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惟见南星 > 第184章 现世安稳 岁月静好 与君同在 此生何求

他偶尔会放下茶杯,无声地走到她身边,观察片刻,然后才轻声指点:“这一横,收笔时可以再往回藏一下锋,会更饱满。”“这个‘永’字的捺画,要有一波三折的韵味,笔锋送到末端。”他的指点总是言简意赅,切中要害,说完便又退回原位,继续品茗,目光却始终未曾离开她。

浓郁的墨香、醇厚的茶香、阳光温暖干燥的味道,还有身边人沉稳如山、安宁似水的气息,交织融合,仿佛谱写出一曲无声却悠远绵长的古琴曲。这个下午,时光仿佛被赋予了重量,缓慢而厚重地流淌着。没有接连不断的电话铃声,没有堆积如山的待批文件,只有这一室的静谧安好,两个人,一支笔,一砚墨,一壶茶,以及在他们之间无声流淌的、深厚的情感。

不知不觉,窗外的光线由明亮转为金黄,又渐渐染上绯红,最后沉入墨蓝。夕阳西沉,暮色四合。姜南星终于放下笔,看着宣纸上那几页虽然依旧稚嫩、但已初具形态、一笔一划都凝聚着她一下午心血的基本笔画和几个简单的字,满意地长长舒了一口气,活动了一下有些酸胀的手腕和肩膀。

“累了?”周惟清适时地走到她身边,目光落在她的“作品”上,眼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和鼓励,“第一次执笔,能静下心来写这么久,笔画间已能看出些沉稳之气,非常难得。很有悟性,也很有定力。”

“是周老师教得好。”姜南星转过身,很自然地靠进他怀里,仰头看着他,眼中带着完成一件小事后的成就感和对他的全然依赖,感觉内心一片澄澈宁静,连日奔波积攒的浮躁和深层疲惫,仿佛都被这下午的墨香与专注洗涤殆尽,身心都变得轻盈起来。

“晚上想吃点什么?”周惟清揽着她的腰,低头问,指尖将她额角因专注而沁出的细微汗意轻轻拭去。

“没什么特别想吃的,中午吃得很满足,现在还不觉得饿。”姜南星在他怀里蹭了蹭,“简单煮点清淡的粥就好,养养胃。”

“好,我去准备。”

晚餐是香糯的白米粥,配着几碟清爽的小菜:凉拌黄瓜,香油笋丝,还有一碟周惟清特意切的、细细的酱菜丝。简单,却无比熨帖肠胃。饭后,两人依旧窝在客厅那张舒适的沙发里,没有打开电视,只是就着一盏落地灯温暖的光晕,时而低声交谈几句白天的趣事,时而各自拿起一本书,沉浸在自己的阅读世界里。偶尔抬起头,目光在空中相遇,不需要任何言语,只需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便能读懂彼此眼中的温情与满足。

夜色渐深,洗漱完毕,躺在那张承载了他们无数深夜归来疲惫身躯和安稳睡眠的床上。周惟清习惯性地侧身,将她温软的身体拥入怀中,手臂环过她的腰肢,让她背脊紧贴着自己的胸膛,形成一个亲密无间、充满保护姿态的睡姿。他的下巴轻轻抵在她的发顶,鼻息间满是她发丝上清雅的香气。

“明天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忙碌了。”姜南星在他怀里调整到一个最舒适的位置,声音带着一丝对假期结束的淡淡惋惜,但更多的是一种休整后的充实。

“嗯,”周惟清的手臂紧了紧,将她更深地圈进自己的领域,声音带着令人安心的沉稳力量,“充分的休息,是为了更有力地前行。”

“今天……我真的很开心,惟清。”姜南星转过身,在朦胧的夜色中与他面对面,伸出手,指尖轻轻描绘着他挺拔的眉骨和鼻梁轮廓,声音轻柔似水,“谢谢你,陪我度过这么完整、这么宁静的一天。好像把之前耗尽的能量,都补回来了。”

周惟清捉住她作乱的手指,放在唇边轻轻吻了一下,然后在黑暗中准确无误地找到她的唇,印下一个温柔而绵长、带着无尽怜惜与爱意的吻。这个吻不带有任何**的急切,只有满满的珍惜与安抚,仿佛在说,我懂你的疲惫,也珍惜你的陪伴。

“睡吧,我的南星。”他在她耳边低语,温热的气息拂过她敏感的耳垂,声音低沉而充满磁性,带着催眠般的魔力,“我在这里。”

姜南星安心地闭上眼睛,将自己完全交付于他温暖坚实的怀抱,感受着他强而有力的心跳透过胸腔传来,与自己逐渐同步。鼻尖萦绕着他身上令人无比安心的、熟悉的气息。窗外,月华如水,温柔地洒满窗台;室内,一室安宁,只剩下彼此交融的平稳呼吸。假期已然结束,充满挑战与忙碌的工作日即将重启,但有了这两日彻底的心灵栖息与情感滋养,有了彼此作为最坚实可靠的同盟与港湾,他们便拥有了无穷的勇气和源源不断的力量,去迎接前方的一切风雨征程,继续在他们深爱并为之奋斗的这片热土上,携手书写属于他们的、也是属于英林未来的、更加壮阔绚丽的篇章。沉入黑甜梦乡的前一刻,姜南星唇边带着浅浅的笑意,心中一片宁和满足: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与君同在,此生何求。

