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被赶出家门后,在天灾战乱中求生 > 第68章 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

暮食吃的是清蒸鱼和红烧兔肉。

待众人上桌坐下,宋钰问孟氏,

“吴婶子说,您帮我把衣裳带回来了?”

孟氏伸出的筷子顿了一下,夹了块没有鱼刺的肉喂给小石头。

“嗯,在我屋里放着呢,衣裳是文丫头没成婚前穿的,

她比你壮实些,想来有些大。

一会儿吃完饭你去试试,不合适我给你改一下。”

宋钰点头。

孟氏看了宋钰一眼,她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盯着兔肉,没有半点要解释的意思。

想要劝她别去的话,卡在喉咙里说不出口。

她和这个女儿,好像还没有熟悉到能事事干预的地步。

就连巧珠……

孟氏想到那个自己从小养到大的孩子。

自在绣房上工后,就开始处处嫌弃她,嫌弃这个家,从不愿她参与她的任何事。

嘴里的米粥食不知味,孟氏犹豫了好一阵儿,才开口嘱咐:

“上了山,跟紧你何叔,要是遇到危险,要先顾好自己。”

正埋头吃饭的宋老太闻言看了孟氏一眼,

“什么上山?谁上山?”

孟氏简单说了一下宋钰明天要跟着猎户们上山的事。

宋老太惊讶的看了宋钰一眼,没忍住哼笑出声,

“就你这身板,可别让狼给叼走了。”

宋钰没理她,对孟氏点了点头。

柳柳全程都很沉默,只是一味的扒饭。

宋钰的目光扫过柳柳有些空洞的眼睛。

在末世,心理问题几乎成为致死率极高的一种隐性疾病。

宋钰自己,也是一个心理创伤很严重的个体。

甚至有一段时间为了排解这种负面情绪,她搜罗了很多心理学的书籍和转移情绪的小说来疗愈。

在基地时,她见过各种因心理问题而自毁的人群。

柳柳是一个善良的人,她坚韧,自强。

在这个时代,她是一个无可挑剔的好儿媳。

可自己的出现让她的固有认知发生了动荡,

就像是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渴望展翅高飞又害怕外面的狂风暴雨。

在这种情绪冲突中,一不小心就会伤了自己,伤了别人。

宋钰理解,却无法给予帮助。

她只能自我调节。

……

吃完饭,宋钰跟着孟氏去了她的屋子。

炕上叠放着一身衣裳,粗布的斜襟窄袖短衫,长度及腰便于活动。

下面是粗布的长裤,裤腿宽松,裤脚处配了绑带用来扎紧裤脚。

外面还有一个皮质的护心外衫,有些像马甲,对襟处用细绳捆绑。

宋钰试了试,确实有些宽大。

孟氏拿出木尺,帮宋钰量衣,

“正好,这两日我给你把新衣赶出来,等回来就能穿了。”

宋钰点头。

还没将身上的衣裳脱下来,柳柳收拾完碗筷走了进来。

她手中握着一把长弓。

“这是成易之前用的,放置的有些久,你要用吗?”

说罢又着急补充了一句,“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用桐油涂抹。”

宋钰点头,伸手拿过长弓。

木质的弓身很干净,并没有干裂变形的迹象,她拉了拉弓弦,

“弓弦有些松了,得换一个,其他都很好,谢谢你。”

柳柳没想到她真的会用弓,轻轻摇头。

“这把弓还是成易小时候,你何叔送的。”

孟氏略有怀念的说道,

“刚听你吴婶说,何良去了村长家,稍晚些你去寻他,让他帮你修一下。”

宋钰正有此意,轻轻颔首。

她将身上的衣裳脱下来递给孟氏,正要离开,发现柳柳还站在门口。

那模样就像是一个使性子的小孩子,一个人杵在那里,不进来也不离开。

孟氏见状叹了口气,知道她怕是还在纠结,干脆将人招呼过来坐下。

又对宋钰道:

“陈年旧事了,你要是不忙就一块听听。”

宋钰无所谓,拉过凳子在一边儿坐下。

孟氏穿针引线,借着窗口的光帮宋钰改衣服,

“那是十六年前了……”

那年,边关战乱。

因怕被战乱波及,百姓们举家北迁。

当时宋老爷子还在,带着兄弟两家去了咏安府。

却不想,咏安府紧闭城门不放百姓入城不说,永安王还以“百姓中藏有他国细作”为由,屠戮众民。

百姓们四散逃命,孟氏和丈夫在混乱中与家人失散。

两人逃到府城外一个偏僻的道观,观中道士见孟氏有孕心生怜悯,允许她二人于观中暂住。

却不想,第二日夜里道观就遭了山匪。

宋远和是猎户,主动与道士们一同抵抗,孟氏则被道士带进了地窖中躲藏。

也是在那里,孟氏遇见了身着富贵,却同样身怀六甲的夫人。

两人都未到生产的月份,却因着这场混乱动了胎气,双双早产。

孟氏只孤身一人,身上连一件衣裳都未曾多带。

还多亏了那夫人,让随行的稳婆帮忙这才顺利产子。

甚至孩子用的包被,擦身的布巾都是那夫人给的。

山匪退去后,宋远和生怕再生变故,匆匆带着妻儿离开。

直到夜里换尿布时,孟氏才发现孩子手中攥着一个漂亮的红色手绳,上面串着枚玉竹节。

“我那时只以为是帮忙包裹孩子的仆妇不小心掉的,虽然想要归还。

但身处乱世有命在已是不易,便做主留给了孩子,也算是一场机缘。”

孟氏目光远望,带着难以掩饰的失落,

“也正是因为这竹节,那沈家小郎君同巧珠回来提及此事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或许真的抱错了。”

不然,为什么她养了十多年的女儿,就是养不熟呢?

孟氏说的时候,宋钰也在脑海中搜索了原主的记忆。

因着宋巧珠的到来,她也闹过一场,沈母不得不将事情的原委告知她。

这沈家本是景州杞县人。

那年沈父刚考中举人,留京任职后便修书让家人进京团聚。

不料才离家数日就遭遇战祸,这才暂留咏安府外的道观避祸。

沈母娘家本就是当地富商,吃穿用度本就不俗。

刚进入咏安府地界就被流窜的山匪盯上了。

孟氏本就遭了无妄之灾,沈母心有愧疚便让稳婆仆妇多多照顾。

那挂在女儿手腕上的竹节,也只是以为慌乱仓促间丢了。

却不想一时疏忽,导致亲生女儿流落乡野十五年。

宋钰是个听客,十分配合的发表感言:

“果然,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

宋巧珠是沈家女,注定荣华富贵。

饶是两家相距千里,也能巧遇相认。”

柳柳看向宋钰,这个丢了荣华的人倒是豁达,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情似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