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 > 第121章 登堂拜母,义结金兰

当晚,许褚便在周府留宿。两人同室而寝,彻夜长谈。从庐江的治理,到天下的局势;从兵法的精妙,到民生的疾苦,无话不谈。许褚还借着谈论农事,“随口”吟诵起《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谈到深夜,周瑜忽然问道:“兄长,若将来真有机会平定天下,你打算如何治理?”

许褚沉思良久,缓缓道:“首先要轻徭薄赋,让百姓休养生息。其次要整顿吏治,选拔贤才。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制度,让天下不再因一人之明暗而治乱。”

“制度?”周瑜若有所思。

“对,比如设立专门的谏官机构,监督朝政;比如完善科举,让寒门子弟也有出头之日;比如限制地方兵权,防止藩镇割据......”许褚娓娓道来,将后世的一些政治制度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表述出来。

周瑜听得入神,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两人越谈越投机,直到东方既白。

“兄长这首诗,道尽了农夫的不易。”周瑜感慨道,“此前我在越民屯区,见山越百姓学农耕,烈日下插秧除草,才知粮食来之不易。兄长设义舍施粥,正是体恤百姓辛苦啊。”

许褚笑着点头:“民以食为天,若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何谈安稳?日后咱们若能平定天下,定要让每一户百姓都有田种、有饭吃,不再受饥寒之苦。”

周瑜重重点头,心中对许褚的敬佩又深了几分。他知道,眼前这位兄长,不仅有勇武之才、谋略之智,更有一颗心系百姓的仁心 —— 这样的人,值得他追随一生。

次日清晨,许褚便带着厚礼 —— 两匹吴郡上等丝绸、一坛陈年米酒、还有蔡邕亲笔题写的 “通家之好” 匾额,前往周府拜见周母与周尚。

周母年近四十,面容温和,虽久居深宅,却知书达理。她早已从周瑜与周尚口中听闻许褚的种种事迹:平定黄巾、安定庐江、设义舍救百姓、破山越安边境,心中对这位少年英雄早有好感。如今见许褚身着素色深衣,举止得体,言谈间满是恭敬,更是心生欢喜。

“伯母在上,晚辈许褚,拜见伯母。” 许褚躬身行礼,语气诚恳,“晚辈与瑜弟相识半载,意气相投,愿结为异姓兄弟,登堂拜母,自此休戚与共。今日特来恳请伯母应允。”

周母笑着扶起许褚,目光温和:“仲康不必多礼。你与瑜儿皆是有志向、有仁心之人,能结为兄弟,是你们的缘分,也是我周家的幸事。我应允了。”

一旁的周尚也笑着说道:“仲康与瑜儿结义,不仅能增进两家情谊,更能共图大业。我已选好吉日,三日后便是良辰,可在府中举行结义仪式。”

许褚心中大喜,再次行礼:“多谢伯母,多谢周公!”

三日后,周府张灯结彩,却不张扬 —— 结义仪式虽郑重,却只邀请了许家与周家的至亲:许临因政务繁忙未能前来,许褚母亲曹氏、兄长许定代表许家;周家则有周母、周尚及几位族中长辈。

仪式设在周府的正厅,厅内香案高设,供奉着天地牌位,香炉中燃起檀香,烟雾袅袅。许褚与周瑜身着崭新的儒衫,并肩站在香案前,神色肃穆。

“吉时到,结义仪式开始!” 周尚作为司仪,声音洪亮。

两人先是焚香沐浴,净手洁面,随后跪在香案前,双手捧着香烛,恭敬地插入香炉。

“拜天地!”

许褚与周瑜同时俯身,向天地牌位行三叩九拜之礼。跪拜之时,许褚心中默念:穿越乱世,得遇知己,愿苍天见证,此生定不负瑜弟,不负天下百姓。

“拜高堂!”

两人转向周母与许母,再次叩拜。两位母亲看着眼前的两个少年,眼中满是欣慰,亲自上前扶起两人:“你们日后便是兄弟,要相互扶持,共闯天下。”

“谢母亲!” 两人齐声应道,语气中满是恭敬。

“兄弟对拜!”

许褚与周瑜相对而立,躬身行对拜之礼。一拜之下,是初识时的棋弈论兵;二拜之下,是深夜里的天下畅谈;三拜之下,是此生不渝的兄弟承诺。

对拜完毕,两人重新跪在香案前,周尚递上两碗酒,酒中各滴了一滴鸡血 —— 这是汉末结义的传统,象征着 “血溶于水,生死与共”。

许褚端起酒碗,目光灼灼地看着周瑜,朗声说道:“皇天后土,日月星辰,共鉴此心!我许褚许仲康,今日与周瑜结为异姓兄弟,自此之后,同心同德,患难与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救困扶危,匡扶正义!若有背义忘恩之举,天人共戮!”

周瑜也端起酒碗,声音虽略带稚嫩,却坚定无比:“我周瑜,今日与许褚结为异姓兄弟,自此之后,随兄进退,生死相随;扫清寰宇,再造太平;若违此誓,甘受天罚!”

两人说完誓言,同时将酒碗举过头顶,一饮而尽。酒液入喉,带着一丝辛辣,却更坚定了两人心中的信念。

仪式结束后,周府摆下家宴,庆祝两人结义。席间,许定看着许褚与周瑜,笑着说道:“仲康,你能与瑜儿结为兄弟,为兄甚是高兴。日后许家与周家,便是一家人,要相互照应。”

周瑜连忙起身,向许定敬酒:“兄长放心,瑜定不会辜负仲康兄,定与仲康兄携手,守护庐江,造福百姓。”

许褚也笑着举杯:“有瑜弟相助,我如虎添翼。他日若有机会,定要与瑜弟一起,平定天下,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家宴过后,许褚与周瑜并肩走到庭院中。此时雪已停,月光洒在积雪上,泛着清冷的光。许褚看着周瑜,忽然开口:“瑜弟,今日你我结义,我有一志,想与你分享。”

周瑜眼中满是期待:“兄长请讲。”

许褚望着远方的星空,声音铿锵:“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持三尺青锋,立不世之功。我之志向,不在封侯拜相,而在四事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四句话,如同惊雷般在周瑜耳边炸响。他此前的志向,不过是 “建功立业,匡扶天下”,却从未想过,志向竟能如此宏大、如此深远。他呆呆地看着许褚,心中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 他与兄长并肩而立,率领大军,扫平群雄,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让大汉重现盛世。

“兄长!” 周瑜激动地握住许褚的手,眼中满是坚定,“瑜愿随兄长,赴汤蹈火,百死无悔!共襄盛举,开创太平!此生此世,永不相负!”

许褚紧紧握住周瑜的手,心中满是欣慰。自己成功了 —— 在孙策之前数年,他便将这位未来的江东大都督,牢牢地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而这,仅仅是他乱世宏图的第一步。

月光下,两个少年的身影紧紧相依,他们的誓言,如同最坚定的种子,在庐江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未来的乱世之中,这对兄弟,将携手并肩,书写一段属于他们的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