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481章 列强实力对比

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481章 列强实力对比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18:23:02

第481章 列强实力对比

1910年到1911年这两年时间对西班牙来说,是再也正常不过的两年。除了大量建造海军导致财政支出不断增长之外,其他方面和之前的几年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对于欧洲其他国家,特别是两大军事集团的成员国来说,1910年到1911年这两年时间就显得有些难熬了。

难熬的原因也很简单,随着英国和西班牙先后宣布中立,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变得更加激烈,这也导致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同盟国和协约国在不断扩张军队数量,各国的军费开支自然不断上升。

西班牙目前掌握的情报数据可以得出结论,不管是德国还是法国,军费开支相较于十年前,均已经翻了至少两倍。

军费开支翻个倍不是开玩笑的。以西班牙的财政状况来举例,西班牙的军费开支基本保持在政府财政总开支的30%左右,如果翻个倍的话,占比将达到夸张的60%。

不是所有国家都能承受如此巨大的开支的,长此以往的持续下去,欧洲各国基本都会面临难以想象的财政负担。

事实也确实如此,根据各方面得出的情报预估,目前两大军事集团成员国的财政状况都已经达到临界线,有极大概率引发财政的崩溃。

目前政府财政收入最多的还是大英帝国,除了依靠英国本土的税收之外,英国在海外的投资也是极多的,甚至占到了国民财富的四分之一以上。

英国在1911年的财政总收入已经达到了1.92亿英镑,已经无限逼近2亿英镑的门槛,在世界所有列强国家当中遥遥领先。

虽然收入比较高,但英国的财政总支出也有1.9亿英镑的规模,其中军费支出就已经达到了6500万英镑,比意大利的财政总收入还要高。

最接近英国财政收入的是德国和美国,财政收入均为1.45亿英镑。德国和美国都是比较相似的,在没有多少殖民地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基本都靠本土的工业和经济推动,这其实也代表着德国和美国本土的繁荣已经不逊色英国。

虽然德国和美国的财政总支出也都处于同一水平,但和美国不同的是,德国财政总支出中有一大半都是军费支出,总军费开支达到惊人的8200万英镑,可以说整个国家几乎都在为军事运转,已经到了牺牲其他行业的地步了。

法国的财政总收入位居世界第四,大约有1.32亿英镑。法国同样也从殖民地获得了大量的收入,殖民地贡献的财富就有总收入的大约六分之一。

法国的军费开支也是极其夸张的,超过了7000万英镑,和德国一样,都在不断的向军队倾斜资源。

俄国紧随其后,财政总收入同样也达到了1.2亿英镑。虽然俄国的经济状况并不良好,但因为庞大的国土面积和巨大的人口,积少成多之下也让俄国的财政收入突破了上亿英镑。

当然,这对俄国来说也并非是好消息。俄国因为庞大的国土和人口,也需要面临大量的财政支出。

别看俄国的财政总收入高达1.2亿英镑,实际上俄国每年的财政总支出只多不少,财政每年基本都是亏损的,这也是他们需要法国贷款以及资本帮助的原因。

俄国的军费开支并不比法国少多少,毕竟他们是实打实的拥有上百万的陆军。如果不是俄国建造海军的速度相较于法国来说更慢一些,恐怕俄国的军费开支还会超过法国,位居世界第三。

俄国的军费开支总计6500万英镑,同样也超过了财政总开支的一半。

西班牙的财政总收入位居列强第六,1911年全年的财政总收入达到了19.302亿比塞塔,等同于7721万英镑,略微领先奥匈帝国。

和以上几个国家相比,西班牙的军费开支就要少得多了。西班牙的总军费开支只有3125万英镑,也就是7.812亿比塞塔,整体财政状况还是能够继续维持下去的。

奥匈帝国的财政收入只有6900万英镑,但是他们的财政总开支却高达8000万英镑以上,政府每年的财政亏损高达1100万英镑。

奥匈帝国的财政之所以如此糟糕,原因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高达3800万英镑的军费开支。

财政收入比西班牙更少,军费开支比西班牙更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奥匈帝国还能维持比较良好的财政状况,那只能说西班牙的政府太过无能。

意大利政府位居列强的最后一位,政府全年总收入大约在4000万英镑左右。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一样,政府的财政开支远远大于收入,并且军费占了大头。

意大利每年的财政亏损同样高达上千万英镑,光是投入到军费的资金就已经超过2500万英镑,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当中。

除了这八个列强之外,比较值得一提的,就是岛国和奥斯曼帝国这两个列强之下比较强的国家的财政水平了。

岛国在进行维新之后,工业有了一定的增长,经济更是大幅度提升。

根据西班牙打探到的情报,岛国在1911年的财政总收入大约在4600万英镑左右,是比意大利要高一些的。

当然,因为较大规模的军队再加上本土矿产资源比较匮乏的原因,岛国的财政开支也是远远高于收入的,财政总支出已经超过了5000万英镑。

奥斯曼帝国在失去了大部分欧洲领土之后,财政收入也直接腰斩。根据最新数据,奥斯曼帝国在1911年全年的财政总收入也只是勉强超过2000万英镑,这还得归功于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工业投资。

