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508章 意大利的首秀

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508章 意大利的首秀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18:23:02

第508章 意大利的首秀

和西班牙向同盟国宣战相比,西班牙的动员速度更让欧洲各国感到震惊。

在常备陆军人数远低于德法的情况下,西班牙将陆军人数扩张到100万人所需的时间,与德国将陆军人数扩张到100万人所用的时间几乎是一致的。

光是这一点就已经十分夸张了,毕竟军队的动员需要各方面的参与,后勤补给和交通运输都要跟得上,还要各州政府的积极响应,为军队提供足够的兵员。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民众对战争的高度支持。

要是民众并不支持战争,自然也不会有太多的人踊跃参与征兵,想要快速扩军更是不可能。

西班牙和法国也如同早就训练过一般,两国的交通运输部门配合得相当完美,第一批西班牙军队只用了短短几天时间就已经到达西线战场。

大量西班牙军队的到来让法国人松了一口气。先不管西班牙的预备役军队战斗力到底怎么样,西班牙现有的数十万常备军队,战斗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不说欧洲第一,也至少是和德法两国精锐军队同等级别的强军。有了这些军队投入到西线战场,对于正在进行的凡尔登战役来说,绝对是极其有力的补充。

如果说西班牙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陆军方面的话,那么英国的作用就更多地体现在海军方面。

英国加入战场之后,不管是在大西洋还是在地中海,海军掌握优势的都是同盟国。

英国是世界第一海军强国,德国是世界第三海军强国。这两个国家加起来拥有近百艘战列舰,海军总吨位更是达到夸张的300多万吨。

而协约国这边,法国和西班牙的海军加起来,战列舰也只有60艘而已。纵使再加上俄国的海军,海军总吨位也只有200万吨出头。

哪怕是在作为主力军舰的无畏舰方面,协约国的无畏舰数量也是要远远落后于同盟国的。

好消息是,英国和德国的海军只能威胁到大西洋沿岸,无法深入威胁到法国和西班牙的地中海沿岸。

原本在西班牙未加入战争之前,卡洛对协约国大力拉拢意大利的行为,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的。

但在西班牙加入协约国之后,卡洛就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目前协约国唯一吃亏的就是海军,而意大利所拥有的海军规模虽然不足以让协约国完全弥补海军方面的差距,但也差不多能和同盟国掰掰手腕了。

至少在无畏舰方面,如果意大利能加入协约国的话,协约国所掌控的无畏舰数量将和同盟国所掌控的无畏舰数量相差不大,地中海也将彻底被协约国掌控。

1914年3月25日,卡洛亲自邀请了法国、俄国和意大利的外交大使,在马德里王宫展开了长达数个小时的会谈。

以法国、俄国和西班牙为首的协约国,向意大利开出了最具诚意的拉拢条件。

只要意大利同意加入协约国并且向同盟国宣战,法国和西班牙将联合向意大利提供至少1亿英镑的参战贷款,并且承诺意大利可以向奥匈帝国方向进行扩张。

特伦提诺、的里雅斯特、伊斯特拉半岛以及达尔马提亚都是意大利可以扩张的领土范围。

西班牙和法国也许可意大利的非洲殖民地继续向东扩张,侵占一部分英国的埃及殖民地。

意大利也将拥有阿比西尼亚帝国的独家殖民权,协约国将支持意大利在此区域进行扩张,帮助意大利对抗来自英国的殖民干涉。

相较于同盟国所开出的条件,协约国开出的条件明显更加丰厚。虽然英国可以给予意大利更多的资金支持,但在土地方面,同盟国不可能牺牲奥匈帝国来拉拢意大利。

对意大利政府来说,到底是选择土地方面的扩张还是选择更多的资金支持,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定论。

不管是不间断的扩充陆军和海军,还是疯狂在非洲地区拓展殖民地,都能看出意大利对土地的渴望。

协约国许可意大利扩张的土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大部分都是欧洲领土,价值是要比非洲殖民地更高的。

再加上位于非洲的阿比西尼亚帝国也是一个面积高达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国家,对意大利来说,加入协约国带来的收益,确实肉眼可见的要比加入同盟国的收益更高。

