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惟见南星 > 第36章 构建一个更为长远和坚实的支撑平台

他直接点名: “农业局!立刻成立应急工作小组,派驻专人进驻东河村合作社!第一要务是指导、监督他们绝对不能因为追求速度而降低产品质量标准!‘生态’、‘手工’、‘高品质’是我们的生命线,必须死守!” “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及时、坦诚、有效地回应网民关切。对延迟发货等问题要主动发布公告说明情况,争取理解。同时要继续挖掘亮点,策划后续宣传,维持热度,但必须实事求是,杜绝虚假宣传!” “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立即介入,帮助合作社规范订单管理流程,提供专业的电商运营建议,同时加强产品质量抽检和市场监管,防止以次充好、假冒‘英林云雾茶’品牌的情况出现!” “交通局、邮政公司! 优先保障东河村的物流通道,协调增加运力,确保合格的产品能够第一时间发送出去!”

何明辉书记最后总结,一锤定音:“这件事,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它考验着我们党委政府的应急处突能力和现代化治理水平。各部门必须立刻行动起来,靠前指挥,精准施策!要帮助企业渡过这个‘成长中的烦恼’,把‘网红’变成‘长红’,真正把流量红利转化为农民增收、产业发展的持久动力!散会之后,各项任务必须立刻落实到人,我要看到具体方案和每日进展汇报!”

会议室内气氛紧张而高效。每一个与会者都感受到了压力的分量,但也清晰看到了机遇的方向。周惟清与何明辉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是坚定的决心。这场突如其来的“流量大考”,必须漂亮地拿下!

上午十点,县委农业局办公室里,姜南星处理完手头几份紧急文件后,心中那份关于茶叶质量的担忧再次浮现。尽管叶天在电话里信誓旦旦,但她深知订单暴增下,生产环节极易为了追求效率而牺牲质量。她越想越不踏实,决定必须亲自去现场看一看。

她立刻起身,跟同事打了个招呼:“我出去一趟,去叶天那边和东河村看看情况,有事电话联系。”

姜南星的质控之路

1. 叶天加工厂:确认生产的坚守 车子驶向位于镇上的茶叶加工厂。厂区里果然一片繁忙,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茶香。工人们正忙着将一筐筐鲜嫩的茶青送入新老结合的设备中,包装区也堆满了即将发出的成品。 叶天正满头大汗地指挥着工人调试新到的理条机,看到姜南星,他立刻跑过来:“哎呀我的姜大科长,您还真是不放心我啊!” “不是不放心你,是放心不下咱们的招牌。”姜南星语气严肃,目光快速扫过整个生产流程,“新设备运行稳定吗?传统工艺的关键环节有没有因为提速而简化?人工筛选是不是保证了足够的人手和标准?” 叶天知道她的脾气,收敛了玩笑,认真地带她巡视:“你看,杀青的温度和时间设定都是老师傅盯着,没变。筛选这边,我又临时加了两组人,三班倒,标准卡得死死的!包装还是那套流程,一点没省。我知道,这是咱们的命根子,不敢胡来。”他随手抓起一把准备包装的干茶,“你闻闻,这香气,这条形,和之前一模一样?” 姜南星仔细查看了几个关键工位,甚至随机抽检了几批待包装的成品,确认色泽、香气、干燥度都符合要求,紧绷的脸色才缓和下来:“好,看到实际情况我才能安心。但千万不能松懈,必须时刻绷紧质量这根弦。”

2. 东河村茶园:守护源头的标准 离开加工厂,姜南星又直奔东河村的茶园。山峦叠翠,茶田如画,村民们正分散在梯田间忙碌着。 她找到郑正国,语气极其郑重:“郑支书,订单多是好事,但咱们的头脑一定要清醒!我必须再跟您强调,也是请您务必盯死每一位采茶的乡亲:标准!一芽一叶的标准,绝对不能走样! 不能见量多了就放宽要求,更不能以次充好!咱们茶的牌子能不能立得住,长远来看,全在这第一道关!” 村支书拍着胸脯保证:“姜科长,你放心!道理我们都懂!这信誉比金子还贵!我已经三令五申了,谁要是乱来,以后合作社就不收他采的茶青!大伙儿心里都明白着哩!” “光说不行,我得看看。”姜南星坚持深入茶园。她随机走到几位村民身边,俯身仔细查看他们茶篓里的鲜叶。 “姜干部,你看,都是按老规矩来的,好着呢!”一位大婶笑着抓起一把嫩绿的芽叶递给她,“咱们现在可珍惜这牌子了!” 姜南星仔细检查,果然基本都是标准的一芽一叶。她连续抽查了好几位村民,情况都令人满意。 看到村民们真正把标准落实在了行动上,姜南星的心才彻底放回肚子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周惟清的谋划之举

