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 > 第322章 忘恩负义之人

孟氏的名字还是当初宋钰从吴氏口中问出来的。

毕竟,就连他们一家的户籍上,孟云也只有宋孟氏这么一个代称。

但每个人都应该有名字,是独属于他们自己的,存在于这个世界的名字。

沈母这才将目光放到宋钰身后的妇人身上。

思绪后退,她想到那个混乱的夜里,遇到的那位同样挺着孕肚的妇人。

两张脸慢慢融合到一处。

小玉儿果然更像这位夫人些。

不等她开口,孟云先笑着迎了上来:

“杨夫人,十七年不见,您还好吗?”

在她身上,早已不见了被大房被婆婆压迫时的怯懦和小心翼翼。

死过一次的人,每每遇到让她紧张或害怕的事情,她都会去想那个被宋钰救下的自己。

她死都不怕,见一个官家夫人而已,又有多难?

而且,这些日子,为了不给宋钰丢颜面,她和柳柳没少在家中跟着刘嬷嬷学些规矩礼仪。

虽有画虎类犬之嫌,但也勉强够用了。

沈夫人姓杨,单名一个恬字。

“孟夫人,没想到,咱们还能再见。”沈母笑着招呼两人坐下。

她目光在宋钰和孟云脸上流转,一声轻叹藏在了字里行间,

“是我没有福气,生不出这么好的女儿。”

抱错孩子,对于两家来言都是痛处。

但当时情况混乱,两家的孩子用的又是一般颜色的衣裳和包被。

错已铸成,谁是谁非眼下再拿出来论,已是没有必要。

宋钰将手中的锦盒放到桌面上,

“身边人帮忙准备的,您看看可喜欢?”

沈母看着那锦盒,心中又是一痛。

自家这闺女,何时这样懂事儿过。

可偏偏这一个上门带来的随手礼,却明白告诉她,她们之间再也不会如以往那般亲密无间了。

毕竟没有哪家的孩子回家还要带礼的。

沈母的手轻轻搭在了那盒子上,

“喜欢,你送什么都喜欢。”

钱妈妈回来的很快,笑着迎过来时,还端来了原主最喜欢的梅煎和漉梨浆。

“姑娘快尝尝,特意在井中镇了,正好解解暑气。”

宋钰浅尝了一口,清香的梨汁甜丝丝的,内里除了熬成胶状的银耳还放了些许陈皮,入口还有股淡淡的药香。

只是可能放多了崖蜜,虽清凉解暑,但宋钰并不怎么喜欢这复杂的口感。

只是轻轻抿了一勺便并未再动。

倒是孟云多喝了两口,宋钰轻声问,“味道可还好?”

孟云点头,“若是给小石头,他必是喜欢的。”

“好,回去让顺娘也做些。”

两人低声交谈。

沈母将一切看在眼中,心中又生出几分失落来。

她从小宠到大的女儿,有了亲生母亲。

她长大了,性格变了,口味也变了。

宋钰突然开口,“沈明玉可在?”

沈母回头看了眼钱妈妈,钱妈妈点头,“姑娘在房中。”

不必宋钰再开口,吩咐道:

“快去叫她来,养母如生母,她见了孟姐姐必会高兴的。”

……

沈明玉昨个儿睡得太晚,眼下虽醒了,整个人依旧懒懒的。

吃罢早饭,本想着再睡一会儿,却被翠枝叫了起来。

“姑娘,快收拾一下。

刚钱妈妈来催了,说是宋夫人来了家里,让您去见客呢。”

“啊~~~”沈明玉打着呵欠,“宋夫人?宋家?哪个宋家?”

“自然是宋钰的生母。”

昨日在芙蕖宴那那一闹,翠枝也大概知道了事情原委。

想了想道:“那宋夫人岂不就是姑娘的养母?还是快些去前厅吧。”

沈明玉的瞌睡瞬间惊醒。

孟氏?

她怎么来了。

心中带着疑惑,任翠枝帮她整理了有些散乱的头发后这才急匆匆到了前厅。

看到孟氏时,眉毛几乎拧在一处。

她……

变化好大。

当初在福瑞堂一瞥已觉诧异。

眼下细看,虽穿着素净。

但早已没有在村中时唯唯诺诺的模样。

眼下与沈母坐在一处,竟当真有几分高门大户中夫人的模样。

“巧珠。”孟云开口,有些欣喜的打量着眼前人,到底是自己养大的女儿,说不惦记是假的。

沈明玉眉头却蹙的更厉害了,半晌才叫出一声伯母来。

伯母。

孟氏原本还如擂鼓一般的心,突然便静了下来。

眼中见到女儿时的激动也渐渐平息,她嘴角的笑意未变,

“富贵养人,好在你是个有福的,能寻到生母回来。”

沈明玉没说话,她瞪了宋钰一眼,走到沈母身边,轻声叫了声娘。

沈母觉得明玉冷漠了些,但人前不训子,她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这才歉意的看向孟云。

“两家人相距千里,能再见便是缘。

只是可惜了她父亲还没回来。

若是知道小玉儿还活着,必得高兴得忘乎所以。”

沈母没注意,在她叫出小玉儿这个名字的时候,沈明玉暗中翻了个白眼。

到底是自幼养大的,这种亲昵,别人取代不了。

宋钰笑着道:

“不急,等沈大人回来了再见便是,我又不会走。”

说着,她看向沈明珠。

“毕竟沈家养了我十五载,我也不是那般忘恩负义之人。

沈家于我的恩情,我记得,但是日后再叫您母亲已是不太恰当。”

宋钰看向沈母,“您比我母亲小上几岁,我称您一声姨母,可好?”

沈母本想说不好,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心中却明白小玉儿这是不悦刚刚明玉的冷漠。

“不过。”

宋钰话锋一转,“沈府的恩情我记得,但总归还要给自己讨一个公道的。”

“公道?”沈母不解。

宋钰直言:“您和沈大人,在送我离京时,可知道外面流民遍地,危险至极?”

沈母多聪明。

闻言,便知道宋钰在怀疑什么。

她急切道,“小玉儿,当初家中发生那种事,我与你父亲也是在气头上。

本想着将你送出几日,也尝尝明玉受的苦。

便也能多多的理解她,等过上一两年,再将你接回来。

又怎么会刻意去害你呢。”

说着,声音中竟多了几分哽咽之声,

“当初你离家之时,你父亲确实听到了南边大旱的传闻。

他甚至提前帮你看好了路线,让那车夫绕路而行,好妥善的将你送回清远县去。

哪里,哪里想到那车夫竟会丢了路线图,走岔了路,这才害了你和赵嬷嬷。”

不怪宋钰事事怀疑。

原主是实实在在丢了一条命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