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股市悟道:十年投资路 > 第24章 指标之王(二):葛兰碧八大法则

掌握了移动平均线的基础知识,韩风感觉自己手中握住了一柄描绘趋势的神兵利器。然而,利器在手,若不懂剑法招式,终究只是徒具其型。当他看着均线与股价之间那看似随机、却又暗含规律的位置关系时,一个迫切的问题涌现心头:如何将这条均线,转化为具体、可执行的买卖指令?

这个问题的答案,指向了技术分析领域一座不朽的丰碑——由移动平均线的奠基人之一,葛兰碧(Joseph Granville)所提出的葛兰碧八**则。这套诞生于上世纪中叶的法则,至今仍被全球无数交易者奉为均线应用的圭臬,其核心思想,正是系统地解答了“在均线的何处该买,何处该卖”这一终极命题。

韩风怀着敬畏之心,开始了对这套经典法则的研习。他了解到,八**则并非杂乱无章的堆砌,而是巧妙地分为四大买入法则和四大卖出法则,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围绕移动平均线进行“顺势”与“逆势”操作的完整体系。

他首先钻研的是相对稳健、属于“顺势而为”范畴的四大买入法则。

· 买入法则一:均线从下降逐渐走平且略向上拐头,同时股价从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均线。

韩风凝视着这条法则,在图表上寻找对应的形态。他发现,这通常发生在下跌趋势的末期或熊牛转换的初期。均线走平,意味着下跌动能衰竭,市场平均成本趋于稳定。股价由下而上穿越均线,则标志着有新的资金愿意以高于市场平均成本的价格入场,是趋势可能反转的第一个积极信号。“这是一个转势的初步确认点,”他标注道,“虽然略显滞后,但稳定性较高。”

· 买入法则二:股价在均线之上运行,回调时未跌破均线,随后再度企稳上升。

这是最经典、也最常用的“顺势加码点”。在明确的上升趋势(股价位于均线上方)中,股价因获利回吐而自然回调,但当其回落至均线附近时,就像皮球触及地面般获得支撑,无法有效跌破,这证明了均线的支撑有效,上升趋势依然健康。一旦股价在此止跌并重新上扬,便是绝佳的追加买入或再次进场的时机。

· 买入法则三:股价在均线之上运行,回调时跌破均线,但短期均线(如mA5)依然呈上升态势,且股价很快又重新站上均线。

这条法则描述的是一种“假跌破洗盘”现象。在强势上涨过程中,主力有时会刻意打压股价,使其短暂跌破关键均线(如mA20),制造“趋势破位”的假象,从而清洗掉那些不坚定的浮动筹码。但由于短期趋势依然向上(mA5未拐头),且股价能迅速收回失地,表明这只是上升趋势中的一次“意外”,而非真正的转势。这里是更为激进的买入点,但需要对趋势有较强的信心。

· 买入法则四:股价在均线下方大幅偏离并急剧下跌,由于乖离率过大,存在技术性反弹的需求。

这是八**则中唯一一个明显的“逆势博弈点”。当股价由于恐慌性抛售,犹如断线风筝般远离均线时,根据“物极必反”的原理,其产生超跌反弹的概率大大增加。这类似于“捡飞刀”,高风险高回报,通常只适合短线高手快进快出,绝非稳健投资者的首选。韩风提醒自己,对这一法则要慎之又慎。

理解了买入的智慧,韩风转向与之镜像对称的四大卖出法则。

· 卖出法则一: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且略向下拐头,同时股价从均线上方向下跌破均线。

这与买入法则一相对应,是上升趋势终结的初步信号。均线走平表明上涨动能减弱,股价向下跌破均线,则意味着愿意在平均成本之下抛售的人开始占据上风。这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应考虑减仓。

· 卖出法则二:股价在均线之下运行,反弹时未能突破均线,随后再度掉头向下。

这是下降趋势中的“反弹逃命点”。在熊市中,任何反弹都是出逃的机会。当股价反弹至均线附近,如同撞上天花板般受阻回落,证明了均线的压力有效,下降趋势仍在延续。这里是明确的卖出或做空点位。

