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能量屏障的缺口,仿佛穿过了一层冰冷粘稠的水幕,外界海风的呼啸与浪涛的轰鸣瞬间变得遥远而模糊。遗迹内部的空气凝滞得如同固体,弥漫着万年尘埃与金属氧化后的刺鼻气味,还有一种更深沉的、仿佛时间本身腐朽后的酸败感。光线极其昏暗,仅能依靠屏障破损处透入的微弱天光,以及我们自身散发的灵光视物。
脚下是打磨光滑却布满裂痕的黑色石板,石板上雕刻着早已无法辨认的繁复花纹,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的黑暗中。举目望去,残破的巨柱如同巨人的肋骨般耸立,支撑着上方摇摇欲坠的穹顶。坍塌的墙壁和断裂的廊道纵横交错,构成一座巨大的迷宫,寂静中透着令人不安的压抑。
“这地方……死气沉沉的,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凌清霜压低声音,冰晶剑散发着幽幽蓝光,警惕地扫视四周,“比外面那些会动的影子还瘆人。”
柒芷紧紧挨着我,心灯的光芒只能照亮方圆数丈的范围,光线边缘的黑暗浓稠得仿佛能吞噬一切。“哥哥,我感觉到……有很多……悲伤的情绪,沉淀在这里,很久很久了……”她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心灯对情感的感知远比我们敏锐。
星芷的机械眼切换成微光增强模式,冷静地分析着环境:“建筑结构受损严重,但主体框架仍保持完整,符合高强度能量冲击后的残留特征。空气成分异常,惰性气体比例偏高,氧气含量极低,不适合普通生命存活。未检测到近期活动痕迹。”她指向一条相对完好的通道,“能量波动源方向,沿此路径深入概率最高。”
玄女静立一旁,月华长裙散发出柔和清辉,她闭目感应片刻,纤长的手指指向通道深处:“那股古老恶意并未远离,它潜伏在核心区域,如同盘踞在巢穴中的毒蛇。源能核心的波动也与它纠缠在一起。”
我们沿着星芷指引的通道小心翼翼前行。通道极其宽阔,足以容纳数辆马车并行,两侧墙壁上镶嵌着早已失去光泽的金属板,上面蚀刻着星辰轨迹与各种从未见过的奇异生物图案,有些生物形态狰狞,有些则充满了神圣的美感,仿佛记载着一个失落文明的辉煌。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前方出现了一道巨大的拱门。拱门由某种暗金色的金属铸造,上面布满了斑驳的锈迹,但依旧能感受到其曾经的宏伟。拱门后方,是一个无比广阔的大厅。
大厅的穹顶已然部分坍塌,露出灰蒙蒙的天空,但残存的部分依然高耸得令人惊叹。大厅中央,并非想象中的宝座或祭坛,而是一个巨大的、直径超过百米的圆形凹坑。凹坑底部,散落着无数破碎的晶体和扭曲的金属骨架,仿佛某种极其精密的仪器被暴力摧毁后的残骸。
而在凹坑的正中央,矗立着一座相对完好的石碑。石碑呈暗灰色,材质非金非玉,表面光滑如镜,却没有任何雕刻文字。但奇异的是,当我们目光聚焦在石碑上时,脑海中竟自然浮现出无数流动的、由星光构成的复杂图案和信息片断!
“这是……神念留影?”玄女微微动容,“无需文字,直接将信息烙印在观摩者的意识中。”
我们靠近石碑,凝神感知。那些星光图案迅速组合,化作一片浩瀚的星空图景,无数星辰明灭,星河流转。紧接着,画面聚焦,显示出这座遗迹完好时的模样——那并非简单的宫殿或城市,而是一座巨大无比的、如同山岳般的“观星台”!高塔林立,镜面旋转,无数光柱射向星空,似乎在监测、沟通着遥远的星域。
画面再变,显示出星空深处,一片难以形容的、由纯粹黑暗和毁灭性能量构成的“潮汐”,正以超越光速的速度,吞噬着沿途的一切星辰!那便是“星陨之潮”!观星台发出了最高级别的警报,光柱变得急促而耀眼。
随后,画面变得混乱。观星台内部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一些身穿与遗迹风格相符服饰的修士,与另一些浑身笼罩在阴影中、形态扭曲的怪物厮杀在一起。那些怪物,与我们在海域遇到的“活阴影”有几分相似,但更加强大、更具实体感!
最终,画面定格在观星台核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大厅凹坑位置。那里原本悬浮着一颗巨大无比、散发着温和而磅礴能量的晶体,想必就是源能核心。但在内外夹击下,核心过载,最终爆发出一阵刺目的白光,整个观星台随之崩塌,巨大的能量形成了外部的屏障,也将大部分入侵的阴影和内部的叛徒一同封印、湮灭。
星光信息到此戛然而止。
我们久久不语,沉浸在刚才看到的震撼景象中。这座遗迹,果然与“观星者”有关,是上古时代为了预警和对抗“星陨之潮”而建立的设施。它的毁灭,源于内鬼的背叛和某种阴影怪物的入侵。
“那些阴影怪物……是什么东西?”凌清霜皱眉道,“看起来比外面的更难缠。”
“它们被称为‘蚀星者’。”星芷的机械音响起,她似乎从石碑残留的信息流中解读出了更多内容,“一种来自星陨之潮边缘的寄生性虚空生物,以星辰能量和智慧生命的负面情绪为食。它们能侵蚀心智,扭曲现实,是星陨之潮的前锋与爪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