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惟见南星 > 第95章 忙碌而充实的日常

惟见南星 第95章 忙碌而充实的日常

作者:爱吃姜汤蘑菇的周惟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0 20:18:41

姜南星看着周惟清游刃有余地应对,与父母相谈甚欢,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她知道,他为了这次见面,一定做了很多准备,这份用心,让她无比感动。

饭后,周惟清早已安排好了旁边的茶室。四人移步茶室,环境更为静谧。姜南星主动承担了泡茶的任务,她手法娴熟,姿态优美,将冲泡好的茶汤恭敬地奉到父母和周惟清面前。

茶香袅袅中,谈话的氛围更加放松。周惟清坐姿端正,神情变得更加郑重。他看着姜名海和黄雅君,语气诚恳地说:“叔叔,阿姨,今天能见到二位,我真的很高兴,也很感激。我和南星……是认真的。”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父母那边,也知道南星。他们……非常喜欢她,也一直在催我,希望能早点见到她。”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又幸福的微笑,“我母亲生怕……这么好的儿媳妇跑了。”这话带着点幽默,瞬间拉近了距离。

黄雅君忍不住笑了,之前的担忧又消散了几分。

周惟清神色恢复郑重:“我向二位保证,我会尽我所能,对南星好,尊重她,支持她,不让她受委屈。等我们忙完手头最重要的一些后续工作,我就安排时间,带南星回北京,正式拜见我的父母。也希望……能得到叔叔阿姨的祝福。”

这番话,说得坦诚、真挚,既有对未来的规划,也表达了对姜南星及其父母的尊重。姜名海看着眼前这个眼神清澈、态度诚恳的年轻人,又看了看身边泡茶动作优雅、脸上洋溢着幸福光泽的女儿,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后看向周惟清,目光温和而坚定:“惟清啊,”他自然地换了个更亲近的称呼,“我和你阿姨,都是开明的人。我们不看家世,不看地位,只看人品,看你对星星是否真心。今天见了你,听了你这番话,我们放心了。星星交给你,我们同意。”

黄雅君也点了点头,眼中带着释然和祝福:“是啊,你们年轻人互相喜欢,彼此扶持,比什么都重要。以后的路还长,要互相体谅,共同进步。”

姜南星看着父母,又看向周惟清,眼中闪烁着幸福和感动的泪光。她知道,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这一刻,达成了对她未来的共同守护。

周惟清心中一块大石彻底落地,他郑重地点头:“谢谢叔叔,谢谢阿姨!我一定会记住你们的话,不会让你们失望,也不会让南星失望。”

他伸出手,在桌下悄悄握住了姜南星的手,两人十指紧扣。阳光透过窗棂洒进茶室,照亮了杯中澄澈的茶汤,也照亮了每个人脸上温暖的笑容。这一刻,温馨、幸福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茶香中静静流淌,定格成一副动人的画卷。

七月的英林,骄阳似火,热浪翻滚,却丝毫无法阻挡这片土地上涌动的发展热潮。瑞康药业项目的成功签约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未平息,反而与后续跟进的阳光绿谷、绿野国际等项目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曲激昂的夏日奋进曲。

县委县政府大楼,俨然成了指挥这场“夏季战役”的中枢神经。周惟清的日程表排得密不透风,如同上紧的发条。

· 县域内的统筹: 他需要主持或参加各种协调会、推进会,听取瑞康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阳光绿谷土地流转后续问题、绿野国际基地扩建需求等等。会议室里,常常是各个项目的负责人轮番上阵汇报,周惟清凝神倾听,时而追问细节,时而当场拍板,时而将难题分配给分管领导限时解决。他的决策果断,要求严格,但分配任务时逻辑清晰,让人信服。夏云州作为农业局长,是这些会议上的关键人物之一,他需要就农业政策、技术支撑、与乡镇农户的协调等问题给出专业意见,常常与招商局、自然资源局的负责人进行激烈的讨论,目标却高度一致——为了项目更快更好落地。

· 对上争取: 除了县域内的事务,周惟清更多的时间花在了“跑上面”。他需要频繁前往市里、省里,向相关领导汇报英林县的发展态势和项目进展,争取政策倾斜和项目资金。发改委、财政厅、农业农村厅、商务厅……这些地方成了他新的“战场”。他带着精心准备的汇报材料,一遍遍阐述英林的优势、项目的潜力和面临的困难(尤其是资金缺口),言辞恳切,数据扎实。这其中,拜访他的恩师——那位已退居二线却依旧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老领导,成了关键一环。

选择一个周末的下午,周惟清再次驱车前往市委家属院那处清幽的院落。书房里,茶香依旧。

“惟清来了,坐。”老领导精神矍铄,亲自沏茶,目光睿智地打量着他,“看你眼圈发黑,英林这盘棋,下得辛苦吧?”