1914年3月26日,在意大利的首都罗马,以西班牙、法国和俄国为首的协约国正式和意大利签署了《罗马协定》,结束了关于意大利到底要站队哪一方的争议。

为了表示诚意,在《罗马协定》签署的当天,法国和西班牙就向意大利提供了高达五千万英镑的无息贷款。

作为回报,意大利也在当天向英国宣战,并且宣布撕毁《三国同盟条约》。

意大利先向英国宣战随后撕毁《三国同盟条约》的做法也是有说法的。

如果先撕毁条约的话,意大利就成了彻头彻尾的背弃盟友的叛徒。往后再向同盟国宣战就更加坐实了这样的说法,这一点自然也会被同盟国国家拿出来诋诟。

但要是先向英国宣战,随后因为英国和德奥两国结盟的原因不得不撕毁《三国同盟条约》,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意大利在整个世界大战过程中的不作为。

既然已经撕毁了《三国同盟条约》,后续向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也就变得理所当然。

如此一来,意大利在整个世界大战期间既不会违背同盟条约,也没有主动背叛自己的盟友,算得上是冰清玉洁。

至于意大利在战争期间不断和同盟国以及协约国进行谈判,在两大军事集团中左右拉扯,寻求更加有诚意和丰厚的条件的行为,只能说是瑕不掩瑜,无法就此而抹黑意大利政府的名声。

事情果然如同意大利所预料的那样。

在意大利向英国宣战并且宣布撕毁《三国同盟条约》之后,德国和奥匈帝国分别向意大利宣战,意大利也“被迫”向曾经的两个盟友宣战。

要是不清楚此中过程的,可能只以为意大利是被迫无奈,不得不向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的。

但实际清楚此中过程的都明白,意大利在做出选择之后,实际上就已经背叛了自己的盟友,双方反目成仇也是理所当然的。

和已经打了快两年的德法俄奥四国不同,刚刚加入战争的意大利,对于这场战争还是相当期待的。

好消息是,因为意大利和法国以及西班牙结盟的原因,目前的意大利只和一个敌人相邻,那就是曾经作为亲密盟友的奥匈帝国。

好巧不巧,奥匈帝国的大部分主力军队都集中在东线战场和巴尔干战场,西部边境地区的军队少得可怜。

在意大利政府看来,奥匈帝国西部边境的兵力空虚,绝对是意大利难以错过的大好时机。

协约国许可意大利占领的领土当中,绝大多数土地也都集中在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的边境地区。

如果能够率先拿下这些土地,不仅能将协约国许可意大利占领的土地全部坐实并且吞并,抢先一步获得战争的胜利果实,还能有效提高国内民众对战争的支持,彻底转移民众的目光。

要说对意大利转变阵营最懵的,可能并不是德国和奥匈帝国,而是意大利国内数千万的民众。

意大利和德国结盟的历史要追溯到普鲁士时期。当时的意大利和普鲁士一样,都渴望统一自己所在的地区,并且都拥有相同的敌人,那就是法国和奥匈帝国。

德国先后打败了奥匈帝国和法国,意大利也沾了光,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统一了意大利地区。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两个统一历史并不长久的国家结下了不解之缘,意大利和德国的盟约也一直维持到了现在,并且在中途添加了奥匈帝国,组建了大名鼎鼎的三国同盟。

对于如今已经步入老年的意大利人来说,在他们的一生中,德国都是意大利的盟友。

对如今正值壮年的意大利人来说,自他们懂事起,三国同盟条约就是意大利政府一直宣传的内容。

如今意大利政府却告诉他们,因为向英国宣战而不得不撕毁《三国同盟条约》,这听起来简直有些天方夜谭。

也正因为政府的决策,让一些意大利人对政府产生了质疑,认为他们摇摆不定的外交决策正在让意大利步入深渊。

出于这一点,不管是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还是意大利政府,都希望意大利在战争初期就能获得足够的回报,让民众明白意大利政府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德国和奥匈帝国向意大利政府宣战之后,意大利也根本不装了。

早已经准备好的大军分别向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前进,前者进攻奥匈帝国,后者则前往法国支援西线战场。

虽然最终没有加入同盟国,但在《三国同盟条约》维持期间,意大利政府遵从了德国政府的建议,将常备陆军人数提高到了接近70万人,并且将意大利的海军推进到世界第七的地位。

按照和协约国的约定,意大利政府需要向西线战场派出至少30万的军队。

这也代表着意大利国内目前可动用的军队只剩下40万人,扣除需驻扎在全国各地的军队之后,可投入到对奥匈帝国作战的军队,实际已经不足30万人。

好消息是,奥匈帝国在边境地区的军队人数更少。在意大利公开自己站队的这两天,奥匈帝国才不断向西部边境增派了军队。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