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惟见南星 > 第165章 一片片充满生机的田野 是对他们工作最直观 最有力的肯定

周一的清晨,阳光透过窗户,驱散了连日的寒意,带来了三月特有的明媚。英林县特色产业发展中心的办公室里,气氛却比阳光更加火热。

姜南星神采奕奕地站在办公室中央,完全看不出几天前还病恹恹的样子。她拍了拍手,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好了,同志们,新的一周开始了!上周因为我个人身体原因,辛苦大家了。这周我们的任务很重,必须抓紧时间!”

她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快速写下本周的工作重点:“首先,河谷镇的牡丹苗,经历了上周的倒春寒,我们必须立刻去实地查看情况,评估影响,并跟进后续的养护。这件事,曾欢,你和我一起去。”

曾欢立刻点头:“没问题,星姐。”

姜南星继续部署:“其次,其它几个乡镇的天麻、百合、茯苓等中药材,以及春茶的早期管护情况,也需要同步跟进。王哥,徐哥,子航,你们三位辛苦一下,分头去这几个重点乡镇和村子,实地查看,采集第一手资料。”

王勇、徐进和徐子航纷纷应下。

“记住,”姜南星强调道,“我们不仅要了解生长情况,还要注意收集素材!农民劳作的场景、技术员的指导、作物的特写,这些都是我们后续制作宣传视频的宝贵资料。大家都带上设备,能拍的都拍下来!”

“明白!”众人异口同声。

“星姐,你都好了吗?要不要再休息一天?”曾欢还是有些担心地小声问姜南星。

姜南星对她笑了笑,声音不大但足够清晰:“放心吧,周六就已经活蹦乱跳了,周日又养了一天,完全没问题!工作要紧。”

晨会结束,大家立刻行动起来,检查设备,拿上资料,准备出发。办公室里一片忙碌的景象。

姜南星和曾欢,带上中心新配的便携摄影设备,驱车前往河谷镇。

车子驶出县城,沿着蜿蜒的公路前行。窗外的景色与去年此时相比,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姜南星清晰地记得,去年随周惟清下乡调研时,田野间还可见大片的荒芜,杂草丛生,缺乏生机。而如今,目之所及,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新绿!整齐的田垄如同大地的五线谱,嫩绿的幼苗是跳跃的音符。一部分土地被规整的白色防寒棚覆盖着,那是丹华公司的油用牡丹基地;另一部分露天的地方,则是刚刚破土而出的各种药材幼苗和等待春耕的沃土。远处,有农民正在田间弯腰劳作,进行着除草、松土等春季管护;近处,可以看到新修的灌溉沟渠和水肥一体化设施点缀其间。

“曾欢,你看!”姜南星指着窗外的景象,语气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和成就感,“这和我们去年刚来时看到的,完全不一样了!”

曾欢也看得心潮澎湃,连连点头:“是啊,星姐!到处都是绿色,到处都是人在忙活!感觉整个田野都活过来了!我们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加班加点,看到这样的变化,真的……太值得了!”

是啊,太值得了。姜南星心中默念。那些挑灯夜战制定的规划,那些反复与企业、合作社、农户沟通协调的艰辛,那些顶着烈日寒风跑遍各个乡镇的疲惫,在看到这充满希望的田野时,都化为了满腔的欣慰与自豪。这就是他们奋斗的意义所在——让土地不再荒芜,让农民脸上重现笑容,让乡村焕发新的生机

姜南星看着这一切,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成就感,她轻声对曾欢,也像是对自己说:“看到这些,就觉得,我们所有的努力,所有的加班熬夜,所有的奔波劳累,都是值得的。”

是的,这一片片充满生机的田野,就是对他们工作价值最直观、最有力的肯定。

到达河谷镇丹华公司的牡丹种植基地,眼前的景象更让她们欣喜。经过精心防护,前几日的倒春寒并未对牡丹苗造成实质性损害。一畦畦整齐的牡丹苗沐浴在温暖的春日阳光下,叶片舒展,绿意盎然,显得格外精神。大部分苗株已经长到了一尺多高,茎秆粗壮,有些早花品种甚至已经能看到隐藏在叶腋间饱满的花苞,预示着不久后的绚烂。

基地里,不少农户正在技术员的指导下,进行精细的田间管理。有的在小心翼翼地清除杂草,避免伤及牡丹根系;有的在检查滴灌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水分供应均匀适度;还有的在给长势稍弱的苗株追施有机肥。

一位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的老农,正蹲在地上,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极其轻柔地抚摸着牡丹苗的叶片,眼神专注而充满期待,仿佛在呵护自己最珍贵的宝贝。姜南星立刻示意摄影师将这一幕捕捉下来。这饱含深情的画面,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打动人心。

科技局派驻基地的技术员小张看到姜南星她们,连忙走过来打招呼:“姜课长,曾欢,你们来了!”