其实从这一份各大列强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就能够明显推断,如今这个世界的世界大战绝对会提前爆发,根本不可能如同历史上那样,一直拖延到1914年,因为一场意外事故而爆发。

原因也很简单,不管是奥匈帝国还是意大利,他们的财政明显无法长时间负担如此庞大的军费开支。

可如今两大军事集团的军队规模只能加不能减,毕竟敌人在疯狂的扩军,自己这边总不能去裁减军队人数吧。

这么做换来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敌人的主动入侵。

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的财政已经极其糟糕,德国和法国的财政也是好不了多少的。

德国有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这两个拖油瓶,法国同样也有俄国这个拖油瓶,都需要付出大量的资金来帮助盟友维持财政的平衡。

虽然德国和法国的财政状况相对良好,他们也拥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到军事扩张当中。

但不管是德国还是法国,政府的财政预算都是有限制的。等到每年增长的财政收入无法满足大幅度增加的军费开支的时候,就必须得想办法来解决财政方面的负担。

战争已经不得不打了,这不仅是卡洛的推断,同样也是德国和法国政府的想法。

除了两大军事集团对抗越来越激烈之外,还有一大重要原因,就是欧洲各国内部的矛盾同样愈演愈烈。

俄国国内的情况算是比较糟糕的,法国和德国国内的情况也未必好多少。

各种各样的阶级矛盾导致国内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这些问题因为涉及到太多民众的原因,往往又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决的。

唯有战争,只有通过战争向外界转移矛盾的方式,才能有效解决目前国内的各种问题。

战争能够把民众的关注点重新拉回国家仇恨上,会让他们短暂的忘记国内的阶级仇恨,这对德国和法国来说都是比较重要的。

也正因为如此,德国和法国都在疯狂的扩充军备,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在未来的某一时刻点燃这场战争,让对方来为自己承担巨大的军费开支。

因为英国没有加入协约国的原因,此时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差距并不大,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毫厘之间。

财政方面是如此,人口方面同样也是如此。

截至1911年年底,同盟国人口共计1.75亿人,其中德国人口6397万人,奥匈帝国人口4792万人,意大利人口3608万人,保加利亚人口410万人,奥斯曼帝国2295万人。

协约国人口共计2.083亿人,其中俄国的人口最多达到了1.62亿人,法国人口4087万人,塞尔维亚人口456万人,黑山人口92万人。

虽然协约国的人口要比同盟国多一些,但也没拉开太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协约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俄国和法国身上,特别是俄国,人口已经和同盟国的总人口接近了。

同盟国除了三个列强级别的战力之外,保加利亚和奥斯曼帝国一个陆军战斗力比较强悍,另一个拥有超过两千万的人口,还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的。

而协约国这边,塞尔维亚能发挥的作用最多等同于保加利亚,而且塞尔维亚还处于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的合围之中,能坚挺多长时间都是个问题。

黑山就更不用多说,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国,完全就是充数的。

从同盟国和协约国的人口情况也能看出一大特点,那就是协约国基本只靠法俄两个,而同盟国除了三大列强之外,其他国家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也正因为如此,欧洲其他中立国家的舆论还是比较看好同盟国的。虽然同盟国在人口方面处于劣势,但要是真打起来,俄国这1.6亿人能发挥的作用,极大概率是比不上德国6000多万人的。

当然,法国拥有大片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的人口并没有算入其中。如果算上这些殖民地的人口,法国的人口勉强也能过亿。

只不过这些人口能够发挥的作用就更加有限,除了在战争中充当炮灰之外,似乎也就只有填补数据上的缺陷这一个作用了。

除了经济和人口之外,在煤炭产量和钢铁生产总量方面,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差距也是不大的。

在煤炭产量方面,美国的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年产煤炭4.74亿吨,已经快接近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三的总和了。

世界第二自然是大英帝国,凭借大片殖民地的煤炭储量,英国在1911年的煤炭产量也有2.92亿吨。

德国位居世界第三,煤炭产量2.515亿吨。作为同盟国的带头大哥,德国不管是煤炭产量还是工业产量,在两大军事集团中都是第一名。

俄国凭借国内丰富的煤炭储量位居世界第四,年产煤2.2亿吨。在煤产量方面,协约国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俄国了,法国的煤炭产量只有3900万吨,不足德国的六分之一。

当然,法国煤炭产量较低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德国在普法战争中拿走了重要的产煤地阿尔萨斯-洛林。

这里不仅拥有大片的煤矿,同样还拥有极其丰富的铁矿。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德国和法国关于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争夺持续了上百年的时间,这也是德法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法国之前,奥匈帝国的煤产量位居世界第五。矿产资源往往和山区联系起来,而奥匈帝国国内又多山脉,这也导致奥匈帝国的矿产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