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股市悟道:十年投资路 > 第33章 估值的方法(一):市盈率估值法(PE)

“护城河”理论如同在一望无际的资本海洋中,为韩风树立起了一座座灯塔,指引他去识别那些真正坚固、能够穿越经济周期的商业堡垒。然而,一个新的、同样至关重要的问题随之浮现:即便找到了一座完美的堡垒,你该付出什么样的价格才能入驻其中?

“发现好公司只是成功了一半,”韩风在日志中写道,“而以错误的价格买入一家好公司,仍然可能是一场灾难。”他回想起在技术分析学习中“追高”的惨痛教训,那本质上也是在错误的价格点位上,买入了或许并不算差的资产。价值投资,不仅要求“质优”,同样苛求“价廉”。这个“价廉”,并非指绝对价格的低廉,而是指价格相对于其内在价值的低估。

于是,他的学习之旅自然地从定性分析(护城河)迈向了定量分析(估值)。在众多的估值方法中,最广为人知、也最直击商业本质的指标,无疑就是市盈率。

市盈率,这个他在最初学习财务指标时就已经接触过的概念,此刻在他眼中拥有了全新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连接公司盈利能力与市场情绪的桥梁,是衡量“价格”与“价值”之间关系最经典的标尺。

市盈率 = 公司市值 \/ 年度净利润 = 每股股价 \/ 每股收益

韩风反复品味着这个简单的公式。“公司市值”,是市场先生目前愿意为这家公司付出的总价码,代表了市场的“出价”。而“年度净利润”,是这家公司在过去一年里,为全体股东真正赚到的钱,代表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市盈率本质上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了获得这家公司1块钱的利润,市场参与者们愿意付出多少钱?”

例如,一家公司市盈率为20倍,意味着市场愿意为它每1元的年利润,支付20元的价格。这可以理解为,如果利润全部用来分红且不变,投资者需要20年才能回本。当然,现实中利润会增长,这20倍中也包含了市场对该公司未来增长的预期。

“所以,市盈率是市场对企业未来增长预期的‘温度计’。”韩风总结道。高市盈率通常意味着市场对公司未来盈利增长抱有极高期望;低市盈率则可能意味着预期悲观,或者公司处于增长缓慢的成熟期。

然而,孤立地看一个市盈率数字毫无意义。一家公司的市盈率是30倍,究竟是高是低?是泡沫还是低估?这个问题的答案,催生了市盈率估值法的两大核心技巧: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

第一把尺子:横向比较——在行业的坐标系中定位。

横向比较,就是将目标公司的市盈率,与同行业、业务模式相似的其他公司进行对比。这有助于判断,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这家公司相对于它的“同行们”,是被高估了还是低估了。

韩风选择了他较为熟悉的白酒行业进行实践。他列出了一个表格,将行业内的几家龙头、次龙头公司的当前市盈率(ttm)、过去几年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等数据一一列出。

他立刻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行业绝对的龙头老大,拥有最宽的护城河,其市盈率并非最高,反而处于行业中游水平。而一家规模较小、但市场预期其增长更快的公司,市盈率却远高于龙头。

“这是为什么?”他深入思考。龙头公司体量巨大,增长放缓是自然规律,市场给予的是一种“确定性溢价”,但不会给予太高的“成长性溢价”。而那小公司,虽然风险更高,但如果它能实现市场预期的高增长,当前的高市盈率在未来可能就会被快速增长的利润所消化。

他总结出横向比较的几个要点:

1. 可比性至关重要:必须确保比较的对象在业务结构、市场规模、发展阶段上具有可比性。拿一家银行股的市盈率去和一家科技股的市盈率比较,毫无意义。

2. 结合成长性(pEG):单纯的市盈率比较是静态的。必须引入成长性指标。这里,他学到了一个更进阶的指标——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

· pEG = 市盈率 \/ 净利润增长率

· 理论上,pEG等于1表示估值合理反映成长性;小于1可能表示低估;大于1可能表示高估。他将pEG应用于白酒公司的比较,发现那家高市盈率的小公司,其pEG反而低于行业龙头,说明其高市盈率在一定程度上被更高的增速所支撑,估值可能并未显得那么昂贵。

3. 审视业绩稳定性:对于盈利波动巨大的周期性行业(如钢铁、煤炭、券商),在其业绩暴增(市盈率看似极低)时买入,往往是陷阱;而在其业绩巨亏(市盈率为负或极高)时,反而是布局时机。此时,市盈率几乎失效。

通过横向比较,韩风得以在一张行业地图上,为心仪的公司找到其估值所处的相对位置。

第二把尺子:纵向比较——在时间的河流中回溯。

纵向比较,就是审视一家公司自身历史的市盈率波动区间。这有助于判断,相对于它自己的过去,当前的估值是处于高位、低位还是中枢水平。

韩风调出了一家他长期观察的消费龙头公司长达十年的周K线图,并在副图上叠加了其历史市盈率曲线。一幅生动的估值变迁图景在他眼前展开。

在2013-2014年市场低迷时,该公司的市盈率一度跌至15倍以下,形成了一个历史性的低点区域。随后,伴随着业绩的稳步增长和2015年牛市的到来,其市盈率一路攀升至40倍以上。股灾之后,估值回落,但在20-30倍之间形成了一个新的震荡区间。而在2019-2020年的结构性牛市中,其市盈率再次挑战甚至突破了40倍的前期高点。

