:“壮士,这是我家种的豆子,您带着路上吃!”

许褚接过豆子,心中一暖:“多谢小兄弟。”

少年笑着摇头:“不用谢!我爹说,您是好人,以后要是再遇到山匪,还盼着您能来救我们呢!”

返回舒县的路上,周仓感慨道:“少主,没想到乡下的百姓这么苦。若不是咱们亲自来,还真不知道这些情况。”

“是啊。” 许褚语气沉重,“此前处置了雷氏,只是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豪强兼并土地、水利失修、匪患横行,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若不尽快出台对策,百姓难以安定,庐江也难以真正稳固。”

回到太守府时,已是深夜。许褚没有歇息,径直来到许临的书房,将今日的所见所闻一一告知。许临听后,脸色凝重:“没想到民间竟有如此多的疾苦。此前只关注吏治与豪强,倒是忽略了百姓的实际困境。”

“父亲,我有几个想法。” 许褚说道,“其一,整顿乡亭吏治,罢免那些不作为、与豪强勾结的亭长,选拔寒门子弟或有威望的乡老任职;其二,兴修水利,组织百姓修复损坏的沟渠,确保农田灌溉;其三,清缴匪患,派军巡查乡村,保护百姓安全;其四,限制豪强兼并土地,责令他们归还部分良田给流民耕种,若有违抗,严惩不贷。”

许临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你说得对。明日便召集蒯越、吕岱、王磊等人,商议具体对策。一定要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让百姓能安稳度日,这才是治理庐江的根本。”

次日清晨,太守府议事厅内,众人围绕许褚提出的对策展开讨论。蒯越赞同道:“兴修水利、清缴匪患、限制土地兼并,这三项举措,既能解决百姓疾苦,又能削弱豪强势力,一举两得。只是兴修水利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清缴匪患需要调动郡兵,这些都需要仔细规划。”

吕岱补充道:“限制土地兼并,可先从核查户籍与田产入手,摸清各豪强占有的土地数量,再依据汉律,责令他们归还超出规定的部分。对于拒不归还的,可参照处置雷氏的办法,依法严惩。”

王磊也说道:“整顿乡亭吏治,可由功曹府牵头,派人下乡核查各亭长的政绩与口碑,选拔贤能者任职,确保乡亭能真正为百姓办事。”

许临见状,当即下令:“就按诸位的提议,分工行事。仲康与蔡阳负责清缴匪患,组织郡兵巡查乡村;蒯越与吕岱负责核查田产,制定限制土地兼并的细则;王磊与张平负责整顿乡亭吏治,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务必尽快落实,让百姓早日受益。”

随着各项举措的逐步推进,庐江的乡村渐渐有了起色:郡兵清缴了多股山匪,百姓出行不再担心安全;水利工程陆续修复,农田得到灌溉,庄稼长势喜人;豪强们迫于压力,归还了部分良田给流民;乡亭吏治整顿后,官吏们也开始主动为百姓办事。

这日,许褚再次来到李家庄,看到村民们正在田间劳作,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李伯看到许褚,连忙上前:“壮士,您来了!您看,这水利修好了,庄稼长得多好!咱们再也不用担心没饭吃了!”

许褚笑着点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