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之井那令人窒息的吸力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源自井底、微弱却充满生机的净化波动,如同黑暗中点燃的第一缕星火。星尘守护者号悬浮在这片重归寂静的黑暗虚空中,船舱内的气氛却如同绷紧的弓弦。观测者揭示的残酷真相——集齐的钥匙并非用于拯救,而是可能用于终结——像一块冰冷的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但更重的,是随之而来的、关乎宇宙命运的选择。
“所以……咱们折腾了半天,合着是给宇宙末日凑齐了启动器?”凌清霜率先打破沉默,她用力揉了揉脸颊,试图驱散那份不真实感,“这他娘的……比听说老娘其实是上古大能转世还离谱!”
玄女指尖月华流转,清冷的眸子深处却燃着一簇火焰:“真相往往比传说更惊人。但观测者也说了,钥匙如何使用,在于执钥者。他选择争取希望,那这钥匙,便是斩向绝望的利刃。”
“希望……”柒芷抱着心灯,灯焰随着她的心绪微微摇曳,“可是,连那个‘观测者’都说,希望是难以量化的变量……我们真的能对抗整个宇宙的……规律吗?”她的声音里带着迷茫,但更多的是担忧。
我感受着体内五枚印记圆融一体后带来的、仿佛能执掌乾坤的磅礴力量,以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目光扫过同伴们写满复杂情绪的脸庞,缓缓开口:“规律或许冰冷,但生命本身,就是最大的变量。观测者无法量化希望,恰恰说明希望的存在,超越了冰冷的计算。如果我们连试都不试就放弃,那才是对守静前辈、对星语者长老、对时之眷族、对所有仍在抗争的生命最大的背叛。”
我指向观测窗外那片死寂的黑暗虚空,但在我的感知中,那里并非绝对虚无,仍有点点星火般的文明微光在挣扎。“归墟的侵蚀并非均匀覆盖,仍有区域在抵抗。我们的第一步,就是找到这些地方,用平衡之力净化归墟的污染,延缓其扩张,为那些星火争取时间,也让希望……有地方燃烧。”
“说得好!”凌清霜猛地一拍控制台,冰晶剑嗡鸣作响,“管它什么狗屁规律,先干了再说!老娘倒要看看,是归墟的黑潮厉害,还是老娘的冰河世纪够劲!”
“逻辑分析支持主动干预策略。”星芷的机械眼闪烁着理性的光芒,“根据现有数据,归墟侵蚀存在强弱区域差异。优先净化侵蚀强度中等、尚有文明存续迹象的星域,可最大化延缓效果,并为后续行动建立支点。建议首个目标:位于‘寂灭带’边缘的‘晨星遗民’聚集地。”
“晨星遗民?”玄女若有所思,“传说中在上一轮归墟潮汐中幸存下来的古老文明后裔?他们或许掌握着对抗归墟的独特知识。”
“没错。”星芷调出星图,一个微弱的光点在广阔的黑暗区域边缘闪烁,“他们所在的‘残光星域’正遭受中度归墟侵蚀,但根据零星信号判断,文明火种尚未熄灭。”
“就是这里了!”我下定决心,“星芷,设定航线!全速前进!”
星尘守护者号引擎轰鸣,化作一道流光,驶离了灵魂之井所在的绝对黑暗区,向着那片尚有微光闪烁的星域疾驰而去。航程中,我们抓紧时间熟悉五枚印记融合后的力量。我尝试将生命印的生机、生死印的平衡、时之印的流转、空间印的延展、灵魂印的共鸣,在净世星火的调和下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混沌平衡之力”不再局限于单一法则,而是一种能够渗透、影响、乃至重塑局部规则的基础力量。
数日后,星舟抵达残光星域边缘。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悸。原本应璀璨的星辰大多黯淡无光,星云如同蒙上了厚厚的尘埃,空间中弥漫着灰败的死寂气息。但在这片灰败之中,确实能看到一些区域有微弱的能量闪光和规律的空间波动,那是文明仍在活动的迹象。
“检测到活跃的归墟侵蚀能量场,强度中等,正在缓慢吞噬星域内残存的恒星能量。”星芷报告道,“发现多个微弱但有序的能量信号源,符合‘晨星遗民’特征。他们似乎依托几颗濒死恒星构建了防御网络。”
“能锁定侵蚀的核心节点吗?”我问。
“分析中……主要侵蚀源来自星域中心的一颗已彻底熄灭、被归墟能量同化的黑洞残骸。它像一块污渍,不断扩散死寂波纹。”星芷迅速定位。
“擒贼先擒王!”凌清霜跃跃欲试,“直接去把那黑疙瘩端了!”
“不可鲁莽。”玄女冷静分析,“黑洞残骸已是归墟力量固化的节点,强行攻击可能引发能量反噬或空间崩塌,波及遗民聚集地。需先净化其扩散出的侵蚀波纹,削弱其根基,再图核心。”
“玄女说得对。”我赞同道,“我们先从边缘开始,清理侵蚀,稳固遗民的防御,同时试探核心节点的虚实。”
星舟悄然潜入星域,靠近一处正被灰色能量波纹侵蚀的恒星系。一颗垂死的恒星黯淡地燃烧着,它的行星系中,有一颗行星表面笼罩着一层微弱的能量护盾,护盾在灰色波纹的冲击下不断明灭,岌岌可危。那应该是一处晨星遗民的避难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