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股市悟道:十年投资路 > 第101章 第三念:市场永远是对的

当“风险第一”成为本能,“慢富哲学”融入血液,韩风发现,横亘在他与市场之间的最后一道迷障,是一个看似简单、却需要用整个交易生涯去体认的终极命题——市场永远是对的。

这七个字,他听过、看过、说过无数次。但在过去,它仅仅是一句正确而无力的口号,一句在亏损后用于自我安慰的托词,甚至是一句带着不甘与愤懑的抱怨。直到他将“风险”与“慢富”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后,他才真正开始触摸到这句话背后那冰冷、宏大且不容置疑的力量。

一、 迷障:我们为何总在与市场争辩?

韩风回顾自己过去的每一次挣扎,其本质都是一场与市场的、注定失败的争辩。

· 在融创中国上, 他的论点是:“它是龙头,土储雄厚,估值已低。”市场的判决是:股价持续暴跌。他的反应是:“市场错了,它过度恐慌了!”于是他选择“上诉”——死扛,甚至加仓。结果,市场维持“原判”,并让他付出了破产级的代价。

· 在东方雨虹上, 他的论点是:“技术图形完美,均线多头排列。”市场的判决是:一根长阴线粉碎所有幻想。他的反应是:“这不合理!是恶意洗盘!”他拒绝接受判决,结果在破位后承受了更大的损失。

他意识到,自己过去一直扮演着一个可笑的角色——一个在最高法院里,试图用法官(自己)那漏洞百出、充满个人偏见的“地方法律”,去挑战和质疑最高法院(市场)最终判决的狂徒。

这种争辩,源于人性深处的两种顽疾:

1. “自我正确”的执念: 我们的 ego(自我)无法轻易承认错误,因为那意味着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当市场走势与我们的判断相悖时,为了保护脆弱的自我,我们宁愿去否定那个庞大、客观、无法撼动的市场,也要坚守自己那可怜而渺小的“正确性”。

2. “控制幻觉”的成瘾: 我们潜意识里渴望世界按照我们的理解和预期运行。深入的研究、周密的计划,都强化了这种“一切尽在掌握”的幻觉。市场的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是对这种幻觉的无情打击。争辩,是我们试图维系这种幻觉的最后努力。

二、 破障:“市场永远是对的”意味着什么?

真正的领悟,始于韩风停止将这句话视为一种“态度”,而是开始将其作为一种 “世界观” 来接受。

它意味着,市场的走势,是包含了一切已知与未知信息、一切理性与非理性情绪、一切宏观与微观力量的最终合力结果。 这个结果,本身就是一个终极事实。

· 它不关心你的成本价: 你认为跌到你的成本价就该反弹?市场对此一无所知,也毫不在意。

· 它不关心你的研究有多深入: 你认为基本面完美无瑕就该上涨?市场可能正在交易你看不见的远期风险。

· 它不关心你的逻辑有多严密: 你的推理无懈可击?市场可能正被一种非理性的群体情绪主导。

“市场永远是对的”,不是在评判市场行为的“合理性”或“道德性”,而是在陈述一个冰冷的客观现实:它的走势,就是此刻唯一的、不容置疑的“真相”。

想明白了这一点,韩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意识到,作为交易者,他的任务不是去评判市场(“它不该这样走”),而是去解读并应对市场(“它正在这样走,我该怎么办?”)。

三、 践行:从“与市场争辩”到“与自己对话”

当“与市场争辩”这个无效且耗能的行为被终止后,韩风发现,他将所有的能量和注意力,都收回到了自身。他的焦点,从外部不可控的市场,彻底转向了内部可控的自我。

“不与市场争辩,只与自己对话。” 这成了他每日盘中最重要的修行。

对话一:当买入后股价下跌……

· 旧模式(与市场争辩): “为什么跌?我的研究明明显示它该涨!肯定是主力洗盘,我要挺住!”

