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 > 第71章 孤勇辩帅,万具尸骸前争生(一)

“中郎将,这……” 傅燮闻言,连忙上前一步,脸上露出迟疑,“京观太过残酷,俘虏中多有老弱,若尽数筑入,恐会引起河北百姓非议,反而不利于安定啊!”

“非议?” 皇甫嵩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河北黄巾作乱,屠戮官吏,劫掠百姓,汉军将士战死数万人!若不加以震慑,日后必有余孽再起,到那时,只会有更多人死于战乱!筑京观,一是为了告慰战死的汉军将士,二是为了让天下人知道,叛乱者的下场!此事无需再议,按令执行!”

命令很快传遍军营。汉军士兵们开始拖拽尸骸与俘虏,城外的空地上很快堆起了一座座尸山,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人,还有几岁大的孩童,他们有的已经死去,有的还在微弱地挣扎,却都被士兵们强行拖到空地上,准备筑入京观。

许褚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喘不过气来。他看到一个妇人抱着孩子,跪在地上不断磕头求饶,却被士兵们粗暴地拉开;看到一个白发老人试图反抗,却被一刀砍倒,尸体被扔到尸堆上。

“仲康,别再看了。” 许临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低沉,“皇甫中郎将也是为了大汉安定,你刚入军旅,还不懂乱世的残酷。”

“父亲,” 许褚的声音有些沙哑,指着那座正在搭建的京观,“这里面有孩子,有老人,他们没有反抗,只是想活下去…… 这样的‘震慑’,真的能换来安定吗?大汉的安定,难道要靠堆砌百姓的尸骸来维持吗?”

许临沉默了,他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 在这个乱世,人命如草芥,有时候,残酷似乎真的是唯一的选择。曹操也走了过来,顺着许褚的目光望去,轻声道:“仲康,我知道你心善,但皇甫公此举,也是无奈。黄巾余孽遍布河北,若不彻底震慑,不出半年,必有人再次举旗,到那时,又是一场浩劫。”

许褚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寒风卷着尸骸的腥臭味,掠过空地,远处的百姓远远观望,眼神中满是恐惧,没有一个人敢靠近。他突然握紧了拳头,心中有了一个决定 —— 他不能看着这十万余人白白死去,哪怕要对抗皇甫嵩,他也要试一试。

眼见皇甫嵩欲尽屠俘虏,许褚心急如焚,再次向父亲进言。许临面色凝重,拉住他:“我儿,非为父心狠。十万降卒,每日耗粮无数,一旦有变,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朝中诸公,亦视我等为养寇自重!”许褚正色道:“父亲!今日杀降,明日谁肯降我?失天下之望,纵得一时之功,亦如沙上筑塔!欲成大事,岂能无险?”

下曲阳城外的冻土,已被鲜血浸得发暗。十万黄巾俘虏被绳索串联着,像待宰的牛羊般蜷缩在空地上,老弱妇孺占了大半 —— 有的老人咳得撕心裂肺,却连块御寒的破布都没有;有的妇人把孩子护在怀里,指甲深深掐进自己的胳膊,生怕稍有动静就引来刀兵。不远处,汉军士兵正将战死黄巾的尸骸往一处堆,木杠拖拽尸身的 “咯吱” 声,混着俘虏们压抑的啜泣,在寒风里织成一片绝望的网。

皇甫嵩身披重铠,立在临时帅帐前的高台上,手中马鞭指向那片尸骸堆,声音冷得像冰:“继续堆!今日便将这乱党尸骸筑成京观,让河北之地再无敢反之人!”

“中郎将!不可!”

一声清亮的呼喊突然炸开,许褚提着还沾着血的长刀,从人群里冲了出来。他才十三岁,身形比普通士兵还矮些,铠甲穿在身上显得有些宽大,却挺得笔直,像株迎着寒风的青松。许临在后面想拉,却只扯到他的衣角 —— 这孩子脚步太急,带着一股撞破南墙不回头的劲。

高台上的皇甫嵩皱紧眉头,马鞭指向许褚:“许司马!你可知军令如山?本将已下令筑京观,你再三阻拦,是想抗命?”

周围的将领们瞬间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落在许褚身上。傅燮悄悄往后退了半步,他方才劝过一次,被皇甫嵩一句 “傅司马是忘了颍川之战,我军将士死在黄巾手里多少” 怼得哑口无言;曹操捻着胡须,眼神复杂 —— 他欣赏许褚的仁心,却也知道皇甫嵩的脾气,这少年怕是要吃亏;其余将领更不用说,有的抱臂冷眼,有的嘴角挂着嗤笑,心里都在想:一个十三岁的娃娃,也敢管大帅的事?

许褚却没管这些目光,仰头对着高台上的皇甫嵩朗声道:“末将不敢抗命!但末将想问中郎将,您筑这京观,是为了‘震慑乱贼’,还是为了‘泄愤’?”

“放肆!” 皇甫嵩猛地一甩马鞭,鞭梢抽在高台的木柱上,发出 “啪” 的脆响,“本将平定南阳、颍川黄巾,乱党之患,如野草,不连根拔起,春风吹又生!这十万俘虏,今日不杀,明日便会再跟着余孽反,到时候死的,就是我大汉的将士!你懂什么!”

“末将懂!末将懂将士们的牺牲!” 许褚往前跨了一步,声音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却字字铿锵,“末将随父亲从谯县来,路上见了太多流民 —— 他们不是想反,是没饭吃!去年大旱,颗粒无收,黄巾说‘苍天已死’,可他们跟着走,不过是想讨口饭!就像这俘虏里的老人,他们或许连‘太平道’三个字都认不全,您杀了他们,能震慑谁?只会让河北百姓说:‘朝廷和黄巾一样,都要我们的命’!”

他指着那片俘虏营,声音陡然拔高:“中郎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汉需要的,不是用尸骸堆起来的京观,是能让百姓住得起房、种得上田的安稳!您今日杀了这十万人,明日河北便会有二十万人被逼着反;您若放了他们,他们会记着大汉的恩,会告诉子孙:‘是朝廷给了我们活路’—— 这才是真正的‘震慑’,是民心的震慑!”

“一派胡言!” 皇甫嵩气得脸色发青,他没想到这个十三岁的少年,竟敢用 “诗句” 来反驳他的军令,“乱世之中,仁政便是纵恶!本将手下有三千将士死在张宝手里,他们的父母妻儿还在等着消息,本将若放了这些乱党,如何对得起那些战死的兄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