· 卖出法则三:股价在均线之下运行,反弹时突破均线,但短期均线依然呈下降态势,且股价很快又回落至均线之下。

这是“假突破诱多”的陷阱。与买入法则三相反,在下跌途中,主力会制造突破均线的假象,引诱抄底资金入场,随后便反手做空,股价重回跌势。这里是最后的逃命机会,或者是不错的做空点。

· 卖出法则四:股价在均线上方大幅偏离并急剧上涨,由于乖离率过大,存在技术性回调的需求。

这是“追高有风险”的明确提示。当股价在狂热情绪推动下,远远抛开均线“疯涨”时,其回调的风险也在急剧累积。这里是获利了结、落袋为安的时机,而非继续追涨的时点。

将这八**则熟记于心后,韩风开始了大量的图表复盘。他选取了不同周期、不同趋势的股票,用八**则去检验每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成功的案例让他振奋:在那些波澜壮阔的牛市中,他清晰地看到股价沿着均线稳步上行,每一次回踩均线(买入法则二)都是完美的加仓点;而在熊市开启时,股价跌破走平的均线(卖出法则一)则发出了清晰的离场信号。

然而,市场的复杂性很快给了他当头一棒。在震荡市中,他沮丧地发现,葛兰碧八**则几乎完全失灵。股价会反复上下穿越均线,导致金叉死叉频现,买入法则一和卖出法则一接连发出相互矛盾的信号,如果据此操作,将会陷入“左右挨打”的窘境。

“任何伟大的工具,都有其适用的土壤。”他深刻地认识到,“葛兰碧法则,是趋势的仆人。在单边市中,它是王者;在震荡市中,它是庸人甚至敌人。” 这让他明白了,在运用任何技术指标前,首先必须判断市场处于何种环境——是趋势市还是震荡市。

另一个让他头痛的问题是法则的“滞后性”。移动平均线本身是基于历史数据计算,葛兰碧买卖点必然出现在趋势已经运行了一段之后。这意味着,他无法买在最低点,也无法卖在最高点,必须放弃对“极致”的追求,转而捕捉“鱼身”最肥美的一段利润。

在今天的交易日志上,他精心绘制了葛兰碧八**则的示意图,并用不同颜色清晰标注了四个买点和四个卖点。

“日期:xxxx年x月x日

今日学习主题:葛兰碧八**则——均线应用的实战经典。

核心认知:

1. 体系构成:四大买入法则与四大卖出法则,构成完整的顺势与逆势交易框架。

2. 法则精髓:

· 买入法则一\/卖出法则一:趋势反转的初步确认点。

· 买入法则二\/卖出法则二:趋势延续的顺势操作点(核心)。

· 买入法则三\/卖出法则三:假动作后的确认点。

· 买入法则四\/卖出法则四:极端行情下的逆势博弈点。

3. 应用前提:

· 法则在单边趋势市场中效果显着。

· 在震荡市中效果极差,应减少使用或改用其他指标。

4. 优缺点分析:

· 优点:系统化、规则化,提供了明确的买卖点,能捕捉主要趋势波段。

· 缺点:滞后性是天然缺陷;对盘整行情适应性差;买卖点4具有较高风险。

思考与感悟:

· 葛兰碧法则将我与均线的关系,从‘观看’提升到了‘对话’的层次。现在,均线的每一次波动,我都能尝试理解其背后的战术意图。

· 深刻体会到‘舍与得’的哲学。接受滞后性,意味着放弃鱼头和鱼尾,只取鱼身,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 技术分析的真谛不在于找到‘圣杯’,而在于找到适合市场某种状态的‘利器’,并懂得在何时使用它,在何时收起它。

· 我的交易体系因此拥有了第一个系统性的、基于均线的买卖点生成器。下一步,是如何将它与其他工具(如成交量、mAcd)进行融合,以提高胜率。

**明日计划:学习‘趋势的利器’——mAcd指标的原理与构成,探索动能与趋势的共振。”

夜深人静,韩风反复品味着这八**则。它们不像武功秘籍般能带来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传授的、关于如何根据洋流(均线)与风帆(股价)的关系来操舵的古老智慧。他知道,要真正驾驭这套法则,还需要无数次的实战洗礼与心态磨练,但至少,通往“指标之王”殿堂的大门,已被他亲手推开。

(第二十四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