“太清晰了!”韩风感叹。纵向比较让他看到了市场情绪在这家公司身上的周期性摆动。市盈率的波峰,对应着市场最乐观、最狂热的时期;而波谷,则对应着市场最悲观、最恐惧的时期。

他意识到,纵向比较的核心价值在于:

1. 识别情绪的极端点:当一家优质公司的市盈率回落至自身历史波动区间的下轨,甚至创出新低时,这往往是非理性抛售的结果,可能是极佳的“贪婪”时机。反之,当市盈率逼近或突破历史上限,则是需要警惕“恐惧”的时刻。

2. 理解估值中枢的迁移:一家公司的历史估值中枢并非一成不变。如果公司的护城河不断加宽,成长性被证明更加持久,那么市场可能会给它一个更高的估值中枢。反之,如果公司竞争力下降,估值中枢也会下移。

3. 结合业绩增长:光看市盈率曲线还不够,必须同时看股价和净利润的走势。有时股价下跌导致市盈率变低,可能是因为业绩下滑得更快,这是一种“价值陷阱”。真正理想的状况是,股价因市场情绪下跌,但公司业绩仍在稳健增长,导致市盈率被“被动”压低,这才是真正的低估。

融合运用:穿越迷雾的罗盘

掌握了横、纵两把尺子后,韩风开始尝试进行综合判断。他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四步分析法:

1. 定性筛选:用护城河理论,确保目标公司是值得长期陪伴的“好公司”。

2. 横向定位:与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比较市盈率和pEG,判断其相对吸引力。

3. 纵向回溯:查看其自身5-10年的历史市盈率波段,判断当前所处的位置。

4. 交叉验证:用其他估值方法(如市净率pb,下一章内容)进行二次验证。

他以一家医药公司为例进行演练。该公司品牌力强(无形资产护城河),过去五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20%。当前市盈率为35倍。

· 横向看:同行可比公司的市盈率在25-50倍之间,中位数约35倍。该公司pEG约为1.5,略高于1,但考虑到其强大的品牌和渠道,市场给予一定溢价也算合理。横向比较显示,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不算便宜,但也未明显泡沫化。

· 纵向看:该公司自身历史市盈率主要在25倍-45倍之间波动。当前35倍处于历史区间中上部。如果未来业绩能保持20%的增长,这个估值可以接受;但如果增长放缓,则面临估值下杀的风险。

综合结论是:这是一家好公司,但当前价格并非“好价格”,不属于可以重仓击球的甜蜜区。更适合放入观察列表,等待市场出现波动,使其市盈率回落至30倍以下(进入历史区间中下部)时,再考虑分批买入。

在这个过程中,韩风也深刻地认识到市盈率估值法的局限性:

· 不适用于亏损企业:净利润为负,市盈率无意义。

· 容易被操纵:净利润受会计政策、非经常性损益(如卖资产)影响较大,需要看“扣非净利润”。

· 对周期性行业失效:如前所述,周期股要在高pE时买,低pE时卖,与直觉相反。

· 静态视角:它反映的是过去一年的利润,对于高速成长或急剧恶化的公司,滞后性明显。此时需要参考动态市盈率(基于未来预测利润),但预测本身带有主观性。

在今天的交易日志上,他画下了一个清晰的坐标系。

“日期:xxxx年x月x日

今日学习主题:市盈率估值法——如何判断价格是否合理。

核心认知:

1. 本质内涵:市盈率是市场出价与公司盈利的比值,是预期与价值的综合反映。

2. 两大比较法:

· 横向比较(空间维):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比pE和pEG,判断相对高低。

· 关键:确保可比性。

· 进阶:使用pEG = pE \/ 净利润增长率,纳入成长性考量。

· 纵向比较(时间维):与自身历史pE波动区间比,判断情绪极端位。

· 关键:识别历史波峰、波谷与中枢。

· 警惕:估值中枢本身会因公司质地的变化而上移或下移。

3. 四步实战流程:

· 第一步:护城河定性(是不是好公司?)

· 第二步:横向行业定位(在同行中贵不贵?)

· 第三步:纵向历史回溯(和自己比处于什么位置?)

· 第四步:其他指标验证(结论是否可靠?)

4. 重要局限:

· 对亏损、周期性公司慎用。

· 关注扣非净利润,排除偶然因素。

· 它是重要参考,而非唯一圣杯。

心智突破:我终于开始学习如何为‘价值’标价。‘好公司’是发现一颗明珠,‘好价格’是知道在什么时候、花多少钱把这颗明珠买下来。pE就是那把最重要的尺子。”

放下笔,韩风感到自己向“稳健获利”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技术分析解决时机,护城河理论解决标的,而市盈率估值法,开始解决安全边际。他的投资体系,正在从一条腿蹦跳,逐渐变成稳固的三足鼎立。

他知道,市盈率只是估值殿堂的第一道门,后面还有市净率、pEG、现金流折现等更复杂、也更精确的工具在等待着他。但掌握了这最基本、最核心的pE比较法,他已经拥有了在市场中避免支付过高价格、寻找性价比机会的强大能力。

(第三十三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