(与此同时,在姜南星出发前往加茶田的路上) 周惟清走进了县委书记何明辉的办公室。 “何书记,有个关于产业发展的构想,想跟您汇报一下。”周惟清坐下后,开门见山。 “哦?惟清同志又有什么新点子了?说说看。”何明辉很感兴趣。 “是关于成立‘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的构想。”周惟清将一份简单的思路提纲递给何明辉,“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外地经验,也结合我们英林的实际情况思考了很久。我们现在的农业产业发展,特别是像茶叶、金咀水果、甚至未来和阳光绿谷合作的项目,涉及到农业、商贸、文旅、科技、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很多时候,企业或者合作社遇到问题,需要跑多个部门,沟通成本高,效率也低。” 他继续阐述:“这个‘促进中心’,目的就是把涉及特色产业发展的相关行政资源、政策资源、技术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内部协调联动’。它可以负责产业规划引导、政策咨询兑现、技术推广服务、品牌建设支持、市场开拓对接、以及重点项目的一站式协调服务。相当于为企业、合作社、农户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枢纽,让他们能集中精力搞生产、闯市场。”

何明辉书记听得非常认真,不时点头,眼中赞赏之色愈浓:“好!这个构想非常好!切中要害!我们现在确实需要这样一个机构来打破部门壁垒,形成发展合力!我完全支持!” 他沉吟片刻,说道:“不过,惟清啊,编制问题现在卡得很死,新成立一个正式机构恐怕很难。人员方面,我的想法是,不追求一步到位搞个庞大机构,可以先从农业局、商务局、文旅局、市场监管局、科技局这几个相关部门,各抽调一到两名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骨干人员,先组建一个工作专班,集中办公,由县里赋予他们相应的协调权责。由你这个县长亲自抓总,具体执行层面,可以和云州同志好好商量,让他牵头负责日常运作。先把架子搭起来,把机制运转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周惟清点头:“书记考虑得周到,这样务实。我同意,先以专班的形式运作起来。我稍后就去找云州商量具体的人选和运作细则。”

疲惫与踏实

当周惟清在办公室与书记谋划着全县特色产业的制度性保障时,姜南星正风尘仆仆地从东河村赶回县委大院。她回到办公室时,墙上的时钟刚好指向下午四点。 虽然身体疲惫不堪,但她的内心却无比踏实和欣慰。她通过亲自督查,确认了从源头到生产的质量防线依然坚固。而她也并不知道,与此同时,县长正在为包括她所关心的产业在内的全县特色农业发展,构建着一个更为长远和坚实的支撑平台。

傍晚近七点,县委大楼大多隐入暮色,唯有农业局办公室还亮着几盏孤灯。姜南星终于敲下最后一个句号,将那份详尽的《关于“云雾茶”爆火后后续工作重点及风险应对建议》报告保存好。她疲惫地靠向椅背,揉了揉酸涩的眼眶,准备关电脑下班。

就在这时,农业局局长办公室的门被推开,夏云州带着一身风尘和疲惫走了进来,他刚结束在镇上关于与阳光绿谷合作后续事宜的漫长协调会。

几乎同时,县长周惟清的身影也出现在了门口,他显然是专程来找夏云州的。“云州,刚回来?”周惟清开口道,“等你半天了,关于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专班组建和人员选调的事,得抓紧商量一下,晚上一起吃饭,边吃边聊?”

夏云州一边放下公文包一边笑道:“惟清,你可真是见缝插针啊!我刚从镇上啃了两个包子回来,我正好也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行,这事确实得尽快定下来。等我拿个东西。”

两人的对话吸引了正准备离开的姜南星的注意,她下意识地抬头望去。周惟清的目光也恰好扫过办公区,精准地落在了最里面那张还亮着台灯的办公桌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