周惟清接过茶杯,苦笑道:“老师明鉴。机会前所未有,压力也前所未有。瑞康算是开了个好头,但后续资金、配套、人才,哪一样都像是等着米下锅。”

老领导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周惟清详细汇报了瑞康项目的推进情况,以及阳光绿谷扩大承包规模、绿野国际深化合作的最新进展。他重点提到了打造“山区特色农业与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构想,以及目前遇到的政策瓶颈和资金缺口。

老领导静静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紫砂壶,半晌,才缓缓开口:“惟清啊,你做的很好。步子迈得稳,也迈得实。瑞康这个龙头引得好,能带动一串。阳光绿谷和绿野国际,一个深耕生态农业,一个瞄准高端市场,布局很有层次。”他话锋一转,“但是,你不能只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更要学会‘借势’。”

“请老师指点。”周惟清身体微微前倾。

“省里最近在重点谋划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样板工程,资金和政策都会向有基础、有潜力、能形成示范效应的地区倾斜。你的这个‘融合发展示范区’构想,正好切中了这个点。”老领导目光深邃,“你要做的,不是一个个单独去跑项目、要钱,而是要把这些项目打包,提升到‘示范区’建设的高度,做一个顶层的、系统性的规划方案。拿着这个方案,再去省里找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这就不是‘要饭’,而是‘献宝’,是请省里来共同打造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

一席话,如同拨云见日,让周惟清豁然开朗。他之前更多是着眼于具体项目的推进,缺乏这种将资源整合、提升格局的战略思维。

“我明白了,老师!谢谢您!”周惟清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嗯,”老领导满意地点点头,“规划要做实,数据要更漂亮,尤其是要突出对农民增收、区域生态保护的带动效应。需要我出面协调的时候,随时给我打电话。”

带着恩师的点拨和沉甸甸的支持承诺,周惟清离开时,脚步都轻快了许多。他知道,接下来的工作重心,需要做出战略性调整。

中心战场:忙碌而充实的日常

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无疑是这“夏季战役”的前沿指挥部之一。瑞康的药源基地标准化建设、阳光绿谷亩土地的详细产业规划、绿野国际的技术升级和品牌推广……所有项目的落地,都离不开中心提供的数据支持、技术指导和协调服务。

办公室里,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讨论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风油精混合的提神气息。

· 姜南星: 作为中心临时负责人,她如同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既要统筹全局,审核各类报送材料和规划方案,又要应对各项目方随时提出的技术咨询。她常常是同时开着几个窗口,一边回复瑞康技术员的邮件,一边审阅阳光绿谷的土壤改良建议,还要抽空指导曾欢他们处理数据。压力巨大,但她处理得井井有条,眼神依旧沉静专注,只是眼底偶尔掠过的疲惫,显示着她的辛劳。

· 曾欢与徐子航: 这对“黄金搭档”在高压下配合得愈发默契。曾欢主要负责与阳光绿谷和绿野国际的对接,她心细如发,对合同细节、数据报表敏感度高,常常能发现潜在的问题。徐子航则更偏向技术支撑,负责维护和更新庞大的农业数据库,为各个项目提供精准的数据分析。两人依然是办公室的“活力素”,曾欢偶尔会因为一个数据和徐子航争论,但往往在争论中找到了最优解。他们的感情在日常的并肩作战中悄然升温,虽然谁都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但徐子航默默帮曾欢带早餐、曾欢下意识替徐子航整理衣领的小动作,早已被同事们看在眼里。

· 徐进与王勇: 两位老同志经验丰富,主要负责跑现场,落实具体工作。他们顶着烈日,奔波于各个乡镇和项目地块之间,协调土地纠纷,督促工程进度,了解农户诉求,成了连接中心决策与基层实践的重要桥梁。他们的皮肤被晒得黝黑,但精神头十足,看着昔日荒芜或低效利用的土地,正在一步步变成充满希望的产业园区,干劲愈发充沛。

夏云州作为直接分管领导,也频繁出现在中心。他不仅要把握中心的整体工作方向,更要协调农业局内部的资源支持中心的工作。他常常召集姜南星等人开小会,传达周惟清的最新指示,讨论遇到的难题。他的风格务实而高效,既能体谅下级的辛苦,也能在关键时刻给出有力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