· 新模式(与自己对话):

· “市场用下跌告诉我,我最初的买入逻辑可能不成立,或者有我不知道的利空。”

· “我的系统设定的‘逻辑止损位’到了吗?”

· “到了。那么,我现在应该做的,不是质问市场,而是执行我的系统纪律——止损。”

· “这次止损,是我为认知不足或运气不佳所支付的合理成本。我接受它。”

对话二:当卖出后股价上涨……

· 旧模式(与市场争辩): “混蛋!我一卖就飞!这市场就是故意跟我作对!”

· 新模式(与自己对话):

· “市场用上涨告诉我,我可能卖早了,或者趋势比我想象的更强劲。”

· “我卖出是基于我的系统规则吗?(例如,达到了目标位,或触发了跟踪止盈)”

· “是的,我是按规则操作的。”

· “那么,这笔交易就是成功的。‘卖飞’是追求系统一致性必然要付出的机会成本。我坦然接受。市场的后续走势,与我这笔已经结束的交易无关。”

对话三:当出现新的机会……

· 旧模式(与市场争辩): “这只股票还没调整到位,按我的分析不该买。但它怎么一直涨?是不是我的分析错了?”

· 新模式(与自己对话):

· “市场正在强势上涨,这显示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推动。”

· “但这符合我的‘风险回报比’原则和买入模式吗?”

· “不符合。我的系统要求更安全的买点。”

· “那么,我选择放弃。我宁愿错过,也绝不做错。市场是对的(在上涨),我的系统也是对的(在等待)。我尊重市场,但我忠于我的系统。”

这种持续的“自我对话”,像一套内在的导航系统,让他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始终保持着清晰的航向。他的情绪,不再被市场的“对”与“错”所牵动,而是与自身系统的“执行”与“偏离”紧密相连。

四、 融合:三念一体,道术合一

韩风站在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每一辆车都有自己的方向和路径,互不干扰,共同构成了这幅动态的城市图景。市场,不就是一条更加宏大、更加复杂的车河吗?

他忽然明白,他千辛万苦建立的这“三念”,并非割裂的个体,而是一个浑然天成的有机整体。

· “风险第一”是基石,是“术”的起点。 它决定了你如何行动,如何保护自己。

· “接受慢富”是战略,是“道”的方向。 它决定了你为何而行动,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 “市场永远是对的”是世界观,是“心”的修为。 它决定了你以何种心态去面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

以“市场永远是对的”放下我执,接纳现实;以“风险第一”做出应对,保护自身;以“接受慢富”评估结果,保持耐心。

这三者循环往复,构成了他交易生涯的稳定三角。当他不与市场争辩时,他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当他只与自己对话时,他获得了行动的纪律;当他将风险置于首位时,他获得了生存的保障;当他接受慢富时,他获得了时间的盟友。

他的交易,终于从一场与外部敌人的残酷战争,转变为一场与内心弱点的庄严修行。

他在日志上,为这“第三念”落下最终的注脚:

“‘市场永远是对的’,这不是一句认命的箴言,而是一把获得自由的钥匙。

当你停止与市场较劲的那一刻,你才真正把力量收回到了自己手中。你不再关心市场‘应该’怎样,你只关心自己‘可以’怎样。

市场从此不再是你的审判官,而是你的磨刀石。它的反复无常,锤炼你的纪律;它的残酷冷漠,打磨你的心性;它的趋势洪流,奖赏你的耐心与智慧。

不与市场争辩,是因为我们深知其伟力与无常。只与自己对话,是因为我们坚信,唯一能够精进、能够掌控、能够超越的,只有我们自己。

我臣服于市场的力量,从而获得了驾驭自我的力量。这,便是交易之路上,最深刻的悖论与最伟大的觉醒。”

---

夜幕降临,韩风的心中却一片光明。他知道,关于市场、关于盈利、关于自我的核心认知,已经搭建完毕。前路依然会有坎坷,系统仍需不断完善,但这颗心,已经找到了它安住的法则。从明天起,他的每一笔交易,都将是对这“三念”的一次实践、一次印证、一次修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