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 > 第104章 丹阳募兵,东郡潘璋

中平二年冬,庐江工坊区的炉火正旺,精盐、铁器源源不断产出,为郡府积累了充足财富。而此时的许褚,已将目光投向了军事建设 —— 庐江虽暂稳,边境山越时有袭扰,周边郡县也暗流涌动,没有一支精锐之师,再好的民生根基也难以守住。

“父亲,丹阳郡民风彪悍,素来出勇健之士。此前拜访羊续公时,他曾言愿支持咱们募兵。如今府库充盈,正是组建新军的好时机。” 许褚手持一份募兵计划,站在许临面前,语气坚定。

许临看着计划,沉吟片刻:“你想以‘保境安民’为名募兵,既合情理,又能赢得民心。只是丹阳毕竟是羊续的辖区,需先与其沟通妥当,避免误会。”

“父亲放心,我已让影卫传信给羊续公,他回信表示愿协助咱们在丹阳西部募兵,还会派专人协调地方。” 许褚答道。

次日,许褚便带着周仓、邓展,以及两百名虎卫营老兵,前往丹阳与庐江交界的芜湖县。这里地处两郡咽喉,流民与本地子弟聚集,是募兵的绝佳地点。抵达当日,他们便在县城中心竖起募兵大旗,旗上写着 “保境安民,剿匪御侮” 八个大字,旁边张贴的告示上,详细列明了募兵待遇:

“凡应募者,每月发粮两石、钱五百;家中免除三年赋税;若作战有功,按功绩授予田产、官职;战死者,郡府赡养其家眷,子女可入郡学读书。”

如此优厚的待遇,在乱世中堪称罕见。告示贴出不到半日,便有数百人前来咨询,其中既有身形魁梧的本地子弟,也有流离失所的流民,甚至还有几名曾在黄巾军中服役、渴望洗心革面的壮士。

许褚亲自负责选拔,他将选拔标准分为 “身、志、力” 三项:“身” 需身高七尺以上(约合现代 1.6 米),体格健壮,无伤残;“志” 需问答时眼神坚定,表达 “保家卫国” 之志,而非单纯为钱财;“力” 则需能拉开三石弓(约合现代 70 公斤),或举起五十斤重物(约合现代 25 公斤)。

选拔现场,一个名叫潘璋的青年引起了许褚的注意。他约莫十五六岁,身高七尺有余,肩宽背厚,拉起三石弓时面不改色,举起五十斤重物更是轻松自如。问答时,他声音洪亮:“俺叫潘璋,字文珪,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逃难到丹阳,住在在丹阳边境,常被山越劫掠,父母都死在山越手中。俺来当兵,就是想杀尽山越,保护百姓!”

许褚眼中闪过赞赏和欣喜,当即拍板:“好!你被录用了,编入第一队,任什长!”

潘璋又惊又喜,连忙跪地行礼:“谢公子!俺定不负公子所望!”

类似的场景,在募兵现场不断上演。十日下来,许褚共招募到两千名合格兵士,其中庐江子弟八百人,丹阳子弟一千两百人,个个身材健壮、精神饱满。

募兵结束后,许褚将队伍带回舒县东郊的军营,开始组建新军框架。他以带来的两百名虎卫营老兵为骨干,每百人设一 “队”,设队率一人;每五队设一 “部”,设部曲督一人;全军分为四部,由邓展、潘璋及两名虎卫营老兵分别担任部曲督,自己则总领全军。

训练从第二日正式开始。许褚摒弃了当时军队 “重勇力、轻纪律” 的传统,引入了后世的队列与纪律观念:

清晨,兵士们需在鸡鸣时分起床,整理内务 —— 被褥需叠得方方正正,武器装备需摆放整齐,若有违反,便罚站半个时辰;随后是队列训练,兵士们需排成整齐的方阵,听从口令前进、后退、左转、右转,步伐需一致,口号需响亮,若有步伐错乱者,便与同队兵士一起加练;上午是体能训练,包括跑步、负重行军、攀爬城墙等,许褚亲自示范动作,要求兵士们每日跑十里路、负重三十斤行军五里、攀爬城墙三次;下午则是武艺训练,先练习刀法、枪法等基础武艺,再进行小队配合演练,学习如何协同作战;傍晚则是纪律宣讲,许褚会亲自讲解 “军令如山” 的道理,强调 “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的纪律,若有兵士违反军纪,无论身份高低,一律严惩。

起初,不少兵士对这样的训练颇有微词 —— 丹阳子弟素来自由散漫,不习惯严格的队列与纪律;庐江子弟也觉得体能训练过于辛苦。但许褚以身作则,每日与兵士们一同训练:跑步时跑在最前面,负重行军时与兵士们扛着同样重的物资,武艺训练时亲自与兵士们对练,甚至还会在傍晚与兵士们一同吃饭,倾听他们的想法。

渐渐地,兵士们被许褚的毅力与诚意打动,训练积极性越来越高。队列从杂乱无章变得整齐划一,体能也大幅提升,不少兵士从最初跑十里路便气喘吁吁,到后来能轻松跑完二十里;武艺也日渐精进,小队配合越来越默契。

一个月后,羊续特意从丹阳赶来视察新军。当他看到两千名兵士排成整齐的方阵,迈着一致的步伐前进,口号响彻云霄;看到兵士们在武艺演练中配合默契,刀光剑影间尽显章法;看到军营内秩序井然,武器装备摆放整齐,没有丝毫杂乱时,不禁感慨道:“仲康,你这新军,纪律严明、士气高昂,比我丹阳的郡兵还要精锐!有这样一支军队,庐江定能守住!”

许褚笑着摇头:“羊公过奖了。这支军队还需磨练,才能真正成为保境安民的利器。”

视察结束后,羊续临走前,又给许褚送来了五十匹战马与两百副铠甲,笑着说:“这是我丹阳郡的一点心意,助你打造精锐之师。日后若有山越袭扰,咱们两郡可联手出击,共保江淮安稳。”

许褚连忙道谢:“多谢羊公!日后庐江若有战事,定与丹阳并肩作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