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惟见南星 > 第201章 我爱你 爱这片土地 爱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这一切

这天晚上,周惟清难得地没有安排晚间会议或紧急公务需要处理。他比往常稍早一些回到了家。推开家门,温暖的灯光和熟悉的饭菜香迎面而来,瞬间洗去了他连日来的疲惫。

姜南星正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忙碌,锅里咕嘟着山药排骨汤,香气四溢。听到开门声,她探出头,脸上露出温柔的笑意:“回来了?今天还挺早。汤马上就好,你先洗手休息一下。”

周惟清没有立刻去洗手,而是走到厨房门口,倚在门框上,静静地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暖色的灯光勾勒出她纤细而专注的侧影,翻炒的动作熟练而轻柔。这种充满烟火气的平凡温馨,对他而言,是忙碌政务之余最珍贵的慰藉。

“看什么呢?”姜南星察觉到他的目光,转过头,笑问。

周惟清走上前,从身后轻轻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发顶,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慵懒和满足:“看你。感觉好像很久没有这样,安安静静地看着你做饭了。”

他的拥抱自然而亲密,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畔。姜南星心尖一颤,放下锅铲,放松身体靠在他坚实的胸膛上,嘴角弯起:“周县长这是……在感慨岁月静好?”

“嗯,”周惟清低低应了一声,手臂收紧了些,“两会开完了,算是阶段**卷。但心里清楚,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只有回到这里,看到你,心才能真正定下来。”

姜南星转过身,面对着他,伸手轻轻抚平他微蹙的眉心,眼神清澈而充满力量:“我知道。报告写得再好,也只是纸上谈兵。真正的考验是落实。但惟清,我们不是一直在这么做吗?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我相信,只要方向对了,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总能抵达想去的地方。”

她的理解和鼓励,总是能精准地给予他力量。周惟清抓住她的手,放在唇边轻轻一吻,目光深邃地看着她:“所以,趁今晚有点空,想和你好好聊聊,不只是眼前的工作,更是英林……更远的未来。你可是我最重要的‘参谋长’。”

“荣幸之至,周县长。”姜南星俏皮地眨了眨眼,“那先请周县长移步餐厅?咱们边吃边聊,总不能饿着肚子规划宏图伟业吧?”

简单的三菜一汤摆上餐桌,气氛温馨。两人相对而坐,一边吃饭,一边自然地开始了他们的“未来规划研讨会”。

周惟清先起了个头,语气带着思考:“两会报告明确了今年的任务,算是短期目标。但我一直在想,五年后,十年后,英林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不能只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有一个更清晰的长远愿景。”

姜南星给他夹了块排骨,点点头:“我明白。就像我们搞产业规划,既要有年度计划,也要有中长期规划。你觉得,英林长远发展的核心应该是什么?”

“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文旅兴县。”周惟清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出了这九个字,显然已深思熟虑,“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和必然选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在英林不是口号,是实践的根基。我们必须保护好这片山水,在此基础上发展产业,繁荣文化旅游业。”

“我完全赞同。”姜南星眼睛一亮,“生态是底线,也是竞争力。产业方面,我们现在有了‘英林丹华’这个龙头,瑞康药业、阳光绿谷、茶产业这几驾马车也跑起来了。下一步,关键是如何让它们更强,产业链更完整,抗风险能力更高,并且……培育出新的增长点。”

“没错。”周惟清放下筷子,神情专注,“比如‘英林丹华’,不能只满足于卖原料油,要向精深加工、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延伸,提升附加值。瑞康药业要尽快投产,形成集聚效应,带动全县中药材种植标准化、规模化。阳光绿谷的智慧农业模式,要在全县适合的领域推广复制。茶产业要和天叶茶业深度绑定,共同把品牌做大做强。”

姜南星补充道:“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我们可以尝试与更多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共建研发平台,引进和培养本土人才。‘英林特色产业中心’视频号就是一个很好的引才和宣传窗口,笑笑她们做得不错,可以加大支持力度。”

“这个思路很好。”周惟清赞许地看着她,“人才是根本。不仅要引进外来凤凰,更要筑好巢,让本地的麻雀也能变成凤凰。职业教育这一块要加强,培养更多贴合我们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

谈到文旅,姜南星更是有自己的见解:“文旅兴县,不能只靠牡丹花节、茶山观光等等这些单一景点。要串珠成链,把我们的山水资源、农业景观、特色村落、红色文化、民俗风情都整合起来,打造几条精品线路。比如,可以把阳光绿谷的科技农业体验、东河村的茶文化研学、丹华公司的工业旅游、还有几个特色民宿村连接起来,形成‘农业 科技 文化 旅游’的融合业态。”

