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498章 一团乱的巴尔干

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498章 一团乱的巴尔干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18:23:02

第498章 一团乱的巴尔干

罗马尼亚加入世界大战的消息,对其他没有受到世界大战波及的国家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

但对于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来说,罗马尼亚参战与否,带来的改变还是相当巨大的。

作为如今巴尔干半岛上面积和人口最多的国家,罗马尼亚能够动员出的军队,也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无法比拟的。

刚刚对保加利亚宣战,罗马尼亚就动用了超过20万军队进攻保加利亚。随后又因为德国和奥匈帝国先后向罗马尼亚宣战的原因,罗马尼亚又派出了近20万军队支援塞尔维亚,一下子就改变了巴尔干战场的局势。

原本的巴尔干战场是塞尔维亚苦苦支撑,领土都已经沦陷接近三分之一,伤亡的军队和普通民众加起来已经接近30万人。

要是没有任何变动,塞尔维亚或许是这场世界大战第三个被占领的国家,前两个自然是比利时和卢森堡。

眼下有了罗马尼亚的加入,塞尔维亚政府终于能够喘一口气。原本的塞尔维亚被奥匈帝**队和保加利亚军队双面夹击,塞尔维亚军队也只是苦苦支撑。

在罗马尼亚军队大肆入侵保加利亚之后,保加利亚被迫撤回了大半的军队,这也让塞尔维亚几乎被全面包围的局面瞬间瓦解,只需要专心应对北边和西边的奥匈帝**队即可。

加上波黑地区支持塞尔维亚的南斯拉夫人,塞尔维亚还是可以勉强应对的,至少不会那么快就败北。

甚至反过来,塞尔维亚还有能力对保加利亚发动反攻。虽然不至于全面收复被保加利亚占领的领土,但也算是彻底解决了原本的糟糕局面。

巴尔干局势的骤然转变,对于同盟国来说是实打实的坏消息。

德国政府原本计划的后勤补给线被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拦腰切断,同盟国似乎已经被协约国关在欧洲境内。

更要命的是,保加利亚此时的处境十分糟糕,大有复刻原本塞尔维亚处境的趋势。

为了保住保加利亚,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外交大使会见了奥斯曼帝国政府,在经过长时间的探讨之后,最终将奥斯曼帝国也拉入了同盟国。

1913年10月,奥斯曼帝国向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宣战,也卷入了世界大战当中。

奥斯曼帝国卷入战争是欧洲各国早就预料到的。不管是奥斯曼帝国和德国政府的良好关系,还是奥斯曼帝国之前关闭海峡的行为,其实都已经注定了奥斯曼帝国的选择。

眼下加入战争对奥斯曼帝国来说也算是比较好的时机。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对同盟国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是同盟国稳住巴尔干战场局势的关键。

为了吸引奥斯曼帝国加入战争帮忙稳住巴尔干战场的局势,德国和奥匈帝国也开出了相当丰厚的条件,许诺奥斯曼帝国可以在高加索地区进行扩张,并且向奥斯曼帝国提供了一大批资金贷款和武器装备。

正如同德国和奥匈帝国政府所预料的那样,当奥斯曼帝国加入战争之后,巴尔干战场的局势逐渐陷入了僵持当中。

奥斯曼帝国的野心是很大的。他们共派出了超过30万军队参与战争,并且兵分两路。

10多万军队北上支援保加利亚,尽到了作为盟友的责任。剩余的20万军队则向东前进,在高加索地区对俄国发动进攻。

奥斯曼政府认为,此时俄国在东线战场陈兵数百万,其余地区没有太多的军队防守。

高加索地区的俄**队数量注定不多,如果能够在高加索地区占领一大块土地,奥斯曼帝国参与这场战争就完全不亏。

奥斯曼帝**队是这么想的,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还别说,奥斯曼帝国进攻高加索地区的计划确实对俄国政府进行了一定的干扰,让俄国政府不得不抽调一部分军队,确保高加索地区的稳定。