五一假期的热潮退去,英林县并未就此沉寂,反而像一艘加满了燃料的巨轮,以更稳健、更快速的姿态,驶入了发展的深水区。假期带来的巨大曝光度和良好口碑,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招商意向加速落地,旅游接待趋于常态化和精细化,各大产业项目开足马力,产销两旺。

县委县政府大楼里,节奏比假期前更快。总结评估、规划调整、项目推进、问题协调……各种会议接连不断,文件流转速度明显加快。每一个部门都像上紧了发条的钟摆,在各自的轨道上高效运转。

特色产业发展中心更是如此。假期的成功接待仿佛给每个人都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也带来了更重的责任和更高的要求。姜南星的办公桌上,堆满了需要审阅的方案、报告和合同。

“主任,这是与匠心包装关于丹华产品新包装设计的最终确认稿,您看一下。”

“南星主任,省农科院那边回复了,同意就牡丹深加工技术与我们共建联合实验室,这是他们提出的初步合作协议。”

“主任,阳光绿谷二期智慧温室的预算方案需要您签字。”

“曾欢,视频号下一阶段的内容策划要突出产业深度和科技含量了。”

“子航,智慧农业数据模型的优化不能停,要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决策。”

“笑笑,各乡镇的土壤改良数据收集进度要加快。”

“志远,谢兵,那几个新落地配套企业的用工需求摸底做得怎么样了?”

办公室里电话声、讨论声、键盘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忙得像旋转的陀螺,但眼神里都闪烁着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光芒。姜南星作为中心课长,更是连喝水的时间都需要挤出来。她需要统筹全局,把握方向,协调资源,解决难题。常常是刚放下这个电话,下一个汇报的人已经等在门口;刚审阅完这份文件,另一份更紧急的又送了过来。

周惟清同样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他不仅要处理县政府的日常事务,更要紧盯几个重大项目的进展,协调解决土地、资金、政策等各类瓶颈问题,还要时不时地接待来自省市乃至更远地方的考察团。他的日程表排得密不透风,办公室和各个项目现场成了他最主要的活动区域。

姜南星和周惟清,也回到了他们熟悉的、聚少离多却又彼此支撑的忙碌节奏。

周惟清的日程表排得密不透风。他需要统筹全县灾后恢复的后续工作部署新一轮的营商环境优化行动,跟进几个重大产业项目的建设进度,还要应对省市各级的调研和检查。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

姜南星同样不轻松。中心的工作千头万绪,既要抓宏观规划,又要管具体落实。她常常是白天在各个乡镇和项目点之间奔波,晚上回到办公室处理文件、召开视频会议。两人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但能坐下来安安稳稳吃顿饭的时间都屈指可数。

他们的相处,更多的是在晨起或深夜的短暂交汇中。

清晨,周惟清会习惯性地为她热好牛奶,煎好鸡蛋。

“今天要去哪儿?”他一边系着衬衫扣子,一边问。

“上午在中心开会,下午去趟阳光绿谷,看看系统升级进度。”姜南星快速吃着早餐,“你呢?”

“上午有个常委会,下午要去经开区看新落户的那个包装企业厂房建设。”周惟清拿起公文包,“晚上我有个接待,不用等我吃饭。”

“好,知道了。少喝点酒。”姜南星起身,帮他整理了一下领带。

“嗯。”他低头,在她额间印下一个轻柔的吻,“路上小心。”

深夜,当姜南星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常常能看到客厅留着一盏小灯,餐桌上有时会放着周惟清让食堂打包回来的、她爱吃的点心,旁边附着一张便签:「饿了微波加热。」

而如果周惟清回来得更晚,他则会看到卧室里一盏昏暗的床头灯,和已经熟睡但显然在等他的姜南星。他会放轻所有动作,洗漱后小心翼翼地上床,将她揽入怀中。即使是在睡梦中,她也会无意识地向他靠近,寻找最温暖安心的位置。

他们没有太多时间倾诉衷肠,但每一个细节里都藏着对彼此的牵挂与体贴。这种在各自岗位上奋力前行,又在家中角落默默传递温暖的相处方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最常态也最坚实的底色。他们理解对方的责任,支持对方的事业,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并肩作战的缘分。

忙碌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转眼进入了六月。英林的初夏,本该是山明水秀、生机盎然的时节,然而今年的雨水似乎格外充沛。天空时常阴沉着脸,雨水淅淅沥沥,下下停停,虽然暂时未造成大的影响,但空气中弥漫的潮湿和连日不见的阳光,还是让人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隐隐的忧虑。

这天上午,天空依旧灰蒙蒙的。姜南星正在办公室里与徐子航、曾欢讨论智慧农业数据模型优化方案,许笑笑拿着一份刚刚打印出来的、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紧急通知,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罕见的凝重和急切。

“课长!气象局刚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许笑笑的声音打破了办公室里的讨论气氛,她将通知递到姜南星面前,语气急促,“预计未来三小时内,我县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强降水,局部地区雨量可能超过200毫米,并伴有雷暴大风!这是最高级别的预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