周惟清听得入神,不时点头:“这个想法很有创意!形成闭环,让游客来了有得看、有得玩、有得买、有得学,停留时间更长,消费自然就上去了。基础设施也要跟上,尤其是通往一些潜力景点的道路、住宿条件要改善。”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思维碰撞,灵感迸发。从产业布局到生态保护,从城镇建设到乡村治理,从民生改善到文化传承,几乎涵盖了英林未来发展的方方面面。他们没有空谈口号,而是结合具体项目、现有基础和潜在问题,进行务实的推演和构想。

“……还要考虑到区域合作,”周惟清目光深远,“英林不能关起门来发展,要主动融入省市的发展战略,和周边区县寻求优势互补,比如在旅游线路共建、农产品销售渠道共享等方面。”

“嗯,格局打开,视野才能更宽。”姜南星表示同意,她看着周惟清在谈论未来时眼中闪烁的光彩,那是属于理想和信念的光芒,让她心折。

吃完饭,两人默契地将“会议室”转移到了书房。书桌上,摊开着英林县的地图和各类规划文件。

周惟清拿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在第一页郑重地写下了“英林长远发展构想”几个字。姜南星则打开她的笔记本电脑,调出她平时积累的数据和思路笔记。

“我们来把刚才聊的,稍微系统化一下。”周惟清说着,开始在白纸上勾勒框架,“可以先分几个板块: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农业、特色工业、文旅融合)、城乡统筹发展体系、民生保障与社会治理体系、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体系……”

姜南星在一旁补充:“每个体系下面,再设核心目标、重点任务、关键项目和保障措施。比如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目标可以是打造‘两三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他们时而并肩站在地图前,指着某处山川河流讨论生态红线划定;时而凑在电脑前,分析某项产业数据的趋势;时而在白纸上写写画画,勾勒交通路网或产业布局的草图。

周惟清宏观思维强,善于把握方向和战略重点;姜南星则心思缜密,注重细节和可操作性。两人优势互补,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里,未来可以考虑规划一个绿色食品产业园,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周惟清指着地图上一片区域。

“嗯,前提是环境承载力和产业链配套要评估清楚。”姜南星点头,快速在电脑上记录下要点,“可以先做个前期调研课题。”

“乡村振兴,我觉得重点要放在‘特色’上,避免千村一面。”姜南星提出。

“对,因地制宜,一村一品。比如有的村主打民宿,有的村专注传统手工艺,有的村发展康养……”周惟清表示赞同,并延伸开去。

夜深人静,书房里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键盘敲击声和两人低低的讨论声。灯光将他们的身影投在墙上,交织在一起,仿佛他们的人生和事业,早已密不可分。

在这个过程中,不乏温情的瞬间。当姜南星因为一个数据不确定而微微蹙眉时,周惟清会递上一杯温水,轻声说:“不急,明天让中心核实一下。”当周惟清因为某个难点陷入沉思时,姜南星会安静地不去打扰,只是默默地将灯光调得更柔和一些。

当时钟指向十一点,初步的框架和核心要点已经梳理得差不多了。周惟清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虽然精神依旧亢奋,但眼底已有了血丝。

姜南星合上电脑,走到他身边,伸手轻轻按揉着他的太阳穴,心疼地说:“好了,今天先到这里吧。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蓝图也需要慢慢描绘。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周惟清闭上眼,享受着她指尖温柔的力度,喃喃道:“有你在身边,好像再难的事情,也变得有把握了。”他睁开眼,握住她的手,将她拉到自己身前,让她坐在自己的椅背上,他则仰头看着她。

灯光下,她的脸庞柔和而专注,眼中映着他的影子。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情和满足感在周惟清心中涌动。

“南星,”他低声唤她,声音带着一丝沙哑,“谢谢你。谢谢你不只是生活上陪伴我,更在事业上懂我、支持我、成就我。能和你一起为英林的未来奋斗,是我周惟清最大的幸运。”

他的话语真挚而滚烫,姜南星的心瞬间被填得满满的。她俯下身,双手捧住他的脸,望进他深邃的眼眸,认真地说:“惟清,能和你并肩同行,看着你带领英林一步步改变,实现我们的理想,也是我姜南星最大的幸福。我爱你,爱这片土地,爱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这一切。”

四目相对,空气中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深情与默契。周惟清缓缓站起身,他的动作带着一种郑重的温柔。他伸手,轻轻抚过她的脸颊,指腹摩挲着她细腻的肌肤,目光如同深邃的星空,将她牢牢吸引。

然后,他低下头,温柔地、珍重地吻上了她的唇。

这个吻,不同于热恋时的激烈,却带着历经风雨后的笃定、灵魂共鸣的颤栗和彼此认定的永恒。它诉说着共同的理想,交融着彼此的呼吸,也承诺着未来的风雨同舟。

姜南星闭上眼睛,回应着他的吻,感受着他唇间的温度和那份沉甸甸的爱意。她的手环上他的脖颈,将自己更深地嵌入他的怀抱。

良久,唇分。两人的额头相抵,呼吸微促,眼中只有对方的身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