对于东线战场来说,抽调的这么一点军队是没有太大的影响的。但对于巴尔干战场,随着俄国减少了军队的部署,原本势头凶猛的罗马尼亚也不得不暂缓攻势。

没办法,此时的协约国在巴尔干半岛已经不再具备兵力优势了。

同盟国这边,奥匈帝国部署在巴尔干半岛的军队数量仍然高达75万人,也是巴尔干半岛军队数量最多的一方。

排名第二的是罗马尼亚。罗马尼亚已经动员了50万军队,并且绝大多数士兵都加入到了战争当中,这也是保加利亚节节败退的原因。

俄国原本答应的40万军队裁减到了30万人,虽然变动没有那么大,但对前线战场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保加利亚目前可动用的作战兵力只剩下25万人左右,而塞尔维亚的军队加起来已经不到15万人。

算上奥斯曼帝国支援保加利亚的10万军队,同盟国在巴尔干战场的军队总人数高达110万人,而协约国这边的军队加起来也只有95万人,是有着比较明显的人数差距的。

原本俄国要是出动40万人的话,协约国的105万人和同盟国的110万人倒是相差不大。

可如今有着足足15万的人数差距,协约国原本计划的攻入奥匈帝国的匈牙利腹地,自然也就再无可能了。

随着奥斯曼帝国的加入,巴尔干半岛的战争也变成了诡异的拉锯战。

双方围绕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和保加利亚的首都索菲亚展开了疯狂的进攻与防守,战争的惨烈程度一时间都不逊色于西线战场正在进行的凡尔登战役。

卡洛每次拿到巴尔干战场的伤亡数据,也不由得为之咋舌。

巴尔干地区不愧为火药桶的称号,巴尔干半岛上居住的这些民族也确实是一群莽夫。

从10月份奥斯曼帝国卷入战争开始,到年底也就两个半月的时间,巴尔干战场夸张地创造了近50万人的伤亡,其中死亡的士兵人数就超过20万人,贝尔格莱德和索菲亚周边,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这两座巴尔干的大型城市,此时已经沦为了人间炼狱。大量的普通民众因为战争不得不迁移到更偏远的地区,转而由军队在城区驻扎。

巴尔干战场局势的焦灼不仅让世界大战变得更加惨烈,也让同盟国和协约国察觉到了更大的危机。

以目前的局势来看,世界大战不管哪一方取得胜利,都必然会是一场惨胜。

战败国家自然不用多说,战胜国为了弥补惨胜的损失,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剥削战败国,从战败国获得足够的好处来填补。

也正因为如此,不管是同盟国还是协约国,都不想在这场战争中落败。

德国,法国,奥匈帝国和俄国清楚地认识到,这场战争完全不同于之前的普法战争、普奥战争和俄土战争,是一场更加彻底、更加残酷的世界格局战争。

如今的各国已经没有退路。要么不惜一切代价打赢战争,要么就此投降任由其他国家宰割。

面对着这样的选择,大部分国家肯定还是想要放手一搏的。

在巴尔干战场的局势变得扑朔迷离之后,意大利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

此时意大利的处境是比较尴尬的。

英国和西班牙没有加入这场战争的原因很简单,两国和同盟国以及协约国并没有相关的同盟条约,是真正意义上的中立国家。

可意大利不同。意大利早就和德国以及奥匈帝国签订了三国同盟条约,是正儿八经的同盟国的一员。

可战争爆发已经一年多的时间,意大利仍然没有履行同盟国的义务加入到战争当中,这也让欧洲各国不免得有些讨论。

有的人嘲笑意大利政府的怯懦,鄙视他们不遵守同盟条约的无耻。

也有的人认为意大利的选择非常明智,眼下的世界大战是一场相当惨烈的战争,卷入战争的国家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不管欧洲各国是怎么讨论的,总之意大利政府对这场战争没有任何外交方面的进展。纵使德国和奥匈帝国已经多次催促意大利加入战争,意大利政府对此也没有明确的回应。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