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股市悟道:十年投资路 > 第17章 技术分析的基石:道氏理论与趋势

掌握了换手率与量比,韩风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感知市场细微脉动的能力,能捕捉到资金短期的情绪与流向。然而,当他试图用这些工具去解释更长周期的市场运行,去理解为何有些股票能长达数年持续上涨,而有些则陷入漫漫熊途时,却感到力不从心。他像是一个拥有了精密望远镜的水手,能看清远处每一朵浪花的形态,却对整片海洋的洋流与潮汐规律一无所知。

这种认知的局限,在一次回顾他模拟盘惨痛经历时变得尤为清晰。他曾在一只股票下跌途中,依据一个“底背离”的技术信号贸然抄底,结果股价在短暂反弹后继续破位下行,将他深套其中。他也曾在某只股票强势上涨后,因一个“顶背离”信号而提前下车,错过了后面更波澜壮阔的主升浪。

“为什么这些看似精准的指标,在大的市场潮流面前,有时会如此苍白无力?”他陷入深深的困惑。他意识到,自己缺少一个能够统领全局、界定市场整体方向的“战略框架”。缺少了这个框架,所有的战术指标都像是无根的浮萍,失去了判断的基准。

这个战略框架,就是趋势。而所有现代技术分析的源头,都指向了一个名字——查尔斯·道,以及他创立的道氏理论。

韩风怀着近乎朝圣的心情,开始研读这门被称为“技术分析鼻祖”的理论。他了解到,道氏理论最初来源于查尔斯·道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的一系列社论,其后经过威廉·p·汉密尔顿等人的整理与发展,最终成形。它虽然古老,但其蕴含的智慧,至今仍是所有技术派交易者必须修习的第一课。

道氏理论建立在三大核心假设之上,这三条假设,如同三根坚实的支柱,撑起了整个技术分析的大厦:

1. 市场指数反映一切(除了“上帝的行为”):这被称为“贴现假说”。意思是,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指数(如道琼斯指数、上证指数)已经消化了一切已知的、可预见的的信息,包括每一个投资者对未来的希望、担忧、知识和猜测。任何已经发生或确定将要发生的事件的影响,都已被市场行为所包容和体现。

2. 市场有三种趋势:这是道氏理论的精髓。趋势被定义为“一系列连续上升或下降的波峰与波谷”。它们被划分为:

· 主要趋势(潮汐):持续一年或数年的长期趋势,如同海洋的潮汐,决定了市场是牛市还是熊市。

· 次级趋势(波浪):持续三周至数月的调整趋势,是主要趋势中的逆流或回撤,如同潮汐中的波浪。它通常会回撤掉主要趋势幅度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 小型趋势(涟漪):持续不到三周的短期波动,如同波浪上的涟漪,每日的杂波。道氏认为这类趋势容易被人为操纵,并无重要意义。

3. 主要趋势分为三个阶段: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其主要趋势的运行都清晰地呈现出三个阶段。

· 牛市三阶段:

· 积累阶段:有远见的投资者在市场一片悲观中,开始悄然买入,尽管经济数据可能依然糟糕,但市场下跌动能衰竭,不再创新低。

· 公众参与阶段:大多数技术**易者开始跟进,经济数据好转,公司盈利提升,新闻媒体开始唱多,价格呈现稳健上涨。

· 狂热扩散阶段:公众大量涌入市场,市场情绪一片狂热,投机盛行,垃圾股飞上天,所有利好都被无限放大,但精明的投资者已经开始悄悄派发。

· 熊市三阶段:

· 派发阶段:有远见的投资者在市场一片狂热中,开始悄然卖出,尽管经济数据可能依然良好,但市场上行动能衰竭,不再创新高。

· 恐慌阶段:买盘枯竭,坏消息开始出现,下跌变得急促而猛烈,投资者恐慌性抛售。

· 绝望阶段:尽管可能已历经漫长下跌,但坏消息依然不绝于耳,投资者陷入绝望,不计成本地抛售一切资产,但市场下跌动能逐渐衰竭,真正的投资价值开始显现。

韩风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思想。他第一次明白,市场并非杂乱无章的随机波动,而是有其内在的、周期性的运行规律。他将这套理论,与A股市场的历史走势进行对照。

他调出了上证指数从2005年至今的月K线图。那波澜壮阔的2007年牛市,清晰地呈现出三个阶段:2005年至2006年初的“积累”,2006年至2007年中的“公众参与”,以及2007年下半年至6124点顶部的“狂热扩散”。随后的2008年熊市,则残酷地演绎了“派发”、“恐慌”与“绝望”的全过程。2015年的牛市与股灾,也几乎是这一剧本的完美重演。