“小张,辛苦你们了。”姜南星笑着回应,“苗情看起来非常不错!”

“是啊!”小张脸上带着自豪的笑容,“倒春寒那几天,我们严格按照防寒预案操作,加固了棚膜,增加了覆盖物,效果很好。你看这苗子,长势比去年预想的还要好!按照目前这个趋势,等到四月底五月初花期,预计开花率能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且花型、色泽都会比去年更好!”

“太好了!”姜南星和曾欢相视一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这意味着,即将到来的“牡丹花节”有了更坚实的基础,丹华公司的牡丹籽油原料供应也更加有了保障。

姜南星拿起另一台相机,亲自参与到拍摄中。她不仅拍摄了牡丹苗的整体长势,还特意拍了特写镜头——嫩绿的叶片、饱满的花苞、农户们辛勤劳作的手部特写、技术员认真讲解的画面。她一边拍,一边不时和小张以及身边的农户交流,了解具体的管理细节和他们的期盼。

“老伯,您看今年这牡丹长得咋样?”姜南星蹲在刚才那位老农身边,亲切地问。

老农抬起头,露出缺了门牙却格外淳朴的笑容:“好!好着呢!比俺家以前种苞米强多喽!公司包技术、包回收,咱就安心种,年底还能分红!这日子,有奔头!”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产业振兴带给农民最真实的获得感。

姜南星将这一幕,连同老农那充满希望的笑容,一起收录进了镜头里。这些鲜活的一手素材,将是后续宣传视频中最打动人的核心内容。

在河谷镇忙碌了大半天,仔细查看了几个核心片区的牡丹苗,拍摄了大量视频和图片素材,又和镇里、丹华公司的负责人开了个短会,沟通了花节筹备的细节,姜南星和曾欢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踏上返程。

回到中心办公室,已经是下午四点多。推开办公室的门,发现徐子航、王勇、徐进也刚回来不久,一个个都是风尘仆仆,脸上带着奔波后的疲惫,正端着水杯大口喝水。

“都回来了?情况怎么样?”姜南星一边放下设备,一边问道。

徐子航推了推眼镜,汇报:“青山镇的天麻和茯苓长势不错,农户积极性很高,就是反映肥料成本比去年涨了一些,我们在考虑能不能通过集中采购降点成本。”

王勇接着说:“东河村和云雾村的春茶萌芽情况很好,预计是个丰年。就是采茶季马上到了,熟练的采茶工比较紧缺,老问题了。”

徐进也说了阳光绿谷系统运行正常,正在导入新的春季生长模型。

听着大家的汇报,姜南星一边记录,一边点头。工作都在推进,但也确实暴露了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时,王勇揉了揉发酸的肩膀,忍不住感叹道:“南星课长,咱们这几个人,真是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半用啊!跑不过来,根本跑不过来!”

徐子航也难得地附和:“是啊,数据要分析,项目要跟进,乡镇要跑,材料要写……感觉时间永远不够用。”

曾欢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哀叹道:“我的视频素材是拍了一大堆,可后期剪辑制作也是个巨大的工程啊!何书记上次答应给我们增加的人手,到底什么时候能到位啊?”

徐进也看向姜南星:“是啊课长,再不来人,咱们这几个‘老黄牛’可真要累趴下了。”

看着同事们疲惫又带着期盼的眼神,姜南星心里也有些着急。她知道大家说的是实情,中心的工作量随着项目的增多和深入,呈几何级数增长,现有的人员配置确实已经捉襟见肘。她安抚道:“大家辛苦了!人手的问题,我一直记着,也跟周县长和何书记反映过多次。何书记确实答应了的,我们再耐心等等,应该快了。”

晚上回到家,周惟清已经先回来了,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餐。经过上次姜南星生病的事,他似乎更加注重家庭的烟火气了,虽然厨艺依旧没什么长进,但愿意动手参与。

“回来了?累了吧?洗手吃饭。”周惟清听到开门声,从厨房探出头。

“嗯,还好。”姜南星换好鞋,走到厨房门口,看着他有些笨拙地翻炒着锅里的青菜,心里暖暖的。她走过去,从身后抱住他的腰,将脸贴在他宽阔的背上,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更多的是兴奋,“惟清,我今天去河谷镇了。”

“嗯,看你这语气,情况不错?”周惟清关小火,任由她抱着,侧头问道。

“何止是不错!”姜南星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你是没看到!田野里完全变样了!大片大片的绿色,农民都在地里忙活,牡丹苗长势特别好,都已经有花苞了!和我们去年下乡才考察看到的荒凉样子,简直是天壤之别!”

听着她雀跃的描述,周惟清冷峻的眉眼柔和下来,嘴角微微上扬:“看来,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是啊!”姜南星用力点头,松开他,转到他对面,比划着,“看到那些生机勃勃的苗,看到农民脸上带着希望的笑容,我就觉得,我们所有的辛苦都值了!真的值了!”她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