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 > 第74章 河北访贤,巨鹿田丰

田丰的宅邸在郡城西南的一条陋巷里,这里多是普通百姓的居所,低矮的土坯房排列整齐,门前挂着风干的玉米和辣椒,透着几分烟火气。许褚一行人走到巷尾,才看到一座不起眼的宅院 —— 院墙是用黄土夯筑的,门口没有挂匾额,只有两扇简陋的木门,门上贴着褪色的春联,与周围的房屋并无二致,若不是事先打听清楚,很难相信这便是冀州名士田丰的家。

许临上前轻轻叩门,片刻后,门内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何人来访?”

“在下许临,乃讨黄巾的校尉,今日特来拜访田元皓先生,还望通报一声。” 许临拱手说道,语气恭敬。

木门 “吱呀” 一声打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仆探出头来,上下打量了许临父子一番,又看了看周仓手里提着的礼物,皱了皱眉:“我家先生说了,近来身子不适,不见外客。诸位还是请回吧。”

周仓见状,顿时有些不悦:“我家主公和将军特意来拜访,还带了礼物,你家先生怎么能不见?”

“周仓,不得无礼。” 许褚拦住周仓,对老仆拱手道,“老丈,我等并非来攀附权贵,只是久闻田先生大名,想向先生请教一些天下大势,还望老丈再通融一下。”

老仆犹豫了片刻,终究还是点了点头:“诸位稍等,我去禀报先生。” 说罢,转身走进院内,关上了木门。

约莫一盏茶的功夫,木门再次打开,老仆侧身道:“先生说了,若诸位是来论道的,便进来吧;若是来送礼攀附的,就请回。”

许临与许褚对视一眼,心中暗道:果然是名士风骨。父子二人让周仓在门口等候,提着礼物跟着老仆走进院内。院内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东侧种着几株腊梅,正冒着花苞,西侧有一间柴房,中间是正屋,屋内传来淡淡的墨香。

“先生,许校尉父子到了。” 老仆对着正屋喊道。

“让他们进来。” 屋内传来一个清冷的声音,带着几分疏离。

许褚随父亲走进正屋,只见屋内陈设简陋,只有一张案几、几把木椅和一个书架,书架上摆满了竹简,案几上放着一卷未写完的文稿和一支毛笔,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和淡淡的书卷气。

一位身着素色儒衫的男子坐在案几后,此人面容清癯,颧骨微高,眼神锐利如刀,虽已年过三十,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想必便是田丰了。

“许校尉今日到访,不知有何贵干?” 田丰抬起头,目光落在许临身上,语气平淡,没有丝毫热情。

许临拱手道:“先生,在下许临,此次随皇甫中郎将讨平河北黄巾,久闻先生大名,特来拜访,些许薄礼,不成敬意。” 说罢,将带来的礼物放在案几旁。

田丰瞥了一眼礼物,眉头微蹙:“许校尉是武将,丰是布衣,咱们道不同,怕是没什么好谈的。这些礼物,还请校尉带回。”

许临闻言,脸上顿时有些尴尬,正想开口解释,许褚却上前一步,对着田丰拱手道:“先生,小子许褚,久闻先生乃冀州瑰宝,有经天纬地之才。今日冒昧前来,并非为了攀附,只是有一事不明,想向先生请教:黄巾虽平,然天下饥馑未除、宦官秉政未改、豪强并起未绝,这些痼疾一日不除,天下便一日不得安宁。请问先生,若欲使海内复清,当用何策?是匡扶社稷,还是另辟蹊径?”

这番话出口,不仅许临愣住了,连田丰也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原本以为,许褚只是个依附父亲的纨绔子弟,却没想到这个看起来不过十二三岁的少年,竟能提出如此深刻的问题 —— 这不仅是在问 “如何治国”,更是在问 “天下未来的走向”,连许多朝堂上的老臣都未必有这样的见识。

田丰放下手中的毛笔,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紧紧盯着许褚:“你一个稚子,也敢妄谈天下大势?你可知‘匡扶社稷’四字,重若千钧?你父凭军功得享富贵,已是难得,你只需安心读书习武,日后继承父业,便已是人生幸事,何必思虑这些虚无缥缈之事?”

许褚不卑不亢地回答:“先生此言差矣。父亲的军功,是靠将士们的鲜血换来的,是为了平定叛乱、保护百姓,而非仅仅为了富贵。小子虽幼,却也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今日黄巾之乱虽平,但若朝纲不振、百姓困苦,他日必会有新的叛乱再起。读圣贤书,当为生民立命;握杀人剑,当为天下开太平。小子今日请教先生,并非为了个人前程,而是想知道,在这乱世之中,我辈当如何行事,才能让天下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田丰眼中的讶异更甚。他原本以为许褚只是 “故作高深”,却没想到这少年的话语中透着一股真诚与坚定,尤其是 “为生民立命”“为天下开太平” 这两句话,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他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你倒有些见识。只是你可知,如今朝廷宦官当道,皇帝昏庸,贤臣被害,忠良遭贬,这社稷早已腐朽不堪,岂是‘匡扶’二字便能挽救的?再者,你许氏乃是谯郡豪强,祖上靠兼并土地、奴役佃农发家,你如今却说‘为百姓谋安稳’,难道不觉得可笑吗?”

这番话尖锐刻薄,直指许氏的 “豪强出身”,若是寻常少年,怕是早已涨红了脸反驳,许褚却依旧平静:“先生所言,小子不敢否认。许氏确实是谯郡豪强,祖上也确有兼并土地之事。但小子以为,出身不能决定一切。宦官当道,咱们便想办法诛除宦官;朝纲腐朽,咱们便想办法革新吏治;百姓困苦,咱们便想办法轻徭薄赋。至于豪强兼并土地,小子以为,可通过‘限田令’来约束 —— 按官职、按人口分配土地,超过部分收归国有,再分给无地的百姓。如此一来,既能安抚豪强,又能缓解百姓的困境,岂不比空谈‘社稷腐朽’更有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