“原来如此!我之前的操作,完全是在逆势而为!”他恍然大悟。他在熊市的“恐慌阶段”去抄底,如同徒手去接下跌的飞刀;在牛市的“公众参与阶段”因小幅震荡而提前下车,则是被“涟漪”迷惑,错过了后面的“浪潮”。

道氏理论还有两条重要的定理,进一步巩固了他的认知:

· 两种指数必须相互验证:最初指工业指数与铁路指数,在A股市场,可以引申为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沪深300与创业板指等需要形成共振。单一指数的突破,需要另一指数的确认,才能增加趋势判断的可靠性。

· 交易量必须验证趋势:在主要趋势方向上,成交量应随之放大;在次级折返趋势中,成交量应随之萎缩。这与他之前学习的量价关系不谋而合,但放在了更宏大的趋势背景下。

掌握了道氏理论的战略视角后,韩风开始学习如何在实际图表上识别趋势。他明白了,识别趋势最核心的方法,就是观察价格运行的波峰与波谷。

· 上升趋势:定义为“一系列依次上升的波峰和波谷”。即,每一个高点(波峰)都高于前一个高点,每一个低点(波谷)也高于前一个低点。

· 下降趋势:定义为“一系列依次下降的波峰和波谷”。即,每一个低点(波谷)都低于前一个低点,每一个高点(波峰)也低于前一个高点。

· 震荡市(无趋势):波峰和波谷没有明显的高低顺序,价格在一个区间内横向运动。

他尝试用这套方法去分析当前的市场。他发现,上证指数在经历了一轮下跌后,近期开始构筑一个平台,不再创新低,但上涨也缺乏力度,这属于典型的“震荡市”,是趋势不明确的阶段。而创业板指数,则明显处于一个波峰和波谷依次下移的“下降趋势”中。

这个简单的观察,让他对市场的整体格局瞬间清晰。他明白了,在下降趋势中,最好的策略是空仓等待,所有的反弹都可能是出逃的机会,而非进攻的号角。而在上升趋势中,应坚定持有,忽略小的回调。在震荡市中,则可以在区间下沿寻找买点,在上沿寻找卖点。

“顺势而为”,这四个字他听过无数次,但直到今天,他才真正理解了它的沉重分量与深刻内涵。它意味着敬畏市场,承认自己的渺小,不与大趋势为敌。它意味着放弃对每一个“涟漪”的预测,转而关注“潮汐”的方向。

在今天的交易日志上,他画下了清晰的上升趋势与下降趋势示意图,并总结道:

“日期:xxxx年x月x日

今日学习主题:道氏理论与趋势——市场运行的战略地图。

核心认知:

1. 道氏理论三大假设:市场反映一切、趋势分为三种(主要\/次级\/小型)、主要趋势有三阶段(积累-参与-狂热 \/ 派发-恐慌-绝望)。

2. 趋势的定义:由波峰与波谷的序列决定。上升趋势:高点更高,低点更高;下降趋势:低点更低,高点更低。

3. 趋势的层级:主要趋势决定战略(做多\/做空\/观望),次级趋势提供战术时机(回调买入\/反弹卖出),小型趋势可以忽略。

4. 核心思想:顺势而为。不要在熊市中妄想抄底,也不要在牛市中轻易猜顶。

思考与感悟:

· 这是认知上的一次巨大飞跃。从此看市场,有了‘格局’。从沉迷于微观指标,转向把握宏观方向。

· 深刻理解了市场周期性与群体心理驱动的本质。所有的技术形态和指标,都应在趋势的框架下使用。

· ‘永远不要与趋势作对’,这将是我未来交易生涯中最重要的座右铭。它解决了‘方向’这个最根本的问题。

· 道氏理论无法精准预测每一次波动的高低点,它提供的是概率优势和对市场状态的诊断。

**明日计划:学习‘形态语言’的开端——单根K线的信号,重新审视最基本的市场语言,但此次将放在趋势的背景下进行。”

台灯下,韩风的心境与以往任何一次学习后都不同。少了一份掌握新工具的兴奋,多了一份对市场力量的敬畏与洞察后的宁静。他感觉自己仿佛终于看懂了这场宏大交响乐的总谱,知道了哪些乐章是激昂的主旋律,哪些是短暂的过渡与变奏。尽管他依然无法预知下一个音符的具体音高,但他已经能清晰地分辨出,整首乐曲是走向**,还是趋于平缓。这份对“势”的理解,将是他未来在股海航行中,最重要的压舱石。

(第十七章 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