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 > 第31章 子孝不孝、子和不和 (下) - 七步诗与孝名传

许褚见曹纯态度有所缓和,知道需要再加一把力。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但见所有宾客都屏息静气,注视着这场兄弟之争。就连原本在灵堂内诵经的僧侣也停下了经文,整个曹府静得能听到蜡烛燃烧的噼啪声,连远处树梢上的鸟鸣都清晰可闻。空气中弥漫着香火与泪水交织的沉重气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复杂的神情——有对曹氏兄弟的同情,有对许褚胆识的惊讶,更有对这场家族变故的深思。

他略作沉吟,朗声道:今日侯爷灵前,褚偶有所感,得诗几句,愿诵与二位及诸位一听,或可明晓兄弟之义,手足之情。

他沉痛而清晰地吟诵道: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四句诗毕,满场寂然。诗句朴实无华,比喻却精妙无比,道尽了兄弟相残的悲哀,在这灵堂白幡之下,更显得贴切而震撼。有些感性的宾客甚至悄悄拭泪,显然被这简练而深刻的诗句打动。几位年长的士族代表相互交换着惊讶的眼神,似乎难以相信这样富有哲理的诗句竟出自一个少年之口。

曹纯听完,身体猛地一颤,眼中的坚冰彻底融化,化为恍然与愧疚。他望着痛哭的兄长,想及父亲生前的期望,酸楚冲鼻,眼圈迅速红了。他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嘱托:纯儿,你兄长虽不肖,终究是曹家血脉。若他日悔改,当给他一个机会...这一刻,他才真正明白父亲话中的深意——血浓于水,亲情永远胜过一切恩怨。

曹仁更是如醍醐灌顶,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十字如重锤击心。他再也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倒在灵堂外,面向灵位,以头抢地,放声痛哭:父亲!父亲!儿知错了!儿不孝啊!悔不当初!悔不当初啊!呜呜呜...哭声悲切,闻者无不动容。这哭声中有对父亲的思念,有对自己的悔恨,更有对兄弟之情的渴望。他想起小时候与弟弟一起读书习武的时光,想起父亲严厉却关爱的教诲,泪水如决堤般涌出。

曹纯见状,亦流下泪来,上前轻轻扶住兄长肩膀,哽咽道:大哥……起来吧……父亲……父亲他会知道的……我们终究是一家人啊。说着,他从袖中取出一方素帕,为兄长拭去脸上的泪水和尘土。这个细微的动作,让在场许多人都红了眼眶。

横亘在兄弟二人之间的坚冰,终于在亡父灵前,在许褚恳切的劝解与那首感人至深的诗句中,开始消融。围观的宾客中传出轻轻的叹息声,有人低语:许家公子年纪虽小,却明事理,通人情,真是难得。这般见识胸怀,将来必成大器。

此时,曹操方才缓步上前。他先对曹纯点了点头,投去一个安抚与认可的眼神,随即俯身,用力拍了拍曹仁的肩膀,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男儿膝下有黄金,泪亦不轻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叔父在天之灵,见你幡然醒悟,心中必是欣慰多于责备。起来,擦干泪,堂堂正正,以曹家子弟之礼,送叔父最后一程!

曹操的话,既是安慰,也是定调。曹仁抬头,看到曹操眼中的鼓励,重重点头,在曹纯和仆役的搀扶下站起身来。他虽然仍在抽泣,但眼神中已多了几分坚定。这一刻,他仿佛瞬间成熟了许多,往日的轻狂不羁被深深的悔悟所取代。

曹操这才转向许褚,目光灼灼,上下打量着他,脸上露出毫不掩饰的赞赏笑容:好一个子欲养而亲不待!好一首相煎何太急!言浅意深,发人深省!阿褚,年少有为,明理通达,更兼仁孝之心,今日之事,曹孟德受教了。他拱手一礼,态度真诚无比。这一刻,曹操已经将这个年仅十一岁的少年视作可堪造就的人才,心中暗自盘算着将来如何与之相交。

许褚连忙还礼:孟德兄过誉了,褚年少识浅,只是见不得骨肉至亲于此情此景下徒增遗憾,僭越之处,还望海涵。今日之事,全因侯爷仁德感召,方能化干戈为玉帛。

诶,何来僭越!曹操大手一挥,句句在理,字字珠玑!谯县许氏有子如此,实乃大幸!今日若非阿褚,我曹家险些酿成大憾。他心中已将许褚这个名字,深深记下。这个年仅十一岁的少年,不仅有过人的勇力,更有超乎常人的智慧与胸怀,将来必非池中之物。曹操甚至暗自思忖:若得此子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风波既平,曹纯郑重请兄长曹仁入内,共同主持丧礼。在众人的注视下,曹仁终于得以在父亲灵前叩首上香,完成了身为人子的最后职责。当他叩首时,肩膀不住颤抖,显是情绪激动难抑。香烛缭绕中,他仿佛看到了父亲欣慰的笑容,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

事后,族中长辈及曹操商议,皆认为曹仁确有悔过之心,曹纯亦顾全大局,兄弟和解实乃家门之幸。曹操更是慨然道:今日之事,皆因阿仁昔日不孝,阿纯年少气盛几致不和而起。幸得阿褚小友警言,以诗喻理,方使兄弟幡悟。

他转向曹仁、曹纯二人,肃容道:《礼记》有云: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望你二人永记今日之训。今予尔等表字,以为警诫:阿仁,愿你此后恪尽人子之本分,永怀孝思,便字;阿纯,愿你日后持家,以和为贵,友睦兄弟,便字。望你二人常念此字,谨守孝悌之道,勿负先人,勿负今日阿褚良言苦心!

曹仁(子孝)、曹纯(子和)闻言,皆凛然受教,向曹操及族中长辈深深一拜,更向许褚投去感激的目光。自此,曹仁字子孝,曹纯字子和,这既是对他们时刻的提醒,也成为了这段佳话的见证。这个充满戏剧性的场面,让在场的所有宾客都为之动容,许多人都在暗自抹泪。

经此一事,许褚之智、之仁、之义,尤其是那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劝诫和那首促成兄弟和解、甚至启发长辈为二人起字的小诗,迅速在吊唁的豫州世家代表中传开。众人皆赞许褚虽年幼,却有机巧致富之能,更有明理孝义之德,堪称少年楷模。其孝义之名,自此遍传豫州,声望日隆。而曹操的赞赏与留意,更为许褚未来的道路,埋下了一颗重要的种子。曹仁(子孝)经此顿悟,人生轨迹,亦悄然转变,开始认真研习武艺兵法等有用之学,为将来成为一代名将奠定了基础。这场意外的冲突与和解,不仅挽救了曹氏兄弟的情谊,更在无意间为未来的乱世埋下了一段难得的佳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