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康泰医疗建全球最大基因库,造福人类
江城的盛夏,阳光把康泰医疗新落成的基因库大楼照得通体透亮。这座占地足足有三个足球场大的建筑,外观像一块温润的白玉,墙面铺着特殊的光伏玻璃——白天吸收阳光发电,晚上会透出柔和的暖光,远远望去,像一座悬浮在城市边缘的“生命灯塔”。
大楼内部更是让人惊叹。走进负一层的基因存储区,一排排高达十米的智能货架整齐排列,货架上密密麻麻摆满了透明的基因样本管,每个管子上都贴着专属的二维码,在冷光灯下泛着淡淡的蓝光。穿着无菌服的科研人员推着智能巡检车,手里的平板实时显示着样本的存储状态,温度、湿度、液氮浓度等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连一丝偏差都不允许有。
“这就是全球最大的基因库?也太震撼了!”一位来自德国的基因专家,戴着无菌手套,小心翼翼地触摸着货架的玻璃门,眼神里满是惊叹,“光存储区就有一万平方米,能存下十亿份基因样本,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份!”
康泰医疗的首席科学家陈教授笑着点头,手里的操作杆轻轻一动,智能货架就自动弹出一个样本格:“不仅是大,我们的技术也领先全球。这些样本用液氮深低温存储,能保存百年以上,而且我们研发的基因测序仪,最快六个小时就能完成一份罕见病基因的全测序,准确率高达99.99%。”
此时,基因库的启动仪式正在一楼的报告厅举行。报告厅里座无虚席,来自全球二十多个国家的医学专家、罕见病患者及家属、公益组织代表挤在一起,有人手里捧着厚厚的病历,有人胸前别着“罕见病患者联盟”的徽章,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连空气里都弥漫着“盼希望”的热乎劲儿。
林晚穿着一身浅灰色的职业装,和陆哲并肩坐在主席台上。她看着台下那些带着期盼的眼神,想起了康泰医疗刚成立时的初心——当年母亲苏晴研发癌症早筛芯片,就是想让更多患者少走弯路,现在,这座基因库,就是要把这份初心延伸到更小众、更需要帮助的罕见病群体里。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主持人走上台,声音温和却有力,“今天,康泰医疗全球基因库正式启动。这座基因库,不仅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基因存储与测序中心,更重要的是,我们将为全球罕见病患者提供免费基因测序服务——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哪个地区,无论你是否有钱,只要是罕见病患者,都能申请免费测序,我们会用最先进的技术,帮你找到致病基因,为治疗提供方向。”
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了压抑的抽泣声。角落里,一位来自中国农村的母亲紧紧抱着怀里的孩子,孩子脸色苍白,瘦得只剩一把骨头,正是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听到“免费测序”四个字,母亲的眼泪瞬间涌了出来,死死攥着手里的病历本,指节都泛白了——为了给孩子看病,她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连房子都卖了,现在终于看到了希望。
陆哲拿起话筒,语气沉稳:“很多人问,建这么大一座基因库,免费给患者测序,康泰图什么?其实我们什么都不图,只图两个字——‘希望’。罕见病虽然发病率低,但对每个患者家庭来说,都是灭顶之灾。全球有七千多种罕见病,绝大多数没有特效药,甚至连病因都找不到。而基因测序,就是找到病因的第一步,也是患者获得治疗希望的第一步。”
他顿了顿,看向身边的林晚:“康泰能有今天的实力,离不开星辰科技的支持,离不开全球光伏联盟的助力。我们会把星辰的盈利、晚晴基金的公益资金,持续投入到基因库的运营中,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患者,都能享受到免费测序服务。”
台下的掌声像潮水一样涌来,比任何时候都要热烈。德国基因专家站起来,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我研究罕见病基因三十年,见过太多患者因为没钱测序,只能眼睁睁看着病情恶化。康泰的做法,是真正的人道主义,我们愿意把德国的罕见病基因数据共享给你们,一起为患者寻找希望!”
“我们也愿意!”来自日本的医学团队代表跟着站起来,“我们带来了日本近十年的罕见病病例数据,希望能和康泰合作,共同研发特效药!”
“还有我们!”非洲的公益组织代表举起手里的牌子,“非洲有很多罕见病患者,因为医疗条件落后,连诊断都做不了,我们请求康泰派技术团队去非洲,帮那些孩子测序!”
林晚看着台下一张张激动的脸,心里暖暖的。她想起莱拉在清华发来的信息,说要参与罕见病公益项目,将来把基因测序服务带到索马里;想起念念的星火公益律师团,已经开始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帮他们申请测序名额。
“感谢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林晚接过话筒,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我妈妈苏晴生前常说,‘医学的意义,不是拯救所有,而是给每个生命一次希望’。现在,这座基因库,就是我们给罕见病患者的希望——我们会免费测序,会联合全球专家研发特效药,会把技术带到贫困地区,让每个患者都能感受到,他们不是孤军奋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